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01 T 26-2022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pdf
《DB2201 T 26-2022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01 T 26-2022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40 CCS B 61 DB2201 长春市地方标准 DB 2201/T 26 2022 城市绿地 植物配置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 configur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2022- 01-14 发布 2022-01-30 实施 长 春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2201/T 26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作 导则 第1部 分:标 准化文 件的结 构和 起草规 则的 规定 起 草。 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
2、专 利。 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 。 本文件 由长 春市 园林 规划 研究院 提出 。 本文件 由长 春市 林业 和园 林局归 口。 本文件 起草 单位 :长 春市 园林规 划研 究院 、长 春市 标准研 究院 (长 春市WTO/TBT 咨询 中心 )。 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 王作 超、高 红云 、张 兰、 何瑶 、方雷 、金 萍、 陈玉 姝、 林月婷 、路 琳、 刘威 、 米波、 刘峭 、高 华、 李晓 微、邓 贺、 李宇 。 DB2201/T 262022 1 城 市绿地 植物配置 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城 市绿 地植 物配置 的基 本原 则
3、、 一般 要求、 控制 性要 求 和 档案 管理的 内容 。 本文件 适用 于各 类城 市绿 地的规 划设 计。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的 内容 通过 文中 的规范 性引 用而 构成 本文 件必不 可少 的条 款。 其中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 , 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GB 51192 2016 公 园设 计 规范 CJJ 75 97 城 市道 路绿 化 规划与 设计 规范 CJJ/T 91 风景 园林 基本 术 语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CJJ/T 91
4、 界 定的 以及 下列 术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 。 3.1 植物配 置 plant configuration 按植物 生长 习性 、生 物 学 特征和 园林 景观 要求 ,合 理搭配 布置 园林 中各 种植 物。 3.2 复层种 植结 构 multi-stratum planting structure 将乔木 、灌 木、 地被 (草 坪)等 植物 进行 科学 合理 的多层 次配 置。 3.3 乡土植 物 native plant 长期生 长于 当地 ,自 然分 布、自 然演 替, 已适 应并 融入当 地的 自然 生态 系统 的植物 。 4 基本原则 4.1 功能性 结合周 边环 境
5、, 根据 不同 用地性 质对 植物 合理 配置 , 发挥 园林 植物 的生 态、 绿 化、 美 化等 综合 功能 。 4.2 生态性 4.2.1 依据气 候、 土壤 条件 和植 物生长 特性 进行 植物 品种 配置。 4.2.2 依据植 物间 相生 、相 克原 理科学 合理 配置 。 4.2.3 采用外 来植 物种 类时 ,应 避免有 害物 种入 侵。 4.2.4 应绿量 充分 ,增 加绿 化覆 盖率。 DB2201/T 262022 2 4.3 艺术性 4.3.1 遵循统 一、 调和 、均 衡、 韵律等 基本 美学 原则 。 4.3.2 运用园 林植 物色 彩美 、季 相美、 姿态 美、 群
