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5248-2021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技术规范.pdf
《YD T 5248-2021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5248-2021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技术规范.pdf(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5248-20 xx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ultifunctional Steel Pole Engineering of Micr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报批稿) YD 201X-XX-XX 发布 202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ultifunctional Steel Pole E
2、ngineering of Micr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YD/T 5248-20 xx 主管部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信息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 202X 年 XX 月 XX 日 XXXXXX 出版社 202X 北京 前 言 本规范根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6 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的通知 (工信厅科 2016 110 号)的要求而制定。 本规范共分为 8 章,分别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塔身结构设计、 地基和基础 、 构造和工艺要求 、 安装工程和质量验收 。 本规范主要从设
3、计 、 施工 、 验收 三个方面对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规范。 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 、 监督执行 。 本标准在使用过程 中 , 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 , 请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联系 , 并将补充 或修改意见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地址: 北京市西长安街 13 号,邮编: 100804) 。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分会组织编制。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主编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芮芳 陈允锐 汤伟方 葛卫春 孙健 冯飞 参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
4、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通信建设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宋国涛 李震 周双波 张风岭 温纬立 谢郁山 马高东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2 3 基本设计规定 .3 3.1 设计原则 .3 3.2 荷载与作用 .3 3.3 材料选用 .5 4 塔身结构设计 .7 5 地基和基础 .8 5.1 一般规定 .8 5.2 独立基础 .9 5.3 预制装配式基础 .9 5.4 钢管桩基础 .10 5.5 刚性短柱基础 .10 5.6 基础施工 .13 6 构造和工艺要求 .14 6.1 杆体工艺 .14 6.2 防腐处理 .15 6.3 其它
5、.16 7 安装工程 .18 7.1 基本规定 .18 7.2 运输及堆放 .18 7.3 安装 .19 8 质量验收 .20 8.1 基本规定 .20 8.2 一般项目 .20 8.3 主控项目 .25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28 引用标准名录 .29 条文说明 .31 1 1 总 则 1.0.1 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各行业都在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功能相对单 一 、 重复立杆现象 。 为实现多杆合一 , 推进包含通信功能的多功能杆体的集约化建设和 共建共享,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建设空间,编制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高度不超过 16m 的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结构的设计
6、 、 施工 和质量验收。 1.0.3 本规范 根据 GB 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原则制定。 1.0.4 在既有建筑物上加建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结构时 , 应对原建筑结构进行 复核。 1.0.5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本站址位置未来将集成的其他 公共功能的需求。 1.0.6 在建设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时,除满足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2 2 术语 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 Multifunctional Steel Pole of Micro Communication Base Sta
7、tion )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是融合了通信和照明 、 监控 、 交通指示 、 广告 、 环境监 测 、 气象监测 、 应急求助 、 信息互换等两种及以上功能的高度不超过 16m 的钢杆塔结构 , 简称微站钢杆塔。 2.1.2 钢杆塔高度 ( Height of Steel Pole) 钢杆塔塔脚底板底面至塔顶避雷针安装处的垂直距离。 2.1.3 外法兰连接 ( Outer Flange Connection) 法兰盘连接的一种形式,连接螺栓设在相互连接处的外部。 2.1.4 天线抱杆 ( Antenna Pole) 用于固定天线的构件。 2.1.5 热镀锌 ( Hot Galvaniz
8、ing) 将金属浸泡在熔融锌中,使其表面形成保护锌层的工艺。 2.2 符号 H 钢杆塔高度; tg 基础倾斜角度正切值; 风荷载体型系数; wo 基本风压值; s 3 x、 y 钢结构强度计算用塑性发展系数; 基础(包括基础上的土体)及其上部结构的自重标准值; A 截面面积、毛截面面积、基础底面积; L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的重心到基础倾覆边的距离; 土与基础间的摩察系数; Ph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水平力。 kG 4 3 基本设计规定 3.1 设计原则 3.1.1 微站钢杆塔结构设计应遵循 GB 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中相关 规定,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 50 年。 设计使
9、用年限一般不宜低于 25 年。 3.1.2 微站钢杆塔结构的安全等级一般为二级 ; 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微站钢杆塔,其安全 等级可按实际情况确定。 3.1.3 微站钢杆塔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 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变形或耐久性能 的有关规定限值。 3.1.4 微站钢杆塔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 基本组合 表达式及相应荷载的分项系数按 GB 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执行。 3.1.5 微站钢杆
