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915.1-2010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pdf
《GB T 25915.1-2010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915.1-2010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40.35 C 70 GB 国家标准和国11: ./、中华人民G/T 25915.1一2010/ISO14644-1:1999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Cleanroom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一Part 1 : Classification of air cleanliness (ISO 14644-1: 1999 , IDT) 2011-01-14发布2011-05-01实施、-(1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5915.1-2010/ISO
2、14644-1: 1999 目次前言.m引言.NI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等级.34 等级的证实4附录A(资料性附录)洁净度等级表1的图示.6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光散射离散粒子计数器测定粒子洁净度等级.7 附录c(规范性附录)粒子浓度数据的统计处理.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分级计算实例四附录E(资料性附录)超出分级粒径阔值范围的粒子计径和计数.附录F(资料性附录)序贯采样法.18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21 I GB/T 25915.1-2010/ISO 14644-1: 1999 目。吕GB/T 25915(洁净室及相关受
3、控环境分为八个部分:一一第l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E一一第2部分:证明持续符合GB/T25915.1的检测与监测技术条件;一一第3部分:检测方法;一一第4部分:设计、建造、启动;一一第5部分:运行;一一第6部分:词汇;一一第7部分:隔离装置(洁净风罩、手套箱、隔离器、微环境); 一一第8部分:空气分子污染分级。本部分为GB/T25915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4644-1: 1999(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本部分由全国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9)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中国电
4、子工程设计院、苏州市洁净室科技促进中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起草,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姑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净科技有限公司、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现净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爱思克空气系统产品(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市碧海永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埃科净化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丽风空调净化技术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严德隆、范存养、白东亭、陈霖新、侯忆、蒋家明、苏钢民、姜伟康、冯晓明、张立海、金真、杨一心、叶茎。阳山GB/T 25915. 1-20 1 O/ISO 14644-1: 1999 sl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将
5、空气悬浮粒子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以便完成对污染敏感的活动。航空航天、微电子、制药、医疗器械、食品、医疗卫生等行业的产品和工艺受益于对悬浮污染物的控制。GB/T 25915的本部分规定的ISO等级,可作为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内空气洁净度的技术条件。这里不仅规定了测定空气悬浮粒子浓度的规程,也规定了标准的检测方法。本部分为粒子浓度限值限定了粒径范围。可按本部分提供的标准程式,根据小于或大于等级关注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浓度,确定洁净度的水平。本部分是洁净室和污染控制系列标准中的一个。除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外,在洁净室和其他受控环境的设计、技术条件、运行及管理中还有许多因素必须考虑。在本标准的其他部分中,有这
6、方面的详细内容。有些场合,有关管理机构可能会规定补充性的政策或限制。遇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对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适当调整,N GB/T 25915.1-2010/ISO 14644-1: 1999 1 范围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GB/T 25915的本部分划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仅依据其内的空气悬浮粒子浓度,该浓度系指粒径大于或等于阔值(低限)粒径的粒子总数,规定的阔值(低限)粒径为0.1m5m。本部分未设立o.1m5m规定粒径以外粒子总数的洁净度等级。但可以用U描述符和M描述符,分别表述超微粒子5m)的总数。本部分不能用于描述空气悬浮粒子的物理、化学、放射性
