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2060-2022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规范.pdf
《DB35 T 2060-2022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2060-2022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规范.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 CCS A 12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0602022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规范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of the aged care service in the community 2022-08-08 发布 2022-11-08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5/T 2060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估机构.2 5 评估人员.2 6 评估依据.2 7 评估内容.3 8 评估程序.3 9 评估方法.4 10 评估结果应用与管理.4 附
2、录 A(规范性)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5 附录 B(规范性)居家养老服务计分表.12 附录 C(资料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评估意见表.19 附录 D(资料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评估报告大纲.20 附录 E(资料性)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表.21 附录 F(资料性)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表.22 DB35/T 2060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漳州市龙文区民政局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民政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漳州市龙文区民
3、政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闽南师范大学、漳州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福建金桥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黎春娴、梁静、黄耀明、王海瀛、余瑞萍、林美如、吴三鸿、程晓明、黄锦英、李雅萍、刘珈宁、毛青。DB35/T 20602022 1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的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评估依据、评估内容、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的应用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第三方机构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评估,服务提供方和服务购买方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4、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16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DB35/T 1518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DB35/T 203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养老服务机构 organization of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经合法登记备案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各类组织。来源:DB35/T 15182015,3.2,有修改 3.2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the aged care service in the co
5、mmunity 采用社区服务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助餐、个人卫生清洁、生活照料、助洁、助医、助行、紧急救援、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巡访关爱、精神慰藉、文教娱乐等服务的一种社会养老服务模式。3.3 社区养老服务 community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养老服务机构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等为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服务。3.4 居家养老服务 home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安排养老服务人员进入老年人家中为其提供服务。3.5 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inf
6、ormation platform of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依托信息化手段,整合养老服务信息资源,通过窗口服务、电话服务和网络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信息平台。DB35/T 20602022 2 3.6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practitioners of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注:包括但不限于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3.7 养老服务人员 employees of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
7、y 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或有关协议,直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人员。4 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应符合以下要求:a)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b)拥有熟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团队,其中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 2 人;c)近 3 年内未承接与本次参评养老服务机构利益相关的项目;d)近 3 年内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未列入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5 评估人员 5.1 评估机构应成立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组应由以下 4 类人员组成,每类至少 1 人,且总人数不少于 5 人:a)近 3 年内从事养老照护服务的一线养老服务人员;b)具有养老服务相关领域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8、,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工作师、医师、护士等;c)从事养老相关领域研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d)近 3 年内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5.2 评估专家组中至少有 1 人承担或参与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评估工作。5.3 评估专家组与参评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可能影响评估工作公平、公正的利害关系时,应予以回避。6 评估依据 6.1 根据养老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分别按照附录 A 和附录 B 的规定逐项进行评分,总分为 100分。6.2 计分表中带“*”的指标项为必备条件,若出现不符合项,直接评估为不合格;若满足所有必备条件,且总得分达到 60 分及以上,即为合格;达到 80 分及以上,
9、为良好;达到 90 分及以上,为优秀。6.3 同一家养老服务机构在同一个县(区)域内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站点,按以下要求随机抽取,取平均值作为该养老服务机构的最终得分:a)站点数量小于等于 3 个的,全部抽取;b)站点数量 410 个的,随机抽取不少于 3 个;c)站点数量超过 10 个的,随机抽取比例不少于 30%。DB35/T 20602022 3 7 评估内容 7.1 社区养老服务评估内容包括:a)服务场所:基础条件、出入口、功能分区、标识;b)设施设备及用品:接待区、公共活动区、膳食区、休息区、卫生间、其他;c)运营管理:制度建设、卫生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设施设备及用品管理;d)服
10、务提供:助餐、生活照料、助医、紧急救援、文教娱乐、精神慰藉、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法律维权、接送、其他;e)服务质量管理:持证、培训、签约、服务公开、服务监督、档案管理、投诉处理、回访;f)服务成效:服务人数、服务满意度;g)加分项: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获得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7.2 居家养老服务评估内容包括:a)服务场所:办公场所、服务站点;b)信息化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呼叫中心、智能呼叫终端、健康监测终端、其他;c)运营管理: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化管理;d)服务提供:助餐、个人卫生清洁、助行、助医、助洁、紧急救援、代办、精神慰藉、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巡访关爱
11、、其他;e)服务质量管理:持证、培训、签约、服务公开、服务监督、档案管理、投诉处理、回访;f)服务成效:服务人数、服务覆盖率、服务满意度;g)加分项: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获得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8 评估程序 8.1 评估准备 8.1.1 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要求,开展评估调研,确定评估时间,制定评估计划或方案,做好评估工作的前期准备。8.1.2 参评养老服务机构对照评估要求,进行自查自评,并提交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或居家养老服务计分表(自评)及相关佐证材料。8.2 初审 8.2.1 评估机构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给出初步审查意见。初审未通过的,可在评估机构指导下,按期对
12、材料进行完善后再次提交。8.2.2 经初审,有以下情形的可评估为不合格:a)提供虚假申报资料,有伪造、涂改等弄虚作假行为的;b)无正当理由不配合或干扰评估工作的;c)限期整改后仍未符合要求的。8.3 实施评估 8.3.1 评估专家组按照本文件的规定,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意见,并填写计分表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评估意见表(见附录 C)。8.3.2 评估机构根据评估情况,撰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评估报告(见附录 D),并盖章确认。DB35/T 20602022 4 8.4 公示 8.4.1 评估机构将评估结果提交给委托方,由委托方审核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8.4.