10、塔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分别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 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 荷载组合表达式及相应荷载效应的组合系数按 GB 50068建筑 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执行。 3.1.6 微站钢杆塔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控制条件应符合如下规定: 1. 当业主无具体使用要求时 , 微站 钢杆塔 结构在风荷载频遇组合下 ( 且风压不小于 0.20 kN/m2), 塔顶水平位移不应大于塔高的 1/50。 3.2 荷载与作用 3.2.1 微站钢杆塔上的荷载与作用应分为下列两类: 5 1 永久荷载与作用 : 结构自重、固定设备自重、土重、土压力、 地基变形作用等 ; 2 可变荷载与作用:风荷载、覆冰
11、荷载、地震作用、雪荷载、活荷载(包括平台 安装检修荷载 ) 、温度作用等。 3.2.2 风荷载应按如下规定计算: 1 微站钢杆塔结构所承受的风荷载计算应按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的规 定执行;风压取值不应低于当地基本风压, 且不得小于 0.30kN/m2。 2 风荷载的计算应考虑钢杆塔构件、平台、天线、爬梯及其他附属物的挡风面积; 移动通信天线的挡风面积应按实际方向计算,当同一高度的天线具体方向无法确定时, 可假定天线均匀对称分布 。 由于天线 、 平台 、 主体结构及其他附属物的相互遮挡 , 挡风 面积应考虑折减 , 折减系数应按 YD/T 5131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12、 的规 定执行。 3 微站钢杆塔上的设备(包括天线、广告屏、监控等) 的体型系数如表 3.2.2-1: 表 3.2.2-1 挂载设备的体型系数 设备 体型系数 s 板状天线、广告屏面板、指示牌、监控枪机或板状设备 1.3 表面光滑整体集束天线、柱状设备 0.6 表面粗糙集束天线或玻璃钢槽钢拼装桶状罩 0.95 球状监控或球状设备 0.9 4 微站钢杆塔的杆身体型系数 s 可按照表 3.2.2-2 采用。 表 3.2.2-2 微站钢杆塔的杆身体型系数 截面形式 体型系数 s 表面光滑 0.6 圆形 表面粗糙 0.9 6 截面形式 体型系数 s 四边形 1.3 六边形及八边形 1.2 十二边形 0
13、.9 十六边形及以上 0.8 注: “粗糙 ”系指结构表面有突出肋条的情况。 5 计算风振系数时,单管塔结构的阻尼比可取 0.01,格构式塔架的阻尼比可取 0.02。 3.2.3 雪荷载的计算应按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执行, 基本雪压按 50 年一遇采用。 3.2.4 地震作用可按如下规定确定: 1 微站钢杆塔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一般为标准设防类 (丙类 ) , 有特殊使用要求时 按现行相关国家标准另行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应按其所在地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采用, 但建于建筑物上的钢杆塔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可按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采用 , 且抗震验 算时应考虑建筑物的影响。 2 地震作用计
14、算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计算方法按 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的规定执行。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 0.2g) 及以下时 , 微站钢杆塔结构及地基基础可不进行抗 震验算,仅需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微站钢杆塔结构应同时考虑竖向地震与水平地震作用 的不利组合。 3.2.5 计算微站钢杆塔动力特性时,宜把杆体内外线缆重量按高度均匀考虑在杆体结构 上。 3.2.6 计算微站钢杆塔结构的地震作用时 , 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自重标准值和各 7 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结构自重和各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 1 对结构自重(结构和配件自重
15、、各种功能模块设备自重等) 取 1.0。 2 对平台的活荷载取 0.5。 3 对平台的雪荷载取 0.5(与活荷载不重复,取大者 ) 。 3.2.7 覆冰荷载的计算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微站钢杆塔结构设计应考虑结构构件、天线和挂载的其他功能模块设备表面覆冰 后所引起的重力荷载及挡风面积增大的影响。 2 基本覆冰厚度应根据当地离地 10m 高、 重现期 50 年的观测资料分析确定。当无 观测资料时,应通过实地调查确定,或按当地经验数值分析。 3.3 材料选用 3.3.1 微站钢杆塔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 、 伸长率 、 屈服强度和硫 、 磷含量的 合格保证 , 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
16、保证 。 焊接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 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3.3.2 微站钢杆塔结构的钢材宜采用 Q235 普通碳素结构钢、 Q345 低合金结构钢、 20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 , 有条件时也可以采用 Q390、 Q420、 Q460 等钢材强度等级更高的结 构钢, 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 GB/T 700碳素结构钢 、 GB/T 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 构钢 和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的规定 。 需要焊接的结构不得采用 Q235 普通碳 素结构钢 A 级;主要受力构件在冬季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 -20时, 宜采用 D 级及以上 钢材。 3.3.3 连接材料应符合
17、下列要求: 1 微站钢杆塔结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时 , 选用的焊条应符合 GB/T 5117非合金 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或 GB/T 5118热强钢焊条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构件钢材的强 8 度相适应,可按下列原则选用: ( 1) 对于 Q235 钢, 宜选用 E43型焊条。 ( 2) 对于 Q345 钢, 宜选用 E50型焊条, ( 3) 对于 Q390 钢、 Q420 钢、 Q460 钢, 宜选用 E55型或 E60型焊条。 ( 4)对于不同强度钢材的连接焊缝,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2 采用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时 , 焊丝和相应的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 不 同强度的钢材相焊
18、接时,可按强度较低钢材选用焊接材料。 焊丝和焊剂应符合 GB/T 14957熔化焊用钢丝的规定。 3 钢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宜选用高强度材料的普通螺栓, 高强度螺栓可采用 45 号钢、 40Cr、 40B 或 20MnTiB 钢制作并应符合 GB/T 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 大 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的规定。 4 地脚锚栓宜采用 Q235 钢 、 Q345 钢或 Q390 钢制作 , 也可采用 35 号 、 45 号优质 碳素钢或 40Cr 合金结构钢制作,但不得焊接。 3.3.4 微站钢杆塔结构常用材料强度设计指标应满足 GB 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和 YD/T 5131移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5248-2021 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技术规范 5248 2021 微型 通信 基站 多功能 杆塔 工程技术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