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1915-2023 赣菜基础味型术语与定义.pdf
《DB36 T 1915-2023 赣菜基础味型术语与定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1915-2023 赣菜基础味型术语与定义.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020 CCS X 1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9152023 赣菜基础味型术语与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s of Gan cuisine basic flavor type 2023-12-28 发布 2024-07-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915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赣菜味型特征.1 5 赣菜基础味型.2 6 赣菜地方风味菜.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南昌菜.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浔阳菜.8
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赣菜风味菜-饶帮菜.9 附录 D(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赣南客家菜.1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萍乡菜.12 附录 F(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宜春菜.13 附录 G(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吉安菜.14 附录 H(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新余菜.15 附录 I(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景德镇菜.16 附录 J(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抚州菜.17 附录 K(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鹰潭菜.19 DB36/T 1915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3、规则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炉忆家宴餐饮有限公司、江西省餐饮烹饪饭店行业协会、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赣州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九江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宜春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宜春市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上饶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上饶市饭店酒店业协会、吉安市餐饮烹饪饭店行业协会、抚州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抚州市和味楼酒店管理公司、新余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萍乡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景德镇市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鹰潭市忆江南餐饮有限公司、弋阳县北辰楼酒店。本文件主要起草
4、人:李建群、邓火平、冯欣、梅怀、涂立波、章志强、胡平、邓云、邹荣华、陈晓、易显良、喻东辉、施文洲、刘波、黄承远、肖普生、游小勇、熊军、张林平、刘海波、黄玖林、冯小亮、周宽水、单玉明、朱强生、朱文辉、李建斌、郭海仁、黄心悦、习洪炳、叶志坚、鄢建龙、陈致富、邹晨敏。DB36/T 19152023 1 1 赣菜基础味型术语与定义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于赣菜的味型特征、基础味型、地方风味菜等方面的术语与定义。本文件适用于赣菜烹饪、管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基础味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赣菜 Gan cuisine 赣菜(又称江西
5、菜),因江西简称“赣”而得名,赣菜依地域、物产等特征可分为赣江流域、鄱阳湖区及赣西地区。赣江流域以南昌、赣州、吉安、抚州菜为代表;鄱阳湖区以九江、上饶、景德镇、鹰潭菜为代表;赣西地区以宜春、萍乡、新余菜为代表。以江西特有的地形、气候、民俗而形成赣菜。赣菜由南昌、赣州、九江、上饶、宜春、萍乡、吉安、抚州、新余、景德镇、鹰潭十一个设市区菜肴组成。3.2 基础味型 basic flavor type 赣菜味型分为基本味与复合味,基本味是酸、甜、苦、辣、咸这类单一的味道,各种基本味调和之后产生复合味,赣菜的味型是由基本味的比例构成不同而产生了味感不同的强弱差异,并逐步形成赣菜的不同味型,赣菜的基础味型
6、以鲜、辣、香、醇为其味型统摄。4 赣菜味型特征 4.1 鲜 4.1.1 材鲜 鲜为赣菜首味,注重选材新鲜:赣菜优选适宜时令的新鲜食材,尤以河鲜、湖鲜、山珍见长。4.1.2 料鲜 赣菜烹饪追求主料、配料、辅料的新鲜,注重料鲜与材鲜的深度融合,多以鲜汤为辅料,以鲜保鲜,以鲜发鲜。DB36/T 19152023 2 4.1.3 色鲜 赣菜菜品以亮色为主,菜肴鲜辣色美。4.2 辣 赣菜的辣是鲜辣,以食材的鲜与地方辣的结合,形成了区别于湘菜的辛辣与川菜的麻辣,以其鲜辣独树一帜。4.3 香 赣菜的香型分为:鲜香、清香、芳香、辣香、桔香、酱香。赣菜的回味以醇和为主,在滋味、气味、色调等方面追求纯正平和,其回
7、味即有菜的本味,也有赣鄱菜品背后的文化韵味。4.4 醇 赣菜味型以醇厚绵长见长在滋味、气味、色调等方面追求纯正平和。4.5 赣菜烹饪原则 赣菜菜系烹饪应遵循以下烹饪原则:巧施本味;审慎入味;稳重调味;坚持真味;和而不同;返璞归真;原汁原味;保证裸烹。5 赣菜基础味型 5.1 鲜辣味分支味型 5.1.1 鲜辣味型(含辛辣味型)5.1.1.1 味型特点:咸鲜香辣,美味可口。5.1.1.2 味型调制:以酱油、盐、醋、胡椒粉、姜粒、冬酒、辣椒和米醋调制,调制时须以咸味为基础,咸鲜为主体,香辣助风味原则,用料适度严谨。5.1.1.3 代表菜品:莲花血鸭、四星望月、临川粉皮烧年份甲鱼。5.1.2 酸辣味型
8、 5.1.2.1 味型特点:酸香微辣,咸鲜味醇。5.1.2.2 味型调制:以酱油、精盐、醋、胡椒粉、姜粒、冬酒调制,突出胡椒和姜辣,调制时须以咸味为基础,酸味为主体,辣味助风味的原则,用料适度。5.1.2.3 代表菜品:袁州慈化鸡、酸辣蹄参、酸辣鱿卷、酸辣鱼(呈金黄色汤)、酸辣汤、酸辣萝卜皮、酸辣木耳。DB36/T 19152023 3 5.1.3 胡辣味型 5.1.3.1 味型特点:辛辣滑润,增味和胃。5.1.3.2 味型调制:以胡椒末、盐、味精、料酒、葱姜、高汤、水淀粉,制时须焯水用高汤调制,勾玻璃芡(根据菜品要求勾厚、薄芡),突出色亮汁明。5.1.3.3 代表菜品:鸡火蹄燕、血膳汤、南昌
9、糊羹、猪血粉、西海桔瓣鱼丸。5.1.4 香辣味型 5.1.4.1 味型特点:鲜辣香咸,口味微甜。5.1.4.2 味型调制:姜洗净去皮切末,炒锅注油烧至六成热,下入辣椒粉、姜末、花椒粉炒香,添入适量水,加入醪糟汁、花生酱、白糖、调味粉,边加热边搅拌至糖、调味粉汤化,搅匀即可。5.1.4.3 代表菜品:赣味香辣蟹、香辣稻田龙虾、香辣干锅兔、香辣一品锅。5.1.5 姜辣味型 5.1.5.1 味型特点:味浓厚,咸鲜微辣,开胃疏寒。5.1.5.2 味型调制:在赣菜中应用广泛,作主、辅、佐、汁料皆有之,以盐、姜汁、酱油、醋、味精、麻油配制调和而成。但泡姜、姜粉、姜汁在运用中有异同。5.1.5.3 代表菜品
