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 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DB4107 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07 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39 DB4107 新乡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7/T 460 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8 - 12 发布 2020 - 08 - 17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460 2020 I 前 言 依据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结合 新乡市香菇种植、 管理、收获的生产实际 进行修订 。 本标准由新乡市 农业农村局 提出。 本标准 修订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 修订 起草人: 宋琳琳、 胡喜巧、 简在友 、 秦仁炳、 孟丽 、常景玲 、 刘松叶 。 本标准
2、2020年 8月 12日制定发布。 DB41/T 460 2020 1 香菇生产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生产的 术语和定义、栽培 环境条件、 生产 工艺流程、栽培 技术 、采 收、后期管理 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 香菇 生产 技术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所有部分 )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 50
3、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2375-2013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栽培种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 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3.2 温室菇棚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的季节主要依靠获 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秋香菇生产的单栋温室。跨度 7 m 9 m,脊高 2.8 m 3.3 m,长度 30 m 60 m。 3.3 塑料大 棚 采用塑料薄膜覆
4、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或复合材料制成,在夏季采取遮荫降温措施 , 可 用于夏香菇生产的单栋大棚。顶高 2.5 m 3 m,跨度 6 m 9 m,长度 30 m 60 m。 4 栽培环境条件 DB41/T 460 2020 2 4.1 栽培环境 应符合 NY 5358和 NY/T 395的 要求 。栽 培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近水源,卫生条件良好 的环境,禁 与 畜禽养殖场、 化工厂、污水沟、煤矿等靠近, 避免对香菇生产造成 污染。 4.2 菇房 设施栽培,如:温室 菇棚 、塑料大棚等栽培模式。 4.2.1 日光温室菇房 菇房 座 北朝南稍偏东,顶 高 2.8 m 3.3 m,宽
5、 7.0 m 9.0 m,长 30 m 60 m,具备门、通风口等通 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湿。 4.2.2 塑料大棚菇房 菇房南北走向,顶高 2.5 m 3.0 m,宽 6.0 m 9.0 m,长 30 m 60 m,具备门、通风口等通风装置, 能遮光、保温、保湿。 4.3 栽培 原料和药品 栽培原料、化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用水质量及基质处理,应符合 NY 5099的规定。 4.3.1 杂木屑 主要采用栓皮栎、麻栎、鹅耳枥、苹果等硬杂木树种。要求木屑颗粒粗细 5 mm左右,新鲜、干燥, 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没有混入 有毒有害物质。 4.3.2 麦麸、白糖、石膏 应符合 NY
6、5099的规定。 4.3.3 气雾消毒盒 按各生产 商 自订的标准。 5 生产工艺流程 应符合 NY/T 5333。 备料 配料 拌料 装袋 扎口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脱袋 保湿 菌丝转白 倒伏转色 温差刺激 催蕾 控温控湿通风 采收 养菌 注水 温差刺激 催蕾 采收 (重复出菇和采收管 理)。 6 栽培技术 6.1 栽培季节 秋冬香菇栽培在 8月下旬至 9月下旬接种,夏香菇或越夏秋菇栽培在 11月至翌年 2月接种。菌棒工厂 化生产一年四季均可接种制棒。 6.2 菌种 DB41/T 460 2020 3 主栽品种为 808。此外,夏季也可选用 其他耐高温品种,秋 冬 季也可选用其他中低温品
