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31 T 006-2022 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pdf
《DB1331 T 006-2022 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31 T 006-2022 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35.110 CCS L 79 1331 雄安新区地方标准 DB 1331/T 0062022 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 Xiongan New Area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Construction Guildlines 2022-01-17 发布2022-02-01 实施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发 布 DB 1331/T 0062022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缩略语.6 5 物联网网络设计及建设要求.7 6 物联网络网络配套设施建设要求.11 7 物联网网络安全要求
2、.15 参考文献.19 DB 1331/T 006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智昊、张振、孙广波、张英孔、梁晖、黄星辉、叶杨、王二军、李明峰、陈尚、王学新、马慧卓、张杰、李振松、史啸。DB 1331/T 0062022 III 引言 依据河北
3、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河北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关于加快建设广覆盖、低成本、低功耗的短距离无线网络,以及移动物联网、增强移动物联网等低功耗广域网络,预置预留网络接口,形成空间全域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的要求,支持嵌入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交通等城市空间要素感知终端的泛在接入,实现城市全域万物互联,特制定本文件。DB 1331/T 0062022 4 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满足雄安新区城市三维空间中各类感知终端回传需求的物联网网络建设,对于其他非公共区域的感知终端的物联网网络建议参考本文件。本文件用于
4、指导物联感知体系建设中网络建设及城市物理空间各功能区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预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5114201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YDB 1862017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无线局域网总体技术要求 YDB 1872017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无线局域网空中接口技术要求 YDB 1882017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要求 YD/T 51202015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5、 YD 52062014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 YD 52142015 无线局域网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YD/T 2164.1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 第1部分:钢塔架 YD/T 2164.2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站设施 YD/T 2164.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 第3部分:传输线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通过信息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技术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
6、,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窄带物联网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 一种物联网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站间距 Station Spacing 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DB 1331/T 0062022 5 物联网终端 Internet of Things Terminal 在物联网内实施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中信息发起和终结的设备,物联网终端宜具备信息采集和控制等功能。物联网接入网关 Access Gateway for
7、Internet of Things 负责连接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网络。信息基础设施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指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等网络设备设施,既是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也是保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室内分布系统 Terminology of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方案,其原理是利用线缆分散布置信号发射点,将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宏基站 Macrocell 基本用作室外覆盖,发射功率大,一般在十瓦、百
