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354-2021 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DB13 T 5354-2021 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5354-2021 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160 CCS P 55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5354 2021 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for medium-small linea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2021 - 01 - 21 发布 2021 - 02 - 2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354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2、 勘察阶段 . 3 6 堤防工程 . 5 7 河道工程 . 6 8 渠道工程 . 7 9 管道工程 . 8 10 勘察成果 . 9 附 录 A (规范性) 工程地质勘察 报告主要附图附件 . 10 附 录 B (资料性) 岩土分类和鉴定描述 . 11 附 录 C ( 资料性 )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 14 附 录 D ( 资料性 ) 土的液化判别 . 16 附 录 E ( 资料性 ) 膨胀土“三看一摸”简易鉴别法 . 19 DB13/T 5354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
3、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胜杰、耿运生、赵建华、李书群、檀书琨、韩春雨、刘晓琪、翟新典、孟 锁兰、陈宝玉、何运龙、武丽生、郭晓东、靳翠红、杨锋。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13/T 5354 2021 1 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术语和定义、勘察阶段,规定了堤防工程、河道工程、渠道工 程、管道工程的勘察要求和成果 编制。 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包括新建工程、扩建、加固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4、。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48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 251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L 326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SL 436 堤防隐患探测规程 SL 567 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编规程 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CJJ 56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线状水利工程 linea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的水
5、利工程,如河道堤防、渠道、输水管道等工程。 3.2 松软土层 loose soft soil 包括松散状态的砂土和软弱粘性土。 松散状态的砂土,相对密度 0.33,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8击的粉细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10 击的中粗砂。 软弱粘性土,含水率高、强度低、压缩 性高的粘性土,包括:软塑和流塑状态的粘性土,标准贯 入试验击数 4击的粘性土层,压缩系数 0.5MPa-1的粘性土。 3.3 坚实土层 hardsoil 包括密实卵砾石、砂土和坚硬粘性土。 密实卵砾石,动力触探击数 20击的卵砾石。 DB13/T 5354 2021 2 密实砂土,相对密度 0.67或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30击的砂
6、土。 坚硬粘性土,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15击的粘性土。 4 基本规定 4.1 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在设计之前,应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工 作安排应保证合理的勘察周期。勘察工作可按工作准备、现场勘察、试验、资料整理、成 果验收的程 序进行。 4.2 勘察工作应按勘察任务书的要求进行。 勘察任务书应明确:工程建设内容、建设范围、设计阶段、工程规模、建筑物型式、采用天然建 筑材料种类及用量、勘察内容、对勘察工作的特殊要求、勘察成果提交时间。 4.3 勘察工作应遵守下列原则: a) 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工程特点、场地条件,搜集分析已有资料,因地制宜地进行地质勘察工 作,重视采用工
7、程地质类比和经验分析方法; b) 优先采用地质测绘、坑(槽)探、物探、静力触探等简易勘探方法; c) 物探工作应根据勘察需要安排,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岩土体的地球物理特性、探查对象、 探查目的选择 合适方法; d) 应重视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条件改变及其影响; e) 复杂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应进行重点勘察评价,需要时进行专门研究; f)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的内容、方法和数量应根据工程特点、岩土体的性质、运行工况等确定, 试样和原位测试点的选取应具有地质代表性; g) 重视建基面编录、高边坡稳定性预测等施工地质工作,加强对不良地质问题的预测和处理研 究; h)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不
