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 1740-2023 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技术指南.pdf
《DB61 T 1740-2023 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技术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 T 1740-2023 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技术指南.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20CCS Z 01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7402023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 for environmental risk classification of tailings reservoir2023-11-14 发布2023-12-14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7402023I目次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原则.25工作程序.36工作准备.47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48尾矿库环境风险分析与报告编制.8附录 A(规范性)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指标评分表.10附录 B
2、(规范性)综合污染指数计算方法.12附录 C(规范性)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指标评分表.13附录 D(规范性)在用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指标评分表.16附录 E(规范性)停用(含废弃)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指标评分表.20附录 F(规范性)闭库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指标评分表.23附录 G(资料性)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报告编制大纲.25附录 H(资料性)陕西省环境敏感区域参考.26参 考 文 献.27DB61/T 1740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
3、心、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他维媛、赵东旭、金盛华、孟昭君、钞中东、杨世通、张力元、徐芙清、张馨、赵鹏彬、张琦、杜豆、吴昊、赵杰、李悦悦。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电话:029-85429526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 106 号邮编:710054DB61/T 174020231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的总体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准备、风险等级划分、风险分析与报告编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除贮存放射性尾矿、伴有放射性尾矿以及完成闭库销号工作以外的在
4、用、停用(含废弃)、闭库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分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HJ 740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 299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尾矿库 tailings reservoir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的尾矿、湿法冶炼过程中产
5、生的废物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来源:HJ 740-2015,3.13.2尾矿水 tailings water指尾矿库坝下渗滤液、库区积液或输送管道中与尾矿渣直接接触过、溶入了尾矿渣中污染成分的水。3.3在用尾矿库 in use tailings reservoir指正常排放尾矿的尾矿库,以及对尾矿库内已堆存尾矿进行开挖、回采等综合利用的尾矿库。3.4停用(含废弃)尾矿库 disable(including abandoned)tailings reservoirDB61/T 174020232指长期停止使用、不再排放尾矿,但未完成闭库设计、闭库施工和闭库验收等闭库工作的尾矿库。此类尾矿库运行状
6、态包括:已运行到设计最终堆积标高,不再排放尾矿;未运行到设计最终堆积标高,但因故长期停用或废弃,不再排放尾矿。3.5闭库尾矿库 closed tailings reservoir指不再排放尾矿,并完成了闭库设计、闭库施工和闭库验收等闭库工作的尾矿库。3.6闭库销号 closure and cancellation指达到闭库条件的尾矿库,责任主体完成闭库治理后向所在地管理部门提出销号申请,监管部门现场复核并出具了同意销号的意见。3.7环境危害性 environmental hazard指尾矿库中所含的污染物、势能等环境危害因子对周边环境的危害性。来源:HJ 740-2015,3.93.8综合污染
7、指数(PN)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指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尾矿渣、尾矿水的污染状况进行整体评价时所用的参数。3.9周边环境敏感性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指尾矿库周边各类环境风险受体、环境要素等的敏感性。来源:HJ 740-2015,3.103.10控制机制可靠性 control mechanism reliability指尾矿库在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减小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的危害程度等方面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来源:HJ 740-2015,3.114总体原则4.1特征污染物控制要求特征污染物
8、控制执行环评批复相关要求,环评批复后国家或地方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新排放标准。4.2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评估范围4.2.1涉及水环境风险受体的调查评估范围:尾矿库下游不小于 10km。4.2.2其他类型环境风险受体的调查评估范围:DB61/T 174020233a)山谷型、傍山型、截河型尾矿库:尾矿库下游不小于 80 倍现状坝高。b)其他类型尾矿库:尾矿库下游不小于 40 倍现状坝高。c)当 a)、b)根据现状坝高计算后范围小于 1km 时,应按照 1km 范围调查评估环境风险受体。4.2.3尾矿库处于国家规定的环境敏感区时(附录 H),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调查评估范围。4.2.
