GB T 4161-2007 金属材料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试验方法.pdf
《GB T 4161-2007 金属材料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4161-2007 金属材料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试验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704010H 22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1612007代替GBT 4161-1984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 I c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Determination of plane-strain fracture toughness2007-0911发布(IS0 12737:2005,MOD)2008020 1实施宰瞀徽鬻瓣警矬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GBT 4 T61-2007目 次前言T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张开型(I型)应力强度因子132平面应变断裂韧度I33裂纹平面取向,134缺口张开位移2
2、4符号和名称25试验原理36设备-461试验机和力值测量462疲劳裂纹的预制463;l伸计464试验夹具47试样的尺寸、形状和制备571试样尺寸572推荐试样的比例尺寸573试样的准备与疲劳预裂纹58试验程序,681试样测量682试样的试验温度683弯曲试样的支座测量684断口形貌观察69试验步骤610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解释61l试验报告7附录A(规范性附录)断裂韧度KI c试样疲劳裂纹的预制9附录B(规范性附录)弯曲试样试验10附录C(规范性附录)紧凑拉伸试样试验11附录D(资料性附录)试验夹具13附录E(资料性附录)c形拉伸试样试验15附录F(资料性附录)圆形紧凑拉伸试样试验18前 言GBT
3、 41612007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2737 z 2005金属材料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试验方法(英文版)。本标准根据ISO 12737:2005重新起草。本标准结构和技术内容与ISO 12737:2005基本一致,根据我国情况做了如下修改:删去国际标准的前言,“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在71中将试样尺寸的有效性条件由文字描述改为公式(1)、公式(2)和公式(3);增加了84断口形貌观察I在第10章增加了KI c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要求;增加了附录E(资料性附录)c形拉伸试样
4、试验l增加了附录F(资料性附录)圆形紧凑拉伸试样试验。本标准代替GBT 4161-1984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 c试验方法,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增加“原理”一章;增加了性能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增加了高低温环境下的断裂韧度试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国营红岗机械厂、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高怡斐、刘涛、青映德、李荣峰、丁富连、王春旭。本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1范围金属材料平
5、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GBT 41612007本标准规定了缺口预制疲劳裂纹试样在承受缓慢增加裂纹位移力时测定均匀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GBT 12160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GBT 12160-2002,idt ISO 9513:1999)GBT 168251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