8、瓦量级,承载的用户数量较大,覆盖面积较广。射频发射设备体积、重量均较大,需要安装在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杆塔或者特殊固定件上。宏基站一般有较大容量机房、天馈系统、后备电源等配套设施。以太网 Ethernet 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蓝牙 Bluetooth 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LoRa Long Range Radio 远距离无线电,是 semtech 公司创建的低功耗局域网无线标准。SG-LongRange SG-LongRange
9、是一种成本低廉、加密可靠、低功耗、远距离,由国家电网主导具备边缘处理能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窄带局域物联网通信技术。光纤宽带 Fiber Broadband 把要传送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通讯。DB 1331/T 0062022 6 有线网络 Wired Network 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时延 Delay 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丢包率 Packet Loss Rate 指测试中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组比率。边缘计算 Edge Computing 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
10、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网关 Gateway 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网络拥塞 Network Congestion 指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传送分组数目太多时,由于存储转发节点资源有限造成网络传输性能下降的情况。重放攻击 Replay Attacks 又称重播攻击、回放攻击,是指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B-TrunC:宽带集群通信(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Dos: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
11、e Communication)eMTC:增强机器类通信(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GPON:具有千兆位功能的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I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LPWAN:低功率广域网络(Low-Po
12、wer Wide-Area Network)LTE: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PON: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DB 1331/T 0062022 7 RFID: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TCP:传输控制协
13、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RLLC: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WB:超宽带(Ultra Wide Band)Wi-Fi: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ZigBee:紫蜂协议(ZigBee)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化机构(3rd Gener
14、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4G: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Networks)5 物联网网络设计及建设要求 一般要求 5.1.1 物联网网络应结合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发展,以业务应用需求为导向,提出目标、原则和建设方案。5.1.2 应按照物理城市和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对物理空间进行梳理,明确以城市物理空间为目标对象。5.1.3 物联网网络应满足新区内各场景物联感知回传的覆盖、质量、容量需求。5.1.4 物联网网络应与骨干通信网络协调发展。5.1
15、.5 物联网网络建设应采用先进技术,提供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规划设计指标可适度超前。5.1.6 应统筹考虑不同感知终端对网络需求的协同性,降低网络复杂性。5.1.7 网络建设中所采用的主要设备,应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许可证,如工业和信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5.1.8 参考国家和通信行业技术相关技术标准,如 YD 5214、YD/T 5120 等,及抗震烈度度半抗震设防的要求。5.1.9 无线物联网网络的频率使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采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许可使用的频率。5.1.10 物联网网络应保证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根据技术演进和需求预测做资源预留,避免后期工程对网络进行大幅度调整。
16、5.1.11 应坚持“共享”原则。纵向在通信行业内现有共享基础上实现管道、光缆、传输设施、基站设备等所有资源共享;横向与公用基础设施等非通信行业共享,实现“一站多用”,避免重复建设对城市风貌的影响及破坏。5.1.12 建设方式采用“公专私互补、宽窄融合、固移结合”,充分利用 4G/5G、B-TrunC、WLAN、LoRa、光纤宽带等多种技术手段,建设泛在异构物联网网络。5.1.13 在使用无线方式承载时,应选用国家授权频段方式,如 NB-IoT、4G/5G、eMTC 等。5.1.14 对于密闭空间及频率干扰较小的区域(如管廊),感知终端可以选用非授权频段的无线方式,如 LoRa、WLAN。通信
