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T 300-1996 拖轮操作规程.pdf
《JT T 300-1996 拖轮操作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 T 300-1996 拖轮操作规程.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 300-1996 拖轮操作规程Operational Process of Tugboats 1996-07-28发布1996-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1.L. _坠A削吕本规程为国内沿海、内河、港口的拖轮作业和安全航行所提供的操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科学管理的总结。在技术内容上参照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89年修订本)。本规程中拖轮专用号灯、号型、信号的条文引用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的内容。各水域的特殊要求可根据当地航政部门颁布的规定执行。本规程的制订将提高拖轮作业和航行安全,确保航道水域的运输秩序
2、,并提供了处理一般海损事故的科学依据,为增强水运企业的效益作出重要贡献。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交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本标准由交通部水运管理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港务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关禄、陈斌、张晋文。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定义.目次4 拖轮作业工艺.2 5 拖轮操作基本要求.2 6 拖轮一般操作方法.3 7 长途拖带作业.5 8 防台抗台. . . . . . . . . . 7 9 责任关系.8 10 拖轮专用号灯、号型、信号.9 11 拖轮拖带索具的计算方法.10 附录A(标准的附录国产钢丝绳主要技术规格.12 附录B(标
3、准的附录)钢丝绳容许拉力.14 附录C(标准的附录)钢丝绳断裂钢丝的报废标准.17 附录D(标准的附录)化纤绳规格、重量、强度参考表.18 附录E(标准的附录)索具卡环(索具卸扣)规格尺寸及容许负荷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拖轮操作规程Operational Process of Tugboat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7203000kW拖轮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沿海、内河、港口的作业拖轮。720 kW以下及3000kW以上的拖轮作业亦可参照。2 引用标准JT /T 300-1996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日才,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4、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102一74国家标准钢丝绳主要规格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89年修订本)交通部30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年4月28日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旋回拖轮Turning Tugboat 指螺旋桨能在水中作水平360。旋转的拖轮。3. 2 大轮Vessel 指1600总吨以上的被拖推机动船。3. 3 驳船Lighter 指500载重吨以上的非机动船舶。3. 4 拖角Towing Angle 指自被拖船首尾线的端部为起始点至拖缆延长线的夹角。3. 5 流压角Angle of Crab