6、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GBT 1682512002,idt ISO 7500-111999)GBT 20832 金属材料 试样轴线相对于产品织构的标识(GBT 20832-2007,ISO 37852006,IDT)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张开型(I型)应力强度因子plane-strain stress intensity factorKi表征了在承受张开型(I型)加载的裂纹尖端线弹性应力场的大小。注:它是施加的力、试样尺寸、几何形状和裂纹长度的函数。量纲为力长度q”。32平面应变断裂韧度plane-strain fracture toughne
7、ssKic按照本方法的操作程序来测定。在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状态处于平面应变状态,且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受到约束时,材料对裂纹扩展的抗力。注:K-c是在塑性变形受到严重约束以增加力的情况下产生裂纹扩展时的KI的临界值。33裂纹平面取向crack-plane orientation一种叙述裂纹扩展平面和方向与产品的特定方向相关的方法。注t在描述垂直于裂纹平面的方向时要用连字符连接的符号表示,连字符前面的符号代表裂纹平面的法线方向,连字符后面的符号表示预期的裂纹扩展方向(见图1)。对于锻造金属。通常用字母x表示产品的主要变形(最大晶粒流动)方向,用字母y表示最小变形方向,用字母z表示X-Y平面的第三正交
8、方向。如果试样的方向与产品的特征晶粒流动方向不一致时,用三个字母标记裂纹面的法向方向和预期的裂纹扩展方向(见图1(b)。如1GBT 4161200734果没有晶粒流动方向(如铸造材料),参考轴可以任意指定,但应清晰标明。缺口张开位移notch opening displacementV在缺口嘴附近测量到的张开位移。a)与晶粒流动方向一致c)径向晶粒流动,轴向加工方向8晶粒流动。4符号和名称b)与晶粒流动方向不一致图1裂纹平面的标记本标准采用下列符号和名称(也可见图1、图2和图4)。表1d)轴向晶粒流动径向加工方向符号 单位 名 称n mm 裂纹长度B mm 试样厚度E MPa 杨氏模量F kN
9、 施加的力Fq kN 特定的力值(见图4)F5 kN 特定的力值(见图4)2裹1(续)GBT 41612007符号 单位 名 称Kr MPal_r11lo 顶制疲劳裂纹时的最大应力强度因子K口 MPamln KIc的条件值KI MPaml2 张开受应力强度因子Klc Mplttnl2 xl的临界值(平面应变断裂韧度)R 预制疲劳裂纹时任一循环的最小力与最大力之比R目l MPa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S 弯曲试样跨距V 缺口张开位移W 弯曲试样的宽度成紧凑拉伸试样的有效宽度KI MParel2 预制疲劳裂纹时任一循环的最大应力强度因子与最小应力强度因子之差8 0031 6 MPaml721 Nmm一
10、3”=0031 6 MNm一3“5试验原理本方法使用预制疲劳裂纹试样通过增加力来测定金属材料的断裂韧度(K zc),详细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步骤分别由附录B和附录C给出。力与缺口张开位移可以自动记录,也可以将数据储存到计算机。根据对试验记录的线性部分规定的偏离来确定2最大表观裂纹扩展量所对应的力。如果认为试验确实可靠,Kt c值就可以根据这个力计算。KI。表征了在严格拉伸力约束下有尖裂纹存在时材料的断裂抗力。这时:a)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状态接近于平面应变状态。b)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尺寸比裂纹尺寸、试样厚度和裂纹前沿的韧带尺寸要足够小。KI c值通常情况下代表了试验温度下断裂韧度的下限值。KI值小于K
11、。值时,循环力或持久力可引起裂纹扩展。在循环力或持久力下,裂纹扩展将由于腐蚀介质的存在而加快。因此,应用KI c于服役部件设计时,应当考虑实验室试验条件与现场条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对于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试验,不可能预先保证在特定试验中一定能测出有效K-c。悼心战士o 005w :120。 090愿燃a)直通形缺口 b)山形缺口 c)包迹注1:裂纹起始缺口应垂直于试样表面偏差在士2。以内,缺口宽度应在0IW以内,但不应小于16 ram。注2;对于直通形缺口试样,建议缺口根部半径最大为01 Inm,切口尖端角度最大为90。每个表面上的最大疲劳裂纹扩展量至少应为0025W或13 iTlm,取其较大者
12、。注3:对于山形缺口试样,建议缺口根部半径最大为0025 nlrll,切口尖端角度最大为904,A=c,偏差应在001W以内疲劳裂纹应在试样的两个表面上都出现。图2裂纹起始缺口与最大允许缺口裂纹包迹3CBT 416120076设备61试验机和力值测量试验机应按GBT 168251进行校验,并应不低于1级。试验机应备有自动记录施加于试样上力的装置。为了以后分析,也可以选用计算机数据存储系统记录力和位移量。允许力传感器与记录系统组合,以便能从试验图上以土1的精度测定力F。(见第1 0章)。62疲劳裂纹的预制如可能应按GBT 16825对疲劳试验机和力记录装置做至少2级静态标定。如试验机不能做静态标
