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T 6607-2004 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pdf
《SY T 6607-2004 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Y T 6607-2004 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E 09 备案号:14089-2004 s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 6607-2004 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Specfication on compiling labour safety preassessmen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oject 2004-07-03发布2004-11-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SY /T 6607-2004 目次H 引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要点24. 1 概述24.2 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4.3 海上油气田建设项
2、目安全预评价报告54.4 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104. 5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u附录A(资料性附录)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封面格式及著录项格式.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常用主要标准、规范类文件.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评价的工艺分析要求.19 I SY/T 6607-2004 前言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石油大学安全与环境技术中心、中国海洋总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评价中心、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本标准中的附
3、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凤翔、赵东风、陈树春、刘志、王如君、熊运实、周锡河、门晓棠、陈忱、曹坚、严明、王小林。E SY /T 6607-2004 百|为进一步规范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结构、层次、内容和深度,使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海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和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为推荐性标准。根据石油工业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预评价报告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各要点的相关部分进行说明、分析和评价,也可针对性地选取有关内容的相关部分
4、重新整合后进行说明、分析和评价。E SY/T 6607-2004 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工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海上油气田建设项目、油气管道建设项目以及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号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宇(20
5、03)37号安全预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宇(2003)77号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宇(2003)115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安全预评价safety preassessment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3.2 3.3 3.4 3.5 3.6 3.7 危险因素hazardous factors 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harmful factors 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
6、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 能危害人的健康的所有化学、物理、生物等物质的总称。危险程度hazardous degree 对人造成伤亡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尺度。危险、有害因素识别hazardous & harmful factors identification 找出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其性质和状态的过程。评价单元ass四smentunit SY/T 6607-2004 为了安全评价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或场所的特点,将生产工艺或场所划分成的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4 要点4.1 概述4. 1. 1 预评价目的:a)识别分析项目投产运行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
7、险、有害因素。b)对项目运行过程中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评价,预测其安全等级并估算危险源事故时可能造成的伤害。c)提出提高该项目安全等级的对策及措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框架。d)为建设单位安全卫生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e)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为审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提供依据。4. 1. 2 预评价依据:a)安全预评价工作合同或委托书、可行性研究报告。b)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报告及其相关文件和资料。c)国家法律、法规、中国政府加入国际组织相关规定及作业者选定的技术标准。4. 1. 3 预评价程序:预评价工作程序的主要内容是准备、实施评价和报告书编制
8、三个阶段。4.2 陆上油气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4.2.1 预评价范围:以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的范围(主体工程、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作为评价范围。4.2.2 建设项目概况:a)建设单位简介:简述项目所在的建设单位基本情况。b)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地理位置图、带风玫瑰图和比例尺等)、规模、建设性质(新建或改、扩建)及投资等。c)建设项目总体布局(总平面布置图、带风玫瑰图和比例尺)。d)自然条件:气象条件(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速及主导风向、地温、积雪、冻土、沙暴、雷暴)、水文、地质条件、地震烈度等。e)环境状况:社会环境、周边环境及其他可引起危险、有害的状况等。f)运储方式:油气集输和储存
