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965-2012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pdf
《GB T 3965-2012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3965-2012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5.160.20 J 33 中华人民=lf二./、不日国道昌国家标准GB/T 3965-2012 代替GBjT3965-1995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Determination of diffusible hydrogen in deposited metal (lSO 3690: 2000 , 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content in ferritic steel arc weld metal, MOD) 2012-11-0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2、会2013-03-01实施发布GB/T 3965-2012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概述-3 焊前准备.4 试样制备5 基本测定方法一一水银法6 基本测定方法一一热导法.87 氢含量的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可靠性评定要素附录B(资料性附录)甘油法测定扩散氢四附录c(资料性附录)关于扩散氢及测定方法的说明HI GB/T 3965-2012 剧吕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GB/T3965-1995(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的修订。与GB/T3965-1995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增加了试验原理的概述z增加了水银法适用的焊接方法,调整了水银法的试样尺寸,均与
3、ISO3690:2000(E)的规定一致;增加了热导法(含原气相色谱法的收集规范,细化了操作程序,保留了原方法中的三种试样尺寸;删除了基本方法中的甘油法;引弧板和引出板的长度均规定最小尺寸;一-试板去氢规范统一为650oc士10OC,保温1h,随炉冷却,与ISO3690 :2000(E)的规定一致;一一将铜夹具尺寸调整为通用型,可视情况加装水冷通道;一一调整了试件制备和清理等要求,增加了仲裁之外的试样处理要求,如能快速完成操作可不放入低温槽中;一一增加了与ISO3690 :2000(E)一致的Y型收集量管及对应的扩散氢计算公式,同时也保留了原理相同的U型收集量管;一一增加了对水银安全操作的要求
4、;一一增加了焊缝金属扩散氢的换算公式;一一增加了试验数据记录的推荐通用表格;一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列出了可靠性评定要素;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列出了甘油法及其测定程序;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C,对扩散氢及测定方法进行了说明。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3690: 2000(焊接及相关方法铁素体钢电弧焊焊缝金属中氢含量的测定)(英文版)。本标准与ISO3690: 2000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z一一一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14175 (焊接材料电弧焊接和切割用保护气体),以便适用我国技术条件;一一增加了A型尺寸的试件组合,调整了引弧板和收弧板的长度要求,以便于操作;一-增加了热
5、输人计算公式以便控制参数;一一将简易夹具合并到通用型夹具中,以便于实际应用p一一将三类焊接材料的焊接数据表及测定分析数据表合并为一个通用表格,以便于数据整理;一一增加了松开夹具和冰水冷却的时间要求,以确保测试精度;一一增加了原理相同的U型收集量管及示意图,以方便操作;一-增加了热导法的收集规范,以便于操作。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名称改为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标准结构方面,按范围、概述、焊前准备、试样制备、基本测定方法水银法、基本测定方法一一热导法和氢含量的报告等几方面进行编写;而且GB/T 3965-2012 将可靠性评定要素作为规范性附录A;增加了两个资料性附录,将引言
