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3214-2020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 总则.pdf
《LY T 3214-2020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 总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3214-2020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 总则.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30 CCS B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32142020 LY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 总则 Wildlife husbandry and administration standardgeneral provisions 2020 - 12 - 29发布 2020 - 06 - 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LY/T 32142020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设施管理 . 2 5 人力资源管理 . 4 6 投入品管理 . 5 7 动物健康安全 . 6 8 饲养过
2、程管理 . 8 9 制品服务管理 . 11 10 自检 . 12 附录A(资料性) 圈养动物危险等级 . 14 附录B(资料性)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关键人员资质要求 . 24 附录C(资料性) 动物安乐死指南 . 26 附录D(资料性)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信息统计 . 32 附录E(资料性) 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 . 35 LY/T 3214202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提出。 本文件由
3、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大连森林动物园、陕西师范大学、福州动物园管理处、太原动物园、东北农业 大学、陕西省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管理站、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秦皇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参加 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立成、梁宇祥、孙红瑜、王帅、肖景贵、杨阳、翟学超、张明明、朱立夫、 黄海娇、那春子、张明海、阮向东、于晓平、王进军、宋晓东、唐耀、崔媛媛、田秀华、白秀娟、钟凌。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LY/T 32142020 1 野生动物人
4、工繁育管理规范 总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场地设施、人力资源、投入品、动物健康安全、饲养过程、制品 服务、自检等关键要素、关键控制点和符合性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许可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参考技术准则,也可用于指导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的 建立和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饲养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注1:本文件所称“机构”,均指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机构。 注2:本文件所称“饲养管理体系”,均指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5、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T 5086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LY/T 2499 野生动物饲养场总体设计规范 LY/T 2500.2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容器 第2部分:标签与标识 LY/T 2500.3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容器 第3部分: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农医发201725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活体动物运输规定 濒
6、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I和附录II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 wildlife husbandry,WH 经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批准,依法从事批准范围内的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以及出售、购买、利用野生 动物及其制品的经营活动。 LY/T 32142020 2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机构 wildlife husbandry institution,WHI 从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 wildlife husbandry and administration,WHA 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实施的许可审批、事中事后
7、监管、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及其他管理活动的总称。 野生动物制品 wildlife products,WP 野生动物的整体(含卵、蛋)、部分及其衍生物。 野生动物服务 wildlife services,WS 野生动物提供的展示展演、自然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互动、骑乘、合影等。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 wildlife feeding and management,WFM 与野生动物饲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的总称。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 wildlife feed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WF MS 与野生动物饲养管理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制
