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T 6420-2008 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pdf
《SY T 6420-2008 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Y T 6420-2008 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5 - 010 E 01 备案号:24384-2008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 6420-2008 代替SY/T6420-1999 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oil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2008-06-16发布2008-12-01实施圄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囔熙熙啊SY/T 6420-2008 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2 规也性引用文作-3 术语和定义.4 一般规也. . . 2 5 油气集输
2、、处理及储存. . 2 5. 1 油气集输系统布局. . . . . 2 5.2 汕气集输工艺. 2 5.3 采油井场. . . 3 5.4 集输管道. . . . . 3 玉5汕田气增压. . 3 玉凸饥泵选型-.3 5.7 原汕加热及换热. . . . 3 5. 8 泊气分离. . . . 4 5.9 J自由脱水.- . 4 5. 1 () 原油稳定. . . . 4 5. 11 原油储存. . 4 5. 12 天然气凝液回收. 4 5. 13 减少油田气损耗.56 注水和含油污水处理 . 5 6.1 注水工程-. . . 5 6.2 含油污水处理. . . 6 7 公用L再. . . .
3、 . . . . . . . . . . . . 6 7. 1 电力. . . 6 7.2 供热. . . . . . . . . . . . .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能源消挠的I算方法. . 7 I 主战;:-二SY/T 6420-2008 目。昌本标准代替SY/T 6420-1999 (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本标准与SY/T6420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修改,对个别条款进行了补充3明确了优化总体布局的具体方法;引入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概念;增加了综合考虑上下游能量梯级利用的条文;一一油田气压缩机选型增加了螺杆压缩机的适用范围,油田气凝液回收调
4、整了膨胀机的压比范围,增加了注水泵改造措施方面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能源?消肖耗的计算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i由辽河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张忠、苑井玉、宋成文、蒋新、纪连强、赵全俊、宫德河、李玉春、杨春明、王克远、杜树彬、何绍军、减秀萍、周庆林、宫敏、董恩霞。E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J 44-1990; SY/T 6420-1999, SY/T 6420-2008 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
5、f陆上油田新建油气集输、注水、含油污水及有关公用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要求,包括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油气损耗两个方面。本标准适用于附上油!刊地面程的新建工程D扩建工程和政建I:程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F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I3/T 3485 评价企收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427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 5656 离心采技术条件(II类)GR/T 923
6、4 机动往复泵GR/T 111162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GB/T 13U07离心泵效率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613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2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 20901 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自己备和管理要求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附加条文说明)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S03J l 油用注水工程设计规范DL/T 985 配电交斥器效能技术经济评价
