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4368-2021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pdf
《DB37 T 4368-2021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4368-2021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160 CCS P 57 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 37/T 4368 2021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armlan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2021 - 06 - 15 发布 2021 - 07 - 15 实施 山东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T 4368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农田节水灌溉分区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模式 . 3 农田节水灌溉分区 . 3 4.1 农田节水灌
2、溉工程模式 . 3 4.2 分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适宜模 式 . 6 4.3 5 农田节水灌溉规划 . 6 一般规定 . 6 5.1 基本资料 . 6 5.2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 . 7 5.3 规划要求 . 7 5.4 6 工程设计 . 7 一般规定 . 7 6.1 灌溉标准 . 7 6.2 灌溉制度 . 8 6.3 供用水量平衡分析 . 8 6.4 工程布置 . 9 6.5 小型水源工程设计 . 9 6.6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 . 9 6.7 水肥一体化设施设计与水质处理 . 11 6.8 设计成果 . 12 6.9 7 综合措施 . 12 农艺节水措施 . 12 7.1 管理措施 . 12
3、 7.2 8 工程施工与验收 . 13 工程施工 . 13 8.1 设备安装 . 13 8.2 工程验收 . 13 8.3 9 工程管理 . 14 工程建设管理 . 14 9.1 工程运行管理 . 14 9.2 工程管护与经营管理 . 15 9.3 附录 A(资料性) 山东省农田节水灌 溉分区布局 . 16 DB 37/T 4368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
4、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宁江、马海燕、高印军、于晓蕾、姜瑶。 DB 37/T 4368 2021 III 引 言 山东省地处半湿润地区,域内自 然条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差异较大,同时山东 省作为农业大省,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重任,也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要 求。鉴于此,为适应土地经营模式的变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分区域指导我省农田节水灌溉 工程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在充分采纳和吸收现行国家和行业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山 东省
5、省情的不同区域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DB 37/T 4368 2021 1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节水灌溉规划、工程设计及建设与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工 程运行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 质标准 GB/T 20203 2017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20203 管道
6、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21303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88 201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T 50363 2018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510 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 GB/T 50596 雨
7、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0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25 机井技术规范 GB/T 50662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GB/T 50979 橡胶坝工程技术规范 SL 23 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 SL 25 砌石坝设计规范 SL 56 农村水利技术术语 SL 154 机井井管标准 SL 189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 式土石坝设计导则 SL 22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 SL 236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DB 37/T 4368 2021 2 SL/T 238 水资源评价导则 SL/T 246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