9、4在用尾矿库按照本文件分级判定后,其风险等级划分结果与 HJ 740 划分结果不一致时,应从严分级。5工作程序5.1总体流程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工作总体流程见图1。图 1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总体流程5.2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准备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相关信息的综合研判等。5.3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DB61/T 174020234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尾矿库的环境危害性(H)、周边环境敏感性(S)、控制机制可靠性(R)三方面进行评分,根据等级划分矩阵将尾矿库环境风险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并按规则进行环境风险等级表征。5.4尾矿库环境风险分析与报告编制在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的
10、基础上,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分析和污染隐患排查,记录工作开展全过程,编制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报告。6工作准备根据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的各项工作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相关批复文件、排污许可文件、设计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安全评价文件、环境监测报告、污染物分析资料、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管理制度文件、日常运行台账等。现场踏勘主要包括:尾矿库主要构筑物、尾矿渣和尾矿水输送管道走向、尾矿水处理设施、渗滤液收集池、事故池、地下水监测井、周边环境敏感点等。7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7.1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尾矿库的环境危害性(H)、
11、周边环境敏感性(S)、控制机制可靠性(R)三方面(图2)进行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图 2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7.2环境危害性(H)按照表1对尾矿库环境危害性(H)进行评分与累加求和(各指标评分方法详见附录A),依据尾矿库环境危害性等别划分表(表2),将环境危害性(H)划分为 H1、H2、H3三个等别。表 1尾矿库环境危害性(H)等别划分指标体系序号指标项目指标分值(DH)1尾矿库环境危害性类型矿种类型/固体废物类型202尾矿渣浸出液综合污染指数(PN-S)83尾矿水尾矿水综合污染指数(PN-L)484规模现状库容(V)24注:尾矿渣浸出液综合污染指数和尾矿水综合污染指数计算方法见附
12、录B。DB61/T 174020235表 2尾矿库环境危害性(H)等别划分表尾矿库环境危害性得分(DH)尾矿库环境危害性(H)等别代码DH 60H130 DH 60H2DH 30H37.3周边环境敏感性(S)按照表 3 对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S)进行评分与累加求和(各指标评分方法详见附录 C),依据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等别划分表(表 4),将周边环境敏感性(S)划分为 S1、S2、S3 三个等别。表 3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S)等别划分指标体系序号指标项目指标分值(DS)1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下游涉及的跨界情况涉及跨界类型122涉及跨界距离123周边及下游环境风险受体情况544周边环境功能类
13、别情况水环境地表水96地下水67土壤环境48大气环境3表 4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S)等别划分表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得分(DS)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性(S)等别代码DS 60S130 DS 60S2DS 30S37.4控制机制可靠性(R)7.4.1在用尾矿库按照表 5 对在用尾矿库的控制机制可靠性(R)进行评分与累加求和(各指标评分方法详见附录 D)。DB61/T 174020236表 5在用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R)等别划分指标体系序号指标项目指标分值(DR)1在用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基本情况堆存堆存种类1.52堆存方式13坝体透水情况24输送输送方式1.55输送量16输送距离1.57回水回水
14、方式18回水量0.59回水距离110防洪库外截洪设施211库内排洪设施212自然条件情况913安全情况尾矿库安全度等别1514环境保护情况环保审批是否通过“三同时”验收815污染防治废水处理设施316防流失情况1.517防渗漏情况2.518防扬散情况1.519环境应急环境应急设施事故应急池建设情况520输送系统环境应急设施建设情况221回水系统环境应急设施建设情况1.522环境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8.523环境监测预警224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7.525环境违法与环境纠纷情况近三年来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或与周边存在环境纠纷726历史情况近三年来发生事故或事件情况事故等级827事件次数37.4.
15、2停用(含废弃)尾矿库按照表 6 对停用(含废弃)尾矿库的控制机制可靠性(R)进行评分与累加求和(各指标评分方法详见附录 E)。DB61/T 174020237表 6停用(含废弃)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R)等别划分指标体系序号指标项目指标分值(DR)1停用(含废弃)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基本情况堆存堆存种类1.52堆存方式13坝体透水情况24防洪库外截洪设施25库内排洪设施26自然条件情况97安全情况尾矿库安全度等别158环境保护情况是否正在开展闭库工作109污染防治废水处理设施310防流失情况1.511防渗漏情况2.512防扬散情况1.513环境应急环境应急设施事故应急池建设情况514环境应急
16、预案与应急资源1115环境监测预警2.516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12.517环境违法与环境纠纷情况近三年来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或与周边存在环境纠纷718历史情况近三年来发生事故或事件情况事故等级819事件次数37.4.3闭库尾矿库按照表 7 对闭库尾矿库的控制机制可靠性(R)进行评分与累加求和(各指标评分方法详见附录 F)。表 7闭库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R)等别划分指标体系序号指标项目指标分值(DR)1闭库尾矿库风险等别基本情况堆存堆存种类32堆存方式63自然条件情况94环境保护情况是否完成闭库验收405环境应急环境监测预警156封场工作完成情况87封场后情况渗滤液废水排放及监测情况88历
