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1793-2021 中华甲虫蒲螨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pdf
《DB42 T 1793-2021 中华甲虫蒲螨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1793-2021 中华甲虫蒲螨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 15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793 2021 中 华 甲虫蒲 螨人工 繁育及应 用技术 规程 Code of regulation of mass rearing and appliaction for Pyemotes zhonghuajia 2021 - 12 - 23 发布 2022 - 02 - 23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1793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人工繁育技术 . 1 4.1 设施设备 . 1 4.
2、2 替代寄主 . 2 4.3 蒲螨繁育 . 2 5 种螨复壮 . 3 5.1 种螨复壮条件 . 3 5.2 室内复壮 . 3 5.3 野外复壮 . 3 5.4 种螨质量检验 . 3 6 林间释放技术 . 3 6.1 主要防治对象 . 3 6.2 野外释放技术 . 4 7 防治效果检查 . 4 7.1 检查内容 . 4 7.2 检查时间 . 4 7.3 检查方法 . 4 附录 A(资料性) 中华甲虫蒲螨成虫形态特征 . 6 附录 B(资料性) 中华 甲虫蒲螨生物学特性 . 7 DB42/T 1793 2021 II DB42/T 1793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
3、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长江大学农学院。 本文件起草人:董立坤、于静亚、王志华、李传仁、刘超、欧克芳、李鹏、夏文胜。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 可咨询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联系电话: 027-86952116 , 邮箱 : , 对本 文件 的有 关修 改意 见请 反馈 至武 汉市 园林 科学 研究 院, 联系 电话 : 027-86531126 , 邮箱: 。
4、 DB42/T 1793 2021 1 中 华 甲 虫 蒲 螨人工 繁育及 应用技 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规定 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以下简称蒲螨) 人工繁育技术、 林间释放技术和 防 治效果检查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中华甲虫蒲螨人工繁育和释放应用,其他地区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 本 文件。 GB/T 27641 生物防治和其他有益生物的输入和释放准
5、则 LY/T 1704-2007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LY/T 1705-2007 管氏肿腿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SN/T 2118-2008 引进天敌和生物防治管理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华甲虫蒲螨 Pyemotes zhonghuajia 是一种寄生 性 螨, 属蛛 形纲Arachnoidea , 真螨 目Acariformes , 蒲螨 科Pyemoridae , 蒲螨 属Pyemotes , 球腹蒲螨群Vetricosus groups ,为小蠹虫、天牛等多种钻蛀性害虫的重要寄生 性天敌。 3.2 膨腹体 expanding
6、abdomen 雌蒲螨在孕期取食后,腹部 会膨大 呈 球形,即为膨腹体,其大小可达到身体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子代在膨腹体内 发育至成螨后从产孔逐个产出。 3.3 种螨 seed acarid 自然环境 中生长发育或室内人工繁育的第12代,适应性和繁殖力强,用于人工繁殖的蒲螨。 4 人工 繁育 技术 4.1 设施设备 4.1.1 实验室 设备 DB42/T 1793 2021 2 超净 工作 台、 显微 镜、 解剖 镜、 操作 台、 消毒 设备 、 接种 用具 、 冷暖 空调 、 紫外 线杀 菌灯 、 温湿 度 控制仪、人工气候箱、生化培养箱、恒温箱以及温湿度记录仪等。 4.1.2 用具 及耗
7、材 镊子 、 剪刀 、2 ml 无盖 离心 管、 9 cm培养 皿、 脱脂 棉、 酒精 、 饲养 盒、 饲养 筐、2.5 cm 3 cm不透 光黑 色自 封袋 、 图钉 、 托盘 、 烧杯 、 玻璃 棒等 。 设施设备的准备 参照LY/T 1704-2007 中4.1 规定的内容 。 4.2 替代寄主 黄粉虫来源为科研院实验室饲养种群, 并于室内25 条件下用 麸皮饲养。 收集黄粉虫初蛹和新 蜕 皮幼虫置于-20 冰箱冷冻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20 d 。 4.3 蒲螨 繁育 4.3.1 种螨 引种 与选择 4.3.1.1 种螨获得 种螨可从其他繁育单位引进 或在野外剖开被钻蛀性害虫危害的树木,
8、 采集被蒲螨寄生的虫体, 如小 蠹虫、天牛等,带回室内,接入替代寄主进行繁育保种 。 4.3.1.2 种螨选择 从采集扩繁的蒲螨中选择个体发育正常 (蒲螨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 ) 、 寄生 能力 强、 发育 历期 短 并 且较为活跃的群体作为种螨。 4.3.2 蒲螨接 种 准备 4.3.2.1 替代寄主准备 将低温贮存的黄粉虫蛹或幼虫取出,并置于25 的环境中解冻,解冻后用滤纸将虫体表面凝结的 水分吸干备用。 4.3.2.2 用具及消毒 准备2 ml 无盖离心管、棉花塞、饲养盒、镊子、烧杯、消毒用具等。接种前,操作台用75% 酒精进 行消毒,所有用具采用高温灭菌。 4.3.3 接螨 用镊子夹取3
9、头 4头替代寄主接入种螨管内, 置于25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接种结束后用水浸泡 清洗用具,晾干后用75%酒精进行消毒。 4.3.4 替代寄主接种量 在接 种过 程中 , 毎管 可每 次接 种3 头 4 头寄 主。 新接 种寄 主接 螨成 功后 可视 保种 管内 蒲螨 数量 情况 重复接种1 次 2 次。 4.3.5 培养 DB42/T 1793 2021 3 接螨24 h 后将 已寄生上蒲螨的替代寄主转入到新的离心管内, 放入25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每日 检 查其发育情况,及时去除寄主发霉的 离心管 。 4.3.6 出螨 在培养箱内培养8 d10 d,蒲螨长出膨腹体 (膨腹体发育进度及形态参
10、见附录B ), 将寄生良好、 出螨量大的离心管 及时 挑出备用。 4.3.7 包装贮藏 将已扩繁出子代螨的离心管放入 黑色 自封 袋内 , 每袋 装一 管 。 如繁育出来的蒲螨暂时不使用 , 可保 存在温度为10 15 、湿度为50% 80% 的冷藏室内, 保存期 为8 d10 d 。 4.3.8 运输 将从冷藏室内取出装有蒲螨的黑色自封袋, 放到运输保温箱中, 运输保温箱温度控制在10 15 。 可通过公路、铁路、汽车、飞机等运输,运输过程中宜密闭。 5 种螨复壮 5.1 种螨复壮条件 蒲螨在人工繁育 数代后种螨会发生退化, 当出现寄生能力下降、 膨腹体发育缓慢且易死亡以及单雌 产慢量下降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1793-2021 中华甲虫蒲螨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1793 2021 中华 甲虫 人工 繁育 应用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