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35-1995 硫酸铵.pdf
《GB T 535-1995 硫酸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35-1995 硫酸铵.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535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酸铵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合成氨与硫酸中和所制得的硫酸铵、炼焦所制得的副产硫酸铵和其他副产硫酸铵。 分子式:(NH4)2SO4相对分子质量:132.141(根据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引用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1 化学试剂 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6
2、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3 技术要求 3.1 硫酸铵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 1 项 目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外观 氮(N)含量(以干基计) 水分(H2O) 游离酸(H2SO4含量 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 21.0 0.2 0.03 0.007 无可见机械杂质 21.0 0.3 0.05 无可见机械杂质 20.5 1.0 0.20 页码,1/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 注:1)硫酸铵作农业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4
3、 试验方法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均使用分析纯试剂;所使用的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仅测定pH值范围和电导率)规格;所有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按GB/T 601 配制和标定;所有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按GB/T 602配制;所有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 按GB/T 603配制。 4.1 外观 目测。 4.2 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仲裁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ISO 333275工业用硫酸铵氨态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4.2.1 方法提要 硫酸铵在碱性溶液中蒸馏出的氨,用过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吸收,在指示剂存在下,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的硫酸。 4.2.2 试剂和材料 4.2
4、.2.1 氢氧化钠(GB/T 629),450g/L溶液; 4.2.2.2 硫酸(GB/T 625)标准滴定溶液, c(1/2H2SO4)0.5mol/L;4.2.2.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OH)0.5mol/L; 4.2.2.4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溶解0.1g甲基红(HG/T 3958)于50mL乙醇(GB/T 679)中,再加入0.05g亚甲基蓝,溶解后,用相同的乙醇稀释至100mL。 4.2.2.5 硅脂或其他不含氮的润滑脂。 4.2.3 仪器、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铁(Fe)含量1) 砷(As)含量1) 重金属(以Pb计)含量1) 水不溶物含量1) 0.0
5、0005 0.005 0.01 页码,2/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4.2.3.1 蒸馏仪器 本方法使用的仪器如图1所示: a.蒸馏瓶(A):容积为1L; b.防溅球管(B):平行地插入滴液漏斗(C); c.滴液漏斗(C):容积为50mL; d.直形冷凝管(D):有效长度约400mm; e.吸收瓶(E):容积为500mL,瓶侧连接双连球。 页码,3/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图 1 蒸馏装置 4.2.
6、3.2 防暴沸石或防暴沸装置,后者由一根长100mm,直径5mm玻璃棒接上一根长25mm聚乙烯管。 4.2.4 分析步骤 4.2.4.1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1g,溶于少量水中,转移至5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2.4.2 蒸馏 从量瓶(4.2.4.1)中吸取50.0mL试液于蒸馏瓶(A)中,加入约350mL水和几粒防暴沸石(或防暴装置:将聚乙烯管接触烧瓶底部)。 用单标线吸管加入5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于吸收瓶(E)中,并加入80mL水和5滴混合指示剂溶液。 用硅脂涂抹仪器接口,按图1安装蒸馏仪器,并确保仪器所有部分密封。 通过滴液漏斗(C)往蒸馏
7、瓶(A)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4.2.2.1)20mL,注意滴液漏斗中至少留有几毫升溶液。 加热蒸馏,直至吸收瓶(E)中的收集量达到250300mL时停止加热,打开滴液漏斗(C),拆下防溅球管(B),用水冲洗冷凝管(D),并将洗涤液收集在吸收瓶(E)中,拆下吸收瓶。 4.2.4.3 滴定 将吸收瓶(E)中溶液混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2.2.3)回滴过量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直至指示剂呈灰绿色为终点。 4.2.4.4 空白试验 在测定的同时,除不加试样外,按4.2.4.14.2.4.3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进行平行操作。 4.2.5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氮(N)含量( x1,以干基计)
