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256-2020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
《DB35 T 1256-2020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1256-2020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60 A 47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2562020 代替DB35/T 12562012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2020 - 09 - 29发布 2020 - 12 - 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256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2、4 防雷技术要求.1 5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5 6 防雷安全管理.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防雷安全巡查表.9 参考文献.10 DB35/T 1256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 12562012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DB35/T 12562012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见第3章,2012年版第3章); 修改了防雷技术要求的内容(见第4章,2012年版第6章); 修改了检测项目的内容(见5.1,2012年版第5章); 修改了检测程序的内
3、容(见5.2,2012年版第4章、第9章); 修改了检测作业要求的内容(见5.3,2012年版第7章); 修改了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及检测报告的内容(见5.4,2012年版第10章) 删除了检测周期的内容(2012年版第8章); 增加了防雷安全管理(见第6章); 删除了土壤电阻率测试的内容(2012年版附录A); 增加了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的内容(见附录A); 增加了防雷安全巡查表的内容(见附录B); 修改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2012年版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1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华茂防雷装置检测中心、福建省龙岩市防雷中心、厦门
4、华信立诚标准化服务 有限公司、漳州市避雷装置安全监测所、三明市防雷减灾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河章、黄声锦、陈菲、李衣长、郑松、林锋、王辉煌、程斌、李萍、黄双毅、 黄幼萍、陈青娇、陈鼎恩、黄景杭、石祥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12562012。 DB35/T 12562020 1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技术要求、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防雷安全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及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5、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DB35/T 7152018 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移动通信基站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移动通信系统中,连接固定部分与无线部分,并通过空中的无线传输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 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站)。 3.2 高处作业 working at he
6、ight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或2 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4 防雷技术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类别宜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并符合GB 500572010的要求。 4.1.2 移动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区划分应按照GB 503432012的规定,将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环境 划分为LPZ0A、LPZ0B、LPZ1、LPZ2LPZn区。 4.1.3 基站内建筑物的雷电防护装置应符合GB 500572010的要求。 4.2 接闪器 4.2.1 天线、机房等设施均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保护范围宜按滚球法计算。屋顶上的天线宜优 先采用抱杆接闪杆保护。 4.2.
7、2 接闪器的布置、材料、结构、最小截面积和安装方式等还应符合GB 500572010的要求。 DB35/T 12562020 2 4.3 引下线 4.3.1 铁塔接闪杆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0 mm4 mm的热镀锌扁钢作为引下线;当铁塔金属构件电气 连接可靠时,可不设置专门的引下线。 4.3.2 引下线的布置、材料规格、结构、最小截面积和安装方式等还应符合GB 500572010的要求。 4.4 接地装置 4.4.1 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装置包括机房接地装置、铁塔接地装置和变压器接地装置。机房接地装置 与铁塔接地装置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内或距机房接地装置边缘30 m以内时,
8、变压器应与机房和铁塔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外且距机房接地装置边缘大于30 m 时,可设置独立接地装置。 4.4.2 机房优先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并应符合GB 500572010的要求;当基础内的钢筋 不能满足要求或在机房顶部建有铁塔时,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大于1 m处设环形接地装置,环形接 地装置宜在建筑物四角与基础内的钢筋就近连接。当机房顶部建有铁塔时,还应在建筑物四角设置长度 不小于20 m的水平接地体作为辐射式接地体。 4.4.3 铁塔接地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当铁塔建在机房顶时,铁塔四脚应与楼(房)顶接闪带就近不少于2处焊接连通,并应利用建 筑物框架
9、结构建筑四角柱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 b) 当铁塔四角包含机房时,接地装置应利用建筑物基础和铁塔四角外设的环形地网作为其接地装 置,接地网面积应大于15 m15 m。 c) 当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铁塔地基四塔脚内部金属构件应采用40 mm4 mm的热镀锌扁钢焊接 连通组成铁塔接地装置,其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 m3 m。铁塔接地装置与机房接地装置之间 应每隔3 m5 m焊接连通一次,且连接点不应少于2点。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应在铁 塔地网远离机房一侧的铁塔两角均应设置长度不小于20 m的水平接地体作为辐射型接地体。 d) 当使用抱杆或杆塔时,宜围绕杆塔3 m远范围设置封闭环形(矩形)接地体,并与
10、杆塔地基钢 板四角可靠焊接连通。杆塔地网应与机房地网每隔3 m5 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当没有机房 时,杆塔地网四角均应设置长度不小于20 m的水平接地体作为辐射式接地体。 4.4.4 接地装置应按50 Hz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值确定,不应大于按人身安全和设计要求所确定的接 地电阻值,且不宜大于10 。当土壤电阻率大于1 000 m,且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接地装置 等效半径应大于10 m,并应在接地装置四角增设不小于20 m的辐射型接地体。 4.4.5 接地装置的布置、材料、结构、最小截面积和安装方式等还应符合GB 500572010的要求。 4.5 等电位连接 4.5.1 基站应在机房所在建
11、筑物LPZ0B与LPZ1区界面处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所有进入建筑物的 外来导电物均应在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当围绕建筑物四周设有环形接地装置或直接利用建筑物圈梁钢 筋作为接地装置时,环形接地装置或圈梁钢筋可直接作为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使用。总等电位接地端子 板不应与铁塔塔角直接连接。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与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95 mm2 的多股铜线相连。 4.5.2 机房内电气信息设备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结构形式应采用S型、M型或它们的组合。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道、槽、屏蔽线缆金属外层、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电涌保护器
12、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距离与S型结构的接地基准点或M型结构 的网格连接。 4.5.3 采用M型结构的网格连接时,应在机房内沿走线架或墙壁设置环形等电位连接排,并作为机房 局部等电位连接使用,材料应采用40 mm4 mm的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30 mm3 mm的铜排。M型 DB35/T 12562020 3 结构的网格与接地装置应采用40 mm4 mm的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95 mm2的多股铜线相连,并应 在机房四边进行多点连接。每台设备与M型结构网格的等电位连接线的长度不宜大于0.5 m,并宜设2 根等电位连接线安装于设备的对角处,其长度相差宜为20%。 4.5.4 采用S型结构连接时,机房局
13、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应设在配电箱和第一级电源电涌保护器附近, 开关电源、收发信机以及其他设备均应就近与机房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进行等电位连接。如设备机架 与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相距较远可采用两级局部等电位连接,第一级电源电涌保护器、交流配电箱及 光纤加强芯和金属护层的接地线应连接至一级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站内其他设备的接地线、信号线 路的空线应接至第二级局部等电位连接排。两个等电位连接端子之间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70 mm2的多 股铜线相连。 4.5.5 在建筑物顶的天线、抱杆及室外走线架,应和屋面雷电防护装置相连。射频拉远单元、天线和 室外直流防雷箱可直接利用桅杆或抱杆的杆体接地。当桅杆及抱杆
14、不具备与建筑物接地的电气连接时, 天线、射频拉远单元、室外防雷箱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 mm的圆钢或截面积不小于16 mm2的多股铜线直 接与屋面雷电防护装置进行等电位连接。 4.5.6 接闪杆、接闪带或铁塔接地的引下线连接点不应作为接地引入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点。 4.6 屏蔽措施 4.6.1 铁塔上架设的馈线及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塔顶、离塔处及机房入口处外侧就近接地; 当馈线及同轴电缆长度大于60 m时,宜在塔的中间部位进行等电位连接。在机房馈线窗处应设局部等 电位连接端子板作为馈线及同轴电缆的接地点,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 mm2的 多股铜线直接与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1256-2020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256 2020 移动 通信 基站 雷电 防护 装置 检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