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148-2021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规范.pdf
《DB41 T 2148-2021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148-2021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规范.pdf(1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100 CCS C 75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2148 2021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规范 2021 - 07 - 06 发布 2021 - 10 - 0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148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隐患分类与分级 . 3 6 隐患排查 . 3 7 隐患治理 . 4 8 持续改进 . 5 附录 A(资料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6 附录 B(资料性) 锅炉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2、 16 附录 C(资料性) 压力容器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24 附录 D(资料性) 压力管道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36 附录 E(资料性) 电梯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45 附录 F(资料性) 起重机械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72 附录 G(资料性) 客运索道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92 附录 H(资料性) 大型游乐设施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103 附录 I(资料性)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108 附录 J(资料性)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117 附录 K(资料性) 气瓶充装单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123 DB41/T
3、 2148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 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庆秋、王岳峰、王国防、秦峰、贾森、崔卫东、王磊、肖晖、刘彦楠、陈静、 王允、刘鹏鹏。 DB41/T 2148 2021 1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实施 工作的 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 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SG 07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Z600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DB41/T 185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TSG 08和 DB41/T 18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的自然人,一般是
5、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 (产权所有人 ),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 注 1: 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是使用单位;共 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是使用单位;没有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用于出租的,出 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 注 2: 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个体工 商户等。 3.2 特种设备 安全 隐患 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程
6、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或 者因其他因素在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的 影响和管理上的缺陷。 3.3 隐患排查 使用单位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作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 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隐患进行 检查识别 的工作过程。 DB41/T 2148 2021 2 3.4 隐患治理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机构设置 4.1.1 使用单位应根据 本文件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构, 明 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其人员组成应包括使 用单位主要负责人、
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 。 4.1.2 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1.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负责组织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1.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负责实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2 制度建设 使用单位 应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 明确排查范围、排查内容、排查频次及治理 、 验收要求及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等内容。 4.3 人员培训 4.3.1 使用单位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并纳入本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8、分层次、分阶段组 织员工培训学习,使其掌握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并保留培训记录。 4.3.2 培训内容应涵盖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 规章、 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4.4 资料收集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前应准备的基础资料: a) 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b) 特种设备清单及其布置; c)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 专项 预案; d) 特种设备人员情况,包括持证情况、培训情况和人员配置情况等; e) 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报告); f) 特种设备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g) 特种设备应急演练情况; h) 自然环境和作业条件; i) 特种
9、设备相关事故案例; j) 相关 隐患排查治理 资料。 4.5 信息化管理 使用单位应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排查出的隐患录入管理平台,实现对本单位 的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化动态管理。 4.6 文档管理 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 理制度、重大隐患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等内容的文件资料,并建立和保存有关记录的电子文档;涉 及重大隐患时,其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验收意见全程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DB41/T 2148 2021 3 5 隐患分 类与分级 5.1 隐患分类 5.1.1 特种设备隐患可分为使用单位管理类隐患和设备
10、类隐患。 5.1.2 使用单位管理类隐患指因管理缺失、人员自身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隐患。 5.1.3 设备类隐患指因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缺陷、缺失或失效所导致的隐患。 5.2 隐患分级 5.2.1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 消除 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 患。 5.2.2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 消除 的隐患。 5.2.3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 改消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 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 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 , 使用单位自身难以 消除 的隐患。 5.2.4 存在但不局限于
11、以下情况之一的隐患,应确定为重大隐患: a) 使用非法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 的特种设备 的; b) 使用 国家明令淘汰 的特种设备 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的; c)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或者异常情况,继续 使用的; d) 缺少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e) 超过特种设备规定的参数范围使用的; f) 使用应当报废的特种设备, 且 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手续的; g)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发现问题,责令改正而不予改正 的 ; h)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注: “检验不合格的
