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1 T 79.5-2020 无人机服务规范 第5部分:航拍.pdf
《DB5101 T 79.5-2020 无人机服务规范 第5部分:航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01 T 79.5-2020 无人机服务规范 第5部分:航拍.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 080 A 16 DB5101 四 川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101/T 79.5 2020 无人机服务规范 第 5 部分 :航拍 2020 - 09 - 28 发 布 2020 - 10 - 30 实 施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101/T 79.5 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1 2 服务内容 .1 2.1 服务定义 .1 2.2 航拍图像种类 .1 2.3 航拍区域 .1 2.4 航拍半径 .1 2.5 航拍海拔高度 .2 2.6 航拍工作天气 .2 2.7 航拍目标可分辨距离 .2 2.8 航拍视频 .2 2.9
2、航拍特殊功能 .2 2.10 数据后处理 .2 3 设施设备 .3 3.1 飞 行平台 .3 3.2 平台要求 .3 3.3 通信要求 .3 3.4 载荷类型 .4 3.5 控制站 .4 3.6 环境适应性要求 .4 4 服务要求 .5 4.1 航拍过程 .5 4.2 数据处理的服务要求 .5 5 质量控制 .5 5.1 图像基本要求 .5 5.2 航拍文件管理 .6 5.3 可见光无线实时视频清晰度等级 .6 5.4 可见光录像视频清晰度等级 .6 5.5 可见光图片清晰度要求等级 .6 5.6 红外热成像实时视频清晰度等级 .6 5.7 红外热成像录像视频清晰度等级 .6 5.8 红外热成
3、像图片晰度等级 .6 5.9 红外热成像测温 .7 5.10 光谱相机的视频清晰度 .7 5.11 光谱相机的照片清晰度 .7 5.12 航拍目标坐标测量精度 .7 5.13 航拍其他质量要求 .7 6 成果形式 .7 6.1 可见光相机的成果形式 .7 6.2 红外热成像相机的成果形式 .7 DB 5101/T 79.5 2020 II 6.3 可见光 +可见光 ( 多光相机 ) 的成果形式 .7 6.4 其他辅助成果文件形式 .8 6.5 数 据处理的成果形式 .8 DB 5101/T 79.5 2020 III 前 言 DB 5101/T 79 无人机服务规范分为 5个部分: 第 1部分
4、:总则; 第 2部分:农业; 第 3部分:测绘; 第 4部分:电力; 第 5部分:航拍。 本部分为 DB 5101/T 79的第 5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 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成 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融合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极 云智飞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二院测绘院、成都飞机工业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中航(成都)无人机系 统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睿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空之眼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
5、分主要起草人:何先定、刘建超、张秦罡、李波、张万宁、游玺、刘明鑫、苟娟、张文、周小 明、常勇、刘红、孙静、张志坚、田园、顾菘、唐艺超、马新浩、杨紫伊。 DB 5101/T 79.5 2020 1 无人机服务规范 第 5 部分:航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人机航拍服务的 内容、设施设备、服务要求、质量控制和成果形式。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 范围内的无人机航拍服务。 2 服务内容 2.1 服务定义 2.1.1 无人机为载荷平台,搭载各类光学相机、增稳云台、无线数据链等遥感设备,对自然环境形成 的灾害、人为活动的情况进行航拍监测。 2.1.2 利用航拍传输的实时视频、图片,录制的视频、图片,