7、或存活特性。注:大于或等于某粒径的粒子浓度实际分布一般难以预测,且通常是随时间变化的。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 一般2. 1. 1 洁净室c1eanroom 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其建造和使用方式使房间内进入的、产生的、滞留的粒子最少,房间内温度、湿度、压力等其他相关参数按要求受控。2. 1. 2 洁净区c1ean zone 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专用空间,其建造和使用方式使区内进入的、产生的、滞留的粒子最少,区内温度、湿度、压力等其他相关参数按要求受控。注:洁净区可以是开放的或封闭的,可在也可不在洁净室内。2. 1. 3 设施installation 所有相关
8、构筑物、空气处理系统以及服务、公用系统的洁净室,或一个或数个这样的洁净区。2. 1.4 洁净度等级c1assification 洁净度分级c1assification 以ISON级表示的、洁净室或洁净区内按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划分的洁净度水平(或规定、确定该水平的过程)。洁净度等级代表关注粒径粒子的最大允许浓度(表示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粒子个数)。注1:浓度计算见3.2的式(1)。注2:本部分等级的范围限于IS01级-IS09级。注3:本部分的等级关注粒径限于0.1m-5m范围(较低阔值)。指定阕值粒径超出此范围的空气洁净度,可以用U描述符和M描述符(见2.3.1和2.3.2)描述和说明(但不分级)
9、。注4:IS0等级可带小数,最小增量为0.1,即IS01. 1级-IS08.9级。注5:洁净度等级可适用于所有3种占用状态(见2.的。1 GB/T 25915.1一2010/ISO14644-1:1999 2.2 空气悬浮粒子2.2. 1 粒子particle 其粒径阔值(下限)在O.1m5m范围的、累计的固体或液体物质。2.2.2 粒径particle size 给定粒径测量仪器给出的、与被测粒子的响应量相当的球形体直径。注z离散粒子计数器给出的是当量光学直径。2.2.3 粒子浓度particle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粒子的个数。2.2.4 粒径分布particle s
10、ize distribution 粒子按粒径大小累计得出的粒子浓度。2.2.5 超微粒子ultrafine particle 当量直径小于O.1m的粒子。2.2.6 大粒子macroparticle 当量直径大于5m的粒子。2.2.7 纤维fiber (长宽)比不小于10的粒子。2.3 描述符2.3. 1 U描述符U descript()r 包括超微粒子在内的、每立方米空气粒子的实测或规定浓度。注:U描述符可以作为采样点平均浓度的上限(或置信上限,该置信上限依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评定采样点数量而定)。不能用U描述符确定空气洁净度等级,但可以将其单独或随洁净度等级寻|述。2.3.2 M描述符M d
11、escriptor 每立方米空气中大粒子的实测或规定浓度。M描述符中的当量粒径与测量方法有关。注:M描述符可以作为采样点平均浓度上限(或置信上限,该值依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评定采样点数量而定。不能用U描述符确定空气洁净度等级,但可以将其单独或随洁净度等级引述。2.4 占用状态2.4.1 空态as-built 设施已建成并运行,但没有生产设备、材料和人员的状态。2.4.2 静态at-rest 设施已建成,生产设备已安装好并按需方与供方议定的条件运行,但没有人员的状态。2 GB/T 25915.1-2010/ISO 14644-1: 1999 2.4.3 动态operational 设施按规定方式运
12、行,其内规定数量的人员按议定方式工作的状态。2.5 有关各方2.5.1 需方customer 规定洁净室或洁净区具体要求的机构或其代理。2.5.2 供方supplier 使洁净室或洁净区达到规定要求的机构。3 等级3. 1 占用状态洁净室或洁净区的洁净度等级,应按一种或几种占用状态确定,即空态、静态、动态(见2.的。注空态检测适用于新建成或新改造的洁净室或洁净区。完成了空态检测后,应进行静态或动态或这两者的达级检测。3.2 等级编号空气洁净度等级以等级编号N表示。每种关注粒径D的最大允许粒子浓度Cn由式(1)确定:Cn =1们(号)2.08 . ( 1 ) 式中:Cn一大于或等于关注粒径的粒子
13、最大允许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的个数表示),将Cn修约为不超过3位有效数字的整数;N -ISO等级的数字编号,最大不超过90N的各整数等级之间可以设定最小增量为0.1的中间等级;D -一关注粒径,单位为微米(m);O. 1一常数,单位为微米(m)。表1给出了空气洁净度的整数级别及其对应的关注粒径及以上的粒子允许浓度。图A.1(见附录A)以图解说明整数等级。出现争议时,应以式(1)计算出的浓度Cn为准。表1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洁净度整数等级大于或等于关注粒径的位子最大浓度限值IC个1m3)ISO等级N0.1m 0.2m 0.3m 0.5m 1m 5m ISO 1级10 2 ISO 2级100
14、24 10 4 ISO 3级1 000 237 102 35 8 ISO 4级10000 2370 1020 352 83 3 GB/T 25915.1-2010/ISO 14644-1: 1999 表1(续)大于或等于关注校径的粒子最大浓度限值I(个1m3)IS0等级N0.1m 0.2m 0.3m 0.5m 1m 5m IS0 5级100 000 23700 10 200 3 520 832 29 IS0 6级1 000 000 237 000 102 000 35200 8320 293 IS0 7级352 000 83 200 2 930 IS0 8级3 520 000 832 000
15、29 300 ISO 9级35 200 000 8 320 000 293 000 注:按测量方法相关的不确定度要求,确定等级水平的浓度数据的有效数字不超过3位。3.3 等级的表达表述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的洁净度,应包含以下内容za) 以IS0N级表示的等级;b) 等级相应的占用状态;c) 等级的关注粒径以及由式(1)确定的相应浓度,且每个关注粒径阔值均在O.1m5m范围内。示911: ISO 4级;动态;关注粒径:0.2m(2370个1m3);1m(83个1m3)。需方与供方双方应商定浓度测量中所用的一个或多个关注粒径。如果测量的关注粒径不只一个,则相邻两粒径中的大者(如D2)与小者(虫日D1