7、种。 6.3 菌棒制作 6.3.1 配方 木屑 (栎树或果树木屑 )80.75 %;麸皮 18 %; 丰菌素 0.25 %;石膏 1 %。料:水 1: 0.9 1.1。 6.3.2 配料 上述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在未加水之前反复搅拌均匀。加水量视料的质量、天气情况等适当增加 或减少。如晴天风大适当多些,阴天、雨天适当少些。 6.3.2.1 干拌 将木屑、麦麸、石膏等原辅料在未加水之前均匀搅拌 2 次 3 次。 6.3.2.2 湿拌 丰菌素 先溶于水,按用水量稀释,泼入料内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在 60 %左右。 6.3.3 装袋 使用 内袋 15 cm 55 cm0.0 6 mm、外袋 17 c
8、m 60 cm0.01 mm 或内袋 18 cm 60 cm0.0 6 mm、 外袋 20 cm 65 cm0.0 1 mm 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袋,用装袋机装袋。 装袋机与液压式翻斗搅拌机配 合,实现装袋的自动化。 要求装料紧实、均匀,两端 封口 , 15 cm 55 cm0.0 6 mm 规格的 料筒湿重 2.0 kg 或 18 cm 60 cm0.0 6 mm 规格的 料筒湿重 3 kg,含水量 57 %左右。 6.3.4 灭菌 常压灭菌炉灶内料温达 100 保持 20 h 24 h。灭菌前四角留孔利于冷空气排出, 灭菌过程中一角 留孔保持少量蒸汽溢出,利于灭菌仓内蒸汽流通。 6.3.5
9、 冷却 当菌袋温度降至 70 ,抢温出锅,推入经消毒过的接种场地内码好,冷却至 30 以下。 6.3.6 接种 开放式接种。 首先接种环境进行环境消毒。方法: 用农尔乐(复合酚) 300 倍液地面、空间喷洒 或稳定性二氧化氯 1000 倍液地面、空间喷洒;( 2)用臭氧消毒器对环境进行臭氧消毒 1 h 2 h。然后 将冷却后的菌棒与经过 用稳定性二氧化氯 300 倍液 表面消毒的菌种一起装入接种 室或接种帐 , 参照产品 说明书规定 的用量,用气雾 克霉灵 消毒 剂 对接种 环 境 进行熏蒸消毒, 0.5 h 后开始接种。操作者双手及 接种工具用 75 %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点燃酒精灯,灼烧接
10、种工具进行干热灭菌。用 75 %的酒精 或农 尔乐(复合酚) 300 倍液 擦拭接种部位,用直径 2.5 cm 的打孔器在一面打 4 个 孔, 孔深 2.5 cm 左右。 迅速接入菌种,菌种要略微高于料面。将接好种的菌棒装入外袋中,封口 , 移入培养室或菇棚内培养。 6.4 发菌管理 6.4.1 培养场所 要求干燥、洁净、通风良好, 避光 。 DB41/T 460 2020 4 6.4.2 培养条件 控制培养温度为 22 25 , 空气相对湿度 50 % 60 %, 适时、适量通风。 6.4.3 检查成活率与污染率 秋冬 香菇 菌棒 或工厂化生产的菌棒 接种后 4 d 7 d结合翻堆进行检查,
11、每周一次 ;夏香菇或越夏秋 冬菇 菌棒接种后 10 d 15 d结合翻堆进行检查, 菌落直径达 5 cm 8 cm左右,料温上升到 25 以上时, 散堆降温, 控制培养 料 温度为 22 25 。 6.4.4 刺孔通气与翻堆 秋冬菇或工厂化生产的菌棒 接种后第 10 d 15 d适时、适量刺孔通气,气温 20 以下,堆形井字 型,每层 3 棒 4 棒 ;气温 25 以上,堆形三角形,每层 3棒 。 夏香菇菌落直径约 8 cm 10 cm时, 适 时、适量刺孔通气 , 气温 15 20 时,菌棒 散 堆 堆成 井字型 , 每层 3 棒 4 棒,堆高 3 层 4 层; 气温 25 以上,堆形三角形
12、,每层 3 棒 。 瘤状物占菌包 1/3左右时开始第二次刺孔增氧,孔 深 2.5 cm 左右 。整个菌棒控制 孔数 60 80。 6.5 菌棒转色 6.5.1 转色管理 菌棒转色是香菇栽培中的关键和特色步骤之一。 6.5.1.1 脱袋转色: 脱袋后覆膜保湿,控制温度 20 23 ,当菌棒表面形成大量白色气生菌丝后 揭膜通风,促使气生菌丝倒伏,在菌棒表面形成白色菌膜。之后保持空气湿度 90 %左右,及时冲掉菌 棒分泌的黄褐色水珠。整个转色期大约 15 d,菌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有 弹性的红褐色菌膜,完成转 色过程。 6.5.1.2 带袋转色:指菌棒由白变成棕褐色的过程。转色受菌龄、积温和温度限制
13、,温度 20 23 , 当菌棒转色至三分之二以上,袋内有瘤状凸起物和黄色代谢水,菌棒手感较松软有弹性说明已达生理成 熟,此时可进入岀菇期。 6.5.2 转色标准 菌被棕褐色、均匀、有弹性。 6.5.3 菌 棒 成熟标准 培养期:常规品种 90 d 120 d。 6.5.3.1 目测指标:菌棒表面 2/3 面积形成瘤状突起,菌 棒 表面已有 70 % 80 %转为褐色,有黄水出 现,木屑米黄色,有香菇特有气味。 6.5.3.2 手感:手压菌 棒 表面具有弹性,并有瘤状物突起。 6.6 催蕾 转色后 采用变温、注水、惊蕈的方法刺激菇蕾形成。三种方法要配合使用。每个菌棒菇蕾发生量不 超过 10 个。
14、 最好 6 个 8 个。 DB41/T 460 2020 5 6.6.1 温差刺激 通过控制菇房通风,拉大昼夜温差刺激出菇。 6.6.2 注水 用注水器 向 菌袋内注入清水,每棒注水大约 0.2 kg 0.3 kg。 6.6.3 惊蕈 用直径 3 cm 4 cm的木棒沿菌棒纵向敲击菌棒 1 2下,震破部分菌膜。 6.7 出菇管理 通过控制温、湿、光、气等环境条件,促使子实体健壮生长。子实体生长期大约 4 d 6 d。 6.7.1 水 分 管理 全过程保持水分干湿交替管理。脱袋模式的菌 棒 喷水易分散出菇,浸水易成批出菇。春节前多 采用 喷水方法管理,春节后多用浸水方法管理。 6.7.2 温度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07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460 2020 香菇 生产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