6、标记的地理信息、目标特征等为政府各 级部门、社会其他服务组织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2.1.3 利用航拍视频、图片等信息进行后数据处理服务。 2.1.4 为政府部门、社会其他服务组织结合业务需求选择适合任务特点的无人机服务类型提供意见。 2.2 航拍图像种类 分类如下: 可见光图像:成像设备在人眼可感知环境中拍摄的图片、视频 ; 红外热成像图像:成像设备利用热辐射特性拍摄的人眼可分辨的图片、视频 ; 可见光 +红外热成像图像:成像设备同时拍摄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成像图像 ; 光谱图像:成像设备对目标物光谱特性拍摄的人眼可分辨的图片、视频 ; 多光谱图像:成像设备可对多目标物光谱特性拍摄的人眼可分辨
7、的多目标融合图片、视频 。 2.3 航拍区域 要求如下: 非带状区域:飞行任务在圆型区域、方形区域、扇形区域重复开展 ; 带状区域:飞行任务在带状区域单次或重复开展。 2.4 航拍半径 定义如下: 视距内航拍 ( A) :距离定义 1 km; 超视距航拍 ( B) :距离定义 1 km5 km( 含 1 km) ; 超视距航拍 ( C) :距离定义 5 km10 km( 含 5 km) ; 超视距航拍 ( D) :距离定义 10 km50 km( 含 10 km) ; 超视距航拍 ( E) :距离定义 50 km100 km( 含 50 km) ; 超视距航拍 ( F) :距离定义 100 k
8、m200 km( 含 100 km) ; 超视距航拍 ( G) :距离定义 200 km。 DB 5101/T 79.5 2020 2 2.5 航拍海拔高度 要求如下: 平原地区:海拔高度 300min。 3.2.2 实用升限 : 多旋翼无人机: 50 m1000 m; 系留多旋翼无人机: 50 m300 m;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50 m3000 m。 3.2.3 可工作起飞海拔高度 : 平原地区:海拔高度 1500 m; 较高海拔区域:海拔高度 1500 m3000 m( 含 1500 m); 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度 3000 m5000 m( 含 3000 m)。 3.2.4 飞行精度
9、 : 多旋翼无人机 ( 普通定位 ) :飞行定位精度 3 m; 多旋翼无人机 ( 精准定位 ) :飞行定位精度 0.2 m;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 普通定位 ) :水平和垂直航迹与预设航线误差 3 m;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 精准定位 ) :水平和垂直 航迹与预设航线误差 0.2 m。 3.2.5 任务载荷可更换性 : 飞行平台任务载荷依据航拍内容和要求不同分为固定载荷和可快速更换载 荷两种,可更换载荷要求飞行平台载荷设计采用模块化方案,可实现快速更换以满足不同任务需求。 3.3 通信要求 DB 5101/T 79.5 2020 4 3.3.1 飞行平台和地面遥控器、控制站建有无线通信
10、数据链,实现无人机和地面的双向信息传输 ,在要 求航拍半径内可稳定传输或控制,其具备抗干扰和保密通信能力,可实时上传地面遥控数据、下传机载 遥测信息。 3.3.2 通信距离 : 通信距离 ( A) :通视 0.5 km2 km( 含 0.5 km); 通信距离 ( B) :通视 2 km5 km( 含 2 km); 通信距离 ( C) :通视 5 km10 km( 含 5 km); 通信距离 ( D) :通视 10 km50 km( 含 10 km); 通信距离 ( E) :通视 50 km100 km( 含 50 km); 通信距离 ( F) :通视 100 km。 3.3.3 通信数据速率
11、 : 下行速率: 5 Mbps12 Mbps,满足高清图像和 4K图像的无线传输和控制要求 ; 上行速率: 20 Kbps100 Kbps,满足地面对无人机和载荷的实时控制要求。 3.4 载荷类型 航拍任务载荷分为可见光相机、红外热成像相 机、可见光 +红外热成像相机、可见光 +激光测距、 红外热成像相机 +激光测距、光谱相机、多光谱相机、三光相机 ( 可见光 +红外热成像 +激光测距 ) 。 同时依据航拍属性、需求、质量要求统筹考虑镜头大小、光学变焦倍率、焦距大小、成像像素数、 云台稳定度、激光测距距离等要素。 带有云台的任务载荷,云台稳定度优于 0.02,在航拍过程中图像不 应 出现抖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01 79.5-2020 无人机服务规范 第5部分:航拍 79.5 2020 无人机 服务 规范 部分 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