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10 T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DB1410 T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10 T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 C S 6 5.0 2 0.0 1C C S B 0 51410山 西 省 临 汾 市 地 方 标 准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园 林 植 物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规 范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f o r C o m o n P e s t C o n t r o l o f L a n d s c a p e P l a n t2 0 2 2-8-1 5 发 布 2 0 2 2-1 1-1 5 实 施临 汾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I目 次前 言.I
2、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总 则.25 病 虫 害 的 调 查.26 病 虫 害 的 诊 断.27 防 治 方 法.38 技 术 档 案.4附 录 A(规 范 性)临 汾 市 园 林 植 物 病 害 诊 断 及 防 治 对 照 表.5附 录 B(规 范 性)临 汾 市 园 林 植 物 害 虫 诊 断 及 防 治 对 照 表.1 0附 录 C(资 料 性)临 汾 市 园 林 植 物 常 见 虫 害 名 录.1 4附 录 D(资 料 性)临 汾 市 园 林 植 物 常 见 病 害 名 录.1 7D B 1 4 1 0/T 1 2 9 2 0
3、2 2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由 临 汾 市 城 市 管 理 局 提 出 并 监 督 实 施。本 文 件 由 临 汾 市 园 林 绿 化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临 汾 市 园 林 事 业 发 展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王 巍、郑 明 琴、霍 琛 琛、常 星 星、李 吉 明、郭 红 梅、赵 觅 雪。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1园 林 植
4、物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园 林 植 物 常 见 病 虫 害 的 防 治 总 则、调 查、诊 断 及 防 治 技 术 要 求。本 文 件 适 用 于 临 汾 市 辖 区 内 园 林 植 物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工 作。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5、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8 3 2 1(所 有 部 分)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C J J/T 9 1 风 景 园 林 基 本 术 语 标 准3 术 语 和 定 义C J J/T 9 1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园 林 植 物适 用 于 园 林 中 栽 植 且 具 有 观 赏 价 值 的 植 物。来 源:C J J/T 9 1-2 0 1 7,7.3.1 3.2园 林 植 物 病 害园 林 植 物 由 于 受 到 病 原 物 或 不 良 环 境 条 件 的 持 续 干 扰,强 度 超 过 了 植 物 能
6、 够 忍 耐 的 程 度,使 植 物 正常 的 生 理 功 能 受 到 影 响,在 生 理 上 和 外 观 上 表 现 出 异 常,从 而 影 响 景 观 效 果。3.3园 林 植 物 虫 害园 林 植 物 受 到 昆 虫 和 螨 类 等 为 害 后,植 物 的 根、茎、叶、花、果 等 部 位 受 到 伤 害,从 而 导 致 植 物 生长 不 良 甚 至 死 亡,最 终 影 响 景 观 效 果。3.4植 物 检 疫植 物 检 疫 机 构 的 工 作 人 员 依 据 国 家 及 地 方 的 有 关 法 律、法 规,采 用 科 学 的 方 法,运 用 一 定 的 仪 器 设备 对 输 出 或 输