8、度的总称,包括: a) 饲养管理方针和目标,饲养管理方案(饲养管理手册); b) 重要管理活动的执行方式和程序文件,活动留痕与记录; c) 关键作业活动的操作指南和程序文件,活动留痕与记录;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中的职责权限、考核指标、规章制度,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 动物健康安全 animal welfare 动物福利 animal welfare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包括: a) 保护动物免受饥渴和饥饿; b) 保护动物免受疼痛、伤害和疾病; c) 保护动物免受惊恐、悲伤和焦虑; d) 为动物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适当的丰容设施和同类伙伴; e) 为动物提供安全封闭、洁净卫
9、生的栖息场所和舒适的睡眠、休息条件。 官方兽医 official veterinarian 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 4 场地设施管理 LY/T 32142020 3 场址 4.1.1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选址应符合LY/T 2499规定。 4.1.2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的场址、设施、人员、资金、种源、技术和饲养管理体系应进行可行性 研究,说明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技术、财务、组织、经济和社会可行性,以及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4.1.3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选址和建设项目应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布局 4.2.1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布局应
10、符合LY/T 2499规定。 4.2.2 员工办公区、动物饲养区、兽医诊疗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应保持相对独立,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4.2.3 场园区车行道路或人行道路与各功能区应无障碍连接,路面硬化,排水通畅。 4.2.4 场园区裸地应绿化、美化。 围挡 4.3.1 场园区应用围挡封闭。围挡能阻止人员和畜禽进入,围挡内或围挡外应有宽度不小于2米,高 度不小于4米的生物隔离带。 4.3.2 动物饲养区应用围挡封闭。围挡应确保动物安全,无可能伤害动物的缝隙、孔隙、凸起物。围 挡结构和制作材料应坚固、耐久、无毒、无害,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能防止人员和畜禽进入; b) 能防止动物破坏和逃逸;
11、c) 能防止动物攻击作业或参观人员。 4.3.3 饲养危险等级1级或2级(参见附录A)的动物场所,围挡外围应安装二层安全围挡,能阻止 人员接近动物围挡。 笼舍 4.4.1 平面空间应是饲养动物卧息面积的10倍以上,立体空间应满足饲养动物攀、爬、跑、跳、荡、 飞、躲、藏等自然行为的需要。 4.4.2 笼舍应确保动物安全,无可能伤害动物的缝隙、孔隙、凸起物。笼舍结构和制作材料应坚固、 耐久、无毒、无害,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能防止人员和畜禽进入; b) 能防止动物破坏和逃逸; c) 能防止动物攻击作业或参观人员。 4.4.3 有满足所有动物需要的生活设施和生命保障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a)
12、 喂食和饮水器具; b) 防寒保暖、防暑降温、遮阳遮雨、采光照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安防监控设施; c) 休息和睡眠的栖木(架)、寝床、榻板、垫料、巢穴(洞穴)、窝箱。 4.4.4 门的开户和开启方式应与饲养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智力、野性和破坏能力相适应,结构和制作 LY/T 32142020 4 材料应坚固、耐久、无毒、无害,无可能伤害动物的缝隙、孔隙、凸起物。 疾病诊疗设施设备 4.5.1 有相对独立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提供相应服务。 4.5.2 配备基本诊疗设施设备,满足饲养动物常见疾病疫病的兽医诊疗需要,包括但不限于: a) 冷冻、冷藏、干燥、消毒设备; b) 常用兽医检查、诊疗仪
13、器和器械; c) 药品、器械存储柜,以及饲养动物测量、称量和运输工具。 疫病防控设施设备 4.6.1 场园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不小于4米、深不小于0.3米的消毒池。各功能区入口处应 有消毒池或消毒垫。员工更衣室和工作室应有室内消毒设施。 4.6.2 有相对独立的动物隔离舍,配备专用的喂食和饮水器具、清洁和运输工具。 4.6.3 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满足动物饲养规模的需要,包括但不限于: a) 动物粪便、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b) 病死动物尸体或其附属物生物安全处理设施设备; c) 专用的医疗垃圾、病死动物尸体或其附属物临时存储设施和搬运工具。 其他设施设备 4.7.1 有相对
14、独立的饲料存储设施。有相对独立的饲料加工调制设施和设备。 4.7.2 为饲养动物配备安全的捕捉和转运工具、驱离药品和器械、保定药品和器械。 4.7.3 重要场所应有安防监控设施、消防设施和器材,包括但不限于: a) 员工作业区、动物饲养区、访客活动区; b) 饲料存储、加工调制区; c) 动物制品存储区、生产生活物资仓储区。 4.7.4 员工作业区、访客活动区应有配套齐全、状态完好、运行安全的给水排水、采光照明、采暖通 风、空气调节、遮阳遮雨、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和环境卫生设施。 4.7.5 为员工提供办公、休息、餐饮、洗漱、更衣和卫生设施或场所。 5 人力资源管理 资质能力 5.1.1 饲养管
15、理关键人员资质应符合附录B规定,具备评估动物健康安全的能力。 5.1.2 主管兽医应具备饲养动物常见疾病疫病诊疗和防控能力,以及动物安乐死、人兽共患病、疫源 疫病、病死动物及其附属物等安全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 员工培训 LY/T 32142020 5 5.2.1 编制员工培训方案或计划,开展员工培训,评估培训效果。 5.2.2 饲养管理关键人员应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作业程序和作业要求。 员工福利 5.3.1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管理员工健康。 5.3.2 直接接触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结核病专项检查。 5.3.3 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5.3.4 为
