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5145-202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DB22 T 5145-202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5145-202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8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tandards of energy-saving projects for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DB22/T 5145-2023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3 年 10 月 17 日 2023长 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通 告 第 632 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
2、发布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等 2 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 现批准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定向岩棉板屋面及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 5145-2023,DB22/T 5146-202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3 年 10 月 17 日 前 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的通知(吉建设20228号)要求,标准编制组总结了近年来吉林省超低能耗建筑施工的实践经验和施工技术,广泛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3、,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5 验收。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相关单位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贵阳街 287 号建设大厦,邮编:130051,Email:),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吉林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热力工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大伟 王 亮 马根华 崔永生 李志国 李 娜 张 波 聂晓娟 郭 畅
4、岳利波 李云飞 赵 壮 苏立荣 任常原 肖 莉 冯 伟 石俊龙 张 攀 徐红艳 胡春江 段 然 王仁珠 林 海 刘洪洋 王 坦 王 萌 程大磊 林晓波 蔚丹琦 李一田 鲍 涛 张潭勇 徐勇兵 李颖丽 邢学成 周 杰 牟麒羽 杨晓丹 冮晨丰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乐然 胡文武 车红锐 郑静坤 王 瑞 翟亚涛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施工.4 4.1 一般规定.4 4.2 墙体节能工程.4 4.3 门窗节能工程.11 4.4 屋面节能工程.13 4.5 地面节能工程.15 4.6 新风热回收系统节能工程.17 4.7 辅助供冷供热系统节能工程.18 4.8
5、太阳能光热系统节能工程.20 4.9 太阳能光伏系统节能工程.22 5 验收.25 5.1 一般规定.25 5.2 墙体节能工程.26 5.3 门窗节能工程.30 5.4 屋面节能工程.34 5.5 地面节能工程.36 5.6 新风热回收系统节能工程.38 5.7 辅助供冷供热系统节能工程.40 5.8 太阳能光热系统节能工程.42 5.9 太阳能光伏系统节能工程.44 本标准用词说明.47 引用标准名录.48 附:条文说明.51 1 1 总则 1.0.1 为规范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6、。1.0.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2 术语 2.0.1 超低能耗建筑 ultra low energy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再利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技术措施大幅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现行地方标准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 5128 或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 5129 规定的建筑。2.0.2 防水隔汽膜 water proof
7、 vapor barrier membrane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缝隙进行密封、阻挡空气与水汽渗透,具有抗氧化、防水、难透汽性能的膜材。2.0.3 防水透汽膜 water proof and vapor-permeable membrane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缝隙进行密封并兼具防水及允许水蒸气透出功能,具有抗氧化、防水、透汽性能的膜材。2.0.4 换气次数 air change rate 每小时通风量与换气体积之比。2.0.5 建筑气密性 air tightness of buildings 建筑物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用于表征建筑或房间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组织空气渗透量。2.0
8、.6 超低能耗区域 ultr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rea 室内环境达到超低能耗建筑要求的区域。2.0.7 光伏组件 photovoltaic(PV)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3 3 基本规定 3.0.1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 和本标准的有关规定。3.0.2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
9、定,严禁使用国家和吉林省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材料和设备,且配套材料之间应彼此相容。3.0.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涉及热桥控制和气密性保障等关键环节应组织专家论证。3.0.4 关键部位或工序在施工之前应制作样板。施工期间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房间作为围护结构气密性施工的样板间,施工完成后,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样板间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3.0.5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规定。3.0.6 超低能耗建筑装修
