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 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 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差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2、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 再做答。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协 作/提携 歼 灭/忏 悔 畜 牧/牲畜 B豁 免/庆贺 膝 盖/油漆 载 重/载 体 C胆怯 /商榷 扮 演/搅拌 反省 /节省 D储 存/贮 藏 阻挠 /妖娆 传 记/传 奇 【答案】D(ch/ zh no/ ro zhun/ c
3、hun Axi jin/ chn hu x/ch Bhu/ h x/ q zi Cqi/qu bn xng/ shng)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是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 卷轶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 使人自顾不暇 ,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 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 ,为读者所诟病 ,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 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 ,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 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4、【答案】B(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 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 。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 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 景象。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 充真的。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 北接陆上丝绸之路、 南连海上丝绸之路, 将于 2014 年申遗的 “中国大运河” , 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 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 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
5、: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 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D我先来得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引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 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答案】C(A “包括所组成” ,句式杂糅。B “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 人们信服了” ,成分残缺。D “巨大的” ,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位置不当 致语意不明, 可改为 “一个由一块巨大的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 或 “一 个由一块紫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覆斗形上盖” )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
6、不出毛 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 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 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 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 B. C. D. 【答案】A(根据语句逻辑关系,总分关系)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 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 武力雄 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村人苦 猴群盗食田
7、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 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明晨俟群猴来,纵 之去,皆 惊走。后不复至。 官 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 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 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俟船过,附而锯其舵 ,抵 关适断,船不能 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 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 之,乃改行,投身军营 ,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 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 罗曰: “围久师怠,贼
8、必遁 。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 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 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 “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 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 妻曰: “吾病且 死,汝亦饿死耳。苟鬻 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 ”妻泣而从之 ,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 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 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村人苦 猴群盗
9、食田粮 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 之去 腾跃 C官 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 D抵 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 【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例: 列子汤问 : “何苦而不平?” (苦于山挖不平) 史记 陈涉世家 :“天下苦秦久矣。 ” B 释 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 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 抵临,平安抵达。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其 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 妻曰 B非徒以 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 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 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 ,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 尽 吾病且 死,汝亦饿死耳 【答案】B(凭
10、,介词/相当于“而” ,表顺承。A他的,代词。C他,代罗 提督。D将,将近,副词。 ) 7下列各组词语,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 分) 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俟船过,附而锯其舵 乃改行,投身军营 罗曰: “围久师怠,贼必遁。 ” 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A B C D 【答案】B(叙述他曾经率兵到南山。叙述他投身行伍。叙述他跟妻子 商量卖身以求钱治病事,这点勉强可算是。 )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 帮助他解决了猴患。 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
11、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 击,取得了辉煌战果。 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 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 再也不做违法之事。 【答案】D( “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无依据。 ) 9断句和翻译。 (10 分) ( 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 4 分) 罗既官游击 乃遣人访其妻 以重金赎还 为夫妇如初 报其鬻身救夫之 义也 此事不足训 然以视少共艰苦 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 其厚薄之区 殆 不可以道里计 天生豪杰 磊磊落落 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评分说明】共 1
12、2 处,每错 3 处扣 1 分。 【标点如下】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 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 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补充注释】 鬻,本义为“粥” ,引申为“卖” 。鬻文(为人撰写文章而接受酬劳,即“卖 文” ) ,鬻技(出卖技艺以谋生) ,鬻歌(卖歌,以歌唱谋生) ,鬻爵(出卖官爵) 。 成语“卖官鬻爵” ,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 训,典式,法则。成语“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糟糠,酒糟糠皮,是穷人赖以生活的食物。后常用“糟糠
13、”形容穷困共患 难。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知心朋友, 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 道里,指道学家主张的法则、规律。 磊磊落落,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绳,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 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6 分)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答案】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 , (让他 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 藏(或:躲藏/藏匿) (在)上游的江水中。 (3 分。泅、 上流、句意,各 1 分) 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答案】
14、 (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 (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 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 (这种胸襟) ,确实是个非凡(或: 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 (3 分。历、洵、 “洵奇男子也”句式,各 1 分) 【补注】 洵,诚然,确实。 诗邶风静女 : “洵美且异。 ”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 说明。 (3 分) 【答案】早春(初春) 。从“莺初解语
15、”的“初”字, “微雨”的“微”字, “草 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 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 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 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 (写出“早春” ,1 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 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分) 【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花 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 时光易逝, 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 因而不要浪费时光, 要在这个时候“醉倒”。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
16、年华、人生中最美好 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 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 2 分) 【诗词浅析】 这首词的大意可以结合韩愈的早春来理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 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不过苏轼也真是偷懒,一首当 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韩愈的诗, 只有下阕表达了自己的一点思想感 情。 整首诗可以这样解: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 春色最好的时候吧。 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 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 在微雨里, 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
17、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 不要 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 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 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阳春、晚春的话,那么在花开花落的特征上,与人生 的兴衰就有可比性。根据韩愈的意思,早春显然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苏轼采用 了这一说,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 “ 醉倒 ” ,不要等待落花时节,触目伤怀,颠之 倒之。那么,我们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 生 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大概就是作 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
18、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 1 分。 ) (6 分) (1)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论语 )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白居易琵琶行 )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 (4)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 【答案】 (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答对一空给 1 分。 )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本
19、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小题。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 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 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 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 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将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 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 “什么是美?”
20、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 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 。 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 ,而 是“什么是美” 。 “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 件事物成为美” 。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的说: “美是 难得。 ”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 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 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的美的东西. 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
21、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都东西的美。 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 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 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 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 袀 不相同。美事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 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 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 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 美或是另一种美。例
22、如两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 具有不同的美。当时杜甫写到: “好雨知时见,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 ”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表乱少时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你、美 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顺着它与人凡人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 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 从物质到精神, 从生活到艺术, 无不由美的东西存在, 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 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你、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 是不美
23、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 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 ,我们又怎么 能够把美和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清浊高低。 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 不然,你能说美是有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 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 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 这 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 它是什么
24、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 质和普遍规律。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 选对两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 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墨、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广东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