13、2 在公示期间,对评估结果存在异议的,由委托方根据情况重新进行审查并确认。8.5 发布 委托方直接或授权通过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评估结果。8.6 存档 评估结束后,评估机构将评估材料整理成册,提交给委托方存档备查。9 评估方法 9.1 材料审阅 评估专家组对照服务合同,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佐证材料进行审阅,重点审查佐证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等。9.2 现场考察 评估专家组实地考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对评估所需具备的要素进行逐一核查,评估各个服务环节,并召开现场评审会,讨论形成评估意见。9.3 记录检查 评估专家组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各个环节的文档、图片、视频记录进行检查,核查其与现行法律法规、
14、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的符合性。9.4 随机调查 评估专家组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见附录 E 和附录 F)等方式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购买方、服务提供方、服务对象等进行随机调查。10 评估结果应用与管理 10.1 评估结果可作为民政部门开展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技术依据,或养老服务机构参加政府部门相关奖励、荣誉、资格等评选的技术依据。10.2 评估结果不合格的养老服务机构,根据服务购买方的要求组织整改,整改期限不超过 3 个月。DB35/T 20602022 5 A A 附录A (规范性)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 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见表 A.1。表A.1 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 养
15、老服务机构:负责人:联系电话:评估日期: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分值 自评 终评 服务场所(6 分)1.1 基础条件 交通便利,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附近无污染源,无高噪音源。0.5 1.2 出入口 出入口地形平坦,保证救护车辆通畅到达。1 设置在首层的,相对独立,且设有独立的出入口;设置在二层及以上的,设有垂直电梯或其他无障碍设施;不使用地下层。1 1.3 功能分区 具备接待区、公共活动区、膳食区、休息区、健康管理区等基本功能区。0.5 膳食区人均就餐面积(就餐人数/膳食区面积)0.2 m2,留有可供轮椅车出入的空间。1 休息区人均休息位使用面积4 m2,留有可供
16、轮椅车回转的空间。1 1.4 标识 场所外墙显著位置悬挂服务场所标识;出入口标识、楼层平面示意图、楼梯间楼层标识等连续清晰,安全标识醒目。1 设施设备及用品(12 分)2.1 接待区 配备办公桌椅、办公设备、供服务对象休息的座椅、宣传资料、纸笔、放大镜等。0.5 设置小物品存放空间或储物柜。0.5 2.2 公共活动区 配备电视、音像播放、广播系统或扩音设备等;提供棋牌、阅读、电脑、书法、绘画、球类等活动所需桌椅和用具。1 2.3 膳食区 就餐位和日均就餐的服务对象数量比例不低于 1:2;根据需要设置轮椅就餐位。1 *设置食谱公告栏;膳食加工制作区域设施设备应符合 GB 31654 的规定。1
17、DB35/T 20602022 6 表 A.1 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续)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分值 自评 终评 设施设备及用品(12 分)2.4 休息区 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设置隔间;配备单人床、折叠床或按摩椅等,以及休息所需的基本生活用具(如棉被、毛毯、枕头),满足服务对象 1 h2 h 的睡眠需求。1 *应安装紧急呼叫装置。1 2.5 卫生间*应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坐便器安装扶手;地面防滑。1 至少设置一个轮椅使用者厕位,若是蹲式厕所,则配备坐便椅。0.5 2.6 其他*公共区域沿墙两侧应安装连续扶手。1 公共区域配备消防设施设备,保证紧急疏散通道畅通。1 过厅、走道、房间无门槛;若地面有高差,设
18、置坡道并明显标识;进行尖角凸出和地面防滑处理。0.5 *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应覆盖公共区域。1 配备应急使用的轮椅、拐杖、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机)、以及生命体征测量器具(如血压计、听诊器、体重计、体温计)等。1 运营管理(7 分)3.1 制度建设 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人员、设施设备、合同、卫生、安全、档案、投诉等;重要的规章制度公示上墙或做成工作手册等。0.5 本站点提供的所有服务项目,每一项都有相对应的服务操作规范或标准,且达到或超过 DB35/T 1518 的要求。1 3.2 卫生管理 做好卫生管理,保持服务场所的整洁卫生;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做好记录。0.5
19、3.3 安全管理*制定火灾、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噎食、意外伤害、突发性疾病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少 1 个扣 0.5 分,扣完为止。1 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每季度 1 次,做好记录,每少 1 次扣 0.5 分,扣完为止。1 3.4 人员管理 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选拔、培训、使用、管理、奖惩等,做好记录。0.5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配备养老服务人员不少于 1 人,低于 1 人不得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备养老服务人员不少于 2 人,每少 1 人扣 0.5 分,扣完为止。1 DB35/T 20602022 7 表 A.1 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续)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分值 自评
