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1122-2022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应急管理指南.pdf
《DB53 T 1122-2022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应急管理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1122-2022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应急管理指南.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43.020CCS F 25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1222022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应急管理指南2022-08-12 发布2022-11-12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T 1122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35基础管理.35.1制度建设.35.2方针目标管理.45.3合规性管理.55.4机构与职责.56应急管理.56.1风险辨识与评估.56.2应急预案.66.3应急演练.76.4应急响应.76.5教育培训.86.6突发事件处置.86.7后续处置.97持续改进.9附录 A(资料性)服务区充
2、电站风险致因分类示例.10附录 B(资料性)应急响应程序执行流程示意图.11附录 C(规范性)应急装备配置要求.12附录 D(资料性)充电站安全风险告知(样式).14附录 E(资料性)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示例.16附录 F(资料性)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示例.17参考文献.18DB53/T 1122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交投集团经营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交投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
3、荣达、段国忠、梅国新、赵勇、陈金宏、肖明、刘兵、王智强、秦雅琴、董银军、赵伟、刘晔、叶保权、高国红、李扬、王江鹏、郑建勇、李学勤、高菊花、张海明、侯军、邓彩霞、武瑞彦、张雷、谢济铭、钱正富、夏玉兰、王锦锐、李秋谷、杨妮、路豪楠、李国鑫、吴扬、包丽馨、张国政、刘祥、柴国豪DB53/T 112220221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应急管理指南1范围本文件对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基础管理、应急管理、持续改进等做出了规定。本文件适用于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以下简称服务区充电站)及其运营管理单位,包括有人值守服务区充电站和无人值守服务区充电站。2规范性
4、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11 头部防护 安全帽GB 2890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6095 坠落防护 安全带GB 8181 消防水枪GB 13398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GB/T 17622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 21148 足部防护 安全鞋GB/T 26373 醇类消毒剂卫生要求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315
5、25 图形标志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志GB/T 32209 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XF 12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XF 494 消防用防坠落装备XF 1205 灭火毯XF 630 消防腰斧YY/T 1467 医用包扎敷料 救护绷带YY/T 1638.1-2019 病人搬运设备 第 1 部分:救护车担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速公路服务区 highway service areaDB53/T 112220222设置在高速公路上,为驾乘人员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服务,以及符合车辆运行安全要求而设置的为人、车提供服务的设施。按使用功能划分为:中心服务区、普通服务区、停车区、加
6、水站四种类型。注:本文件内中心服务区、普通服务区、停车区统称为服务区。3.2充电站 EV charging station由三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至少有一台非车载充电机)组成,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能够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设备进行状态监控的场所。来源:GB/T 29781-2013,定义3.3.43.3风险 risk不确定性的影响。注1:影响是指对预期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注2: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缺乏甚至部分缺乏相关信息、理解或知识的状态。注3:通常,风险以某事件(包括情况的变化)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见GB/T 23694-2013,3.6.1.1)的组合来表述。来
7、源:GB/T 45001-2020,定义3.3.20,修改3.4突发事件 emergency需要立即采取应对行动的突发、紧急的(通常意外的)事故或事件。来源:GB/T 35649-2017,定义3.3.13.5应急管理 emergency management为了迅速、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及恢复四个阶段。来源:AQ/T 9008-2012,定义3.3.13.6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来源:AQ/T 9002-2006,定义2.2.33.
8、7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来源:AQ/T 9002-2006,定义2.2.13.8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来源:AQ/T 9002-2006,定义2.2.23.9应急物资 emergency supplies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资保障。DB53/T 112220223来源:GB/T 38565-2020,定义3.3.13.10服务区充电
9、站运营管理单位 EV charging st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unit in highwayservice area在配置有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保障充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充电服务的运营管理单位。3.11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 operation management unit in highway service area从事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和公共管理工作,为司乘人员提供各类服务的单位。4基本原则4.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严格遵守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且应充分考虑自身应急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开展应急管理建设。
10、4.2应急管理建设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先、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原则,覆盖风险辨识、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等要素。4.3应急管理建设宜全员参与,并充分听取属地行业管理部门、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等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4.4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的应急管理建设,应满足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要求,管理要求应具有一致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改进等特性。4.5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遵循本文件 5.1 给出的要求,开展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应急管理制度建设。5基础管理5.1制度建设5.1.1内容应急管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管理方针和目标;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其
11、他要求;应急管理机构;应急管理制度: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管理制度;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应急值守管理制度;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和奖惩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风险辨识及评估;DB53/T 112220224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管理;应急响应管理;应急资源管理;现场应急设施和标志管理;应急教育培训;应急能力评估;事故损失评估。5.1.2建设步骤建设步骤为:准备阶段。应对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并开展周围单位及环境应急资源调查。通过现状评估掌握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应急制度建设、应急预
12、案管理、应急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策划阶段。宜根据现状评估结果和本文件相关要求,确定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方针目标;原则与步骤;内容与要求;进度计划;经费预算;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等。实施与运行阶段。宜根据策划结果,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并为其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人、财、物资源。监督与评价阶段。宜对应急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督与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完善措施。改进与提高阶段。宜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5.2方针目标管理5.2.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以“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应急管理方针,制定具体方针和应
13、急管理目标,并为实现应急管理方针和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5.2.2应急管理方针宜体现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急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目标,并随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更新。5.2.3应急管理目标的确定宜根据应急管理方针、现状评估结果和其他内外部要求,并适用于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不同职能、层级应急管理的具体情况。5.2.4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明确应急管理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内容,使目标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应急管理目标能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自下而上层层保障。5.2.5应急管理目标宜根据应急管理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以及物资准备内容,制定具体