17、史情况近三年来发生事故或事件情况事故等级89事件次数37.4.4依据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R)等别划分表(表 8),将控制机制可靠性(R)划分为 R1、R2、R3 三个等别。DB61/T 174020238表 8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R)等别划分表尾矿库控制机制可靠性(DR)尾矿库环境危害性(R)等别代码DR 60R130 DR 60R2DR 30R37.5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及表征7.5.1综合尾矿库环境危害性(H)、周边环境敏感性(S)、控制机制可靠性(R)三方面的等别,对照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矩阵(表 9),将尾矿库环境风险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7.5.2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可表征
18、为“环境风险等级(环境危害性等别代码+周边环境敏感性等别代码+控制机制可靠性等别代码)”。例如:环境危害性为 H1 类,周边环境敏感性为 S2 类,控制机制可靠性为 R3 类的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可表征为“较大(H1S2R3)”。表 9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矩阵序号情形环境风险等级环境危害性(H)周边环境敏感性(S)控制机制可靠性(R)1H1S1R1重大2R2重大3R3较大4S2R1重大5R2较大6R3较大7S3R1重大8R2较大9R3一般10H2S1R1重大11R2较大12R3较大13S2R1较大14R2一般15R3一般16S3R1一般17R2一般18R3一般19H3S1R1较大20R2较大2
19、1R3一般22S2R1一般23R2一般24R3一般25S3R1一般26R2一般27R3一般DB61/T 1740202398尾矿库环境风险分析与报告编制8.1尾矿库环境风险分析8.1.1分析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及其风险特征,并对尾矿库环境危害性(附录 A)和控制机制可靠性的各项指标(附录 D,E,F)得分进行分析,将得分大于等于 1 的指标,作为尾矿库环境危险因素。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其他指标或内容作为尾矿库环境危险因素。8.1.2在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的基础上,按照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要求开展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建立相关台账。8.1.3根据对尾矿库现状调查与分析,结合现
20、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8.2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报告编制记录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的开展过程,总结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划分、风险分析等相关工作内容,编制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报告,报告大纲详见附录G。DB61/T 1740202310附录A(规范性)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指标评分表表 A.1尾矿库环境危害性指标评分表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相关说明类型(20分)1.相关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2.危险废物。3.重金属矿种:铜、镍、铅、锌、锡、锑、钴、汞、镉、铋、砷、铊、钒、铬、锰、钼。4.贵金属矿种(采用氰化物、
21、混汞选矿工艺):金、银、铂族(铂、钯、铱、铑、锇、钌)。5.有色金属矿种:钨。20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I 类)。7.贵金属矿种(采用无氰化物、非混汞选矿工艺):金、银、铂族(铂、钯、铱、铑、锇、钌)。8.轻有色金属矿种:铝(铝土)、镁、锶、钡。9.稀土元素的矿种: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10.稀有金属矿种:铌、钽、铍、锆、锶、铷、锂、铯。11.稀散元素矿种:锗、镓、铟、铪、铼、钪、硒、碲。12.有色金属矿种:钛。13.非金属矿种:化工原料或化学矿。14.涉及硫(包括主矿、共伴生矿)、磷(包括主矿、共伴生矿)。15.涉及酸性岩矿种或产生酸性废液的矿种。
22、101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 类)。17.黑色金属矿种:铁。18.轻有色金属矿种:钠、钾、钙。19.非金属矿种:冶金辅助原料矿。20.非金属矿种:建材原料矿。0DB61/T 1740202311指标因子评分依据评分相关说明综合污染指数(PN)(56 分)尾矿渣(8分)21.PN-S 3822.2 PN-S 3623.1 PN-S 2424.0.7 PN-S 1225.PN-S 0.70尾矿水(48分)26.PN-L 34827.2 PN-L 33628.1 PN-L 22429.0.7 PN-L 11230.PN-L 0.70规模(24分)现状库容(24分)1.大于等于 3000 万方。24
23、2.大于等于 1000 万方,小于 3000 万方。183.大于等于 100 万方,小于 1000 万方。124.大于等于 20 万方,小于 100 万方。65.小于 20 万方。0注1:类型:指矿种类型(包括主矿种、共伴生矿种)/固体废物类型,以环境危害大的计算。注2:尾矿水:尾矿库坝下渗滤液、库区积液或输送管中的水样品,以排在前面的优先。注3:表中复选框“”表示可以多选,按其中最高得分计算;单选框“”表示只能单选。DB61/T 1740202312附录B(规范性)综合污染指数计算方法综合污染指数(PN)的表达式为:.(B.1)式中:Ci某一污染物在尾矿渣中的浸出浓度或在尾矿水中的直接测定浓
24、度。Si某一污染物在相应标准中的标准限值:其中尾矿渣参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表1所列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具体信息见表1;尾矿水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1和表4所列“一级标准”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具体信息见表2。Ci/Si某一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i/Si)max所有污染物的污染指数最大值。(Ci/Si)ave所有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平均值。表 B.1 尾矿渣浸出液标准限值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铜(以总铜计)100铍(以总铍计)0.02锌(以总锌计)100钡(以总钡计)100镉(以总镉计
25、)1镍(以总镍计)5铅(以总铅计)5总银5总铬15砷(以总砷计)5铬(六价)5硒(以总硒计)1烷基汞不得检出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100汞(以总汞计)0.1氰化物(以CN-计)5注:采用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表 B.2 尾矿水标准限值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指标标准限值(mg/L)pH6-9总氰化物0.5总锌2.0六价铬0.5色度(稀释倍数)50硫化物1.0总锰2.0总砷0.5悬浮物(SS)70氨氮15总硒0.1总铅1.0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0氟化物10总汞0.05总镍1.0生化需氧量(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 1740-2023 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技术指南 1740 2023 尾矿 环境 风险 分级 技术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