7、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 设计综合能耗total pr叫uctionenergy consumption for desi阴设计体系在生产过程中计算所消耗的燃料、电力、耗能工质的消耗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次能源后的总和。计算结果反映系统或装置的工艺和公用设施设计的能耗水平。3.2 单位工作量能耗ene电yconsumption per raw material processed 处理单位数量原料的直接综合能耗和间接能耗之和。对原泊收集系统和原油脱水装置是指处理每吨液体的能耗,对原油稳定装置是指处理每吨原油的能耗,对油田气处理装置是指处理每千立方米天然气
8、的能耗。itt-t!啊?SY/T 6420-2008 3.3 单位产品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获得单位数量产品的亘接综合能耗和间接综合能耗之和。对原油收集、脱水、输送系统是指收集、脱水、输送每吨原泊的能耗;对注水系统是指注入井简每立方米水的能耗,对夭然气收集输送系统是指收集输送每丁立方米天然气的白色耗;对泊田气处理装置是指获得每日也轻短的能耗;对原油稳定装置是指获得每吨轻怪混合物的能耗。4 一般规定4. 1 在油旧地面工程设计中应贯彻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提高经济效益,统-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4.2 油田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应有合理利用
9、能源的论证,并应有能耗指初、的估算。4.3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应有节能篇(章),阐述耗能的种类和数量、设计能耗指标、主要节能措施等内容。施工附设计应拨GB17167和GB/T20901的规定执行安装计量仪表或预留位置。4.4评价工程设计的能耗水半时,应说明其范围及特点。新建项目的设计能耗指标应达到国内同类旦条件类似的工程项目的先进水平。4.5 为节能或合理利用能源所增加的投资额,其回收年限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4.6 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泊田地面工程的综合能耗和汕气损耗:a)应采用能量利用合理、油气损耗低的先进汕气集输工艺和设备。b)对油田地而上程的平面布局和主要工艺设备与设计参数进
10、行优化时,应选取最佳操作条件。c)根据油田生产不断变化的特点,应合理确定五程规模和耗能设备,必要时可分期配置设备。d)应采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e)应根据油田具体情况,采用电动机调速节电和电力电子节能技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f)应优化加热和换热过程,回收低温热量,提高热能利用率。g)应做好集输油、供热等管线和设备的保温(冷),减少散热(冷损失。h)根据油田具体情况,积极实行燃气驱动、热电和热动力联供,做好能量平衡,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i)应采用成熟适用的自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耗。j)应合理选用配套工艺设施,提高机械采油、注水、油气集输系统的能源利用水平。4.7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除执行本
11、标准外,对未作规定的部分尚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5 油气集输、处理及储存5. 1 油气集输系统布局5. 1. 1 在进行油气集输工程系统布局方案优化时应进行综合能耗对比。5. 1. 2 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风力、地下水等天然资源,并进行综合规划、有效利用。5.2 油气集输工艺5.2.1 油气集输二L艺流程宜采用密闭流程,以降低泊气损耗。5.2.2 由气集输工艺流程应考虑油气井产出物的收集与利用。5.2.3 油气集输工艺应充分利用油气井流体的压力能,减少油气增压次数。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集输半径,降低集输能耗。5.2.4 应做好设备和管道保温,减少热耗。5.
12、2.5 应通过综合能耗对比和技术经济比选,根据加热保温方式的不同,确定油田油气收集的基本流程,优先选用单管不加热工艺。SY!T 6420-2008 5.2.6 当油田开发进入1、高含水期,宜采用原油管道内破乳降粘工艺。5.2.7 对于掺水流程,为预防管道结垢,应考虑向回掺污水中技加防垢药剂或管道安装有效的防垢设备。5.2.8 原油脱水与原油稳定装置宜联合布置,尽量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对于低产油田,泊气分离、加热、脱水设备宜选用多功能的组合装置。5.3 采油井场5.3. 1 /i在根据地下能量变化情况选择与集输工艺流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的采油井场,合理利用地下能量。5.3.2 采油井场宜考虑油井清蜡