6、体 美等 的美化 作用 。 4.3.3 正确处 理宏 观与 微观 、整 体与局 部的 关系 。 4.3.4 群落设 计应 有开 有合 、有 透有露 、有 疏有 密、 有张 有弛。 4.3.5 与园林 建筑 及小 品、 山体 、水体 、园 路等 园林 要素 的关系 处理 得当 。 4.4 经济性 发展节 约型 园林 和可 持续 发展型 园林 , 最 大限 度节 约资源 , 减 少能 源消 耗, 实现生 态效 益、 社会 效 益最大 化。 4.5 适宜性 4.5.1 以乡土 树种 为主 ,适 当选 用性状 稳定 的外 来树 种。 4.5.2 根据立 地条 件 及 绿地 性质 ,因地 制宜 、适 地
7、适 树。 4.6 多样性 4.6.1 植物品 种应 丰富 多样 。 4.6.2 以乔木 为主 ,乔 、灌 、藤 、草相 结合 。 4.6.3 常绿植 物、 落叶 植物 合理 搭配; 速生 植物 、慢 生植 物科学 配置 。 4.6.4 利用植 物的 色彩 和枝 、花 、叶、 果等 形态 ,合 理搭 配植物 品种 。 5 一般规 定 5.1 植物选 择 5.1.1 应以乡 土植 物为 主, 突出 和保持 地域 植物 特色 。 5.1.2 植物品 种宜 选用 易生 长、 病虫害 少、 易管 理、 抗性 强的优 良乡 土植 物。 5.1.3 乔木应 选择 无毒 、无 臭、 无刺、 无飞 絮对 行人
8、不造 成危害 的种 类。 5.1.4 花灌木 应选 择花 繁叶 茂、 花期长 、生 长健 壮、 耐修 剪和便 于管 理的 种类 。 5.1.5 绿篱和 模纹 植物 应选 择枝 繁叶密 、萌 芽力 强、 耐 修 剪的种 类。 5.1.6 应采用 适龄 苗木 ,景 苗兼 用林落 叶乔 木胸 径不 小 于3 cm, 常绿 乔木 株高 不低 于 1.50 m ; 其它 类 型绿地 落叶 乔木 胸径 不小 于 4 cm, 常 绿乔 木株 高不 低 于 2.00 m。 5.1.7 地被植 物应 选择 长势 旺、 覆盖力 强、 绿期 长、 易管 理的植 物。 5.2 植物配 置 5.2.1 常绿树 与落 叶
9、树 的数 量比 例宜 为 1:3 。 5.2.2 乡土树 种与 外来 树种 的数 量比例 宜 为10:1 。 5.2.3 应按不 同立 地条 件合 理配 置喜光 植物 、耐 阴植 物、 耐旱植 物、 耐水 湿植 物、 水生植 物和 抗污 染 植物。 长春 市园 林绿 化常 用植物 品种 及其 生态 习性 参见 表 A.1 、表A.2 、表A.3、表 A.4 、表A.5 。 5.2.4 注意异 龄搭 配, 规格 控制 。 5.2.5 宜采用 乔木 、花 灌木 、地 被植物 立体 复层 的种 植形 式。 5.2.6 应构建 生态 稳定 的植 物群 落,根 据植 物的 生长 习性 ,确定 其合 理的
10、 种植 密度 。 5.2.7 以自然 式种 植为 主, 宜少 量运用 规则 式。 DB2201/T 262022 3 5.2.8 应注重 冬季 植物 景观 的营 造,适 当搭 配常 绿树 及观 干、观 果等 冬季 景观 突出 的植物 。 5.2.9 下列植 物种 类不 应临 近栽 植: 苹果属 与柏 科植 物临 近栽 植易发 生锈 病; 云杉属 和落 叶松 属植 物临 近栽植 易发 生落 叶松 球蚜 ; 杨属与 落叶 松属 植物 临近 栽植易 发生 落叶 松杨 锈病 。 6 控制性 要求 6.1 公园绿 地 6.1.1 一般要 求 6.1.1.1 公园内 的植 物配 置应 注重 全园的 整体
11、效果 ,主 题突 出,层 次清 楚, 具有 特色。 6.1.1.2 根据不 同的 立地 条件 ,植 物应与 公园 的出 入口 、园 路、广 场、 建筑 小品 等设 施合理 搭配 。 6.1.1.3 植物造 景应 根据 不同 公园 绿地的 功能 、 性质 而定 。 要注意 与城 市天 际线 、 街 景形成 统一 景观 。 6.1.1.4 公园绿 地乔 木株 数/ 公顷 、 木本植 物种 类应 符合 表1 规定。 表1 公园绿 地乔 木株 数、 木本 植物种 类 绿地名 称 木本植 物种 类( 种) 乔木株 数( 株/ 公顷) 特大型 公园 100 300 大型公 园 80 250 中型公 园 6