7、入 的 植 物 及 其 产 品 是 否 带 有 危 险 性 有 害 生 物 进 行 检 疫 检 验 和 检 疫 处 理 的 行 政 管 理 活 动。3.5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2农 药用 于 预 防、消 灭 或 者 控 制 为 害 园 林 植 物 的 有 害 生 物,以 及 有 目 的 的 调 节 植 物、昆 虫 生 长 的 化 学 合 成或 者 源 于 生 物、其 它 天 然 物 质 的 一 种 或 几 种 物 质 的 混 合 物 及 其 制 剂。3.6非 侵 染 性 病 害由 不 适 宜 的 物 理、化 学 等 非 生 物 环 境 因 素 直 接 或 间 接
8、 引 起 的 植 物 病 害。又 称 生 理 性 病 害。4 总 则园 林 植 物 病 虫 害 的 防 治 应 从 园 林 生 态 系 统 的 整 体 出 发,研 究 有 害 生 物-寄 主-环 境 因 素 三 者 之 间 的 相互 关 系,放 眼 整 个 系 统 的 最 优 结 果,贯 彻“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方 针,协 调 运 用 各 种 科 学 可 行 的 防治 手 段,把 害 虫 种 群 控 制 在 景 观、生 态 和 经 济 损 失 允 许 水 平 之 下,达 到 长 期 控 制 害 虫 对 园 林 植 物 为 害 的目 的,从 而 获 得 最 大 的 经 济 效 益
9、、生 态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5 病 虫 害 的 调 查5.1 调 查 范 围主 要 包 括 临 汾 市 的 公 园 绿 地、防 护 绿 地、广 场 用 地、附 属 绿 地 和 区 域 绿 地。5.2 调 查 内 容调 查 和 记 录 病 虫 害 的 种 类、分 布、发 生 程 度、发 生 原 因、寄 主 范 围、造 成 的 损 失、寄 主 的 抗 病 性 和防 治 效 果、主 要 影 响 因 素(气 象 因 素 和 栽 培 活 动 等)。5.3 调 查 方 法5.3.1 采 取 普 查 和 专 题 调 查 相 结 合 的 方 式。5.3.2 普 查 了 解 病 虫 害 的 分 布 和
10、 发 生 程 度。5.3.3 专 题 调 查 是 专 门 对 某 一 种 园 林 植 物 的 病 虫 害 进 行 的 深 入 细 致 的 调 查,并 对 该 病 虫 害 有 较 深 入 的了 解,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具 体 的 防 治 措 施。5.4 记 录调 查 取 样 后,记 录 病 虫 害 种 类、发 生 时 间、发 生 数 量、寄 主 范 围 和 为 害 情 况 等 信 息。无 法 鉴 定 的,将 样 本 呈 送 上 级 绿 化 主 管 部 门 或 相 关 高 校 研 究 所 进 行 鉴 定。5.5 预 警 信 息 发 布根 据 调 查 记 录 的 数 据,结 合 物 候 以
11、及 气 象 预 报 等 资 料 进 行 全 面 分 析,预 测 其 发 生 动 态,及 时 发 布 病虫 害 预 警 信 息。6 病 虫 害 的 诊 断6.1 病 害 的 诊 断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3根 据 植 物 受 害 症 状,在 排 除 非 侵 染 性 病 害 后,按 照 附 录 A,确 定 病 害 类 别 及 是 否 需 要 防 治。6.2 虫 害 的 诊 断根 据 现 场 取 得 的 虫 害 样 本 和 植 物 受 害 情 况,按 照 附 录 B,确 定 害 虫 类 别 及 是 否 需 要 防 治。7 防 治 方 法7.1 植 物 检 疫应 符 合
1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进 出 境 动 植 物 检 疫 法、植 物 检 疫 条 例、森 林 植 物 检 疫 技 术 规 程。进 行 绿 化 材 料 引 进 或 输 出 时,应 先 经 当 地 检 疫 人 员 按 照 检 疫 程 序 严 格 检 疫,办 理 检 疫 手 续,确 无 检 疫 性对 象 后,方 可 引 进 或 输 出。若 有 危 险 性 有 害 生 物 则 不 引 进 或 输 出 或 经 过 植 保 专 业 人 员 进 行 技 术 处 理 后,方 可 引 进 或 输 出。7.2 园 林 技 术 防 治 法7.2.1 选 育 抗 性 品 种7.2.2 合 理 搭 配 树 种7.2.
