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T 4040-201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测试方法.pdf
《MH T 4040-201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H T 4040-201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测试方法.pdf(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220.50 V 54 备案号: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4040201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 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voice communication switch system 2013 - 05 - 10 发布 2013 - 08 - 01 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 40402013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定 义和缩略语 . . 2 4 测试条件 及测试用仪器、
2、器件 . 2 5 功能测试 . . 5 6 性能及技 术指标测试 . . 26 7 工作环境测试 . . 41 MH/T 4040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空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庆革、邱燕霖、吴戈、郭静、李洁、董梅、陈巧雅。 M H MH/T 40402013 1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
3、交换系统(以下简称空管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的测试 条件及测试用仪器和器件、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技术指标测试和工作环境测试的方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空管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380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 GB 8898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 GB/T 15279 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GB/T 16654 ISDN(2B+D)NT1用户 网络接口设备技术要求 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
4、安全技术规范 GB/T 22727.1 通信产品有害物质安全限值及测试方法 第1部分:电信终端产品 MH/T 4027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技术规范 YD/T 772 集团电话进网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YD/T 976 B-ISDN用户网络接口(UIN)物理层规范 YDN 034 ISDN网络用户 网络接口规范 ITU-T G.703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特性 ITU-T G.711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 ITU-T G.712 脉冲编码调制信道的传输性能特性 ITU-T G.728 采用低延迟码激励线性预测的16kbit/s语音编码 ITU-T Q.400Q.490 信令系
5、统R2规范 ITU-T Q.611 来话No.5信令系统的逻辑程序 ITU-T Q.612 去话No.5信令系统的逻辑程序 ITU-T Q.23 按键话机的技术特性 ITU-T V.23 公用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标准化600/1200 Bd调制解调器 ECMA 142 私有综合服务网络64K电路基本服务 ECMA 143 私有综合服务网络电路基本服务 ECMA 165 私有综合服务网络通用功能协议 ECMA 203 私有综合服务网络呼叫强插补充服务 ECMA 225 私有综合服务网络附加网络特性传输控制 ECMA 264 私有综合服务网络呼叫优先级控制补充服务 ECMA 312 私有综合服务网络
6、在ATS服务中的专用标准 ETSI 300 4022 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用户1号信令系统协议,数据链路层,通用协议规范 MH/T 40402013 2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MH/T 402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系统 system 设备和人机界面的总和。 3.1.2 席位终端 position terminal 联机工作时被赋予角色(如管制员、主任值班员、系统监控员等)的通信控制面板。 3.1.3 日志 log 对系统运行监控、配置操作、日期、时间、使用者及动作(不限于)等相关操作的记载。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T