9、方式。4.2.3 地面工程及工作量:a)钻井工程:钻前工程(钻机基础工程、新区临时工程建设,含临时房屋修建、临时公路和井场道路的修建)、供排水、供电、钻井设备安装和拆卸及相关配套工程。b)油气集输工程:井口、井内(或井下)装置、油气集输管网、计配站、接转站、联合站或油气稳定站、净化站、污水处理站等工程(重要站场平面布置图)。c)注水(汽)工程:水源、注水(气)井装置、配水间、注水(汽)站、注水(汽)管线及相应配套工程(稠油油田则需向油层注人高压蒸汽,其地面设施工程包括:蒸汽发生器站、注汽管网、配注站、注汽井口及相应的配套工程)。d)管道工程:输油管线、输气管线、输水管线及相关工程。e)油气井服
10、务和维修:测井、录井、试油(气)和其他维护工程。f)低压、低渗透、低产能油气田的酸化、压裂工程。4.2.4 工程主要设计参数:2 a)单井设计参数、集油管网设计参数、各站场主要工艺设备的设计参数。b)采出液物理性质(原油物性、天然气物性、采出水物性等)。SY/T 6607-2004 4.2.5 有关资料:a)工程使用的危险和有害物质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及最终去向。b)自动控制系统、油气集输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计量、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等。c)管道、容器等的防腐工程。d)附属建筑物、消防、供配电、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供热和暖通等公用工程。e)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岗位分配等。f)水、电、汽及化学剂等工
11、程主要消耗指标。4.2.6 油气田产能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4.2.7 改扩建油气田的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现状:油气田已有安全、职业卫生、消防保障体系及其外部依托情况。4.2.8 改扩建油气田安全管理现状。4.2.9 钻井工艺介绍(工艺流程图): a)钻进工艺(钻进过程、钻井参数、钻井液系统、动力系统等)。b)固井工艺(钻孔参数、下套管、注水泥等)。c)井控工艺(井下油气参数、溢流的发现和关井、井喷控制方法、压井等)。d)完井工艺(射孔完井法、裸眼完井法以及其他完井方法)。4.2.10 油气集输工艺介绍(工艺流程图): a)井口集输工艺(有杆采油或电潜泵采油、计量、集输等)。b)
12、油、气、水分离工艺(沉降分离、加热分离等其他分离工艺)。c)其他集输过程工艺。4.2.11 注水、注气(汽)工艺。4.2.12 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2.12.1 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a)主要物料危险因素分析:1)主要物料包括:原油、天然气、钻井液、各类化学剂等。2)主要危险物料火灾、爆炸特性列表。3)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天然气的易扩散性、易燃易爆性;原油的易流动、易挥发、易燃、受热后可沸溢、易带静电等性质;硫化氢的腐蚀性;所用化学剂的危险性等。b)主要物料有害因素分析:1)主要物料包括:原油、天然气、硫化氢、钻井液、各类化学剂等。2)主要有害物料危害特性列表。3)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13、:油气组分的毒性、硫化氢的毒性、钻井液的毒性、所用化学剂的毒性、辐射危害等。4.2.12.2 工艺过程及工程站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a)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钻井过程。2)油气集输过程。3)其他工艺过程。b)工程站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钻井井场。2)计配站、接转站、联合站、注水站、压气站。3)油气集输管网。的注水、注气(汽)管网。3 SY/T 6607-2004 5)井下作业。6)其他工程站场。c)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工程危险场所危险程度分级及主要危险场所。e)油气井废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2.12.3 其他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电气
14、伤害、高温烫伤、化学灼伤、交通事故等。4.2.12.4 职业卫生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包括:物质(化学品、硫化氢等)毒性、噪声、辐射、职业疾病等有害因素。4.2.12.5 自然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包括:洪水、地震、腿风、地质灾害、雷击、人为破坏等。4.2.13 预评价单元划分及预评价方法选择。4.2.13.1 预评价单元划分:a)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1)根据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划分预评价单元。2)一个系统设施、装置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并有一定功能特点的可划分为一个单元。3)重要设备、单体等亦可单独划分为一个单元。的预评价单元划分应合理并无遗漏。b)预评价单元的划分:按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以下
15、几个单元(也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特点做更细的划分): 1)钻井过程(钻进、固井、井控、完井等)。2)工程站场(井场、计配站、接转站、联合站、注水站、压气站等)。3)油气集输管网。的注水(人)、注气(汽)管网。5)公用设施。c)预评价单元工艺参数:油、气、采出水、钻井液等的组成以及温度、压力、流量或总量等。4.2.13.2 预评价方法选择:a)预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1)安全检查表法。2)风险矩阵法。3)关联图法。的预先危险性分析。5)事故树分析。6)危险度评价法。7)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评价法。8)其他安全预评价方法。b)预评价方法简介:简单介绍选用的预评价方法。4.2.14 定性、定量评价:按
16、照选定的预评价方法和划分的预评价单元,对工程具有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重点放在:井喷及火灾、爆炸;油气逸出及炬类火灾、爆炸;一一火灾爆炸所导致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一一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逸出所导致的人员伤害;4 SY/T 6607-2004 其他引起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定性评价:按照选定的预评价方法和划分的预评价单元,对工程具有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性评价,确定危险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提出防范措施。定量评价:按照选定的预评价方法和划分的预评价单元,对工程具有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价,确定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17、)的大小,计算风险度(内部风险及社会风险),提出防范措施。评价结果分析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果小结与危险和风险损失控制的优先度。4.2.15 有害因素预评价。4.2.15.1 毒物有害评价。4.2.15.2 噪声有害评价。4.2.15.3 其他有害评价。4.2.15.4 评价结果分析。4.2.16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2.16.1 从总图布置和地面设施、工艺及设备以及应采取安全措施的其他方面等分别叙述:a)分类列出油气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b)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2.16.2 针对油气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分析后,对项目仍存在的安全隐