13、3 合 理 施 肥 与 灌 溉7.2.4 加 强 田 间 管 理7.3 人 工 物 理 机 械 防 治7.3.1 人 工 捕 杀 行 动 迟 缓、有 假 死 性、飞 翔 力 不 强 的 幼 虫、成 虫。清 除 越 冬 场 所 的 越 冬 虫 体(越 冬 虫茧、虫 囊、卵 囊、卵 块 等)。7.3.2 秋 末 冬 初,采 用 涂 白 剂 对 树 干 基 部 进 行 刷 白,杀 死 树 干 上 的 越 冬 病 虫 害。7.3.3 对 具 有 明 显 趋 性 的 害 虫,利 用 其 趋 化 性、趋 光 性、趋 食 性,在 未 发 展 成 灾 时,采 取 诱 杀 措 施,减 少 下 一 代 虫 口 基
14、 数。7.3.4 应 用 热 处 理,消 灭 植 物 材 料 及 土 壤 所 携 带 的 虫 源。7.3.5 根 据 害 虫 的 活 动 习 性,设 置 物 理 性 障 碍 阻 止 害 虫 扩 散 和 为 害。7.4 生 物 防 治7.4.1 合 理 利 用 天 敌 昆 虫。保 护 利 用 本 地 天 敌 昆 虫,引 进 外 地 天 敌 昆 虫,人 工 繁 殖 与 释 放 天 敌 昆 虫。7.4.2 应 用 生 物 农 药 防 治 害 虫。微 生 物 农 药,农 用 杀 虫 素,生 化 农 药。7.4.3 其 它 有 益 生 物 的 利 用。以 鸟 治 虫,以 螨 治 虫 等。7.4.4 其
15、它 生 物 技 术 的 应 用。遗 传 不 育 治 虫,转 基 因 抗 虫 植 物,转 基 因 抗 性 天 敌。7.5 化 学 防 治7.5.1 通 过 现 场 诊 断 确 定 病 虫 害 类 别,病 害 按 照 附 录 A 进 行 防 治,虫 害 按 照 附 录 B 进 行 防 治。7.5.2 虫 害 的 防 治 要 掌 握 防 治 适 期;病 害 在 发 生 前 或 者 初 期,选 用 保 护 性 杀 菌 剂 进 行 防 治,在 病 害 发 生后 宜 用 具 有 内 吸、治 疗 作 用 的 杀 菌 剂 进 行 防 治。根 据 具 体 情 况,提 倡 病 虫 兼 治。7.5.3 根 据 不
16、同 的 防 治 对 象,严 格 按 照 规 定 的 浓 度、剂 量 和 方 法 进 行 防 治。不 同 药 剂 之 间 交 替 轮 换 使用,多 种 药 剂 混 用 时,各 单 剂 的 用 量 可 相 应 减 少。化 学 农 药 的 使 用 应 严 格 按 照 G B/T 8 3 2 1 的 规 定 执 行。8 技 术 档 案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4及 时 记 载、整 理 和 分 析 当 年 的 各 项 技 术 资 料,建 立 防 治 技 术 档 案。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5AB A附 录 A(规 范 性)临 汾 市 园 林 植
17、物 病 害 诊 断 及 防 治 对 照 表病害类型病害名称主要受害位置诊断 的主要症 状 发病 规律 化学 防治 方法白粉病叶片叶片和嫩芽有一层白粉,叶片褪绿或变黄,初生白色小粉状斑,稍后成大圆形斑。白色粉层可汇聚成片,引起叶片扭曲、皱缩、枯萎早落。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次年春天气温回升时,闭囊壳成熟,释放子囊孢子,越冬菌丝体也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和人为活动传播,形成初侵染源,侵染叶片和新梢、幼芽等幼嫩组织,并可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该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4-6 月,9-1 0 月份,气温为 1 7-2 5 时是发病盛
18、期,尤以秋季发病严重。发芽前喷施 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生长季节选用 2 0%粉锈宁乳油 1 0 0 0-1 5 0 0 倍液、1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 0 0 倍液进行喷雾,每隔 7-1 0 天喷 1次,连喷 3-4 次,喷药时先喷叶后喷枝干,以控制病害发生。梨桧锈病叶片叶片上显现出病斑并逐渐扩大,被害叶片背面相应位置形成黄色隆起并形成橙黄色锈子腔。在圆(桧)柏上形成棱形瘤及角状突起的冬孢子角。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遇 5 毫米以上降水,雨后持续 1-2 天连阴天,冬孢子萌发并产生小孢子随风飘移到梨树、海棠等树体上进行侵染,潜育期 6-7 天后发病。7 月锈孢子腔破裂,成熟的锈孢
19、子随风飘移到圆(桧)上,侵入后,小枝上形成棱形瘤及隆起的冬孢子角。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喷药,一般每隔 7-1 0 天喷一次,连喷 3次,5 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0 0 倍液、1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 0 0 倍液、8 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1 0 0 0 倍液,这些药剂交替轮换使用。真菌病害叶斑病叶片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病菌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良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侵染、发病适温为 2 1 3 2,发病盛