8、术管理规程 SL 253 溢洪道设计规范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SL 27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 282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SL 31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SL/T 334 牧区草地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 SL 364 土壤墒情监测规范 SL/Z 376 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 SL 39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SL 399 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L 400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SL 470 灌溉用过滤器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SL 482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SL 550 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SL 588 水利信息
9、化项目验收规范 SL 620 水利统计基础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SL 654 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 SL 703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DB37/T 3488 2019 现代农田灌溉与排水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SL 56界定的 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改进地面灌溉 improved surface irrigation 集成土地平整与小畦“三改”(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长畦分段短灌、宽浅式 畦沟结合、地膜覆盖、波涌灌溉、水平畦田灌溉的地面灌水技术。 3.2 退管浇 retreat-pipe irrigation 田间采用薄塑软管
10、输水灌溉时,自远而近顺畦长缩短软管长度的浇地方法。 3.3 水肥一体化 fertigation 借助低压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 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3.4 平塘 flat pond 在胶东地区的丘陵区、山前平原地带开挖的用于积聚和贮存地下渗水(适用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含 水层较薄且渗透性较强的地层)的地下集蓄水坑塘。 3.5 长条井 long and narrow well DB 37/T 4368 2021 3 鲁南平原地区沿河沟建设的一种地下狭长型的、用于拦截和储存汛期当地地表径流,并积聚和贮存 地
11、下渗水(适用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含水层较薄且渗透性较强的地层)的蓄水 坑塘。 4 农田节水灌溉分区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模式 农田节水灌溉分区 4.1 根据山东省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土壤、气候条件、水资源特征等方面的因素,将全省分为黄泛平 原区、山前冲积平原区、黄河三角洲 区、胶东半岛丘陵区以及泰沂低山丘陵区等五个类型农业区域。各 类型区域布局见附录 A。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模式 4.2 应结合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种植特点与灌溉水源情况等,因地制宜的选用农田节水灌溉 工程模式,可参照表 1确定。 表 1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模式 编号 模式名称 内容说明 适用条件与区域 模式一 引黄灌区渠系自流,
12、田 间配套改进地面灌溉模 式 引黄灌区上游区骨干渠系进行渠系防渗, 田间斗、农级末级渠道进行节水防渗改造 和配套完善,渠系水自流到田间,田间配 套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一般用于灌区或渠系的上游,渠道 为地上渠或半地上渠,渠道水位高 于地面,可自流至农田灌溉 模式二 引黄灌区渠系上分散提 水,田间配套改进地面 灌溉模式 引黄灌区大部分渠系为灌排结合沟渠,沟 渠中水位低于地面,田间无法自流。在已 防渗处理的骨干渠系、末级沟渠上,采用 移动式机泵提水,田间配套移动软管实行 “ 退管浇 ” ,农田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引黄灌区的大部分区域,农户自发 灌溉的主要方式 模式三 引黄灌区渠系提水管道输水灌溉模
13、式 在引黄灌区的沟渠、坑塘等水源上建设固 定提水泵站,田间建设管道输水工程,地 面给水栓以下配套移动软管实行 “ 退管 浇 ” ,田间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易发生盐碱化的地区, 可考虑采用压盐碱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进 行灌溉系统设计 引黄灌区的大部分区域,建设泵站 提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可采用此 模式 模式四 引黄灌区渠系提水暗管输水地面灌溉模式 引黄灌区内土壤有发生盐碱化和次生盐碱 化隐患或有防治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的区 域,考虑 到灌溉压盐碱的要求,在引黄灌 区的沟渠、坑塘等水源上建设固定提水泵 站,采用暗管输水工程,地面给水栓以下 配套移动软管实行 “ 退管浇 ” ,田间采