7、S-QSIG 基于Q点的空中交通服务信令(Air Traffic Secvices Signalling at Q Reference Point) CO 中心局交换机(Centra l Office) DA 通过席位面板上的单个预设按键,直接进行预设目标号码拨号(Direct Access) DTMF 双音多频(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ECMA 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uropean T 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s Institute) 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e Posi tioning System) HF 高频(High F
8、requency) IA 通过席位面板上的拨号盘输入目标号码拨号(Indirect Access)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 vices Digital Network) ITU-T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 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T) MFC 多频码(Multi-Frequency Code) PABX 专用自动交换机(Priva te Automatic ) PCM 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 de Modulation) PSTN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 h Telephone Netwo
9、rk) PTT 按键发射、释放接收的通信方式(Push-To-Talk) UHF 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 VHF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4 测试条件及测试用仪器、器件 M H MH/T 40402013 3 4.1 测试条件 4.1.1 测试环境为: a) 温度:0 40 ; b) 相对湿度:40%90%,机内无凝结水; c) 气压:86 kPa106 kPa。 4.1.2 电源电压为交流 220 V22 V ,频率为 50 Hz3 Hz。 4.2 测试用仪器、器件 所用测试仪器应计量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器的误差应小于被测参数允许误差的三
10、分之一。所用仪 器和器件如下: a) 数字毫秒计: 测量范围:0.1 ms9 999.9 ms; 时标稳定度:510 -5 ; 测量误差:510 -5 1个尾数字; 适应信号幅度:DC5250Vpp; 输入阻抗:200 k; 适应信号:正、负电脉冲,正、负电位跃变,空接点; 电源:220 V22 V ,50 Hz; b) 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10 Hz1 MHz; 频率精确度:频率范围的3%加1Hz; 正弦波特性: 输出电压:5 Vrms(600 负载) ; 频率特性:10 Hz1 MHz,0.5 d B(参考频率 1 kHz,600 负载) ; 失真因素:500 Hz20 kHz:0.0
11、2%; 100 Hz100 kHz:0.1%; 50 Hz200 kHz:0.3%; 20 Hz500 kHz:0.5%; 10 Hz1 MHz:1.5%; 外部同步特性: 同步范围:1%/V; 最大允许输入电压:15 V(DC+AC 峰值) ; 输入阻抗:大约 150 k; 输出阻抗:大约 600 ; 输出衰减:0 dB,-10 dB,-20 dB,-30 dB ,-40 dB,-50 dB。在 600 负载时精确度 可达1 dB; 电源规格:220 V22 V、50 Hz; c) 小型程控交换机; d) 单机电话(两线、四线电话,磁石电话); e) 语音记录仪; f) VHF/HF 设备;
12、 g) 频谱分析仪: MH/T 40402013 4 频率范围:9 kHz3 GHz; 分辨率带宽:5 Hz3 MHz,以1 至10 连续步进; h) 失真测试仪: 频率范围:20 Hz20 kHz; 电压范围:100 mVrms300 mVrmv; 测量范围:0.01%50%; 剩余失真度:0.03%; 基波陷波:80 dB; 最大输入电压:DC+AC 峰值小于 400 V; i) 静电测试设备: 范围:07 500 V;02 000 V开关可调; 精度:高于 2%; 偏移值:10 min 数值稳定后,每小时偏移值的 0.4%; 反应速度:10%90%; 电源:117 V 、60 Hz或22
13、0 V 、60 Hz; j) 阻抗测试仪: 电源:90 V132 V 或198 V264 V; 阻抗测量范围:200 m3 k; 基本精度:1%; 高速测量时间:9 ms; k) 电平测量仪: 收信电平测量范围:-100 dB+50 dB; 发信电平测量范围:-77.9 dB+12 dB,平衡0 阻抗时最高输出电平+18 dB; 电平测量误差:0 dB 误差0.1 dB、频响误差0.2 dB、电平线性误差0.25 dB; 回波损耗:30 dB; 输入(或输出)阻抗: 不平衡:75 、(输出0 ); 平衡:600 、150 、 (输出0 )、高电平约为 30 k; 显示分辨率:0.01 dB;
14、l) 示波器: 通道个数:2; 带宽:60 MHz; 实时采样速率:500 MS/s; 输入耦合方式:直流、交流、接地; 输入阻抗:1 M0.02 M; 时间间隔测量精确度: 单次:( T +10010 -6 N +0.6); 平均值:( T +10010 -6 N +0.4); T 采样间隔时间,单位为纳秒(ns); N 读数; m) 时间测量仪; n) 噪声测试仪: 测量范围:35 dB130 dB; M H MH/T 40402013 5 分辨率:0.1 dB; 频率范围:31.5 Hz8 kHz; 允许误差:2 dB; o) 彩色分析仪: 亮度测量范围:0.1 cd/m 2 9 999
15、 cd/m 2 ,精度2%(定标后); 色品坐标:x、y,u、v,u、v显示小数点后 3 位有效数字; 测量精度:0.002(标准光源标定后); 色温:以 4位有效数字乘以 10 n 方式显示相关色温 K; 测量速度:每秒 4 次; 记忆通道:10 个(可长期记忆,还可任意预置); 测量距离:014 cm; 数据输出:RS232 串行输出; p) 透光率检测仪: 测量范围:0100%; 测量孔径:5 mm; 光源:可见光(D65 光源); 重复性:0.2; 分辨率:0.1%; 工作电源:一节 5 号(AA)碱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 工作电压:0.8 V1.5 V; q) 触摸点测试仪; r) 阻