13、定,则施加力的误差应不大于士25。试样与试验装置的同轴性是保证直疲劳裂纹的必要条件。试验装置的安装应使整个试样厚度上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以及沿预期的裂纹平面应力分布是对称的。63引伸计引伸计的输出应显示缺口嘴两侧精确定位的相对位移。引伸计和刀口的设计应使引伸计与刀rn之间的接触点可以自由转动。引伸计的标定应按照GBT 12160的规定进行,并且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1级。在使用引伸计期间至少每周校准一次。最大校验周期应依使用频率和双方协议而定。引伸计的校准应在试验温度士5C范匿之内进行。引伸计应当在位移小于03 mm时准确到土0003 mm,而之后的准确度达到士1。因为测量的只是引伸计位移的相对变
14、化。所以不必测定引伸计的绝对位移值。64试验夹具弯曲试验应用专门设计的夹具来完成。弯曲试验夹具的设计原则为:当试样加荷时,支撑辊能够转动和轻微地移动,因而保持滚动接触,这样可减少摩擦影响。适合弯曲试样的夹具设计如图D1所示。紧凑拉伸试样试验的加荷u形钩如图D2所示。a)整体刀口 b)附加刀口注1:2y加上固紧螺钉的直径应不大于W2,如果将刀口紧贴在试样上,那么,2y应与连接物端点问的距离一致。注2:刀口应与试样表面成直角,且平行度偏差为士o5。图3刀口详细示意圈7试样的尺寸、形状和制备GBT 4161200771试样尺寸按照本方法,只有试样厚度(B)和裂纹长度(口)以及韧带尺寸(W一口)均满足
15、公式C1)、公式(2)和公式(3)时,试验结果才认为是有效的。由于不能提前保证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最初试验采用的试样尺寸应该是保守的。如果材料的形状不能同时满足公式(1)、公式(2)和公式(3)的要求时,则不能按照本方法进行有效的K zc测定。B25(KIcRz)2口25(KI cR砷2)2Wn25(KI cRpo 2)2(1)(2)(3)72推荐试样的比例尺寸721推荐试样推荐试样如图B1和c1所示。宽度()通常是厚度(B)的两倍。裂纹长度在045W055W之间。722选择试样的比例尺寸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要采用比值WB不等于2的试样,因此,允许选择试样的比例尺寸(见附录B或附录c)。这些所选择
16、的比例试样应有与推荐试样相同的裂纹长度与宽度之比值。723选择试样的形状先经过协商来选择试样的形状,与此有关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ISO成员国认可的KI。试验国家标准,包括沿用,积分或CTOD性能测定KIc的这些标准。c形拉伸试样和圆形紧凑拉伸试样也可以使用,详见附录E和附录F。724疲劳裂纹起始缺口两种疲劳裂纹起始缺口形状分别如图2a和图2b所示。建议直通形V形缺口的根部半径应不大于01 mm。如果采用山形缺口,缺口根部半径应不大于025 mm。缺口制备方法可以自由决定。起始缺口(包括疲劳裂纹)须位于如图2c(见附录A)所示的包迹线内。两种安装引伸计的刀口如图3所示。73试样的准备与疲劳预裂纹
17、731材料条件所有试样要在完成最终热处理、机加工和试验环境温度调节之后才能进行试验。通常也可以在最终状态加工试样。然而,对不能以最终状态加工的材料,也可以在加工成所需要的试样尺寸后再进行最终处理。但试样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应满足要求(见图B1和c1)。热处理例如钢的水淬等冶金条件对试样尺寸可能有影响。732裂纹平面取向材料的断裂韧度通常取决于与金属加工、晶粒流动的主方向或与产品组织相关的裂纹扩展的取向。裂纹平面的取向应在加工成试样之前决定(见733),与规定的坐标系一致(见33),并做好标记(见第11章)。733机加工试样的尺寸、形状、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分别见图B1和图c1。734疲
18、劳预裂纹疲劳预裂纹通常是用经过最终热处理、机加工或环境温度调节后可以投入试验的试样在室温下进行。不同的疲劳预裂纹温度和疲劳预裂纹与试验之间热的机械的环境处理只是在模拟特殊结构的应用条件时才采用这种必要处理,且要求试样的尺寸、形状以及尺寸公差要保持不变。这样的疲劳预裂纹应按附录A的要求完成。5GBT 416120078试验程序81试样测量沿着预期的裂纹扩展线,至少在3个等间隔位置上测量厚度(B),准确到0025 mm或01,以较大者为准。取这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厚度。在靠近缺口处至少3个点测量宽度(w),准确到0025 mm或01,以较大者为准。取这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宽度w。对紧凑拉伸试样,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4161 2007 金属材料 平面 应变 断裂 韧度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