5、指船舶首尾线的首端为起点始至水流方向之间的夹角。3. 6 拖带Towing 指由拖轮拖运非自航船(物)或协助机动船靠离、掉头、护航、抢救等的种专业性工作。3. 7 拖头Towing Bow 指用拖缆将被拖船的船首与拖船连结在一起的拖带方法。3. 8 拖腰Towing Midships 指用拖缆将被拖船的船中附近的部位与拖轮连结在一起的拖带方法。3. 9 拖尾Towing Stern 指用拖缆将被拖船尾部与拖轮连结在一起的拖带方法。3. 10 顶尾拖头Pushing and Tow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6-07-28批准1996-12-01实施JT /T 300-1996 指先用拖轮
6、船首顶推被拖船的船尾至适当角度后再拖头的一种拖带方法。3. 11 顶推Pushing 指拖轮用船首顶推被拖船的拖带方法。3. 12 傍拖Towing at Side 指拖轮用首缆、搞缆、尾缆、横缆和被拖船连成一体的拖带方法。3. 13绑角Angle of Bundle 指傍拖时拖轮首尾线和被拖船首尾线的交角。3. 14 吊拖Leading a Ahead 指被拖船通过拖缆套挂在拖轮钩上或直接连接在拖轮绞缆机上的一种拖带方法。3. 15 船首缆Head Line 指在傍拖中,从拖轮船首出来向前带在被拖船上的缆绳。3. 16 船首前倒缆Alongside Astem 指在傍拖中,从拖轮腰部出来向后
7、与被拖船连接的缆绳。3. 17 船尾绳Stern Line 指在傍拖中,从拖轮船尾出来连接在被拖船尾部的缆绳。3. 18 主拖Main Towing 指由两艘以上(含两艘)拖轮共同拖带一艘无自航能力被拖船(物)时,对被拖船(物)控制能力最强的一艘拖轮即为主拖。4 拖轮作业工艺4. 1 作业流程(图1)反f贯作收1,飞,息报;与It位进!芷图14.2 拖轮配备、反馈搜救情况、发布新指令按用户的要求和实际需要配备拖轮。5 拖轮操作基本要求5. 1 昕从调度指派,并与调度保持联系。5.2 拖轮抵达现场开始作业前,应向用船方签妥有关收费、计费单据或根据本港惯例执行。5. 3 做好记录,认真填写航行日志
8、等。5.4 按当地港航监督规定显示信号。5. 5 按规定要求做好作业前的准备。2 JT/T 300 1996 5.5.1 甲板设备检查:按照航区特点、气象、潮流等内容和要求,依据技术规范检查甲板设备和工属具。5.5.2 信号检查:依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港航法规的要求,检查航行作业所需的号灯、号型和各种有关信号等。5. 5. 3 机舱设备检查:根据船舶规范、检查主、辅机、电气仪器设备等并试车,机舱备车送电试舵,检查运行状况。北方港口冬季暖机应提前进行。5.5.4 助航仪器检查:根据作业任务及航区的需要检验雷达、测深仪、气象仪、定位仪。校验罗径,使之处于正常状态。5. 5. 5 通信设备检查:要求
9、完好能正常使用。5.6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作业方案,召开航前或工前会布置各人员任务,明确其岗位职责。5. 7 作业中随时掌握风速流向,注意周围情况。5. 8 拖缆a)拖缆长度以被拖船船首到水面距离的4倍为原则,若受环境条件限制可适当调整其长度zb)旋回拖轮用船首倒拖作业时,拖缆可短些;c)使用大轮拖缆时,应考虑拖缆质量和强度,根据拖缆强度适当用车,如拖缆质量太差时,应请大轮调换,以免断缆发生意外事故。5. 9拖角a)缓流中,拖角可大些,急流中则以适当小些为宜;b)旋回拖轮用船首倒拖时可用任意拖角。6 拖轮一般操作方法6. 1 靠离泊作业6. 1. 1 根据风向、水流系、解缆。6.1.2 根据风向
10、、水流掌握船位、船速和靠离角度,并注意周围障碍物。6.1.3 利用倒缆离泊,尽量从船舶首尾两端出倒缆。6.1.4 靠锚泊大轮时,应尽量靠下风船舷,并注意大轮舷梯位置,必要时提醒大轮将其收起。6.1.5 靠在航大轮时,应选择大轮下风处中部合适部位保持和大轮同速并用小舵角平贴靠拢。6.1.6 离在航大轮时应先解尾缆,后解首缆。遇吹拢风离开有困难时,应请大轮停车后离开。6.1.7 靠泊完毕舵回正,关闭舵机和航行拖带信号,打开停泊号灯。完车后,应继续保持与调度联系。6. 1. 8 靠泊作业以逆水为原则,非工作需要不得顺水靠泊。6.2 抛起锚作业6.2.1 抛锚a)抛铺前启开机罩,刹住刹车带,打开锚链筒