10、:子姜炒牛(脊肉、姜汁可乐鸭、醋姜片(开胃菜)、永新狗肉、李氏五味鸭。5.1.6 霉辣味型 5.1.6.1 味型特点:霉乳弥香,风味独特。5.1.6.2 味型调制:以传统的温生霉菌封罐低温发酵生长益生菌,可根据菜品要求而用之,存有多种不同方法的应用。5.1.6.3 代表菜品:东固霉鱼、腐乳香芋扣肉、宜丰霉豆腐、万安霉鱼、永丰霉桂鱼。5.1.7 酒椒味型 5.1.7.1 味型特点:酸辣酒香味浓,开胃提鲜。5.1.7.2 味型调制:酒椒主要用赣南黄辣椒、蒜蓉和盐发酵而出,泡好的酒椒剁碎后再与其他食材进行烹制。5.1.7.3 代表菜品:三味蒸白鱼、酒椒花胶、酒椒芋芽。5.1.8 青椒味型 5.1.8
11、.1 味型特点:青椒香气浓郁、鲜脆开胃。5.1.8.2 味型调制:主要是使用高安辣椒或余干辣椒等通过爆炒、红烧技法烹制而成。5.1.8.3 代表菜品:余干椒炒肉、婺源晒辣椒、宁都大块鱼。5.1.9 白浇汁味型 5.1.9.1 味型特点:咸、甜、酸辣、鲜嫩、复合辛辣味浓。5.1.9.2 味型调制:脆口菜 30 g、生姜 50 g、大蒜仁 50 g、干椒粉 30 g、麻油 50 g、盐 5 g、醋 200 g、糖 100 g、味精 3 g、老抽 10 g、生抽 30 g 调制而成,在调制后,咸、甜、酸辣、鲜香、复合味浓。5.1.9.3 代表菜品:白浇雄鱼头。5.2 咸鲜味分支味型 DB36/T 1
12、9152023 4 5.2.1 咸鲜味型 5.2.1.1 味型特点:咸鲜味具有咸鲜宜人、清香可口的特点。5.2.1.2 味型调制:调味品精盐、味精。调配中应突出咸香,精盐与味精的用量都应满足菜肴的需要。其中,精盐用量应咸而不淡,既不能压原料鲜味,又要突出相适应的咸度;味精起辅助原料鲜味的作用,不能掩蔽原料的本鲜味,以菜肴入口有感觉为度 5.2.1.3 代表菜品:新雅四宝、客家酿豆腐、湖田瓷泥煨鸡、永和豆腐、养生大煲、广昌莲子。5.3 醇香味分支味型 5.3.1 酱香味型 5.3.1.1 味型特点:色酱红,汤汁宽,鲜辣香浓,原汁原味,用此汤汁拌面、炒粉、泡饭其味道无以伦比,民间素有江西版泡(鲍)
13、汁捞饭之美誉。5.3.1.2 味型调制:以青油、猪油、酱油、冬酒、盐、味精、胡椒、辣椒、姜、蒜、葱、清水。将青油入锅烧热后,下主料,加清水,用大火滚沸。见汤呈奶白后,放入猪油继续用大火煮 5 min,而后改用小火 15 min 即可。汤酱红,汁醇厚,味鲜美。5.3.1.3 代表菜品:红烧青鲩、红烧猪脚、酱香肘子、桂鱼炒粉河鲜系列、向塘烧土鸡、眉毛烧海参。5.3.2 赣卤(五香)味型 5.3.2.1 味型特点:酱香醇厚浓郁,色红油亮味美,特色鲜明,秉承遗风,返璞归真。5.3.2.2 味型调制:以酱油上色,三花酒、姜块去膻,用八角、桂皮、胡椒,干辣椒炒香(料包)增香,盐、糖、味精调味(相对辛辣香料
14、用量较少)。卤锅放猪骨清水熬制精卤水。食制卤熟后,加定量脂油煮滚后熄火,使其保有温度焖至食物所要求的酥烂程度后即可捞出,卤品浓香鲜美(卤水保存先须撇清卤水中油脂后烧沸去沫晾后保存),日复日自成陈年老卤,百年老卤便是(撇出的卤油留存复用)。5.3.2.3 代表菜品:精卤牛肉、卤猪耳、卤猪手、煌上煌(辣)酱鸭。5.3.3 辣酱味型 5.3.3.1 味型特点:香辣鲜嫩,回味无穷。5.3.3.2 味型调制:以盐、味精、鸡粉、冬酒、糖、腌辣椒、胡椒粉、酱油调配。根据莱品要求制作青椒汁。5.3.3.3 代表菜品:青椒汁煮黄芽头。5.3.4 三杯汁味型 5.3.4.1 味型特点:味鲜醇香,微带回甜。5.3.
15、4.2 味型调制:以茶油一杯、酱油一杯、米酒一杯,大葱结、姜片。根据菜品要求,增加米椒,胡椒末,鸡块入泥炉砵需不断翻动,使之鸡块颜色均匀,烧制 20 min 左右即可。5.3.4.3 代表菜品:宁都三杯鸡、江西三杯甲鱼。5.3.5 家乡味型 5.3.5.1 味型特点:咸鲜微辣,豉香带回味。5.3.5.2 味型调制:以盐、酱油、味精、鸡精、泡椒末、姜、葱、大蒜、豆豉粒、白糖、醋、黄酒、淀粉为调味料烹制而成。5.3.5.3 代表菜品:弋阳鸡(豆豉青油蒸制备)、家乡大蒜炒肉、香砵豉汁肥肠。DB36/T 19152023 5 5.4 甜香味型 5.4.1 甘甜味型 5.4.1.1 味型特点:甜味。5.