18、患提出补充措施及建议,主要分为za)事故预防措施。b)事故一旦发生时的减轻措施。4.2.17 事故应急预案框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紧急危险情况下的框架式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a)井喷事故。b)重大火灾、爆炸事故。c)硫化氢溢出及中毒事故。d)重大油气泄漏、跑冒事故。e)自然灾害,如洪水、海冰、雷击等。4.2.18 安全预评价结论:a)归纳、综合以上评价结果。b)油气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是否满足有关安全法规、标准要求。c)工程存在的固有危险及危险程度。d)油气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措施是否可有效防范工程的固有危险。e)仍存在的安
19、全问题或不足。f)提出今后解决的方向。4.3 海上油气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4.3.1 预评价范围:a)预评价范围为ODP(总体开发方案)报告所包括的范围,其主要构成有海上钻采平台、设施,水下井口设施(采油树),海底管道、电缆,单点系泊、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海上输油码头和人工岛,为油气田提供服务的直升机、守护船及陆上终端等所有与海洋油气处理有关的各种设施。b)当开发期与己有设施发生联合共用关系时,预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公用工程部分。4.3.2 建设项目概况。5 SY/T 6607-2004 4.3.2.1 建设单位简介:简述项目所在的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3.2.2 油气回概况:建
20、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a)油气回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图、带风玫瑰图和比例尺等)。b) ODP设计原则。c)油气田规模(储量、油气田面积、产能)、开发特征、生产方式。d)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及投资。4.3.2.3 自然环境条件、水文气象数据:a)风、浪、流一般环境条件。b)海底地貌、附着生物等。c)水深、水位、水温。d)大雾天数、雪、降雨量。e)气温。f)海冰、台风。g)地震、海啸。h)军事、渔业、自然保护区等周边环境情况。4.3.2.4 地质油藏数据:a)油田特征。b)油气组分及特征。c)地质储
21、量、动用储量、可采储量。d)油田面积、油层深度。e)地层压力、井口压力。f)地层温度、井口温度。g)年度配产。4.3.2.5 油气田布局(置)及主要设施:a)总平面布置(附油气田总平面布置图)。b)主要设施及生产工艺简述(附工艺流程图)。c)生产工艺参数。d)储存、外输。e)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4.3.2.6 工程主要设计参数:a)产品。b)平台载荷、生产期。c)产能。d)油、气、水井井数。e)生产时率。f)设计寿命。4.3.2.7 生产组织:a)列出组织机构图并简述组织机构及定员。b)组织管理简述。4.3.2.8 安全系统:6 a)探测与报警。b)应急与关断。SY/T 6607-2004
22、 c)消防。d)救生与逃生。e)直升机。4.3.2.9 ODP设计采用的极值。4.3.2.10 附有关设计图纸及其他资料。4.3.3 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分阶段辨识油田开发建设、生产作业等各个阶段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内容,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应准确、全面、无遗漏;针对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对导致事故、危害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分析。a)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b)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存在的部位、岗位)0 c)主要危险、有害物料的数量、强度或浓度和危害特性。d)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产生原因及其主要条件。e)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的事故和危害后果的形式。f
23、)提供危险区域划分图。g)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明确项目风险特点和评价的重点内容。h)同类事故案例与事故原因分析。4.3.4 预评价单元划分及预评价方法选择。4.3.4.1 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a)根据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划分预评价单元。b)一个系统设施、装置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井有一定功能特点的可划分为一个单元。c)重要设备、单体等亦可单独划分为一个单元。d)预评价单元划分应合理并无遗漏。4.3.4.2 预评价方法选择:a)根据项目的风险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主要评价方法和辅助评价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b)选定的方法应科学、合理并且适用,辅助评价方法应能起到弥补性和验证性作用。
24、c)除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评价方法外,海上工程设施推荐以PHA方法为主,陆上处理厂推荐以DOW/MOND指数法为主。d)可根据新技术选择其他先进评价方法。e)预评价方法简介。4.3.5 定性、定量评价: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对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包括半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提出防范措施。4.3.5.1 预评价应考虑的因素要求:a)各单元潜在危险性评价,各单元的危险性明细并定性、定量描述。b)评价应采用最新统计资料,应对ODP报告中己采用的安全对策措施进行校核。c)生产操作期间各单元的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Y 6607 2004 石油工业 建设项目 安全 评价 报告 编制 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