11、盖板,松开制链器,及时向驾驶台报告准备情况;b)抛锚前应选择锚地、锚位,到锚位时,使船首顶风或顶流,先停车,再倒车,待船舶缓缓后退时进行抛锚。抛锚中控制锚速,松链不宜太快,并及时报告锚链方向和节数;c)锚链的长度应根据水深、风力、流速和水域质地而定;d)抛锚完毕,刹住刹车带,合上制链器,白天升挂锚球,夜间开启锚灯,根据附近助航标志或陆标测出锚位并在航行日志上做好记录;e)锚地水深超过25m时,需用锚机将锚松至距海底10m左右时,然后刹住,脱开离合器待抛锚命令下达后,再将锚抛下。6.2.2 起铺a)起锚前通知机舱备车和供给冲锚水,先活动锚机后合上离合器,打开制链器,松开刹车,待机舱回令后起锚,必
12、要时用车舵协助并把锚链排列好;3 JT /T 300-1996 b)起铺中,及时报告锚链方向和节数。并注意是否钩挂异物,锚离底后落下铺球或关闭锚灯。当锚杆进入锚链筒时用最低速度将其绞贴锚眼(锚穴)。合上制链器,刹住刹车带,脱开离合器,通知机舱关闭锚机电源和停供冲锚水。北方港口冬季应放出残水。6. 2. 3 抛起锚安全要求a)锚机运转中,于不能伸到传动齿轮的运转位置做加油和检修工作;b)注意锚机附近甲板上是否有杂物妨碍操作。6. 3 拖带作业6. 3. 1 带拖缆a)顶流微速,接近被拖船(物)带缆出口处,上撇缆,然后引出拖缆挂钩;b)吹拢风缓流作业时,应顶风就位,如因风大操作困难,应抛锚引拖缆挂
13、钩;c)旋回拖轮用船首倒拖,可顺水用船首迎拖缆挂首桩或上缆机;d)给在航大轮带拖缆,要注意大轮速度和吸、推水流;e)给系泊大轮带拖缆,要注意大轮锚链,尽量要求大轮将妨碍拖带的锚绞起,如绞链困难应让大轮松链后再带拖缆。6.3.2 解拖缆a)解缆前掌握拖轮车速,应注意留有回旋余地,不使拖缆松悬过多;b)若拖缆由被拖船(物)出,解脱时则要防止拖缆琵琶头钓挂拖轮船体和甲板上的凸出物。若拖缆由拖轮出,解脱时,拖轮应提醒被拖船(物)解缆人员注意次解清;c)拖缆解脱离开拖船船舷时,拖轮应谨慎动车,防止拖缆缠绕推进器。6.3.3 拖头a)起拖前或停拖后应避免拖缆松驰过多,必要时慢车保持舵效;b)起拖后动作必须
14、稳妥,拖带过程中注意大轮车速,既要服从大轮指挥,又要兼顾拖轮安全,避免被大轮横拖或倒拖。6.3.4 拖腰a)拖缆要有足够的长度;b)注意大轮用车,大轮进车有进速应缩小拖角,大轮倒车无进速,可增大拖角;c)拖离泊位后大轮进车向前,应立即缩小拖角,保持和大轮平行航进直至解缆。旋回拖轮可改倒拖为进车和大轮随航。6. 3. 5 拖尾a)掌握大轮的流压角,缓流中流压角可大些,急流中不宜过大;b)大轮进车摆船位具有进速成倒拖拖轮时,应立即要求大轮停车,同时应利用车舵不使本船打横,有倾覆危险时应立即弃缆;c)旋回施轮用船首倒拖无倾覆危险,但用拖钩尾拖时,驾驶人员仍应谨慎小心,随时作好弃缆准备。6.3.6 拖
15、掉头a)以上风掉头为原则;b)掉头前,拖轮应保持在大轮掉头的一侧;c)掉头时,要注意大轮船首是否有跟拖轮转动趋势;d)应根据大轮的速度,当时的风、流及所处的环境来掌握拖轮转向速度pe)当拖角达90。左右时,快车能充分发挥拖轮的作用;f)当掉头过程中出现大轮倒拖拖轮现象,且拖轮满舵快车仍无法自控时,拖轮应松舵、慢车平行反向靠大轮,以减轻和避免其尾部与大轮碰撞;g)旋回拖轮切忌掉头过急过猛,以防断缆发生意外。4 JT /T 300-1996 6. 3. 7 顶尾拖头(浮筒上掉头)a)要有足够长度的拖缆,使在顶尾时不小于50。的顶推角度;b)大轮船尾顶离浮筒,里档受水流推压能自己甩开后,拖轮应及时顶
16、流靠近在浮筒连线上pc)大轮船首来回缆未解悍筒前,不应快车;d)旋回拖轮顶尾拖头,可使拖轮和大轮平行贴靠用尾部顶推大轮船尾使其甩出。6.3.8 顶推a)根据大轮要求的位置就位;b)顶推中拖轮应和大轮成最佳角度;c)用车要注意船尾附近小船,并应指派水手睐望Fd)作业中要防止本船上层建筑与大轮相撞触;e)作业中只允许顶推主甲板以下没有舷窗的部位,当不得不顶推高出船驳主甲板以上部位时,应尽量避开栏杆、舷墙等辞弱结构部位,防止顶坏;f)旋回拖轮在作短距离、临时性顶推时可不带首缆。6.3.9 傍拖a)选择最佳傍拖位置,一般选择在大轮的后部,避免使拖轮的上层建筑碰触大轮。傍靠浮吊、驳船应使拖船尾部伸出浮吊
17、和驳船的尾部;b)调整绑角。绑角应根据不同船型受载情况而定,旋回拖轮可不考虑绑角,使拖轮前后碰垫紧贴大轮即可;c)收紧首缆、尾缆、倒缆,必要时增加横缆确保安全;d)航行中应对傍拖位置和绑角进行检验,被拖船船首把定拖轮向一舷压舵不得超过100,如压舵超过100应调整绑角,调整绑角后压舵仍超过100则需同时调整傍靠位置;e)航行中发现首尾缆松驰应随时收紧;f)快车航行用舵不宜过快,应逐渐用舵,过大弯头需用大舵角时应减速后再满舵,待缆绳受力稳妥后再加速;g)两艘或两艘以上拖轮合拖被拖船(物),一般情况下傍拖拖轮功率应大于拖头拖轮的功率;h)傍拖作业靠离泊,应及早控制船位和船速。急流中靠泊角度不宜过大
