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 T 14.3-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
《DB5308 T 14.3-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08 T 14.3-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 15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 5308/T 14.3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2013-12-09发布 2013-12-30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8/T 14.32013 前 言 DB 5308/T 14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共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种子种苗培育;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 5308/T 14的第3部分。 本标准根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普洱市生物产业办提出
2、。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市林业科 学研究所、普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思茅区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开聪、赵强、王进红、杨凡、张雪梅、邓泽、罗正刚、姜东华、童清、李良 昌、罗承燕、倪娅、郭明、张祖娟、刀蕊、唐学明、李逊。 I DB5308/T 14.3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DB 5308/T 14的本部分,规定了铁皮石斛生产加工的场地选择、栽培方法、基质制作、生产管理、 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档案建立与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种植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
3、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1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约化栽培 将铁皮石斛的种苗在大棚下集中种植的栽培方法。 3.2 大棚下苗床栽培 将铁皮石斛种苗种植在搭建苗床上种植的栽培方法。 3.3 大棚下地面栽培 不搭建苗床,将铁皮石斛直接种植在地面基质上的种植方法。 4 栽培场地的选择 4.1 铁皮石斛集约化栽培应选择光照充足、通风透气好的平地或缓坡地。 4.2 产地选择
4、应交通便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源。 4.3 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1部分的要求。 4.4 栽培区应设立明显的防火、防污、防盗标志,并标明范围。 5 种植模式的确定 种植模式根据各自种植特点可选择大棚下苗床栽培或大棚下地面栽培。 1 DB5308/T 14.32013 6 集约化种植设施条件的建设 6.1 大棚下苗床栽培 6.1.1 种植大棚的建设,大棚下苗床种植以连跨大棚为主每个连跨在8米左右,每个棚内沿棚长设计 三个种植床,床宽为1.2 m1.5 m,高90 cm。 6.1.2 种植床上铺上8 cm10 cm厚的栽培基质。 6.1.3 种植大棚的浇水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立式喷雾浇灌。 6.1
5、.4 用塑料大棚防雨、85 %遮阳网防阳光。 6.2 大棚下地面栽培 6.2.1 地面种植的石斛以单凸为一个种植大棚,每个棚内沿棚长设计三个种植床,床宽为1.2 m1.5 m。 6.2.2 种植床上铺上8 cm10 cm厚的石子。 6.2.3 种植大棚的建设:拱高2.5 m、宽6 m。 6.2.4 用塑料大棚防雨、85 %遮阳网防阳光、浇水有条件的可使用立式喷雾浇灌。 6.3 基质准备 6.3.1 基质制作 基质主要由树皮(树皮应碎成小块,除去粉末)与腐熟农家肥、复合肥等按一定配比例混合制成, 农家肥不宜超过15 %。 6.3.2 基质消毒 基质消毒可在常温常压下采用8 h蒸或水煮的方法消毒,
6、也可将基质拌60 %水份后用塑料膜包埋发 酵(3060) d进行消毒。 6.3.3 铺设基质 将经处理的基质铺在栽培床上,厚约10 cm12 cm。 7 种植 7.1 种苗定植 7.1.1 种苗处理 将分级后的铁皮石斛种苗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1000倍溶液浸泡5 min10 min), 处理后直立在阴凉地方存放,切忌横放和堆放,凉干,待根部变白时便可以种植。 7.1.2 定植时间 以3 月6 月或9 月11 月为宜,以3 月6 月定植为主。 7.1.3 栽培 种植方法为丛栽(35)株为一丛,用苗床内基质压稳种植苗根,栽后喷雾浇。 2 DB5308/T 14.32013 7.1.
7、4 种植规格 株行距为10 cm12 cm,可根据苗的大小适当增减。 8 栽培条件及种植后管理 8.1 光照 铁皮石斛忌阳光直射曝晒或长期阴暗,一般要求有75%80%右的光照强度的直射光或散射光,因此, 用85 %的原生遮光网遮光。 8.2 温度 铁皮石斛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 28 ,空气湿度70 %85 %。 8.3 水分 移栽时基质保持60 %的含水量为宜,栽种后浇一次定根水,此后视植株生长情况,栽培基质含水量 保持在45 %。若天气干旱,可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但不能浇水过多,忌积水烂根,切勿在高温和低温或 阳光曝晒下浇水。 8.4 防雨 多雨地区和雨季,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是否完好,防止漏雨
8、造成伤害。 8.5 施肥 底肥和追肥: 底肥可用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混合堆捂发酵后拌于栽培基质内; 追肥本着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追肥是在生长期用沼液或羊粪、油枯上的浸液按1:5比例 兑水喷施。 8.6 除草 栽种后,应及时人工除草,不仅除去棚内的杂草,棚外2米周围杂草也应除草,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8.7 疏松基质 根据苗床基质的板结程度,对基质进行疏松。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防治工作中,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进行化学防治时,选 用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执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农药使用原则,最好采取轮换用药,以减少残留,农药 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
9、用准则按照GB 4285和GB/T 8321.18和附录A、附录B规定执行。 9.2 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3 DB5308/T 14.32013 10 采收和加工 10.1 采收时间和方法 最佳采收时间为12 月次年3 月,采收应实行采老留嫩,选择叶片普遍脱落,茎条呈灰白色的当 年成熟茎条,并于茎基部以上留3个带肉质的茎节处用利刃切下采收。采收后及时剔除未落残叶,鲜品 可置阴凉干燥处,防晒、防冻。 10.2 保存 鲜条通过除杂后,保留适宜温度为4 15 ,待加工。春后未加工的鲜条应经常检查,发现芽 苞膨大,应及时剪除,防止发芽、开花消耗营养,降低质量。 10.3 枫斗
10、加工 10.3.1 加工前整理 鲜铁皮石斛茎杆切成8 cm10 cm的茎段。 10.3.2 烘焙 烘焙温度为50 60 ,除去水分并软化,边烘边搓揉,以便于卷曲,同时在软化过程中尽可能 除去残留叶鞘等杂物。 10.3.3 卷曲加箍 将烘软的铁皮石斛条子扭成螺旋状,并加箍,经两次定型。加箍的目的使卷曲紧密,不致散开,形 态美观,均匀一致。加箍材料可用稻草杆或棉织等材料。 10.3.4 干燥 干燥温度为50 70 ,以免枯焦,表面至金黄色,干品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 11 档案建立与管理 11.1 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生产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保存期5年以上。 11.2 生产档案应包括以下内
11、容: 产地环境情况:记载土壤、灌溉水、空气等环境质量状况和当年气象资料; 栽培技术情况;记载种植的品种、苗龄、面积,施肥次数、时间、数量和种类; 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种类,使用量、时间和方法、生产培训情况等; 采收和加工:记载鲜品采收时间,采收量、鲜重、加工过程、方法,贮藏、运输情况; 药材质量评价:记录铁皮石斛性状和各项检测情况。 4 DB5308/T 14.3201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GAP生产规范) A1 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GAP生产规范)见表A.1。 表A.1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GAP生产规范) 种 类 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08 14.3-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14.3 2013 铁皮 石斛 人工 集约化 种植 综合 标准 部分 生产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