10、不应破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3.0.7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的规定,不得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4 4 施工 4.1 一般规定 4.1.1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 及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 55032的规定
11、。4.1.2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 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的规定。4.1.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图进行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专项方案,并对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4.1.4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气密性应满足建筑关键节点气密性要求。4.1.5 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系统的安装施工不应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屋面地面防水层、气密层和附属设施,不应削弱建
12、筑物的保温能力和在寿命期内承受荷载的能力。4.2 墙体节能工程 4.2.1墙体节能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 5 准GB/T 51350 的规定,同时满足吉林省超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4.2.2 外墙砌筑工程墙体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等质量缺陷,且水平灰缝和竖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90%。4.2.3 超低能耗区域与非超低能耗区域竖直方向交界处,超低能耗区域隔墙底部应采用保温砌块进行砌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保温砌块的保温性能和抗压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2 砌块高度不应低于该层楼(地)面保温层厚度。4.2.4 墙体施工时,在梁、板、柱与砌筑墙体交界处粘贴防水隔汽膜
13、作为增强气密性措施时,室内气密层抹灰厚度不应小于 15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层应清理干净,无油污、浮尘等附着物;2 隔汽膜与基层之间应采用专用密封胶粘贴紧密,粘贴长度和宽度超出交界处不应小于 50mm,表面用刮板刮平,排出空气,保证表面平整;3 隔汽膜粘贴完成后,应采用耐碱玻纤网和水泥砂浆抹灰,抹灰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 的规定。4.2.5 外墙整体防水透汽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牢固,不得有尖锐凸起物;2 铺设宜从外墙底部一侧开始,沿着建筑立面自下而上横向铺设,并应顺流水方向搭接;3 防水透汽膜
14、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100mm,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150mm,相邻两幅膜的纵向搭接缝应相互错开,间距不应小于 500mm,搭接缝应采用密封胶带覆盖密封;4 防水透汽膜应随铺随固定,固定部位应预先粘贴小块密封胶粘带,用带塑料垫片的塑料锚栓将防水透汽膜固定在基层上,固定点每平方米不得少于 3 处;5 穿透防水透汽膜的连接件周围应用密封胶粘带封严。6 4.2.6 施工中必须对墙体上的孔洞进行封堵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孔洞封堵尺寸大于 50mm 时,应将洞口基层凿毛至露出坚实基层并洒水润湿,采用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封堵密实;2 孔洞封堵尺寸小于等于 50mm 时,应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密实,
15、孔洞外侧应采用密封胶封堵;3 模板螺栓孔应采用水泥砂浆封堵,宜在室内粘贴防水隔汽膜密封。4.2.7 在有气密性要求的墙体上安装开关、插座、线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位于现浇混凝土墙体上的开关、插座线盒,应直接预埋浇筑;2 位于砌块墙体上的开关、插座线盒和线管在放入沟槽内前,应采用石膏将沟槽填满,线盒、线管整体塞入沟槽后,外层应采用石膏抹平;3 开关、插座、接线盒、消火栓等安装在外墙上时,应先在安装孔洞内涂抹石膏或水泥砂浆,石膏或水泥砂浆固化前应将接线盒推入孔洞压实,套管内穿线完毕后,应采用硅酮密封胶封堵开关,插座等管口,封堵深度不应小于 30mm;4 在墙体内预埋套管时,接口处应采用密封胶带密封
16、,并采用石膏封堵线盒接口处;5 套管内穿线完毕后,应采用密封胶封堵开关、插座等的管口;6 应采取措施封堵外围护结构梁、柱、板上的预留接线盒;7 墙体两侧均设置电线盒时,应错位设置。4.2.8 外墙穿墙管道、洞口与管道之间缝隙应采用 A 级保温材料填实。穿墙管道内外侧的防水隔汽膜与透汽膜施工完毕后再进行保温系统施工,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 7 的规定。管道与外墙之间空隙宜使用气密套环,当无气密套环时,应采用防水隔(透)汽膜、密封胶带和密封胶等进行断热桥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与室外地坪以下外墙处断
17、热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置入预留刚性防水套管后应同心定位和固定;2)管道和刚性防水套管之间的空隙应采用弹性不燃性保温材料填充;3)应对固定套管及管道时在墙体上产生的孔洞进行封堵和防水处理。2 管道与室外地坪以上外墙处断热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穿墙管道应与预留洞口或套管同心定位并固定;2)室内侧向洞口或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填充前应设模板;3)墙体室内外两侧应分别粘贴防水隔汽膜、防水透汽膜;4)保温板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预压自膨胀密封带填充,预压自膨胀密封带自粘侧应在粘贴管道上。4.2.9 内墙穿墙管道、洞口与管道之间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再进行墙面饰面
18、层施工。4.2.10 外墙变形缝部位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 5128、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 5129 和建筑变形缝装置JG/T 372 的规定。4.2.11 施工前,墙体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层清洁,无油污、浮尘等附着物;2 墙体基面平整度和立面垂直度验收合格,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4.2.11 的规定,当墙体基面未达到要求时,应采用聚合物砂浆找平处理;8 表 4.2.11 墙体基面的允许尺寸偏差 工程做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砌体工程 墙面垂直度 每层5 2m 托线板检查全高 10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