20、 终评 运营管理(7 分)3.4 人员管理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配备社会工作者不少于 1 人,低于 1 人不得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备社会工作者不少于 1 人,专兼职医生或护士不少于 1 人;每少 1人扣 0.5 分,扣完为止。1 3.5 设施设备及用品管理 定期进行巡查,有完整的设施设备使用、维护和检查记录。0.5 服务提供(45 分)4.1 助餐 根据服务对象饮食习惯和需求,制作普食、软食、流食及其他特殊饮食;每周制定菜谱,并提前公布。2 *膳食制作过程安全卫生应符合 GB 31654 的规定;对每餐食物进行 48 h 留样。2 配备助餐的养老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进食辅助服务。0
21、.5 助餐的养老服务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着工作服上岗。1 日均服务人次10 人,得 1 分;日均服务人次30 人,得 1.5 分;日均服务人次50 人,得 2分。2 4.2 生活照料 服务对象休息时有养老服务人员值班,并做好记录。1 为服务对象提供梳头、理发、剃须、修剪指(趾)甲等服务,并符合 DB35/T 1518 的规定;服务项目5 项(2 分);34 项(1.5 分);12 项(1 分);0 项(0 分)。2 通过推行轮椅或搀扶的方式,协助服务对象如厕。0.5 4.3 助医 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噎食、跌倒、骨折等。1 协助服务对象就医,就医前询问详细病史、用药忌讳等;
22、提醒服务对象携带医保卡、病历、相关病史证明和常见急救药品;就医后及时向服务对象监护人或家属反馈就医情况。1 提醒或协助服务对象按时用药。0.5 为服务对象提供转介服务(如医疗护理、残障康复等),做好记录。0.5 与附近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等签约,每月安排医护人员提供巡诊服务1 次。2 DB35/T 20602022 8 表 A.1 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续)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分值 自评 终评 服务提供(45 分)4.4 紧急救援 应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种类及对应急救的医疗知识及技能,包括:交通伤害、跌倒、烧烫伤、触电、中毒、中暑、溺水、锐器伤害、挤压碰撞伤、硬物击伤、殴打伤、动物伤害、
23、窒息、心肺复苏等。1 *接到紧急呼救 2 min 内,养老服务人员应到达现场,确认服务对象所在位置及遇到的问题,必要时(如意识模糊)转呼联动部门(“110”“120”“119”等);并留下录音或图片信息。2 接到紧急呼救 15 min 内,养老服务人员应将情况告知服务对象监护人或亲属;必要时留下录音或图片信息。2 每半年至少进行 1 次紧急救援服务演练,少 1 次扣 0.5 分。1 4.5 文教娱乐 公共活动区每天开放时间6 h。1 开展老年大学、老年教育、老年培训等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活动,制定符合服务对象特点的教学计划。1 开展养老服务、识骗防骗、居家安全、智能化应用、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政
24、策和知识宣传普及。1 定期举办文化娱乐活动每月1 次,如书法、棋牌、歌舞等,每少 1 次扣 0.5 分,扣完为止。3 有活动计划和记录,每少 1 次扣 0.2 分,扣完为止。2 组织服务对象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如参加比赛、演出等。0.5 4.6 精神慰藉 为服务对象进行读报、沟通、情绪疏导等,并做好记录。2 4.7 健康管理 每年为服务对象提供预防保健(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突发疾病)、康复护理、老年营养、心理健康等知识教育培训活动5 次,并做好记录,每少 1 次扣 0.5 分,扣完为止。2 每周为服务对象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1 次,包括体温、血压、体重等,并做好记录,每少 1次扣 0.
25、2 分,扣完为止。为服务对象提供定期血糖监测,并做好记录。2 针对患有慢性病、中风后遗症等健康隐患的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遇特殊情况及时通知监护人,并采取相应措施。1 4.8 康复护理 协助服务对象使用康复训练器材,注意防跌、防过度训练,记录康复训练过程。2 DB35/T 20602022 9 表 A.1 社区养老服务计分表(续)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分值 自评 终评 服务提供(45 分)4.8 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项目2 项,如腰椎康复、跌伤康复、中风康复、偏瘫康复、记忆训练、感官训练、转移训练等。1 康复理疗项目2 项,如足部理疗、器械按摩、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1 4.9 法律维权 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2060-2022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规范 2060 2022 居家 社区 养老 服务 第三 评估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