14、DB53/T 112220225的可量化、可操作的指标。5.3合规性管理5.3.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建立适用于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制度。5.3.2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建立获取渠道,可从公共出版物、专业报刊、专业网站、行业管理部门等相关渠道获得,宜将最新有效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其他要求纳入清单管理,并适时进行更新。5.3.3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等,结合自身情况转化为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的具体制度,确保制度完备、有效,并定期进行宣传培训。5.3.4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定期根据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
15、规章制度要求,对应急管理制度进行合规性评价。5.4机构与职责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明确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应急管理职责和权限,配备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人员。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为:制定应急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培训;对应急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应急响应和处置、日常检查等进行监督。6应急管理6.1风险辨识与评估6.1.1一般原则6.1.1.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针对充电站内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辨识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编制风险辨识与评估报告。6.1.1.2根
16、据风险评估报告,建立风险清单,明确风险管控岗位职责,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对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按要求制定监控治理措施和应急预案。6.1.1.3根据现场变化进行动态风险辨识,适时更新风险清单。对现有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完备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6.1.2风险辨识6.1.2.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风险辨识宜充分考虑充电站所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及其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通过充电站的日常维护和巡检,选择适宜的识别方法全面辨识充电站内的风险,服务区充电站风险分类评估示例见附录 A。充电站内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自然灾害类(如气象灾害引起的雷击、水淹
17、、强风、冰雪覆压引起的充电站遮盖坍塌、损坏等);DB53/T 112220226事故灾难类(如充电设备故障、车辆故障、动物侵害引起的触电、火灾;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车辆碰撞、伤害等;充电站周边发生事故引起的触电、火灾等);公共卫生事件类(如动物疫情、特定传染病等,充电站周边发生疫情或者站内有阳性病例导致充电站停用消毒等);社会安全类(如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节假日充电拥堵排队等,导致充电站无法正常运行或设备损坏等);6.1.2.2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对存在或潜在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进行识别,识别途径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政府公开预警信息(如天气预警、地质灾害预警等);公共事业单位信
18、息(如电力、通讯等);日常巡检信息;公众网络舆情信息。6.1.2.3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并及时对风险进行管控。6.1.3风险评估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分析流程图法等。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可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参照国家标准GB/T 27921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6.2应急预案6.2.1编制原则6.2.1.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应急预案的管理需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承担、归口负责、关联衔接、动态管理的原则,包括规划、编制、评审、发布、备
19、案、宣传、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和监督等工作。6.2.1.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应按照国家和省级的应急管理要求,以应急处置为核心,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的要求,做到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措施科学,尽可能简明化、图表化、流程化,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并严格执行评审、公布和备案程序。6.2.2资源调查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前,应开展服务区充电站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工作,根据应急需要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物资,并形成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及风险评估报告,建立服务区充电站应急资源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应急设施平面布置图;应急疏散路线图;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应
20、急救援预案;应急装备;物资清单;周边救援资源调查情况资料等。6.2.3编制要求DB53/T 1122202276.2.3.1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宜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与预案所涉及的相关单位、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6.2.3.2编制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对应的简明操作手册,明确职责任务及应急处置流程、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6.2.3.3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针对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措施、应急保障等内容。6.2.4维护与评估6.2.4.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根
21、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内容,修订工作宜参照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程序组织进行。6.2.4.2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备查。6.2.4.3当服务区充电站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或突发重大事件后,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对充电站的应急能力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内容提出完善建议,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6.2.4.4采用的应急能力评估方法宜适应服务区充电站应急管理的特点,可采取自评或者外部评估的方式,评估指标应能充分反映服务区充电
22、站的应急管理现状。6.3应急演练6.3.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专项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并按要求将演练情况报告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及属地应急管理部门。6.3.2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组织有关专家及应急管理人员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6.3.3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将演练计划、科目和方案、演练脚本、参加人数、动用装备、评估报告和现场影像记录等资料归档备查。6.4应急响应6.4.1原则6
23、.4.1.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应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服务区充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分级启动应急响应,开展事件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并按照规定将突发事件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和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应急响应程序见附录 B。6.4.1.2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根据响应级别要求,联系相关应急支援单位,做好应急协调,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时报送事故信息,安排应急物资的供应、支持,作好应急资金的保障。6.4.1.3服务区充电站发生事故时,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开展现场处置工作。6.4.2信息报送DB53/T 112220
24、228当服务区充电站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处置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将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经过、发生原因判断、已造成的损失、已采取的措施及未来走势预测及时汇报给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对收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核实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6.4.3资源管理6.4.3.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结合运营特点,按实际需求配备必需的救援装备和物资。应急物资和装备设专人维护和管理,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补充、调拨、分发等工作,建立应急救援物资配备、使用、维护台账。具体物资配置见附录 C 的规定。6.4.3.2服务区充电站应急资源宜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物资装备进行有效监控、管理。6.4.3.3服务
25、区充电站醒目位置宜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导引标志、电动汽车专用标识、风险告知、安全警告、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联系电话标识、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充电站应急处置卡等,设施标识应符合 GB/T 31525 的规定。具体内容见附录 D。6.4.3.4服务区充电站现场消防设施、应急标识标牌等应急设备设施要定期维护管理,持其清晰、完整、有效。6.4.4救援人员6.4.4.1服务区充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宜配备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或依托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的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现场处置。6.4.4.2应急救援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负责现场施救、交通疏导、人员疏散、现场隔离、信息报告、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防范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1122-2022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应急管理指南 1122 2022 高原 山区 高速公路 服务区 电动汽车 充电站 应急 管理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