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561-2008 有机果品 生产.pdf
《DB11 T 561-2008 有机果品 生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561-2008 有机果品 生产.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XXX-XXXX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DB11/T 5612008 有机果品 生产 Organic fruit production 2008-07-24发布 2008-11-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561200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要求.2 5 生产技术规程.2 6 污染控制.4 7 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4 8 运输和贮藏.4 9 包装和标识.5 10 管理体系.5 附录A .6 附录B .7 DB11/T 5612008 I
2、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果林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果树产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杜相革、付占芳、董民、方建辉、张顶武、李松涛、李天忠、魏钦平、余晔。 DB11/T 5612008 1 有机果品 生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果品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污染控制、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运输和贮藏、包装和标识及管理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有机果品生产的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3、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标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42005 有机产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4、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机农业 organic agriculture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2 有机果品 organic fruit 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的并符合本标准,且经过认证的果品。 3.3 植体营养液 plant tea 利用果树的花(疏下的花及花芽)、果(疏果、落果)或嫩枝(夏剪下来的枝条)制作的营养液。 3.4 常规 conventiona
5、l 生产体系及其产品未获得有机认证或未开始有机转换认证。 3.5 转换期 conversion 按照本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果树的转换期不少于36个月,DB11/T 5612008 2 新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3.6 缓冲带 buffer zone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 3.7 生物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 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
6、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8 标识 labeling 在销售的产品上、产品的包装上、产品的标签上或者随同产品提供的说明性材料上,以书写的、印刷的文字或者图形的形式对产品所作的标示。 3.9 认证标志 certification mark 证明产品生产或者加工过程符合有机标准并通过认证的专有符号、图案或者符号、图案以及文字的组合。 4 产地环境要求 4.1 生产基地应选择距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至少3 km5 km以上的区域。边界明确。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4.2 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内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
7、中的二级标准。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二级标准。 设施果品生产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应满足GB 9137的规定。 5 生产技术 5.1 种苗选择 5.1.1 应选择以有机生产方式培育或繁殖的苗木或种苗。当无法获得有机苗木或种苗时,可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苗木或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苗木或种苗的计划。不得使用转基因或带有转基因成分的苗木或种苗。 5.1.2 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果树种类及品种,在品种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 5.2 种苗繁育 5.2.1 应采用有机方式育苗,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
8、同选用育苗设施。 5.2.2 允许使用砧木嫁接等物理方法提高果树的抗病和抗虫能力。 5.2.3 不得使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种苗。 5.3 栽培 5.3.1 应在果树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并定期刈割回园。人工生草的种类包括豆科植物、一年或多年生绿肥、驱避植物、诱集植物等植物。 5.3.2 宜合理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 5.3.3 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 5.4 土壤管理 DB11/T 5612008 3 5.4.1 土壤培肥的原则 应通过回收和利用果园的废弃物,利用率应达100%。用于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废弃物应进行堆制并达到有机肥腐熟的指标; 合理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 5.4.2 土壤指
9、标 土壤指标见表1。 表1 土壤指标 项 目 指 标 团粒结构 25.0%37.5%。 PH值 土壤pH值保持在6.57.5。 微生物 土壤表层(5 cm15 cm)土层内的微生物数量应达到5109个/g以上。整个土层应达到1.5109个/g。 土壤矿物质 保持元素的平衡。 土壤有机质 有机转换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1.5%以上,有机果品栽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2%以上。 5.4.3 土壤培肥的种类和来源 5.4.3.1 有机肥应主要源于本农场或有机农场(或畜场),有特殊的养分需求时,经认证机构许可可购入农场外的原料,有机肥料的原料应经过堆制且符合堆肥的要求。允许使用通过有机认证的外购的商品
10、肥料。 5.4.3.2 允许使用天然来源并保持其天然组分的矿物源肥料,不得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应在施用前对其重金属含量或其它污染因子进行检测。 5.4.3.3 在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物质见附录A。使用附录A未列入的物质时,应由认证机构按照GB/T 19630.12005附录D的准则对该物质进行评估。 5.4.3.4 不得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物)。 5.4.4 土壤改良与施肥 5.4.4.1 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改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5.4.4.1.1 掺施麦饭石 每667m2施用量150 kg300 kg,随有机肥一起施入。连续施用45年即可。 5.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561 2008 有机 果品 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