8、断提高勘察技术水平和勘察成果质量。 4.4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根据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种类、数量,按照优先选用当地材料、注重环 保的原则,由近及远进行料 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确定料场位置后再进 场勘察。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可直接进行详查,勘探点间距和试验项目宜满足 SL 251 的规定。 4.5 勘察工作准备包括下列内容: a) 搜集分析工程区地形、地质等资料,搜集工程区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等资料; b) 进行现场查勘,了解工程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自然条件,了解工程区交通、 各类管线等工作条件; c) 编制工程地质勘察大纲。 4.6 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包括下
9、列内容,勘察大纲在执行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a) 任务来源、工程概况、勘察阶段、勘察目的及任务; b) 工程区地 质概况及工作条件; c) 已有地质资料及其适用性分析; d) 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 e) 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主要技术要求、计划工作量,勘探点布置图; f)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技术对策; g)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h) 勘察工作组织、资源配置、进度安排; i) 勘察成果提交的内容、形式、数量等。 DB13/T 5354 2021 3 4.7 编制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前,应根据查勘情况进行场地复杂程度划分。根据地形地貌、地基岩土体 的复杂程度等场地条件,
10、将场地按表 1 分为复杂场地和简单场地。 表 1 场地复杂程度划分表 划分依据 复杂场地 简单场地 场区稳定性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 0.10g 的场区,且有大面积砂土和少粘性土层分布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 的场区 地形地貌 山区 -丘陵,沟道发育,地形起伏变化大 平原地区,地形较完整平缓 地层岩性 岩性种类多,不均匀,性质变化大; 特殊土分布范围较大,对工程有显著影响 岩性种类少,较均匀,性质变化小,地 层结构简单; 无特殊土或有特殊土分布但对工程影 响不大 地质构造 有显著影响工程的断层或破碎带 无显著影响工程的断层或破碎带 地质环境 已经或可能受到破坏,且对工程有显著影响
11、基本未破坏 地下水 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 岩溶水或其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 勘探深度内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对工程 无影响 不良地质作用 一般或强烈发育 基本不发育 注: 划分时按“一项符合、就高划类”的原则执行 4.8 选择工程场地应尽量避开存在较大滑坡体、崩塌体、严重渗漏等重大不良地质问题地段,尽量避 开大量分布可能液化土、特殊土地段。 4.9 勘探工作中,复杂场地应加密勘探点,简单场地可减少勘探点。设计需要时,勘探点位置及深度 应满足设计要求。勘探过程中,遇松软土层、特殊土层以及堤防等挡水工程地基浅层遇强透水层应加 大勘探深度,并满足沉降计算、渗漏分析、地基及防渗处理等需要 。在没有特殊要求
12、时,遇基岩、坚 实土层可减小勘探深度。 4.10 根据设计需要和场地条件对水和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水样、土样的采取按照 GB 50021 执行。 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按照 GB 50487 执行,土的腐蚀性评价按照 GB 50021 执行。 4.11 勘察工作取得的各项原始资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应及时整理分析。提交的勘察成果应资 料完整、可靠,正确反映工程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正确,建议合理。 4.12 内业整理及报告编写参照 SL 567 的规定,并可适当简化。报告附图附件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4.13 成果验收应按照勘察任务书进行。 5 勘察 阶段 5.1 勘察阶段划分 :
13、a) 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可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详 图等阶段,勘察阶段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并简化超前进行,线路确定的工程可直接进行初 步设计阶段勘察; b) 除险加固工程勘察可分为安全鉴定、初步设计两个勘察阶段; c) 项目实施方案的地质勘察应达到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深度; d) 对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根据需要进行施工地质勘察。 5.2 规划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 DB13/T 5354 2021 4 5.2.1 地质勘察可采用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等方法,一般不进行勘探,勘察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a) 了解区域构造稳定性、地震概况; b) 了解 工程区地形
14、地貌特征、不良地质作用; c) 了解工程区内主要地层岩性、成因类型、岩土特性及分布; d) 了解工程范围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初步分析对工程的影响; e) 了解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f) 了解工程区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分布。 5.2.2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结合当地经验,采用地质类比法提出。 5.2.3 一般不编制地质勘察报告,只编写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 5.3 可行性研究阶段 5.3.1 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为选定线路或建筑物布置进行地质论证,对场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存在两个或以上拟选场地时,进行地质比选分析。 5.3.2 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评价区域
