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 卷 )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昵 ( n) 称 质 ( zh) 量 衣 钵 ( b) 因 噎 ( y) 废食 B、 刍 ( ch) 议 熟 稔 ( rn) 露 ( l) 脸 瘙 ( so) 痒难忍 C、奇 葩 ( p) 笑 靥 ( yn) 当 ( dng) 真 物 阜 ( f) 民丰 D、 绮 ( q) 丽 木 讷 ( n) 顷 ( qng) 刻 入不 敷 ( f) 出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
2、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 脍炙人口的名篇。 B 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 服的纽扣错位了。 C 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 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 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 而不是急言厉 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 对于 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 的表态, 让 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 要解决愈演
3、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 釜底 抽薪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 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 展, 积淀 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 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 后又一起 惊世骇俗 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 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 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 适合的教
4、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 这本书精心选配了 10 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 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 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 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 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3 分)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
5、过 60 字)( 4 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 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 700 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 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 6%的学 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 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 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 80 字)( 3 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9 分 )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 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 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 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 后 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 。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 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
7、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 得更清楚了,汉 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 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 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 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 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 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 ?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
8、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 读书必先识字 ”。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 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 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 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 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 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 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 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朱
9、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 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
10、的贡献。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 3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20 分)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 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 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 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 此之外,便是
11、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 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 边纸 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 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 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 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 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
12、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 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 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 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 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 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 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 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
13、。自 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 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 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 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 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 于诗人。 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浙江 语文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