16、抗反射电桥; s) 万用表: 基本电流电压精度:0.09%; 电容测量范围:0.1 nF10 mF; 电阻测量范围:0.1 100 M; t) 磁干扰仪器: 干扰频段:10 kHz1 GMHz; 干扰波幅:30 dBV; 干扰强度:大于正常传输信号 3 dB; 工作温度:10 50 ; 工作电压:220 V22 V。 5 功能测试 5.1 基本功能测试 5.1.1 多任务并行 5.1.1.1 测试过程 系统正常工作。 同时启动所有可用的无线通信、有线通讯、监控等任务。 5.1.1.2 合格判定 MH/T 40402013 6 多个任务应能够同时工作,互不干扰。 5.1.2 完全无阻塞的语音交换
17、 5.1.2.1 测试过程 使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将有线电话、无线频率通讯资源配置到席位终端面板。 逐一单项测试席位配置资源。 系统所有席位同时启动配置的有线任务、无线任务及监控任务等,使多项任务并行工作。 查看各项任务的工作状态。 5.1.2.2 合格判定 在单项测试情况下,系统的每项通讯任务均应正常工作。在多项测试情况下,系统的有线任务、无 线任务及监控任务等,也均应能同时正常工作。 5.1.3 支持在全功能能力下的主备工作方式 5.1.3.1 测试过程 确定系统在全功能能力下正常运行,主备机同时正常工作。 关闭主机,可实现无缝切换,备机独立运行,席位终端界面无任何闪烁现象。 关闭备机
18、,可实现无缝切换,主机独立运行,席位终端界面无任何闪烁现象。 恢复主备机同时工作状态。 5.1.3.2 合格判定 切换过程中、切换后或恢复同时运行,系统全功能能力运行应无中断,运行正常。 5.1.4 支持各种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和数据通信接口 5.1.4.1 测试过程 系统的模拟无线通信接口应至少包括PTT信号输出、发射音频信号输出、接收音频信号输入、SQL 静噪信号输入、地信号。 系统的模拟有线通信接口应包括磁石电话、专线电话、卫星电话、PSTN、PABX等接口。 系统传输可采用E1、ISDN、RS232/422、V.35等方式。 5.1.4.2 合格判定 应支持PTT信号输出、发射音频信号输
19、出、接收音频信号输入、SQL静噪信号输入、地信号等无线通 信接口;应支持包括磁石电话、专线电话、卫星电话、 PSTN、PABX等有线通信接口;支持E1、ISDN、 RS232/422、V.35等数据通信接口。 5.1.5 在线自检能力 5.1.5.1 测试过程 确定在线自检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选取并移除需要测试的可替换最小功能模块。 启动自检功能,查看是否检测到所缺的功能模块。 M H MH/T 40402013 7 恢复已经移除的模块。 5.1.5.2 合格判定 移除可替换的最小功能模块时,监控维护终端上应有告警指示,应能检测到模块消失;恢复可替换 的最小功能模块后,应能再次检测到模块。能循
20、环测试所有功能模块。 5.1.6 支持外部时钟源和内部时钟源 5.1.6.1 测试过程 确保外部时钟源(例如GPS时钟信号)作为系统时钟。 断开外部时钟源。 恢复外部时钟源。 5.1.6.2 合格判定 断开外部时钟源,监控维护终端上应有告警指示,系统应能自动切换到内部时钟源,系统正常运行; 恢复外部时钟源,系统应能自动切换到外部时钟源,系统正常运行。 5.2 无线通信功能测试 5.2.1 无线通信基本功能 5.2.1.1 测试过程 选择一个正常工作的席位,席位上配置超过10个以上的无线信道。 对每个信道进行收、发选择及功能测试。 5.2.1.2 合格判定 每个席位应能同时支持10个以上的无线信
21、道操作。席位应能提供多个无线信道的状态和收发选择, 并能将用户的选择情况发送到中央处理子系统,同时在席位界面上进行显示。中央处理子系统应能处理 该收发选择信息,并建立或拆除相应的语音通路。 5.2.2 无线信道配置 5.2.2.1 测试过程 在监控维护子系统上,选择无线模块进行参数配置。 选择一个具有权限的席位,在席位上对选择的无线模块进行配置。 5.2.2.2 合格判定 席位上的无线信道应能通过监控维护子系统进行配置,也能由用户根据一定的权限在席位上自行配 置。 5.2.3 无线信道空闲、监听、指挥工作模式设置 5.2.3.1 测试过程 选择一个可正常工作的席位,将席位上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
22、设置为空闲工作模式。 将席位上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设置为监听工作模式。 MH/T 40402013 8 将席位上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设置为指挥工作模式。 5.2.3.2 合格判定 被设置为空闲工作模式的无线信道应不能进行收发操作;被设置为监听工作模式的无线信道应能对 接收信号进行监听;被设置为指挥工作模式的无线信道应能进行发送控制及接收信号操作。三种模式设 置过程中均应不影响席位的状态显示。 5.2.4 PTT 和语音信号的传输 5.2.4.1 测试过程 在席位上选择发射操作的无线信道。 通过外部接入设备激活PTT。 通过外部接入设备进行语音通讯。 5.2.4.2 合格判定 应能通过席位插孔上
23、插入的设备进行PTT和语音信号的传输,且能操作无线信道。无线信道PTT被激 活后,操作席位和未操作席位均应有相应的状态显示,且状态显示能对操作席位和其他席位予以区分。 5.2.5 SQL 和语音信号的传输 5.2.5.1 测试过程 无线接口通过中央处理子系统与设置的席位建 立连接,无线接口接收的SQL信号和语音信号通过中 央处理子系统传送到席位上。 观察SQL信号在席位上的SQL状态显示。 席位上相应的音频信号设备有音频信号输出。 5.2.5.2 合格判定 无线接口SQL信号在席位上应有相应的状态显示,语音信号应能由席位插孔上连接的音频输出设备 输出。 5.2.6 比选延时功能 5.2.6.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H 4040-2013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测试方法 4040 2013 民用航空 空中 交通 管制 语音 通信 交换 系统 测试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