6、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放入附录C中。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5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张家港市亨昌焊材有限公司、株洲湘江电焊条有限公司、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焊丝有限公司。N 本标准起草人:陈默、李春范、李建华、李金华、崔伟、肖辉英、陈义岗、稽文斌、孙少凡、李苏珊。本标准代替了GB/T3965-1995 0 GB/T 3965-199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3965-1983。GB/T 3965-2012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银法和热导法为熔敷
7、金属中扩散氢含量的基本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实心焊丝气体保护电弧焊及药芯焊丝电弧焊等方法焊接而成的马氏体、贝氏体和铁素体焊缝中扩散氢含量的测定。2 概述将焊接材料用电弧焊方法在试样上熔敷一条线状焊缝,经过处理后,在给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收集扩散氢,通过置换的水银体积(水银法)或热导率(热导法测定收集的氢含量。结果换算成每百克熔敷金属标准状况(0oC、101.325 kPa)下的扩散氢体积,单位为mL/IOOgo 本标准中水银法在室温下收集数天或在45oC收集72h,适用于B型和C型试块。本标准中热导法使用热导检测器,分为载气热提取法和集氢法,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技术,适用于A型
8、、B型和C型试块。其中载气热提取法是将试样加热到较高温度(最高至4000C),持续进行收集和分析,快速测定扩散氢;集氢法是将试样加热到中等温度(一般为45oC150 OC)收集扩散氢,结束后再进行分析。3 焊前准备3. 1 试块3. 1. 1 试块应选用C运0.18%、S0.02%的非合金镇静钢。3. 1. 2 试件组合由引弧板、中心试块及引出板组成,尺寸见图1。每组试验包括至少3个试件组合,仲裁时采用4个试件组合。3. 1. 3 试件组合在加工前应进行(650:e10)OC保温1h随炉冷却的去氢处理;也可以加工后在真空或干燥的惰性气体中作去氢处理,若在空气中去氢应去掉氧化皮。试块应在干燥条件
9、下保存。3. 1. 4 中心试块及引弧板、引出板平面磨时应一次加工完成,保证宽度一致,光滑洁净,各接触面成直角以确保在铜夹具中夹紧。3.1.5将中心试块背面打上标号、称重并记为ml,A型试块精确到0.1g,B型或C型试块精确到0.01 g。3.2 焊接材料3.2. 1 焊条对焊条的试验要求如下za) 为产品分类而进行试验时,焊条直径及焊接参数应与制备力学性能试验试件所用的参数相同。若无规定,应采用14.0mm的焊条,焊接电流应比制造厂推荐的最大电流低15A或采用最大电流的90%,公差控制在士10A。调整焊接速度以保证在A型中心试块上获得(10土1.5)g 的熔敷金属,或在B型中心试块上获得(4
10、士0.5)g的熔敷金属,通常是每10mm焊缝消耗GB/T 3965-2012 12 mm到13mm焊条zb) 为产品检验而进行试验时,焊接参数应按制造厂的推荐。若无规定,焊接电流应采用制造厂推荐的最大电流的90%;c) 焊条药皮应元开裂或破损。焊条以到样状态下试验时,应确认包装是否密封完好,避免在施焊前吸潮;d) 当要求焊前进行再烘干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如果烘干规范推荐的是一个范围,应取中间值ze) 使用经过检定的烘干炉,炉内应仅放置试验用焊条,焊条之间以及与炉壁之间应互不接触;f) 烘干结束后焊条应在密封的干燥容器内冷却到室温暂存最多1h。不允许重新烘干使用。试块尺寸适用焊接
