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2112.1-2023 科技成果评价 第1部分:分类评价规范.pdf
《DB42 T 2112.1-2023 科技成果评价 第1部分:分类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2112.1-2023 科技成果评价 第1部分:分类评价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 CCS A 2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2112.12023 科技成果评价 第 1 部分:分类评价规范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Part 1: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ed evaluation 2023-09-27 发布2023-11-27 实施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2/T 2112.12023 III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科技成果分类.1 5 评价原则.2 6 评价维度与
2、要点.2 7 评价指标.3 8 评价流程.5 9 评价结果的应用.5 附录 A(资料性)基础研究成果评价示例.6 附录 B(资料性)应用研究型评价示例.9 附录 C(资料性)技术类评价指标等级划分示例.13 参考文献.14 DB42/T 2112.1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2/T 2112科技成果评价的第1部分。DB42/T 211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分类评价规范;第 2 部分:工作规程;第 3 部分:机构和人员要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
3、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省技术市场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汉梅、谢秋琪、向闱、罗隽、李国强、江伟、黄依然、李志勇、王鑫、卢敏、余毅、杨玉宁、田园、刘艾黎、李婳婧、姜楠、芦雪、安保山、胡炜、王娟、韩鹏程、吴敏。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可 咨 询 湖 北 省 科 学 技 术 厅,联 系 电 话:027-87135775,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技术交易所,联系电话:027-87381707,邮箱:。DB42/T 2112.12023 V 引言 科技成果评价是
4、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对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件为系列文件,目的是对科技成果价值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引导科技成果评价机构规范发展,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要求,有助于发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导向作用。之后涉及科技成果评价的文件,归为本系列文件的不同部分。DB42/T 2112拟由三个部分构成。第 1 部分:分类评价规范。目的在于规范科技成果评价的分类、评价原则、评价维度与要点、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技术内容。第 2 部分:工作规程。目的在于规范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流程及要求等技术内容。
5、第 3 部分:机构和人员要求。目的在于规范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和服务人员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技术服务要求,以及评价机构的运营管理要求、服务测评与改进和行业自律等技术内容。DB42/T 2112.12023 1 科技成果评价 第 1 部分:分类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原则、评价维度与要点、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及评价报告的应用。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和软科学等科技成果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
6、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2/T 2112.2 科技成果评价 第2部分:工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科技成果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理论价值和(或)实践价值的成果。科技成果评价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和目的,依据科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调研、取证、验证、获取反映科技成果真实状态的客观数据与相关信息,结合数据查询与检索,进行数据处理与指标计算,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等
7、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科技成果当前的实际状态与性质进行充分认识、求证与判断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与过程。4 科技成果分类 通则 根据科研活动的不同类型,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成果和软科学成果四类。基础研究成果 基础研究成果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自然现象,揭示科学规律和提出学术观点等方面做出重要发现、重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并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科技成果。如新学说、新理论、新规律、新原理、新方法、新知识或新物质等,具体可表现为论文、著作或报告等形式。DB42/T 2112.12023 2 应用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成果是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所产生的具有应用价值
8、的新用途、新功能、新方法等技术成果。如新硬件、新软件、新工艺、新模型、新材料或新数据等,具体可表现为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图纸、报告或数据库等形式。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成果 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成果是以生产新产品或完成工程技术任务为目的而进行的研究活动所产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系统、新服务等技术成果。具体可表现为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报告或合同等形式。软科学成果 软科学成果是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有关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管理科学与政策学的研究成果。如政策建议、评估评价、可行性论证、对策分析、管理方法或实施方案等,具体可表现为论文、著作、报告或方案等形式。