16、4.1.2 味型调制:拌,主食油炸之后洒上白糖。5.4.1.3 代表菜品:南昌白糖糕、景德镇糯米糍粑。5.4.2 酸甜味型 5.4.2.1 味型特点:甜味中带酸,开胃爽口。5.4.2.2 味型调制:甜味中加醋或柠檬汁调和,番茄沙司加醋调和,果汁中加糖和醋调和。5.4.2.3 代表菜品:糖醋排骨、松鼠桂鱼、珊瑚黄瓜、糖醋婺源荷包鲤、拔丝山薯等系列、桂花糖炒年糕及米团制品系列为代表。5.4.3 薄荷味型 5.4.3.1 味型特点:薄荷味,咸鲜鲜辣,薄荷清香美味可口,采用新鲜刚摘得薄荷及本地辣椒最为适宜。是咸鲜辣味浓厚的味型特点,上饶人在烹饪美食中,特别喜欢加入这一独特的调味剂。5.4.3.2 味型
17、调制:以酱油、盐、味精、黄酒、水淀粉、姜、葱、蒜。其应用广泛,多用于各式菜品。5.4.3.3 代表菜品:薄荷炒螺蛳、薄荷煎冬瓜、薄荷煎泥鳅、薄荷红烧鱼。5.4.4 糟香味型 5.4.4.1 味型特点:咸鲜糟香、略回甜、有回味。5.4.4.2 味型调制:以盐、味精、酱油、酒糟、胡椒粒、姜片调制。根据菜品需要,有糟制、有糟烹、有上浆、炸制后用糟勾芡淋入菜肴之中等多种多样的烹制手法。5.4.4.3 代表菜品:酒糟鱼、糟烧麻鸭、糟香冬瓜盒、酒糟蒸板鸭、酒糟汤圆。5.4.5 腊香味型 5.4.5.1 味型特点:酱红色亮、飘香扑鼻、腊味醇厚。5.4.5.2 味型调制:根据菜品的要求,加冬酒或米酒或酒糟蒸制
18、而成。5.4.5.3 代表菜品:萍乡腊味三蒸、鄱阳腊味旱蒸甲鱼、安福火腿、吉安晒腊肉、藜蒿炒腊肉、沙地板鸭。5.4.6 豉香味型 5.4.6.1 味型特点:以豆豉独有的香气为特点的味型。5.4.6.2 味型调制:有熏蒸豆豉味,有爆炒豆豉味,有剁碎作为主调料蒸菜。5.4.6.3 代表菜品:泰和豆豉排骨、窑工知四肉、豆豉压肉、湖口豆豉爆肉。5.4.7 熏香味型(烟熏味)5.4.7.1 味型特点:腊香扑鼻,芳香四溢,酥软可口,油而不腻。5.4.7.2 味型调制:用花椒盐腌制 10 min 后,下锅之前用清水洗净。烟熏料的比例是大米、红糖、茶叶是 111,也可以不用茶味,红糖也可以换成白糖,大米和糖是
19、必需的。锅中最好要铺一张锡纸。还可直接用稻草熏制。熏后的食物可蒸可烧,熏香扑鼻,芳香四溢,酥软可口。5.4.7.3 代表菜品:鹰潭稻香(熏)鸭、茶香(熏)鸡、井冈烟笋、萍乡蒸熏肉。DB36/T 19152023 6 5.4.8 茶香味型 5.4.8.1 味型特点:江西盛产茶叶,茶叶在烹饪中也运用广泛,能巧妙把茶的香味和食材的鲜味融合一体。5.4.8.2 味型调制:将茶叶汁浸泡食材后进行烹制;或烹制过程中采用香醇茶水代替清水;或将鲜茶叶尖酥炸进行入菜。让食材的香味和茶叶的香味进行完美的结合,增加菜肴的香味,提升菜肴的品味的烹饪技法。5.4.8.3 代表菜品:茶香鸭舌、茶香泥鳅、茶香仔排、茶香排骨
20、、云雾汤。5.4.9 橙香味型 5.4.9.1 味型特点:色泽金黄、甜酸适口、风味浓郁、橙香诱人。5.4.9.2 味型调制:橙汁味型主要通过调制的热菜橙汁味汁来呈现,其调制工艺如下:脐橙去皮去籽,加工成果汁。果汁入锅加白糖、盐、味精、水淀粉勾芡,淋入明油后装盘。5.4.9.3 代表菜品:橙汁油条、橙汁排骨、橙汁鸡翅等。6 赣菜地方风味菜 全省各地市代表菜品及味型应符合附录 A附录 K 的规定。DB36/T 19152023 7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赣菜地方风味菜-南昌菜 A.1 南昌菜 南昌菜又称豫章菜,因南昌古称“豫章郡”而得名。豫章菜发源于古豫章郡,并以豫章郡为中心吸纳进贤、安
21、义、新建各地菜肴而成。豫章菜历史久远,早在 2200 年前的秦汉时期灌婴建城时就见雏形,随着历史的演变不断进化,创新发展而成为现今的豫章菜。豫章菜是南昌地区民间菜的升华。豫章菜的形成,主要是以南昌地区的地方风味为主,博采众长,吸纳兼容省内四大设区市风味菜的精华,远受淮杨菜、鲁菜、北京菜的熏陶,近得粤菜、川菜的影响而形成。豫章菜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赣菜的特色魅力,是赣菜的典型代表。赣菜依时令注重选料,讲究火候,适众口咸鲜稍辣,重浓醇原汁原味。烹调方法擅长炖、烧、烩、煨、煸炒。A.2 味型特征 咸鲜,鲜辣,醇香,浓郁,原汁原味。擅味八方,注重选料,刀功精细,善施火候。以炖、烧、烩、煨、煸、炒等见长。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1915-2023 赣菜基础味型术语与定义 1915 2023 基础 术语 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