11、方法a试块中心试块宽度b厚度b引弧板、实心焊丝代号长度引出板长度焊条埋弧焊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电弧焊电弧焊e t l,、l3A型80 25 12 二三50d 、/、/、jB型30 15 10 二到od 飞/、jC型15 30 10 二主50、/a各种焊接方法的热输入应不大于3kJ/mmo热输入计算公式为z热输入(kJ/mm)=电压(V)X电流(A)X燃弧时间(s)b公差为土0.25mm; c可由两块长度40mm的试块代替;d对于焊条电弧焊为注25mmo 说明:1一一引弧板;2一一中心试块;3一一引出板。焊缝长度(mm)X1 000 图1焊缝试件组合的尺寸及适用方法单位为毫米适用分析方法水银法
12、热导法|、/J 、/、/J 3.2.2 埋弧焊材3.2.2. 1 对埋弧焊丝的试验要求如下z2 a) 为产品分类而进行试验时,焊丝规格及焊接参数应与制备力学性能试验试件所用的参数相同。调整焊接速度以保证在A型中心试块上获得(21土5泊的熔敷金属,或在C型中心试块上获得(4:1:0.5洁的熔敷金属;GB/T 3965-2012 b) 为产品检验而进行试验时,焊接参数应按制造厂的推荐。若给定了一个范围,应取中间值。如果使用经过真空或惰性气体中650.C保温1h处理后的实心焊丝,有利于反映焊接参数、焊剂类型及烘干规范对焊缝氢含量的影响;c) 焊接参数的选用应保证热输入不超过3kJ/mm. 3.2.2
13、.2 对埋弧焊剂的试验要求如下:a) 当要求焊前再烘干时,烘干规范应执行产品标准的规定(为产品分类时)或制造厂的推荐(为产品检验时hb) 使用经过检定的烘干炉,炉内应仅放置试验用焊剂,在敞口托盘中堆放高度应不大于15mm; c) 烘干结束后应冷却到室温并立即使用,或在密封容器中冷却并暂存。用过的焊剂不应重复使用。3.2.3 气保护实心焊丝和气/自保护药芯焊丝3.2.3.1 对焊丝的试验要求如下za) 为产品分类而进行试验时,焊接参数(包括干伸长)应与制备力学性能试验试件所用的参数相同。调整焊接速度以保证在A型中心试块上获得(10士1.5洁的熔敷金属,或在B型中心试块上获得(4士0.5)g的熔敷
14、金属;b) 为产品检验而进行试验时,焊接参数应按制造厂的推荐。如果给定的是一个范围,应取中间值。3.2.3.2 对保护气体的试验要求如下:a) 为产品分类而进行试验时,所用保护气体及流量应符合产品标准中的要求;b) 为产品检验而进行试验时,所用保护气体及流量应按制造厂的推荐;若有要求,可对保护气体进行干燥以除去水分,这时应测量气体的含水量并记录。3.3 焊接铜夹具3.3.1 铜夹具图2示例的铜夹具应用于对齐和夹紧试件组合,能施加均匀一致的压紧力,以保证良好的接触和散热,并能在熄弧后快速松开试件组合。加装水冷通道有利于快速完成每组试验。应控制冷却水的温度以避免铜夹具和试件组合的接触面出现冷凝。3
15、.3.2 薄铜片试件组合与铜夹具之间宜放人约1mm厚、长度及高度适宜的薄铜片以避免铜夹具烧损,埋弧焊时薄铜片应有足够的高度来容纳焊剂。薄铜片退火并水碎后可在稀释的硝酸(10%)中去除氧化物,然后用蒸馆水清洗并干燥。4 试样制备4. 1 试件焊接4. 1. 1 为产品分类而进行试验时,试件焊接过程中环境的绝对湿度应为每1kg干燥空气中至少含3g 水蒸气(这相当于5.C时相对湿度约54%以上、10.C时相对湿度约38%以上、20.C时相对湿度约20%以上)。使用悬挂式湿度计或其他经过校准的仪器进行测定。4.1.2 焊剂堆放厚度为25mm或按制造厂的规定。可通过调整薄铜片的高度以达到规定的焊剂堆放G
16、/T 3965-2012 厚度。4. 1. 3 焊丝外面一层应弃掉不用。施焊前清洗送丝轮,通过反复通气排除焊枪和导丝管中残留的气体和水分等。连续焊接时可省略清洗步骤。4. 1. 4 试件组合应在丙酣或酒精中清洗后按引弧板、中心试块及引出板长度方向排列在铜夹具中夹紧。每道试验焊缝施焊前铜夹具的表面温度应在室温之上,但不超过室温25oc。4. 1. 5 在引弧板上沿中心线开始起弧,施焊一条线状焊缝。焊接中若断弧,则该试件作废。4. 1. 6 每根焊条焊前不允许燃弧,应短弧操作并保持稳定。引弧板上熔敷长度应不超过2历5mm丑14. 1. 7 除焊条外对其他焊接材料引弧板上的熔敷长度不做规定,起弧位置
17、应保证在到达中心试块前电弧和焊缝成形均己秸稳、定。4. 1. 8 注意熔敷时间,收弧板上的弧坑距中心试块应不大于25mm,见图1所示。说明:1一一试件组合52一一杠杆压板53 薄铜片;4 冷却水套(如需要); A 铜和tl;B一一碳钢制。4.2 试件处理图2铜夹具(有水冷通道)结构示例及尺寸单位为毫米4.2. 1 熄弧后3s5 s内完成松开夹具、取出试件组合浸入冰水混合物的操作。在冰水混合物中搅动(20士2)s。应保证试验结束前冰水中一直有冰。4.2.2 取出试件组合完全漫入干冰酒精洛液或液氮的低温槽中,至少2min后取出,将引弧、引出板敲断,用钢丝刷去除中心试样的焊渣等,检查背面的热影响区痕