9、5 评价原则 依法依规 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进行评价。客观公正 独立、客观、公正地对科技成果的当前状态与性质,依据客观事实,秉持公正的立场,独立地做出判断。创新导向 建立以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为主的评价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应采用评分、评级、计量等定量评估方法与文字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6 评价维度与要点 评价维度 应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五个价值维度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具体如下:a)科学价值评价可从原创性、前瞻性、影响力等指标开展评价,相关评价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代表性论文、专利、专著、研究报告、检索报告等;b)技术价值评价可从成熟度
10、、创新度、先进度等指标开展评价,相关评价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成果相关产品形成的销售合同、国内外相关查新报告、国内外竞争产品相关数据等;c)经济价值评价可从经济效益、应用推广前景、市场竞争力、产业支撑作用、潜在风险等指标开展评价,相关评价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表、风险分析报告、成果管理报告、纳税证明、技术交易合同等;DB42/T 2112.12023 3 d)社会价值评价可从国家需求、自然环境、民生福祉等指标开展评价,相关评价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相关成果在对应领域的应用情况;培养领军人、带头人、骨干等科技人才的情况;e)文化价值评价可从弘扬创新文化、提升民族科学素质、
11、带动科研氛围等指标开展评价,相关评价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媒体、行业刊物等有关报道;开展的科普活动等。评价要点 6.2.1 基础研究成果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宜重点评估成果的科学价值。6.2.2 应用研究成果注重评价新用途、新功能、新方法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宜重点评估成果的技术价值。6.2.3 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注重评价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工程、新系统、新服务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宜重点评估成果的技术和经济价值。6.2.4 软科学成果评价应以社会价值为重点,兼顾科学价值,宜重点评估成果的社会和文化价值。7 评价指标
12、 指标 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及评价要点可参考表1。表1 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及评价要点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指标说明 评价要点说明 科学 原创性 首次提出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或重大发现 是否提出了新的概念或者新的观点,是否推进了理论的发展 前瞻性 研究处于学术前沿,提出新方法,新观点,新理论 对研究领域的开拓,科学理论、学说的创建,以及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情况 影响力 对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等的贡献程度,对领域发展、学科发展、或指导实践发展的影响程度 同行专家认可的程度,在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力,影响或辐射其他学科情况 技术 成熟度 科技成果的技术实用性程度、在技术生命周期中所
13、处的位置,以及实施该成果的工艺流程与所需配套资源的完善程度 成果所处的发展状态,以及该成果对于达到或实现预期目标的满足程度 创新度 科技成果的创新程度,如该成果在原理、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无实质性突破 主要成果(如代表性论文、论著、奖励等)的创新程度 DB42/T 2112.12023 4 表 1 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及评价要点(续)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指标说明 评价要点说明 技术 先进度 成果与现有技术相比的先进程度 成果的核心指标在行业所处的地位 经济 经济效益 成果应用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通过转化应用、技术转让、增收节支、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等方式获得的新增产值、
14、利润、税收等;他人由于使用该项技术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率;技术交易额等 应用推广前景 成果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的效益以及市场推广前景 潜在市场或应用场景规模,包括市场需求、市场估值等,政策鼓励和支持情况 市场竞争力 成果与竞争者项目具有的优劣势 市场占有率,品牌竞争力,竞争对手的规模、数量情况;替代进口产品或进入国际市场等 产业支撑作用 在促进技术跨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的作用 支撑产业发展情况,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发展新产业情况 潜在风险 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市场是否有同类产品,供求关系是否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社会
15、 国家需求 对满足国家需求的贡献 支撑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国家影响力的作用 自然环境 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产生的效益 在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污染防控和生态环保方面的作用 民生福祉 在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生命与健康水平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效益 在支持教育发展、培养和引进人才、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提高公共健康水平、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情况 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在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作用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情况、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情况等 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作用 在提升公民科学
16、素养、培育科学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作用 传播科学思想情况、科学技术普及情况、推广科学方法等情况 带动科研氛围 的作用 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情况、树立科学家典型和榜样等示范带动情况,遵循科技工作规范情况,促进科技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的正面宣传作用 DB42/T 2112.12023 5 应用场景 在评价时宜根据应用场景,侧重不同的评价内容,具体如下:a)应用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时,宜结合产业化前景、潜在风险管控,侧重评价成果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b)应用于自然科学奖评选时,宜侧重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于技术发明奖评选时,宜侧重评价成果的技术价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2112.1-2023 科技成果评价 第1部分:分类评价规范 2112.1 2023 科技成果 评价 部分 分类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