13、及加药等节能措施。5.3.3 套管气Jw.考虑回收利用。5.4 集输管道5.4.1 集输油管线的设计,所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选择能耗低、经济效益显著的集输油工艺,合理确定原泊的流速、输送温度及其他参数。5.4.2 易结始的集输油管道,应采取清管措施。5.4.3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应经技术经济分析比选,优先选用管道摩阻小的管材。5.4.4 合理确寇管道理地深度。5.5 油田气增压5.5.1 油田气增压方式,不仅应根据气体组分、输气量和压力,而且还应考虑设备使用范围和运行叮靠性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对比确定。5.5.2 气量波动较大,可按以下方法确定压缩机a)选用单级活塞式压缩机,为适应气
14、量波动和进气压力在允许范围内浮动,必要时可采用顶开部分吸气阀调节。b)选用多级活塞式压缩机时,可采用余隙调节或顶开部分吸气阀调节。c)选用多台并联机组。d)采用可调转速的压缩机组。5.5.3 排量较大的压缩机一般按以下原则选用(特殊情况应另行论证): a)排量及功率较大,气量比较稳定,宣选用离心式压缩机p余热宜加以利用。b)单机功率较小(一般在2000kW以下).应使用效率较高的活寨式压缩机。5.5.4 在气量较小时,宣选用效率较高、操作简单的螺杆压缩机。5.6 机泵选型5.6.1 用离心泵输送原油,除泵站规模很小外,所选泵的效率(以输水为准)应符合GB/T13007 和GB19762的规定。
15、如果:原油粘度太高,使用离心泵输送明显不经济时.Jti选用容积袭。5.6.2 泵的配置方式应接照管道流量和压力变化,以及泵的特性,经技术经济对比确定。5.6.3 输油用电动机且优先选用空冷式;若采用水冷式,冷却水应循环使用。5.7 原油加热及换热5.7.1 原油加热的热源,应首先利用余热。元余热利用时,可采用其他加热方式。5.7.2 白山用加热炉采用正压燃烧时的综合热效率不应低于90%:当采用自然通风时,大于或等于仆58MW的加热炉,综介热效率应小低于80%.在().58MW以下时应不低于75%。5.7.3 I但合理确定加l热炉台数和单台负荷,提高加热炉的负荷率。加热炉的负荷率应为RO % 1
16、 ()() %。5.7.4 当采用换热器为原泊加热时,应选用高效换热器。5.7.5 油气集输和处理系统的燃料气宜用干气。-噩噩噩醺黯恙。-.-.3 SY /T 6420-2008 5.8 油气分离5.8.1 油气分离的级数和各级分离压力,应充分考虑合理利用上游剩余压力。5.8.2 油气分离设备应选用高效设备。5.9原油脱水5.9.1 原油脱水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设备。5.9.2 采用压力容器密闭沉降脱水工艺时,应尽量减少中间提升泵。a)当脱水站接收接转站来油时,进站压力应按原油脱水和含油污水处理要求确定,般不设脱水泵。接转站分离缓冲罐的压力应低于电脱水器压力,防止在电脱水器析出大量气体。b)当脱
17、水站接收计量站压来的油气水混合物时,宜采用油气分离和油水分离合-装置,应采取措施防止在电脱水器中析出大量气体。5.9.3 游离水沉降(第一段脱水)宜与管道破乳相结合,尽量降低处理温度。5.9.4脱除游离水可按照油田具体情况采用聚结层、斜板沉降等多种措施。采用聚结层脱水时,液体通过聚结层的压降不应大于O.05MPa,5.9.5 第二段脱水温度确定原则:a)原油脱水温度需通过与脱水时间及能耗进行综合对比后确定。b)含蜡原泊的脱水温度-般为净化原油倾点以上20C。如果原油脱水与原油稳定或原油热处理相结合,电脱水温度口J适当提高。c)对于高粘度原油,应通过试验找出油和水的相对密度差较大时的温度,可取比
18、这一温度稍低的温度作为脱水温度。d)当脱水温度超过外输要求的温度时,在经济合理的条件f,可通过与来油换热,降到外输需要的温度。5.10 原油稳定5.10.1 当原油蒸发损耗率大于0.2%时,应进行稳定处理。原油蒸发损耗率低于0.2%时,应结合工艺过程综合考虑。5.10.2原油稳定与原油脱水和外输应综合考虑,统规划。5.10.3 负压闪蒸原油稳定应和原汹脱水相结合,应利用原油脱水和外输温度进行,不应专门为原油稳定进行加热。5.10.4原油稳定装置脱出的不凝气应就近输入油田气凝液回收装置。5.11 原油储存5.11.1 泊回储油罐应采用立式钢制油罐,未稳定原油储罐及事故油罐应选用固定顶油罐,稳定原
19、油储罐的单罐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0旷日才宜采用浮顶油罐。5. 11. 2 需要加热或维持温度的原油储罐宜采取保温措施,热负荷宜按汹罐对外散热量确定。事故油罐可不设保温措施。5.12 天然气凝液回收5.12.1 油田气宜进行轻;怪回收。当C,以上短类组分较少时,如果气量较大,或乙烧至丁烧含量较高,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可进行轻短回收。5.12.2 当需要控制输气露点而回收部分轻烧或不要求很高的收率时,按不同的压力条件,采用F列几种制冷方式a)气源压力较低,外输压力较高,需要进行增压时,宜采用冷剂制冷。b)外输和进气压力都较高,轻经回收过程不允许有较大的压降,宜采用冷剂制冷。c)气源压力较低,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Y 6420 2008 油田 地面 工程设计 节能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