18、,吹拢风较大应利用抛锚协助靠泊,并在船首尾垫好碰垫。7 长途拖带作业7. 1 海上长途拖带7. 1. 1 拖带作业一般要求a)必须事前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b)按被拖船(物)吨位、尺寸、形状、机动性能、航程、海况及预想可能发生的情况配备拖轮;c)对拖轮和被拖船(物)的出海要求按海监局和船检局的规定办理;d)风级超过拖轮和被拖船(物)规定的抗风等级时,应停止出海作业;e)机备件、燃物料的贮备应满足作业工况和时限要求;f)食品和淡水的贮备应满足作业和时限的要求;g)消防、救生设备器材应保持有效,按规定配备的急救药品应齐全有效;h)按岗位和技术要求配齐人员;i)拖缆及工属具应与拖轮功率和被拖船(
19、物)的吨位相匹配;j)拖轮及被拖船(物)配备的拖缆、钩、导缆器(孔)拖桩或换缆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和足够强度;k)除使用的拖缆外,尚须有足够的备用拖缆;5 JT /T .300-1996 1)拖带无人值守的船(物时,被拖船(物)的首部水线处应用橙红色漆涂宽300mm.长150mm的观察标志;m)龙须缆的强度不得小于拖缆强度。7. 1. 2 拖航前准备a)备齐航区范围内所需的海图引航参考图)、潮沙表、收集航区作业期间的气象、潮流、航道变化等方面资料及作业地港口有关规定;b)船舶证书和驾机人员的技术证书应符合要求;c)熟悉中途港、到达港的有关规章制度;d)应对拖船和被拖船(物)或建议被拖船(物
20、)对所有舱口、人孔、通风管、排气管、窗门等需要水密的口孔进行灵活性、水密性检查。对无人值守的被拖船(物)应将其全部孔口封塞,必要时应进行冲水试验;e)被拖船(物)上若有吊杆、铁架(支架)等物体,应尽量放倒、固定、绑扎好;f)拖带有人值守的船(物)应商定双方的联络信号、方法和时间;g)制定航行计划:做好航前准备工作,包括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拟定计划航线、预计离泊日期和计划到达日期、设定浩途避风锚地及研究注意事项。7.1.3 海上拖航a)启拖时应向当地港监和本单位主管部门报告准确的启拖时间。启拖开始后仍应按港监要求,按时向指定的港监和本单位主管部门报告船位和拖航情况;b)遵守各项有关海上航行之规则
21、,勤于晾望,谨慎驾驶;c)拖方和被拖方昼夜均应指派专人守望拖缆情况和联络信号,对无人值守的被拖船(物).拖轮应指定人员勤于观察被拖船(物)之首部水线处的橙红色标志;d)拖缆长度一般不得小于300m.风浪较大时,应按波长的倍数尽量放长拖缆;e)保证每隔2h测定船位一次.4h相互联络一次。当航经复杂水域和遇恶劣气象时,应适当增加测定船位或相互联系的次数,甚至随时测定和联络;f)当出现危及拖轮自身安全的意外情况时,拖轮可砍断拖缆。砍缆后,拖轮应留守在被拖船(物)附近,并及时报告所在海域的主管港监或直接通过海岸电台呼叫当地的海上搜救中心,同时尽一切可能抢救被拖船(物)上的人员,紧急时,由拖轮发出求救信
22、号。7.2 内河长途拖带7.2.1 拖带作业一般要求a)按被拖船(物)的吨位、形状、数量、航道情况配备拖轮;b)拖轮和被拖船(物)的拖航要求应符合内河港监及船检部门的规定;c)拖轮驾驶员如不具备内河港监签发的内河航行技术证书,则应聘请内河引航员领航;d)拖轮和被拖船(物)应备有足够的续航力;e)遵守内河航行等有关法规,特别是拖轮船长必须正确利用助航标示导航,掌握船队主尺度与航道条件相适应。7.2.2 拖航前准备a)应对导航仪器、通信设备、系缆装置、拖缆及拖带装置进行性能和强度检查;b)应对现有的引航参考图、潮沙表等有关航行资料进行时效检查,并按最新资料改正pc)熟悉中途港和到达港的有关规章制度
23、;d)拖带有人值守的船(物)应由双方商定联络信号、方法和联络时间。7.2.3 内河拖带a)驶经弯曲河段时为减少扫湾水的推压应使船位略偏于横流的上方,过急湾河段时应调整车速以增加舵效;6 JT /T 300-1996 b)驶经浅滩时应降速航行,保持连续测深或利用岸上导标导航;c)不得在狭窄、弯曲、浅滩河段、桥梁水域和船闸引航道追越或并列行驶;d)驶经潮流河段,严格遵守内河避碰规则和当地港航机关所制订的避让规则:e)驶经桥梁河段要严格执行桥区安全管理规定,对于桥梁净空高度的任何疑惑,均应慎重对待;f)应尽量使船舶以垂直正交的角度从桥孔中心位置通过,当流向与桥梁走向不为90。时或航道与流向不一致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T 300 1996 拖轮 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