12、0 250 小型公 园 40 200 街旁游 园 30 150 带状公 园( 滨水 绿地 ) 30 200 6.1.1.5 植物栽 植间 距应 符合 表 2 规定。 表2 植物栽 植间 距 名 称 不宜小 于(m) 不宜大 于(m) 开展型 (宽 冠) 行道 树 6.00 8.00 直立型 (窄 冠) 行道 树 4.00 6.00 乔木群 栽 2.00 乔木与 灌木 0.80 灌木群 栽 大灌木 1.00 3.00 中灌木 0.80 2.50 小灌木 0.50 2.00 6.1.1.6 落叶乔 木栽 植密 度应 符合 表 3 规 定。 表3 落叶乔 木栽 植密 度 树冠类 型 胸径(cm) 最
13、小栽 植间 距(m) 开展型 (宽 冠) 10 4.00 1018 5.00 直立型 (窄 冠) 10 2.00 1018 4.00 DB2201/T 262022 4 6.1.2 植物配 置 6.1.2.1 公园内 绿地 应以 自然 式为 主,规 则式 铺装 场地 和周 边直线 道路 两侧 宜采 用规 则式配 置形 式。 6.1.2.2 园路和 广场 周边 绿地 适当 增加林 荫树 ,规 则式 园路 、广场 周边 可采 用规 则式 配置, 自然 曲线 园路、 广场 周边 林荫 树宜 采用自 然式 配置 形式 。 6.1.2.3 植物空 间布 局宜 采用 密林 、疏林 、空 旷草 地相 结合
14、的形式 ,应 变化 协调 ,多 样统一 。 6.1.2.4 植物配 置时 应注 重季 相变 化,四 季景 观丰 富。 6.1.2.5 乔木、 灌木 与相 关设 施的 距离应 符 合 GB 51192 2016 中 7.1.6,7.1.7,7.1.8 的规定 。 6.1.2.6 铺装活 动场 地宜 种植 冠大 荫浓的 大规 格 落 叶乔 木, 场地内 乔木 枝下 净空 应不 低于2.80 m 。 6.1.2.7 通行机 动车 的园 路两 侧乔 木分枝 点高 度不 应低 于 3.00 m。 6.1.2.8 公园内 水系 宜适 当配 置水 生植物 。 6.1.2.9 公园绿 地乔 木与 灌木 的数
15、量比例 宜 为 1:3 或面 积比 例为7:3 。 6.1.2.10 公园绿 地郁 闭度 不应 低于 绿地面 积 的 60 % 。 6.1.2.11 速生树 种与 中生 树种 和慢 生树种 的数 量比 例约 为 3:4:3 。 6.2 道路绿 地 6.2.1 一般要 求 6.2.1.1 道路绿 化应 符合 行车 视线 和行车 净空 要求 。 6.2.1.2 道路绿 化与 有关 设施 的距 离应符 合 CJJ 75 97 中6.1.1,6.2.1,6.2.2 的规 定 。 6.2.1.3 应确定 主干 道绿 化景 观特 色,同 一道 路的 绿化 景观 风格宜 统一 , 不 同路 段的 树种和 绿
16、化 形式 宜适当 变化 。 6.2.1.4 同一条 道路 上的 行道 树, 树木规 格应 统一 。 6.2.1.5 行道树 应选 择深 根性 、树 干挺拔 、枝 叶繁 茂、 冠大 荫浓的 乔木 ,并 适应 城市 道路环 境条 件, 如:抗 污染 能力 强、 耐风 、耐旱 、耐 涝等 。 6.2.2 植物配 置 6.2.2.1 行道 树 6.2.2.1.1 行道树 配置 应符 合树 种规 划,并 以阔 叶乔 木为 主。 6.2.2.1.2 行道树 分枝 点高 度应 不小 于 2.50 m 。 6.2.2.1.3 行道树 绿带 中乔 木宜 与灌 木、地 被植 物相 结合 ,形 成连续 的绿 带。
17、6.2.2.1.4 园林绿 化行 道树 常用 品种 参见 表 B.1 。 6.2.2.1.5 道路交 叉口 视距 三角 形范 围内行 道树 绿带 应采 用通 透式配 置, 弯道 内侧 及交 叉口视 距三 角 形范围 内不 得种 植高 于 1.00 m 的 植物 。 6.2.2.2 分车绿 带 6.2.2.2.1 分车绿 带宽 度小 于 l.20 m 时, 应 以种 植灌 木为 主, 宜与地 被植 物相 结合 ; 分 车绿带 宽度 大 于1.5 m 时 ,应 以种 植乔 木为主 ,宜 与灌 木、 地被 植物相 结合 。 6.2.2.2.2 中间分 车绿 带的 植物 配置 应阻挡 相向 行驶 车辆
18、 的眩 光。 6.2.2.2.3 分车绿 带乔 木树 干中 心至 路缘石 外侧 最小 距离 为 0.75 m。 6.2.2.2.4 被人行 横道 或道 路出 入口 断开的 分车 绿带 池头 ,应 选择通 透或 低矮 植物 。 6.2.2.3 路侧绿 带 DB2201/T 262022 5 6.2.2.3.1 应与相 邻的 道路 红线 外侧 绿地相 结合 ,可 视其 宽度 、相邻 环境 进行 植物 配置 。 6.2.2.3.2 城市主 、次 干路 路侧 绿带 宜采用 植物 群落 式配 置方 式;城 市出 入口 、快 速路 路侧绿 带宜 采 用混交 林配 置方 式。 6.2.2.3.3 濒临河 、