8、,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x1( V2 V1)c0.01401/ m(50/500) (100 xH2O)/100100( V2 V1)c1401/ m(100 xH2O)(1)式中: V1测定时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2空白试验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mol/L;m试样的质量,g;xH2O试样中水的百分含量;页码,4/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4.2.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
9、大于0.06;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2。 4.3 氮含量的测定 甲醛法 4.3.1 方法提要 在中性溶液中,铵盐与甲醛作用生成六次甲基四胺和相当于铵盐含量的酸,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3.2 试剂和材料 4.3.2.1 氢氧化钠(GB/T 629),4g/L溶液; 4.3.2.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OH)0.5mol/L; 4.3.2.3 甲醛,250g/L溶液; 按附录A配制和测定。 4.3.2.4 甲基红(HG/T 3958)指示液,1g/L乙醇(GB/T 678)溶液; 4.3.2.5 酚酞(GB/T 10729)指示液,10g
10、/L乙醇(GB/T 678)溶液。 4.3.3 分析步骤 4.3.3.1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0120mL水溶解,再加1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4.3.2.1)调节至溶液呈橙色。 4.3.3.2 测定 加入15mL甲醛溶液至试液(4.3.3.1)中,再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混匀。放置5min,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3.2.2)滴定至浅红色,经1min不消失(或滴定至pH计指示pH8.5)为终点。 4.3.3.3 空白试验 在测定的同时,除不加试样外,按4.3.3.1和4.3.3.2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进行
11、平行操作。 4.3.4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氮(N)含量( x2,以干基计),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0.01401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页码,5/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4.3.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6;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2。 4.4 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4.4.1 方法提要 在一定温度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将试样烘干至恒重,
12、然后测定试样减少的质量。本方法适用于所取试样中水分质量不小于0.001g。 4.4.2 仪器、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4.4.2.1 带盖磨口称量瓶,直径50mm,高30mm; 4.4.2.2 电热恒温干燥箱,能维持温度1052。 4.4.3 分析步骤 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预先在1052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4.4.2.1)中,将称量瓶盖子稍微打开,置称量瓶于干燥箱中接近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水平位置上,在1052的温度中干燥30min后,取出称量瓶,盖上盖子,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操作,直至恒重。取最后一次测量值作为测定结果。 4.4.4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分(H2O)
13、(X3),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x2( V1 V2) c0.01401/ m (100 xH2O)/100100( V1 V2) c140.1/ m(100 xH2O)(2)式中: V1测定时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2空白试验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mol/L;m试样的质量,g;xH2O试样中水的百分含量;0.01401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X3( m1 m2)/m100(3) 式中: m1称量瓶及试样在干燥前质量,g;m2称量瓶及试样在干燥
14、后质量,g;页码,6/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4.4.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 4.5 游离酸含量的测定 容量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ISO 299374工业用硫酸铵游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 4.5.1 方法提要 试样溶液中的游离酸,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5.2 试剂和材料 4.5.2.1 氢氧化钠(GB/T 629)标准滴定溶液, c(NaOH)0.1mol/L; 4.5.2.2 盐酸(GB/T 622)溶
15、液, c(HCl)0.1mol/L; 4.5.2.3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1配制方法同4.2.2.4。 4.5.2.4 分析中用的水 在1000mL水中,加23滴指示剂溶液(4.5.2.3),如溶液不呈灰绿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4.5.2.1)或盐酸溶液(4.5.2.2),调节至溶液呈灰绿色(或酸度计指示在pH5.45.6)。 4.5.3 仪器、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4.5.3.1 微量滴定管,5mL,分度值0.02mL; 4.5.3.2 酸度计。 4.5.4 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4.5.2.4)溶解,如果溶液混浊,可用中速