19、查 10m 15 表面平整度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混凝土 工程 墙面垂直度 层高 5m 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8 全高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3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3 模板螺栓孔的处理应符合本标准第 4.2.6 条的规定;4 外墙穿墙管道、洞口与管道之间缝隙处理应符合本标准第4.2.8 条的规定;5 门窗、断热桥承重连接件、普通预埋件和连接件等应已安装完毕,并按照外保温系统的厚度留出间隙,采用密封材料密封。4.2.12 墙体节能保温板粘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前应根据保温板规格进行排板,确定锚固件的数量及安装位置;2 施工前,应进行基层墙
20、体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验,拉伸粘结强度不应低于 0.3MPa,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50%;3 保温板与基层墙体粘结应牢固。保温板与基层墙体的粘结面积比、拉伸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 的规定;4 当保温层由两层保温板组成时,保温板与保温板粘结应牢固;保温板与保温板的粘结方式、粘结面积比、拉伸粘结强度应符 9 合设计要求;以粘结为主的外保温系统,应进行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保温板与保温板现场拉伸粘结强度检验;施工过程中应检查保温板粘结面积;5 当分层粘贴保温板时,第一层保温板宜采用点框法粘贴,第二层保温板宜采用满粘法粘贴;6 当在墙体双侧单层粘
21、贴保温板时,应分别采用点框法自下而上进行粘贴;7 超低能耗区域的地下室外墙保温应由地上外墙连续粘贴延伸到冻土层以下;8 施工期间的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 5,5 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应施工。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9 采用岩棉作为保温材料的墙体,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当采用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时,应采用满粘法错缝粘贴;当采用岩棉条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时,岩棉条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10 同层和上下层保温板之间必须错缝粘贴,严禁出现通缝;11 相邻保温板超过 2mm 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发泡剂进行填充;12 保温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3 防火隔离带分层粘贴时,其重叠部分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2、14 门窗洞口四周节点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4.2.13 保温板锚固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锚固件应为断热桥锚栓,其性能指标、种类、安装数量、锚固位置和锚入基层的有效深度、锚栓圆盘位置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锚固力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施工前应制作样板墙,并在样板墙进行现场锚固力拉拔试验;2 锚栓应在保温板粘贴 24h 后进行;阳角、门窗洞口处距离边缘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做增强处理;应先在锚孔中注入聚氨酯发泡 10 剂,然后立即安装锚栓;3 应采用保温砂浆将锚栓圆盘凹进保温板表面,并填实抹平;4 断热桥承重连接件的规格、位置、承载性能、热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4.2.14 抹面胶浆涂抹和耐碱玻纤网布
23、铺设应在保温板安装完毕24h,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4.2.15 门窗处保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保温板粘贴前应先将连接线条固定在窗框上,固定位置在距离窗框外边缘 2/3 窗框宽度处;2 保温板应外压覆盖住窗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首层保温板与凸出墙面的窗框厚度一致时,除预留遮阳装置等设施的部位外,第二层保温板应外覆盖门窗框宽度的 2/3 处;2)当首层保温板厚度大于窗框厚度时,应对保温板进行裁剪,使其外覆盖门窗框宽度的 2/3 处。3 门窗连接线条的耐碱玻纤网在垂直方向与保温板上铺设的耐碱玻纤网应有效搭接。4.2.16 外墙金属支架的施工应采取减少热桥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金
24、属支架制作完成后,应做热镀锌防腐处理;2 固定金属支架的基层墙面应通过验收;3 金属支架埋件与墙体之间应加减少热桥垫层,垫层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4 粘贴保温板前,应对金属支架处保温板切割开孔,开孔尺寸应与支架尺寸一致;5 金属支架处保温板粘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将固定件与保温板之间的缝隙填充密实。4.2.17 当设计有防火隔离带的要求时,防火隔离带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 289 的规定。11 4.3 门窗节能工程 4.3.1 门窗选择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B22/T 5012 等有关标准的规定。4.3.2 门窗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
25、规定:1 门窗安装前应精修洞口,确保洞口的平整度,洞口外表面应光洁、平整,确保门窗框与墙体之间无可见缝隙;2 门窗的连接件及基层墙体连接时应采取阻断热桥的处理措施;3 窗的室外侧粘贴防水透汽膜,窗的室内侧粘贴防水隔汽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水隔汽(透汽)膜与窗框粘贴宽度不应小于 15mm,粘贴应紧密,无起鼓漏气现象;2)防水隔汽(透汽)膜与基层墙体粘贴宽度不应小于 50mm,粘贴密实,无起鼓漏气现象。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饱满并用密封膏密封;3)门窗洞口处的防水透汽膜,应用密封胶粘带固定,与门窗框连接处应使用配套密封胶粘带粘满密封,四角用密封材料封严。4 门槛下侧应采用隔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5145-202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5145 2023 低能 建筑节能 工程施工 验收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