16、)之比不得小于1.5倍,即:D2;主1.5 X D1 4 等级的证实4. 1 原理根据需方与供方的协议,实施规定的检测,并提供规定的检测结果和检测条件的文件,来验证设施符合需方规定的空气洁净度CISO等级)要求。4.2 检测附录B给出了达级验证的基准检测方法。也可以使用其他准确度可比的方法。如未指定或议定其他检测方法,则应使用基准检测方法。达级检测中应使用经校准的仪器。4.3 空气悬浮粒子读度眼值按4.2完成检测后,按附录C中的公式计算粒子平均浓度和95%置信上限(适用时)。按式(C.l)计算出的关注粒径见3.3c) 的粒子平均浓度,不得超过按3.2中式(1)计算出的浓度限值。此外,若采样点的
17、数量不少于2且不多于9,则按C.3规定计算出的95%置信上限,不得超过上面计算的浓度限值。注:附录D给出了等级计算实例。粒子浓度用于判定与分级限值的一致性时,对所有关注粒径的浓度测量都应采用同一种方法。4 GB/T 25915.1-2010/ISO 14644-1: 1999 4.4 检测报告以综合报告的形式记录并提交各洁净室和洁净区的检测结果,报告中应声明检测结果是否达到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检测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a) 检测机构的名称、地址、检测日期;b) 本部分的国家标准编号,即GB/T25915. 1 2010; c) 清楚标明所测洁净室或洁净区的具体位置(必要时以邻近区域作参照),并
18、标注所有采样点的具体坐标;d) 为洁净室或洁净区所规定的标准,包括IS0等级,相应的占用状态,关注粒径;e) 所用检测方法的详细说明,包括特殊的检测条件以及与规定检测方法的偏离之处;检测仪器的规格型号,仪器最新的校准证书;f) 检测结果,包括每个采样点的坐标和粒子浓度数据。注:若按附录E的说明表述了超微粒子或大粒子的浓度量,则检测报告中就应包含相应信息。5 GB/T 25915.1-2010/ISO 14644-1: 1999 附录(资料性附录)洁净度等级表1的图示A 图A.l是表l空气洁净度等级的图示,仅起说明作用。表1的ISO等级在图中以直线表示,直线代表关注粒径阔值所对应的等级浓度限值。
19、这些限值是根据3.2中的式(1)计算得来。而图中的直线只是等级限值的一种近似表示,不能以此确定限值,确定限值仍使用式。)。图中的实心点对应的是每个ISO等级粒径阔值的最大和最小值,因此,等级线不能延伸至实心点之外。等级线不代表洁净室和洁净区内粒径的实际分布。10 Cn=10.v X (0. lID)2.0. 10. 1-一一-一-一一-一-一-_一-一一-106 104 105 (伺EJTGMmM在uma段将扩创10 102 101 5.0 1. 0 0.5 0.3 0.2 100 0.1 粒径D/m注1:C.表示大于或等于关注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个/时)。注2:N代表规定的ISO
20、等级。各ISO等级浓度限值图示图A.16 GB/T 25915.1-2010/ISO 14644-1: 1999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光散射离散粒子计数器测定粒子洁净度等级B. 1 原理使用光散射离散粒子计数器,在指定的采样点,测定大于或等于关注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浓度。B.2 仪器要求B.2.1 粒子计数器离散粒子计数器(DPC)是一种光散射测量装置,能够显示或记录空气中离散粒子的数量和粒径;具有粒径辨别力,可在相关洁净度等级所涉及的粒径范围内测定粒子总浓度;并带有一套合适的采样系统。B.2.2 仪器校准仪器应具有有效的校准证书;校准频度和校准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认的标准和规范。B.3 预检测
21、条件B. 3. 1 检测准备检测前,先验证洁净室或洁净区整体运行的各个方面均正常元误,符合性能要求。预检测工作可包括如:a) 风量或风速检测;b) 空气压差检测;c) 气密性检测zd) 己装过滤器的检漏。B.3.2 预检测所用仪器的设置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设置并调准仪器。B.4 采样B. 4.1 确定采样点位置B. 4. 1. 1 按式(B.l)求出最少采样点数量:N L =/互式中zNL一一-最少采样点数量(修约为整数); A一一洁净室或洁净区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注:对水平单向流,面积A可以取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积。.( B.l ) 7 GB/T 25915.1-2010/ISO 14
22、644-1: 1999 B.4. 1. 2 确保采样点在整个洁净室或洁净区内均匀分布,并位于工作面高度。若需方规定了附加的采样点,应对新增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做出规定。注:附加采样点可位于按风险分析得出的关键位置。B.4.2 确定各采样点的单次采样量B. 4. 2.1 若关注粒径的最大粒子浓度处于指定ISO等级的浓度上限,则在每个采样点要采集足以检测出不少于20颗粒子的空气量。由式(B.2)确定每个采样点的单次采样量V,: 20 V.=三X1 000 式中:V, 一一每个采样点一次最少采样量(例外情况见B.4. 2. 2),单位为升(L); c一一相关等级最大关注粒径的浓度限值,单位为个每立方米
23、(个/m3); 20 一一当粒子浓度处于等级限值时可被检测到的粒子数量规定值。注:V,值很大肘,采样时间可很长。使用序贯采样法(见附录F)所需采样量和采样时间均可减少。B.4.2.2 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2L,采样时间不得少于1min. B.4.3 采样规程B. 4. 3.1 按制造商的说明和仪器校准证书设置粒子计数器(B.2.1)。B.4.3.2 .(B. 2) 采样探头应指向气流。若采样点处气流方向未受控或不可预测(例如非单向流),则采样探头的进气口应垂直向上。B.4.3.3 在每个采样点按且4.2确定的最小采样量采样。B.4.3.4 当仅需要一个采样点时也.4.1),则在该点最少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915.1 2010 洁净室 相关 受控 环境 部分 空气 洁净 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