17、技术方式选择要求 5.2.1 应用场景对业务带宽、传输距离、终端功耗、移动性、语音功能等要求。对于高带宽型感知终DB 1331/T 0062022 8 端承载,应选用光纤、4G/5G、以太网等方式;对于低时延型感知终端承载,应选用有线、以太网、5G等方式;对于长连接型感知终端承载,应选用 4G/5G、eMTC 等方式;对于低速类感知终端承载,应选用NB-IoT、Wi-Fi、4G/5G、eMTC 等方式。5.2.2 现有公网的覆盖率、话务量承载能力等现状。5.2.3 感知终端模组的性能、产业成熟度、价格等。5.2.4 需综合考虑租赁公网或自建专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5.2.5 同等承载能力下优选先
18、进制式的接入技术,避免老旧网络退网带来的割接和模组或设备更换,延长生命周期。5.2.6 基于业务的自建物联专网或局域网可根据应用场景需求选用适合的组网技术。5.2.7 应选择深度覆盖较优网络,便于提升接入品质。网络设计要求 5.3.1 无线网络设计要求 5.3.1.1 5G、NB-IoT、eMTC 作为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的主要承载网络,应重点实现广度覆盖及局部深度覆盖,确保满足感知终端泛在接入和终端移动性等功能需求。5.3.1.2 无线网络应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可行的无线通信技术,技术体制应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应优先选择标准技术,可综合业务带宽需求、终端分布密度、频率资源、经济性等因素选择相应通信
19、技术。5.3.1.3 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应明确承载业务类型、规模、目标覆盖区、容量及性能规划目标。5.3.1.4 需求预测应参考分场景分类型等感知回传需求,根据业务类型、时延要求、终端数量、并发数量等数据,进行业务的分类、预测、统计。5.3.1.5 无线网络设计应满足智能感知体系的总体要求对网络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5.3.1.6 为保证覆盖目标,在规划阶段,无线网基站的数量可适当预留,预留系数建议为 10%15%。5.3.1.7 业务容量需求应适度预留未来物联感知业务的发展,冗余系数可设置为 20%30%。5.3.1.8 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应综合考虑室内外、地上地下等综合覆盖,
20、应满足使用的各通信技术频段要求和指标要求,并保证各通信网络间互不干扰,具体指标需满足相应通信网络工程设计规范及雄安新区全域物联感知的网络指标要求。5.3.1.9 网络设计中应根据覆盖要求,结合基站和感知终端的位置、高度、类型及网络性能需求进行基站选址、设计,进而进行覆盖仿真和业务评估。5.3.1.10 私有网络回传可根据场景特点、基础网络部署情况就近接入边缘计算节点,或通过公网无线回传相应平台。5.3.1.11 无线基站应根据覆盖应与城市市政设施充分融合,合理选择安装位置、安装高度等,避免过度覆盖和电磁干扰。5.3.1.12 公众网络包含 4G/5G/NB/eMTC 等 3GPP 标准技术方案
21、,由新区统筹规划,由国家授权频谱拥有者进行建设,其网络建设嵌入至公众通信网建设中。5.3.1.13 专业网络主要有 B-TrunC 等,为安全保密要求高的行业提供专用物联数据传输通道,适用于电力、人防、石油等多个行业应用,其建设单位应取得国家授权,使用授权频谱和接入技术,在新区统筹规划下各授权单位自行建设。5.3.1.14 私有网络主要有 LoRa、Wi-Fi、RFID、ZigBee、Bluetooth、SG-Longrange 等,主要适用于局域区域,使用非授权频谱接入技术,行业为满足自身生产运营需求的局部自有的物联网网络,由需求行业在政府监管下自建自用;集采数据在行业内部流动,不统一汇聚至
22、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DB 1331/T 0062022 9 5.3.1.15 私有物联网网络对公专网不能产生干扰。私有网络建设和使用应满足进一步规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9 年第 52 号)等相关要求。5.3.2 有线网络设计要求 5.3.2.1 有线网络(不含骨干网络)作为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的补充承载网络,主要适用于高带宽、高可靠的接入业务、不适宜无线网络部署区域、无线信号不易穿透的密闭空间等场景,有线传输接入方式应采用 PON 或以太网技术。5.3.2.2 面向物联网的感知延伸层有线网络适宜采用无源接入 PON 技术,PON 系统结合
23、以太网技术和高速光传输技术,实现语音、数据、视频、数据专线等多业务的综合承载,采用树型结构组建网络。5.3.2.3 有线接入网工程设计应依托区域内光纤接入网络规划,根据网络发展目标及业务发展需求,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在网络投资最优的原则下,依照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对工程项目进行勘察和技术、经济分析。5.3.2.4 配线光缆拓扑应以星树型结构为主,并采用递减方式配纤。对确有环形路由迂回场景,可采用环形结构、不递减方式配纤。5.3.2.5 有线接入光缆网由光节点和光缆构成,光节点的设置与用户分布相关,光缆路由和结构与光节点位置直接关联。进行接入光缆规划时,应首先确定光节点位置和分布,按照“由下至上”
24、顺序规划光节点,再根据光节点规划确定光缆路由及纤芯配置。5.3.2.6 配线光节点是引入光缆的物理汇聚节点,其作用是将多条引入光缆收敛为一条大芯数的配线光缆。配线光节点的设置应节省光缆投资,避免大量小芯数光缆上联至主干光节点,提高感知终端接入的响应速度。5.3.2.7 传输带宽应满足容量设计并预留一定余量,有线传输资源难以到达的场合可采用无线回传方式。5.3.2.8 传输线缆及布线设计参考 GB/T 50311 相关要求。联网网络系统应满足:网络层应支持 IP 协议,传输层应支持 TCP 和 UDP 协议;联网网络系统带宽应满足感知终端接入需求,并留有一定余量。5.3.2.9 联网系统 IP
25、网络的传输质量(如传输时延、丢包率、包误差率、虚假包率等)需满足如下要求:a)网络时延不大于 400ms;b)时延抖动不大于 50ms;c)丢包率不大于 110-3;d)包误差率不大于 110-4。5.3.2.10 PON 接入方式主要包括 EPON 和 GPON,需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 YD/T 1475 或 YD/T 1949 等相关规范。以太网接入方式需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 YD/T 1160 等相关规范。5.3.3 网络配套设施设计要求 5.3.3.1 机房设计要求 物联网网络各级机房的工艺要求,见YD 5003有关规定,并考虑多个网络业务经营者共建共享对机房的工艺要求。5.3.3.2 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31 006-2022 雄安新区物联网网络建设导则 006 2022 新区 联网 网络 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