19、湖 等水 体的 路侧 绿地, 应满 足城 市防 洪等 功能, 并结 合水 体、 地形 形成滨 水绿 化 景观带 ,低 湿地 带应 选择 耐水湿 植物 。乔 、灌 木种 植应疏 密得 当, 应有 透景 线。 6.2.2.3.4 路侧绿 带内 绿地 外侧 和内 侧乔木 种植 应均 衡, 靠近 人行道 边缘 宜适 当栽 植遮 荫乔木 。 6.2.2.3.5 道路绿 带为 坡地 时, 应结 合坡度 大小 采取 工程 措施 配置地 被植 物或 藤本 植物 。道路 两侧 为 挡墙, 应采 用栽 植灌 木、 树墙或 攀缘 植物 等立 体绿 化形式 进行 遮挡 。 6.2.2.4 交通岛 6.2.2.4.1
20、应以乔 木、 低矮 灌木 、地 被植物 自然 式栽 植为 主。 6.2.2.4.2 应保证 车辆 和行 人视 线的 通透, 确保 交通 安全 ,可 栽植视 线以 下的 低矮 植物 或栽植 有独 立 主 干、 分支 点较 高、 树冠 不影响 交通 的乔 木。 6.2.2.4.3 绿化下 层空 间宜 采用 植物 模纹、 植物 剪球 、植 物造 型和花 卉、 草坪 结合 塑造 。 6.2.2.4.4 道路交 叉口 的转 角路 侧绿 地宜采 用植 物群 落式 栽植 方式, 乔木 、灌 木、 地被 合理搭 配, 针 叶、阔 叶及 色叶 树种 和谐 运用。 6.2.2.4.5 不同的 交通 岛绿 化宜 有
21、明 显的区 别。 6.2.2.5 立交桥 6.2.2.5.1 高架桥 、立 交桥 、人 行天 桥应充 分利 用周 边空 间环 境进行 绿化 ,采 用平 面绿 化和垂 直绿 化 相结合 ,科 学配 置桥 体及 周边绿 地植 物群 落。 6.2.2.5.2 桥下绿 化植 物应 选择 乡土 的、耐 阴性 强、 色彩 丰富 的灌木 和地 被植 物, 也可 适当栽 植耐 阴 小乔木 。 6.2.2.5.3 应充分 利用 桥体 竖向 空间 进行立 体绿 化, 高架 桥的 墙体和 桥墩 应选 用攀 缘植 物进行 垂直 绿 化, 可借 助 攀 缘网 等手 段 辅助植 物攀 爬 。 坡 地、 台 地和较 大面
22、积的 挡土 墙应 种植附 着力 强的 攀缘 植物 或 灌木地 被等 植物 护坡 固土 ,提高 绿量 。 6.3 居住 区绿 地 6.3.1 一般 要求 6.3.1.1 宜选择 能观 花、 观果 、观 叶、香 源类 及保 健类 植物 。 6.3.1.2 应合理 确定 速生 树和 慢生 树的比 例, 慢生 树所 占比 例不少 于树 木总 量 的 40 % 。 6.3.1.3 居住区 绿地 应考 虑住 宅的 通风、 采光 、私 密等 功能 要求, 中、 高层 住宅 的绿 地设计 应充 分考 虑鸟瞰 效果 。 6.3.1.4 沿街围 栏、 墙体 宜采 用藤 本植物 进行 垂直 绿化 。 6.3.1.5
23、 住宅与 道路 、公 共建 筑之 间应设 置隔 离绿 带。 6.3.1.6 居住区 绿地 乔木 株 数/公 顷 、木本 植物 种类 应符 合 表4 规定 。 表4 居住区 绿地 乔木 株数 、木 本植物 种类 绿地名 称 绿地面 积( 公顷 ) 木本植 物种 类 (种 ) 乔木株 数( 株/ 公顷 ) 居住区 绿地 0.5 20 100 0.5 - 50 DB2201/T 262022 6 6.3.2 植物配 置 6.3.2.1 居住区 路边 绿地 宜选 择遮 荫效果 好的 乔木 。 6.3.2.2 居住区 绿地 植物 种植 应考 虑建筑 物朝 向, 住宅 窗前 植物配 置应 避免 挡光 ,
24、不 宜配置 高大 乔木 , 应以小 乔木 、花 灌木 为主 。 6.3.2.3 乔木距 离建 筑不 应小 于 5.00 m。 6.3.2.4 绿地配 置宜 采用 复层 种植 结构。 6.3.2.5 宅前小 路边 宜配 置绿 色期 长的地 被植 物。 6.4 单位附 属绿 地 6.4.1 一般要 求 单位附 属 绿 地的 乔木 株数/ 公顷、 木本 植物 种类 应符 合表 5 规定 。 单位附 属绿 地的 乔木 株数 、木本 植物 种类 绿地名 称 绿地面 积 ( 公顷) 木本植 物种 类( 种) 乔木株 数( 株/ 公顷 ) 普通单 位 附属绿 地 0.5 25 150 0.5 - 100 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01 26-2022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 26 2022 城市 绿地 植物 配置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