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7413-2009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pdf
《GB 7413-2009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7413-2009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代替GB7413 1987(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本标准与GB7413 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改了标准的英文名称、标准结构、部分术语;对甘薯种苗产地检疫的程序,其调查检测和GB 7413 2009 等方面进行了补充。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附录E、附录G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井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宇、黄超、吴立峰、朱景全、朱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7413 1987。I GB 7413
2、2009 6 6. 1回6. 1. 1 调查时在甘薯育苗期、生长中期和出薯前各检查一次。6. 1.2 调查方法在全面目测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方法检查,每块地抽查不少于五点,在苗期和生长期每点调查不少于10株F出薯前每点调查薯块不少于50块。调查面积不少于繁种面积的10%。6. 1.3 田间检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症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腐烂茎线虫田间症状鉴定方法参见附录C。将田间调查结果记入产地检疫田间调查记录表)(见附录D)。6.2 室内6.2. 1 样本采采集表现症状的可疑病株(块).或选取长势弱、黄化、矮小、萎焉的植株,采集薯块及其周围的土惯,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检测;未发现可疑病株(
3、块)的田块抽样采集部分标本进行室内检测。填写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见附录E)。6.2.2 检测方法疫性有害生物的检测方法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元标准的,按照常规方检测方法参见附录F。6.2.3 结果判定。将检测结果填入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见附录G)。必要时要制作标本进行保存。7擅7. 1 发现种苗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立即停止育苗。烂茎线虫的7.2 疫情发生地的种苗,进行检疫除害处理,或采取就地烧毁、挖坑深埋等措施。对尚未表现症状的块,需进行检疫除害处理,不能进行检疫除害处理的,可集中煮熟后作饲料等处理。7.3 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病地和病地周围田块,应改种该有害生物的非寄主作物。8 签证8.
4、 1 经田间、室内检验检测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苗,植物检疫机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见附录H)0 (产地检疫合格证有效期1年。8.2 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检疫除害处理合格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经检疫除害处理不合格的,不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并告知产地检疫申请单位或个人。9挡在产地检疫过程中的原始调查数据、表格、标本等资料档案要妥善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2 GB 7413 200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甘薯种苗生产B. 1 种苗地的选择B. 1. 1 种苗地应选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作为无病留种田,严格选种、选苗。B. 1.2 有疫情发生的地区应选
5、在有隔离条件(周围1km范围内不种甘薯,种苗地排灌系统独立或上游元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块。B.2 种茵的选B.2. 1 种苗采自元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B.2.2 育苗前对种苗进行逐一检查,选择健康种苗。发现可疑病株(块)进行室内鉴定。B.3 种苗地防B.3. 1 禁止携带未经检疫的种苗进入种苗咱。B.3.2 严禁疫情发生区的猪、牛、羊粪和士杂肥进入种苗地。B.3.3 种苗地的农具要新置专用,专人负责。B.3.4 种苗地发生有害生物需及时进行防治。B.4 种薯入B.4. 1 种薯单收、单放、单害贮酬。B.4.2 种薯入窑前应对害进行消毒处理。B.4.3 严格检查挑选元病种薯,晾干后人害。B.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7413 2009 甘薯 种苗 产地 检疫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