12、特种设备” 为: 超期未检或检验检测结论为“不合格”、“不符合要求”或“不允许使用”的 特种设备;检验报告注明的安全状况等级为“ 5级”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 4级”或者“ 5级” 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 检验报告注明的安全状况等级为“ 4级”的工业压力管道。 6 隐患排查 6.1 隐患排查要求 使用单位应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 风险点 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将存在较大以 上风险的场所、区域、部位、环节及其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重点。 6.2 制定排查计划 6.2.1 隐患排查计划 应明确隐患排查的项目、内容、方法、责任人和频次。 6.2.2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的内容主要
13、包括: a) 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范的建立落实情况; b) 应急 专项 预案制定、演练,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维护和使用方法的培训情况; c) 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和日常维护、保养、自行检查、检验、检测情况; d) 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 情况; DB41/T 2148 2021 4 e)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f) 其他影响特种设备 安全的情况。 6.3 编制清单 6.3.1 使用单位应按照 6.2.2 所列特种
14、设备隐患排查主要内容 (见 附录 A 附录 K) 编制本单位特种设 备使用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设备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6.3.2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见 附录 A。 6.3.3 设备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见 附录 B 附录 K。 6.4 组织实施 6.4.1 使用单位应按照隐患排查计划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形成隐患和问题清单。 6.4.2 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 部门报告。 6.4.3 重大隐患 消除 前或者 消除 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 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
15、 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及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 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6.4.4 重大 隐患涉及相邻地区、单位或者公众安全的,应及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告 知相关单位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明示,并加强对治理工作的协调。 7 隐患治理 7.1 隐患治理要求 7.1.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 理、公司治理等。 7.1.2 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 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治理有效。能立即整 改的隐患应立即
16、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 展为事故。 7.2 隐患治理流程 7.2.1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治理 结果验收等环节。 7.2.2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隐患等级、治理期限、治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等 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 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 析,并制定科学的 治理方案和有效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治理效果组织验收。 7.3 一
17、般隐患治理 对一般隐患,应当场发现,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隐患,由使用单位各级(公司、车间、部门、 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限期治理,治理情况 应经 相应层级的负责人进行确认。 7.4 重大隐患治理 对重大隐患,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DB41/T 2148 2021 5 a) 根据需要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局部停产停业或者全部停产停业; b)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安全隐患的现状、 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难以 立即治理的,应当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 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
18、方式、 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c) 根据隐患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明确治理目标和任务、治理方 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保障、责任部门和人员、治理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复 查工作要求和安排 等内容; d) 落实治理方案,消除安全隐患。 7.5 隐患治理验收 7.5.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隐患治理结果确认工作机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 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 。 7.5.2 重大隐患治理完毕后, 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评估,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理。 8 持续改进 8.1 检查评审 8.1.1 使用单位每年应至少对隐患排查治理体
19、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8.1.2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 域 、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 8.2 更新 8.2.1 使用单位 应 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状况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更新特种设备隐患信息。 8.2.2 使用单位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隐患排查治理的影响,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更新隐患信息: a) 法规、标准变化引起隐患等级的改变; b)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隐患的再 评估 ; c)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d) 补充新排查出的隐患; e) 隐患等级变化后,需要对隐患治理措施的调整; f) 使用单位开展非常规作业活
20、动、新增或变更的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 g) 定期检查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8.3 沟通 8.3.1 使用单位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隐患排查治理沟通机制, 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 排查治理效果和效率。 8.3.2 重大隐患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DB41/T 214 8 2021 6 附录 A (资料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见表 A.1。 表 A.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 查治理清单 序 号 分 类 排查项目 排查依据 排查 人 排查 周期 排查方法 治理措施 治理验 收情况
21、1 资 源 配 置 机 构 设 置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 种设备的类别、品种、用途、数量等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 管理机构,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职责,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 : 1)使用电站锅炉或者石化与化工成套装置的 ; 2)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使 用 30 台以上 (含 30 台 )电梯的 ; 3)使用 10 台以上 (含 10 台 )大型游乐设施的,或者 10 台以上 (含 10 台 )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非公路用 旅游观光车辆的 ; 4)使用客运架空索道,或者客运缆车的 ; 5)使用特种设备 (不含气瓶 )总量 50 台以上 (含 50
22、 台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 安全法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08) 安全 管理 人员 12 个 月 查看设置 文件 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 职责,逐台落实安全 责任人 2 人 员 配 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 安全法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08) 安全 管理 人员 12 个 月 查看任命 文件 配备安全管理负责 人,并明确其职 责 DB41/T 214 8 2021 7 表 A.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续) 序 号 分 类 排查项目 排查依据 排查 人 排查 周期 排查方法 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148-2021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规范 2148 2021 特种设备 安全隐患 排查 治理 实施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