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3853-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集群核心网间接口.pdf
《YD T 3853-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集群核心网间接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3853-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集群核心网间接口.pdf(20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060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信 行业标准 YD/T XXXXXXXX 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B-TrunC) 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集群核心 网间接口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rface between trunking core networks of LTE based 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B-TrunC) system (Phase 2) (报批稿)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2、 发 布 YD/T XXXXXXXX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 术语和定义 .2 3.2 缩略语 .2 4 网络架构 .3 4.1 集群核心网互联架构 .3 4.2 跨集群核心网的接口和协议栈 .4 5 Tc1 接口要求 .5 5.1 概述 .5 5.2 业务过程 .7 5.3 消息定义 .17 5.4 信息单元 .34 5.5 Result-Code 和 Experimental-Result 取值 .51 6 Tc2 接口要求 .52 6.1 信令流程 .52 6.2 SIP 信令消息格式 .114 6.3
3、SIP 信令消息 .118 6.4 SIP 信息单元 .185 7 S6a 接口要求 .201 8 S5/S8 接口要求 .202 9 S10 接口要求 .202 9.1 基本要求 .202 9.2 集群要求 .202 YD/T XXXXXXXX II 前 言 本标准是 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B-TrunC)系统(第二阶段) 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 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a)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总体技术要求 ; b)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安全技
4、术要求 ; c)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空 中接口; d)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终 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e)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集 群基站与集群核心网间接口; f)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集 群核心网间接口; g)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5、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集 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h)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空 中接口; i)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终 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j)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集 群基站与集群核心网间接口; k)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集 群核心网间接口; l) YD/T 基
6、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集 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科技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 公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 (中国 )
7、 有限公司 、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 首都信息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晓华、袁剑、蔡杰、吴迪、刘荣朵、陈钢、李侠宇、陈迎、郑伟、叶亚娟、 龚达宁、周艳芳、李永奇、王芳、张玲、唐春莺、胡培成、杨小倩、毛磊、褚丽、王璐、李鹏、周巍、 关洪军、陈宏、王晓峰。 YD/T XXXXXXXX 1 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 术要求 集群核心网间接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集群核心网间接口技术要 求,包括 Tc1、 Tc2、 S6a、 S5/S8
8、/S10等接口。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B-TrunC)系统(第二阶段)的集群核心网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2622-2013 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 EPC)接口技术要求 S3/S4/S5/S8/S10/S11/S16 YD/T 2624-2013 演 进 的 移 动 分 组 核 心 网 络 ( EPC ) 接 口 技 术 要 求 S6a/S6d/S13/S13/STa/SWd/SWx
9、/SWa/SWm/S6b YD/T xxxx-xxxx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终端到 集群核心网接口 3GPP TS 23.401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 (E-UTRAN)接入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增强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 3GPP TS 24.008 移动无线接口层 3规范 ;核心网协议
10、;第 3阶段 (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Core network protocols; Stage 3) 3GPP TS 29.229 基于 Diameter协议的 Cx和 Dx接口 ;协议细节 ( Cx and Dx interfaces based on the Diameter protocol;Protocol details) IETF RFC 2046-1996 MIME第 2部分:媒体类型(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 MIME) Part Two: Media