18、迹,如均匀、宽度一致、黑色氧化痕迹未延伸至背面边缘则表明试件组合对齐和夹紧正确。如果不能在60s内完成敲断和清理检查,中心试样应放回低温槽至少2min再取出完成。4.2.3 如果试件组合从冰水中取出开始敲断到中心试样清理检查完毕的整个过程能在15s内完成,可不使用低温槽。仲裁试验时需使用低温槽。4 GB/T 3965-2012 4.2.4 迅速将中心试样在丙翻或酒精中清洗并用冷风吹干,表面元残余水迹或清洗剂即可,放入收集器中处理后开始收集扩散氢。4.2.5 如果试样不能立即放人收集器,应浸在低温槽中储存。在一78.C的干冰酒精溶液中不超过72 h,或在一196.C的液氮中不超过21天。中心试样
19、从低温槽取出应回复常温,宜放入水中搅动使冰壳融化。4.3 试验记录记录试验时涉及到的材料、参数和条件等相关数据,见表1的示例。焊接极性、电流、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体及流量、干伸长和焊接时的室温与相对湿度等应与分析结果一间报告。表1扩散氢试验数据记录表格焊材种类规格/mm焊接方法/焊剂目数型号牌号批号委托单位/生产企业焊接记录母材牌号施焊日期月日时温度jC试块代号烘干规范/CCX h) 焊接环境相对湿度/%焊接极性焊丝干伸长/mm鸽极类型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鸽极牌号燃弧时间/s焊接速度/Cmm/min)鸽极直径焊缝长度/mm热输入/CkJ/mm)保护气体组成引弧板上焊缝长度(仅对焊条)/m
20、m.n. I /n ,.,. I T , i ,.,.-( 1 ) 760 X (273十T)x 1 000 760 X ( ,町、式中zVD一-测量的扩散氢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P一一收集结束时的大气压,单位为毫米隶柱(mmHg); H一二收集量管的粗细两管中水银液面高度差,单位为毫米录柱(mmHg);r 一一一毛细管内半径,单位为毫米(mm);C一氢气柱长度,单位为毫米(mm);T 氢气柱附近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V 测量的氢气柱体积,单位为毫升(mL)。5.3.2 每组试验应保证至少3个有效数据。6 基本测定方法一一热导法6. 1 测定原理及装置6. 1.
21、 1 热导法采用热导检测器(TCD)通过测量不同组分的热导率将浓度变成电信号来测定氢气体积。适用于A型、B型和C型试块。6. 1. 2 热导法分为载气热提取法和集氢法。给定温度下收集扩散氢最短时间按表2的规定。6.1.3 载气热提取法是将试样加热到较高温度释放扩散氢,通过惰性载气热提取,持续收集和分析扩散氢。当加热温度在300.C 400 .C时,最短可在几十分钟内快速测定扩散氢含量,但应控制不超过400 .C,以免释放残余氢。载气热提取/热导检测设备可能采用气相色谱装置。6. 1.4 集氢法是将收集器中试样先加热(一般为45.C150 .C)使氢气释放,收集结束后通常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6.
22、 1. 5 任何一种采用热导检测器系统(气相色谱或载气热提取)的其他方法作为测定金属中氢含量的可替代方法,其准确度和再现性都必须与本标准中的水银法和热导法基本相当。特别是对于典型使用气相色谱和热导检测器的测量系统,其校准程序可能不同。6.2 测定程序6.2. 1 载气热提取法:按制造商的说明操作仪器,将按4.2的规定处理的试样放入适宜的收集器加热最高至400.C,持续进行扩散氢的收集和测定。6.2.2 集氢法:将按4.2的规定处理的试样放人适宜的收集器,用氧气这样的惰性气体清洗、填充,密封后放入炉中或其他适用装置中加热。完成加热/收集过程后,收集器应冷却到室温,按制造商的说明操作仪器进行分析。
23、6.2.3 记录测量时的大气压P和环境温度T。6.2.4 取出试样称重并记为m2A型试样精确到0.1g , B型或C型试样精确到0.01g. 6.3 数据处理6.3.1 将测量的氢气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O.C、101.325 kPa即273K、760mmHg) ,按以下公式z8 式中zVn-273 P V -u 760 X (273 + T) VD一一测量的扩散氢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P 测量时的大气压,单位为毫米隶柱(mmHg); .( 2 ) GB/T 3965-2012 V一一测量的氢气体积,单位为毫升(mL);T 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6.3.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3965 2012 金属 扩散 测定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