14、用 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工程设计采用 “ 大定 额、大流量、高水头、速灌速停 ” 模式, 满足灌溉压盐碱要求 东营、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 土壤易发生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 的区域,考虑到灌溉压盐碱的要 求,可采用此模式 DB 37/T 4368 2021 4 表 1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模式 (续) 编号 模式名称 内容说明 适用条件与区域 模式五 引黄灌区渠系提水喷灌或微灌模式 在引黄灌区的沟渠、坑塘等水源上建设 固定提水泵站,田间建设喷灌或微灌工 程 引黄灌区内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区域采 用模式; 微灌适用于引黄灌区内土地集约化经 营的区域的经济作物为主 模式六 引黄灌区渠系提水喷灌 或微灌配套地面
15、灌溉模 式 在引黄灌区的沟渠、坑塘等水源上建设 固定提水泵站,田间建设喷灌或微灌工 程,在喷灌或微灌系统的主干管上配套 地面灌溉给水栓,以便实施地面灌溉压 盐碱 引黄灌区内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易发生 盐碱化的地区,喷灌、微灌压盐碱效 果差,可考虑采用压盐碱灌水定额和 灌溉定额进行灌溉系统设计,每年春 灌采用地面灌压盐碱 模式七 引黄灌区渠系提水与机 井(管井以浅层地下水 为水源,严禁采用深层 地下水农业灌溉)双水 源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在引黄灌区的沟渠、坑塘等水源上建设 固定提水泵站,在田间机井上配套水泵 作为双水源,田间配套一套地下管网, 地面给水栓以下配套移动软管实行 “ 退管浇 ” ,田间采用
16、改进地面灌溉技 术 在引黄灌区的下游或灌区边缘地区, 由于引黄渠系来水较晚、量少,与作 物灌溉季节不很匹配,可先采用机井 灌溉,引黄水源到来时再采用泵站提 水灌溉 模式八 引河(湖)灌区渠系上 分散提水,田间配套改 进地面灌溉模式 引河(湖)灌区在已防渗处理的骨干渠 系、末级沟渠上,采用移动式机泵提水, 田间配套移动软管实行 “ 退管浇 ” ,农 田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引河(湖)灌区的大部分区域,农户 自发灌溉的主要方式 模式九 引河(湖)灌区渠系自 流,田间配套改进地面 灌溉模式 引河(湖)灌区骨干渠系进行渠系防渗, 田间斗、农级末级渠道进行节水防渗改 造和配套完善,渠系水自流到田间,田
17、间配套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一般用于灌区或渠系的上游,渠道为 地上渠或半地上渠,渠道水位高于地 面,可自流至农田灌溉 模式十 引河(湖)灌区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直接从人工河湖建泵站引水或在引河 (湖)灌区的沟渠、坑塘等水源上建设 固定提水泵站,田间建设管道输水工 程,地面给水栓以下配套移动软管实行 “ 退管浇 ” ,田间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技 术 引河(湖)灌区的大部分区域,建设 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可采用 此模式 模式十一 引河(湖)灌区泵站提水喷灌或微灌模式 直接从人工河湖建泵站引水或在引河 (湖)灌区的沟渠、坑塘等水源上建设 固定提水泵站,田间配套喷灌或微灌 引河(湖)灌区土地集约化
18、经营区域 或经济作物,泵站提水灌溉多采用此 模式 模式十二 水库灌区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水库灌区的骨干渠系多已进行了渠系 防渗,充分利用灌溉水头,对支、斗渠 进行管道化改造,田间配套改进地面灌 溉技术 大、中型水库灌区渠系节水改造模式 DB 37/T 4368 2021 5 表 1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模式 (续) 编号 模式名称 内容说明 适用条件与区域 模式十三 中、小型水库(联网) 自压管道输水灌溉 或喷灌或微灌模式 对于有一定压力水头的中、小型水库灌 区,实行单库或多库联网,在放水洞以 下或干渠以下建设自压管道输配水管 网,利用管网的压力水头分区,分区建 设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地面给水栓以
19、下 田间配套移动软管实行 “ 退管浇 ” ,田 间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或喷灌或微灌 中、小型水库灌区渠系节水改造多用中、 小型水库(联网)自压管道输水灌溉; 中、小型水库灌区土地集约化经营区域 或经济作物,多用中、小型水库(联网) 自压喷灌或微灌模式 模式十四 机井(管井以浅层地 下水为水源,严禁采 用深层地下水农业 灌溉)提水移动软管 输水灌溉模式 新打或维修机井提水,地面移动软管输 水,田间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机井灌区农户自发灌溉常用模式; 引黄灌区范围内主要依靠灌区引黄水、 雨洪水补源区域地下水,地下水矿化度 不大于 2g/L 的区域,机井灌区农户自发 灌溉常用模式 模式十五 机井(管井以
20、浅层地 下水为水源,严禁采 用深层地下水农业 灌溉)提水管道输水 灌溉模式 建设固定式机井提水管道输水灌溉工 程,田间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模式 机井灌区灌溉常用模式; 引黄灌区范围内沟渠中来水晚、水量少, 与作物灌溉季节不匹配的区域,主要依 靠灌区引黄水、雨洪水补源区域地下水, 地下水矿化度不大于 2g/L 的区域,机井 灌区灌溉常用模式 模式十六 机井(管井以浅层地 下水为水源,严禁采 用深层地下水农业 灌溉)提水管道输水 喷灌或微灌模式 建设固定式机井提水管道输水工程,田 间采用喷灌或微灌 机井灌区土地集约化经营区域或经济作 物多采用此模式。 引黄灌区范围内沟渠中来水晚、水量少, 与作物灌溉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4368-2021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4368 2021 农田 节水 灌溉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