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试卷类型: A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历 史 本试卷共6页,3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 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 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
2、掉原来的答案,然 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 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 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3 20世纪90年代, 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上面 有上
3、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 唐朝实行三省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B C D 5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 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6 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 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7 1919年孙中
4、山在演讲中指出: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 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 实因单破坏地 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 “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 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91945年8月, 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 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期盼 A国共双方和
5、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10“番菜争推一品香, 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 我爱香槟酒一觞。 ” 这一情景在上 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31961年5、
6、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 口。其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14 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 抓住有利时机, 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1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
7、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6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17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 在对东方的探险中, “宗教提供借口, 而黄金提供动机” 。 这反映了 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8 有学者指出: “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 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 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 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 的殖民地)的法律上
8、得到了 全部承认, 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 业 人 口 占总人 口 的百分 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2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
9、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 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23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 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
10、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24 1954年, 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 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 的时段内 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25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二、非
11、选择题:满分75分。本 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 中的一题。 26(9分)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 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 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 “四目相视, 具各有情” , 二人通过巧妙的 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 亲戚及乡邻都赞同,
12、 “少女嫩妇的, 你拦着不教他 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 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 文化状况, 你认为, 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 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 学者著作和小说, 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 有何看法?(3分) 27(16分) 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 其原因不一端, 而思想自由, 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 皆由十四五 世纪时, 古学复兴, 脱教会之樊篱, 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其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