16、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卫生清洁用品。 5.3.5 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 员工管理 5.4.1 员工工装应整洁卫生,颜色款式应统一。 5.4.2 直接接触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员工,现场作业时: a) 不应涂抹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妆品; b) 不应佩带饰物、吸烟和饮食; c) 不应裸手作业。 5.4.3 体表有伤口的员工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作业。 5.4.4 饲养有毒或危险动物(参见附录A)的员工,应知悉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和自我救助方 法,应知悉抗毒血清的存放地点、使用方法。 5.4.5 员工感染不寻常疾病时,第一时间应接受人兽共患病检查,并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
17、制部 门报告。 5.4.6 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动物饲养工作。 5.4.7 动物饲养管理负责人和质量技术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6 投入品管理 饮水 6.1.1 感官清澈,不浑浊,无异色、无异臭、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物。 6.1.2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应符合GB 5749要求。 饲料 6.2.1 感官无发霉、变质、结块、虫蛀及异色、异味、异臭、异物。 6.2.2 饲料原料、饲料产品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3078要求。 6.2.3 饲料应贮存于洁净、卫生的空间内,有防潮、防霉、防虫、防鸟、防鼠或其他有害生物设施。 6.2.4 不同类别饲料应分开存储。易腐败、变质的饲
18、料应在冷藏条件下贮存。 LY/T 32142020 6 饲料添加剂 6.3.1 有产品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保质)期,以及用法、用量等使用说明书。 6.3.2 严格遵守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规定的推荐添加量和最高限量,以及产品说明书规定的 用法、用量,不得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 6.3.3 添加量低于1%的饲料添加剂,应配制成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后添加,不得直接添加到饲料中。 6.3.4 在实现满足动物营养需要、改善饲料品质等预期目标的前提下,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饲料添加 剂的用量。 6.3.5 饲料添加剂的存储地点和存储条件符合产品标签和说明书要求。 兽药 6.4.1 有产品批准文号,
19、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保质)期,以及用法、用量等使用说明书。 6.4.2 凭兽医处方使用兽药。过期兽药应随时清理,并实施无害化处理。 6.4.3 兽药应专库(柜)加锁保管,并符合下列要求: a) 不得与医疗器械、物品混合存放; b) 内用药与外用药不得混合存放; c) 特殊药品与普通兽药不得混合存放。 6.4.4 兽药应存放到儿童和精神有异常的病人接触不到的地方。存储条件应符合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要 求。对温度、湿度和光照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存储在符合要求的容器中。 6.4.5 在兽医的指导和监督下实施免疫接种。优先使用野生动物专用疫苗预防动物疫病。使用家养动 物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时,应先进行小
20、规模接种试验,确认疫苗对动物安全有效后,才可大规模接种。 特殊药品 6.5.1 动物保定药品、驱离药品、杀虫剂、驱虫药、灭鼠药、消毒剂及其他毒性药品应按特殊药品管 理,根据实际需要采购,并保持合理库存。 6.5.2 特殊药品应存放在保险箱或钢制柜中,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保管和使用,专柜、双人、双 锁管理,建立专用账册,出库、入库双人验收、双人复核。 7 动物健康安全 饮食健康安全 7.1.1 全天供应足量、新鲜、清洁的饮用水,不受时间和数量限制,随时补充。 7.1.2 日粮应满足动物营养需要,有良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消化率。日粮种类、配比、加工调制方法、 饲喂方式等应符合动物的自然食性和取食方
21、式。饲喂时间应符合动物的自然饮食规律。饲喂量应保证动 物饱腹。喂食方法应保证动物和员工安全。 7.1.3 不得从疫区采购动物源饲料。不得饲喂发霉、变质、结块、虫蛀及异色、异味、异臭、异物的 饲料。喂食活体脊椎动物,应经兽医科学评估。 LY/T 32142020 7 7.1.4 动物喂食和饮水器具应每日清洁,定期消毒。饲料加工、调制场所和设备应洁净、卫生,无残 液、残渣或杂物,定期消毒。 7.1.5 记录动物日常饮食和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动物营养、采食和消化情况,监测评估饲料的安全性 和适口性,适时调整动物营养需要、日粮配方和加工调制工艺。 身体健康安全 7.2.1 采取措施保证动物身体健康安全,
22、避免或消除动物的疾病、疼痛和伤害,包括但不限于: a) 配备专职或兼职兽医,或者聘请兽医机构为饲养动物提供兽医服务; b) 对老弱病残、精神萎靡、行动困难、久卧不起、饮食排泄异常的动物个体实施隔离饲养,提供 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的日粮,提供必要的兽医诊疗和护理; c) 对发情期、交配期、妊娠期、哺乳期和幼年期的动物提供特别的保育和监护措施。 7.2.2 专职兽医应每天巡视和检查动物健康安全,记录动物健康安全状态,判断动物正常与异常,对 动物疾病、动物伤害、应激反应或其他紧急事件采取应急措施。兼职兽医每月应不少于2次评估动物健 康安全。兽医巡视或评估过程和结果应记录并保存。 7.2.
23、3 下列物品或材料使用之前应进行安全和毒性评估: a) 清洁剂和消毒剂; b) 动物直接接触或食用的天然植物、果实或种子; c) 动物直接接触的设施设备、生活用具、器具、玩具,其制作所用的材料及涂料; d) 动物直接接触的地表基质和垫料。 7.2.4 动物栖息场所内的设施设备、生活用具、器具、玩具等不应有可能伤害动物的缝隙、孔隙、凸 起物,制作材料应无毒、无害,安装和固定方式不应有伤害动物的风险,运行不受动物干扰。 7.2.5 围壕应有逃生通道,以便落入围壕的动物可以安全返回栖息场所。 心理健康安全 7.3.1 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动物惊恐、焦虑和悲伤,包括但不限于: a) 设置警示标识,警示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3214-2020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 总则 3214 2020 野生动物 人工 繁育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