11、Types) IETF RFC 2234-1997 语 法 规 范 的 扩 展 巴 科 斯 - 瑙 尔 范 式 ( Augment BNF for Syntax Specifications:ABNF) IETF RFC 2617-1999 HTTP鉴权 : 基本和摘要访问鉴别( HTTP Authentication: Basic and Digest Access Authentication) IETF RFC 3261-2002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ETF RFC 3265-2002 基于 SIP的事件通知 ( S
12、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Specific Event Notification) IETF RFC 3550-2003 实时应用程序传输协议( RTP: 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IETF RFC 3588-2003 Diameter基础协议( Diameter Base Protocol) IETF RFC 4566-2006 SDP会话描述协议(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IETF RFC 6733-2012 Diameter基础协议
13、( Diameter Base Protocol) YD/T XXXXXXXX 2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调度台 dispatcher 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 LTE宽带集群核心网,可以发起集群调度业务的特殊终端,业务权限高 于普通终端。 3.1.2 宽带集群 broadband trunking 基于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 支持宽带数据传输业务 、 语音和多媒体形式的集群指挥调度业务的宽 带无线通信系统。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TrunC 宽带集群通信 Broadband Trunking Commu
14、nication CC 国家码 Country Code DC 调度台 Dispatcher eNB(eNode B) 演进 型 Node B Evolved NodeB eHSS 增强的归属用户服务器 Enhanced Home Subscriber Server eMME 增强的移动性管理实体 Enhance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GDN 群组号码 Group Dailing Number GID 群组标识 Group IDentity GTP GTP 隧道协议 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IANA 互联网编号管理局 Internet
15、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MSI 国际移动用户标识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LTE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MCC 移动国家码 Mobile Country Code 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NC 移动网络码 Mobile Network Code SGW 服务网关 Serving GateWay PGW 分组数据网网关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PLMN 公共陆地移动网 Public Land
16、 Mobile Network QoS 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RTP 实时传输协议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SCTP 流控制传输协议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YD/T XXXXXXXX 3 SDP 会话描述协议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IP 会话初始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TAC 跟踪区代码 Tracking Area Code TAI 跟踪区标识 Tracking Area Identity TCF 集群控制功
17、能 Trunking Control Function TCN 集群核心网 Trunking Core Network THSS 集群归属用户服务器 Trunking Home Subscriber Server TMF 集群媒体功能 Trunking Media Function UDN 用户拨号号码 User Dailing Number UE 用户终端 User Equipment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4 网络架构 4.1 集群核心网互联架构 集群核心网互联架构如 图 1 所示。 eMME通过 S6a接口连接 HSS,传输 IP分组数据用
18、户和业务的签约 信息 ; TCF通过 Tc1接口连接 THSS, 传输集群用户和业务的签约信息 ; TCF/TMF间通过 Tc2接口传递信令和 媒体数据; eMME间通过 S10接口连接; xGW间通过 S5/S8接口连接。对于统一 eHSS组网场景,图中漫游地 和归属地的 eHSS是同一个逻辑实体。 YD/T XXXXXXXX 4 图 1 集群核心网互联架构 4.2 跨集群核心网的接口和协议栈 核心网接口及其应用协议栈如 表 1 所示。 表 1 核心网接口及对应协议栈 接口 应用协议 传输协议 连接网元 S6a Diameter SCTP eMMEeHSS S10 GTP-C UDP eMM
19、EeMME S5 GTP UDP xGW xGW S8 GTP UDP xGW xGW Tc1 Diameter SCTP TCFeHSS Tc2-C SIP UDP TCF TCF Tc2-U RTP UDP TMFTMF 控制面协议栈如 表 2 所示。 表 2 控制面协议栈 TCF / TMF SGW PGW xGW TCF / TMF SGW PGW xGW S 5 / S 8 T c 2 T c 1 S 6 a eMME eMME S 10 T c 1 S 6 a eNB T - eNB S 1 - TS 1 集群终端LTE 数据终端 Uu - T Uu eNB T - eNB S 1
20、 - TS 1 集群终端LTE 数据终端 Uu - T Uu HSS THSS eHSS HSS THSS eHSS S 6 a S 6 a YD/T XXXXXXXX 5 用户面协议栈如 表 3 所示。 表 3 用户面协议栈 5 Tc1 接口要求 5.1 概述 5.1.1 Diameter 基础协议顺从 除本标准中修改定义的方法 、 命令 、 属性值对 、 返回结果和错误码之外 , 本接口应遵循 IETF RFC 3588 定义的 Diameter基础协议 。 除非特别声明 , 需要遵循 IETF RFC 3588定义的错误处理过程以及对不认识信 息的处理过程。 5.1.2 计费功能 本接口
21、不使用 IETF RFC 3588定义的计费功能 , 包括计费会话状态机 、 相关的命令码以及属性值对 。 5.1.3 会话使用 eHSS 与 TCF 之间的所有 Diameter 会话,都是隐式结束。 对于该接口上的所有 diameter 消息, 其 Auth-Session-State 默认值为“不维护”。会话隐式结束就是服务端不维护会话的状态信息,客户端 不应该向服务端发送重新授权请求以及会话结束请求。 Diameter 基础协议采用 Auth-Session-State 属性值对作为实现隐式会话的实现机制。 PHYPHY MAC RLC MAC RLC NAS NAS PDCP PD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3853-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集群核心网间接口 3853 2021 基于 LTE 技术 宽带 集群 通信 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2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