16、滤纸过滤,用水(4.5.2.4)洗涤烧杯和滤纸,收集滤液于250mL的锥形瓶中。 加12滴指示剂溶液于滤液中,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灰绿色为终点。 若试液有色,终点难以观察,也可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5.45.6为终点。 4.5.5 分析结果的表述 游离酸(H2SO4)含量( x4),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 m试样的质量,g。x4( cV0.0490/ m)100 cV4.90/ m(4) 页码,7/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4.5.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
17、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4.6 铁含量的测定邻菲啉分光光度法 4.6.1 方法提要 试样中的铁用盐酸溶解后,以抗坏血酸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在缓冲介质(pH29)中,二价铁与邻菲啉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51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铁含量在10100 g 范围内的试液。 4.6.2 试剂和材料 采用说明: 1ISO 299374采用甲基紫(pH5.25.6)或其他相同pH值范围的指示剂,本标准采用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变色点pH5.4)。 4.6.2.1 盐酸(GB/T 622)溶液, c(HCl)1
18、mol/L; 4.6.2.2 硫酸(GB/T 625); 4.6.2.3 氨水(GB/T 631),1+2溶液; 4.6.2.4 抗坏血酸溶液,100g/L,该溶液一周内稳定; 4.6.2.5 乙酸(GB/T 676)-乙酸钠(GB/T 693)缓冲溶液,pH4.5; 4.6.2.6 邻菲啉(GB/T 1293)溶液,1g/L; 该溶液避光保存,仅能使用无色溶液。 4.6.2.7 铁标准溶液,0.100g/L; 式中: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mol/L;V测定时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m试样的质量,g;0.0490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OH)1.00
19、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酸的质量。游离酸含量, 绝对差值,0.05 0.0050.05 0.01游离酸含量, 绝对差值,0.05 0.010.05 0.02页码,8/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 称取0.863g硫酸铁铵(GB/T 1279),精确至0.001g,溶于200mL水中,加10mL硫酸(4.6.2.2),定量转移到10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100mg铁。 4.6.2.8 铁标准溶液,0.010g/L; 吸取50.0mL铁标准溶液(4.6.2.7)于50
2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 g铁,使用时制备。 4.6.3 仪器、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4.6.3.1 分光光度计,带有3cm光路长度的吸收池; 4.6.3.2 广范pH试纸或pH计。 4.6.4 分析步骤 4.6.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a.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 按表2所示,在一系列100mL烧杯中,分别加入给定体积的铁标准溶液(4.6.2.8)。 表 2 每个烧杯都按下述规定同时同样处理: 加水至30mL,用盐酸溶液(4.6.2.1)或氨水溶液(4.6.2.3)调节溶液的pH值接近2,定量地将溶液转移到100mL量瓶中,加1mL抗坏血酸溶液,20mL缓冲溶液和10
21、.0mL邻菲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530min。 b.光度测定 铁标准溶液(4.6.2.8) mL 相应的铁含量 g0 1.0 2.0 4.0 6.0 8.0 10.0 0 10 20 40 60 80 199 页码,9/23GB 535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fF535000j.htm 用3cm吸收池,以铁含量为零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在波长51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比色溶液(4.6.4.1a.)的吸光度。 c.绘制标准曲线 以100mL标准比色溶液中所含铁的微克数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4.6.4
22、.2 测定 a.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后,加入10mL盐酸溶液(4.6.2.1),加热煮沸2min,冷却后定量转移到1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b.显色 吸取10.0mL试液(4.6.4.2a.)于100mL烧杯中,按4.6.4.1a.规定的,从“加水至30mL”开始,至“放置1530min”止,进行显色。 c.光度测定 与4.6.4.1b.规定的步骤相同,测定试液的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4.6.4.1c.)查出试液吸光度对应的铁质量( g)。 4.6.5 铁(Fe)含量(x5),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5)计算:4.
23、6.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5;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0。 4.7 砷含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ISO 578678工业用硫酸铵砷含量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4.7.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碘化钾、氯化亚锡和金属锌将砷还原为砷化氢,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的吡啶溶液生成紫红色胶态银,在最大吸收波长54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砷含量在120 g范围内的试液。 (5)式中: m0所取试液中测得的铁(Fe)质量, g;m试样的质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35 1995 硫酸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