20、期主要在夏季 7-8 月。当气温升至大约 3 0,同时空气湿度很高(降雨、有露、吐水或潮湿天气等),且夜间温度高于 2 0 时是盛发期。发病盛期喷施 5 0%的甲基硫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6片,使叶片枯黄脱落。菌灵可湿性粉剂 5 0 0 倍液或5 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 0 0 倍液,7 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 0 0 倍液,一般每隔 7-1 0 天喷一次,连喷 3 次,这些药剂交替轮换使用。炭疽病叶片叶片上有时出现不明显轮纹病斑,黑色子实体顺轮纹形成,高湿度下出现淡红色至桔红色分生孢子堆。炭疽病病菌,一般寄存在病枝病叶病果和枯枝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季回暖时
21、开始繁殖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侵染幼果、新稍,一年可以多次反复侵染。炭疽病发病在1 3-3 8 的温度下,有适量的雨水便会发病,5 月底到 6 月初是染病高峰期,7 月和 8 月连阴雨天,是病害的盛发期。灰霉病叶片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 0-3 0。病菌耐低温度,7-2 0 大量产生孢子。弱光,相对湿度在 9 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溃疡病叶片
22、边缘隆起,病斑木栓化,中心凹陷呈溃疡状。该病原为子囊菌所致,春季分生孢子成熟后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是由皮孔传入,潜育期约 6 0 天,分生孢子在生长期可多次进行侵染。4-5 月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9-1 0 月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多雨潮湿期病害严重。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子囊腔越冬。D B 1 4 1 0/T 1 2 9 2 0 2 27真菌病害流胶病枝干部此病主要发生于桃树枝干,尤其在主干和主枝丫部。枝干发病时,在树皮或裂口处流出淡黄色透明的树脂,树脂凝结后渐变为红褐色。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朽,易被腐生菌侵害。病株叶色黄而细小,发病严重时,枝干枯死。侵染性流胶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枝里越
23、冬,次年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散发出分生孢子,随风而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也可从皮孔及侧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进行再侵染。特别是雨天从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顺枝干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皮孔、伤口侵入,成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内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 在1 5 左右时,病部即可渗出胶液,随着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加重。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可结合防治其它病害,5月上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上旬至 9 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进行防治,喷 7 0%甲基托布津 5 0 0 倍液或 4 0%多菌灵悬浮剂 6 0
24、0 倍液。每隔 7-1 0 天喷 1 次,连喷 2-3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白纹羽病植株根茎部植株根茎部皮层逐渐变成褐色坏死,严重的皮层腐烂,并出现白色丝状病原体覆盖。病菌的菌丝残留在病根或土壤中,可存活多年,引起根腐,最后导致全株死亡,是重要的土传病害。主要以菌丝越冬,靠接触传染。凡树体衰老或因其它病虫为害而树势很弱的果树,一般多易于发病。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4 0%五氯硝基苯 1 0-2 0 g 每平方米)。生长期发病,建议使用国光丙环唑(2 5%乳油)2 5 0 0 倍,或 3 0%恶霉灵 1 0 0 0 倍液+1 2.5%烯唑醇可湿粉 2 0 0 0 倍液浇灌,用药前若土壤潮湿,建
25、议晾晒后再灌透。每 5-7天灌一次,连续灌 3 4 次。枯萎病系统性病害外观上表现为叶片萎蔫下垂,叶片失去光泽,逐渐失绿以至叶片枯黄,整个植株枯死;地下部分表现为须根枯死。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由地下根侵入,经过维管束扩散到植物各部分,并在维管束内增殖造成堵塞或中毒,引起植物萎蔫直至枯死。病原菌侵染根系后,造成整个养分和水分输导功能丧失。枯萎病初现期 在5 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在 6 8 月份,可以一直延续到 1 0 月份。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增殖和侵染,暴雨和灌溉有利于病原菌的扩散。在病害未出现症状前进行预防。可以在 5 月下旬开始对重点发病区域进行喷药预防。可用 3 0%恶霉灵水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10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29 2022 园林植物 常见病 虫害 防治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