15、构造稳定性,确定地震动参数; b) 基本查明工程范围及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重点是特殊土层分布及特 征;对堤防、引水渠道工程调查古河道、中强透水层分布; c) 初步分析工程范围及建筑物场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并进行分段或分 区评价,评价环境水、土的腐蚀性,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d) 基本确定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e) 对天然建筑材料进行调查,初步评价各料场的质量和储量。 5.3.3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进行地质测绘或调查; b) 因地制宜布置勘探、取样、试验工作; c) 一般 通过室内试验基本确定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16、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一般采用地质类比法提出; d)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4 初步设计阶段 5.4.1 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为选定线路或建筑物位置和地基处理进行地质论证。 5.4.2 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复核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复核地震动参数; b) 查明工程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对堤防、引水渠道工程查明古河道分布; c) 查明土层密实程度、力学特性,特殊土层分布及特征; d) 查明基岩的岩层产状、风化程度、可溶岩喀斯特发育特征、基岩面起伏情况,以及地质构造、 软弱结构面特征等; e) 查明不良 物理地质现象成因及分布范围,分析其对工程的影响; f)
17、 查明岩土层的透水性,透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变化规律,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地表水、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评价环境水对混凝土 的腐蚀性。评价土的腐蚀性; g) 确定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h) 对天然建筑材料进行详查,评价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储量。 5.4.3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调整线路或场地补充地质测绘或调查,布置勘探、取样、试验工作; DB13/T 5354 2021 5 b) 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主要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根据需要开展现场试验; c) 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工程 地质勘察报告。 5.5 施工地质 a) 根据勘察任
18、务书和工程实际需要安排施工地质工作; b) 针对重要基面、边坡做好地质编录,根据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进度做好地质预报工作。 6 堤防工程 6.1 工程地质测绘 6.1.1 工程地质测绘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沿堤防布置,测绘范围应覆盖整个工程范围以及对 工程有影响的区域,可为堤线两侧各 50m 200m,测绘比例尺宜 1 10000 1 2000,建筑物场区宜 1 2000 1 500。已建堤防等工程根据需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测绘范围应覆盖历史险情范围。初步设 计阶段调整工程范围后的新增区段,应补充地质测绘。 6.1.2 堤 防工程地质测绘应侧重以下内容: a) 古河道、洼地、坑、塘、沟、渠、外
19、滩宽度及岸坡形态、坡高、坡脚等微地貌特征; b) 特殊土的分布范围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c) 透水层、相对隔水层的分布特征、埋藏条件等,应特别注意细粒土层中砂土夹层的分布情况; d) 已建堤防工程堤身、堤基、涵闸、堤岸历史险情情况。决口口门冲刷坑的分布、规模、堵口 填坑材料类型、后期运行状况等; e) 堤身现状、历史加高培厚情况,防渗加固处理范围、方法、效果,岸坡失稳类型、规模,护 岸工程现状等。 6.2 勘探 6.2.1 根据需要对堤身、堤基布置物探工作,物探工作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布置。物 探工作应符合 SL 326 的规定,提防隐患探测还应符合 SL 436 的规定。 6.2.2 堤防坑探
20、、钻探工作应与护岸挡墙、涵闸等建筑物综合布置,以节约勘探工作量。 6.2.3 堤身勘探应侧重堤身填筑土的均匀性、密实程度、渗透性。 6.2.4 坑探、钻探沿堤线中心线布置 1 条纵剖面,横剖面宜垂直纵剖面布置,间距根据需要确定,每 个工程地质单元应至少有 1 条横剖面,其长度应包括堤内、堤外影响区,用于渗透分析的,其长度应 满足渗透分析需要。复杂场地、险情多发段应加密横剖面,横剖面上应不少于 3 个勘探点。勘探点间 距及深度宜符合表 2 的规定。堤防工程勘察宜先完成纵剖面 勘探,根据取得的地质资料调整横剖面布 置。 表 2 堤防坑探、钻孔工作布置表 单位为米 场地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探点间距 初
21、步设计阶段勘探点间距 勘探点深度 纵剖面 横剖面 纵剖面 横剖面 复杂场地 500 1000 10 30 200 500 10 30 堤防勘探点深度至堤基以下堤身高度的 1.5 倍,且不小于 5m。当相对透水层或软土层较厚 时,孔深应满足渗流与稳定分析的要求。 堤岸勘探点深度至河床深泓以下 5m 简单 场地 1000 2000 10 50 500 1000 10 50 DB13/T 5354 2021 6 6.2.5 挡墙式护岸、挡墙式防洪堤,沿建筑物中心线布置 1 条纵剖面,横剖面根据需要结合堤防工程 布置,不同地质单元应有横剖面,横剖面上应不少于 2 个勘探点。勘探点间距及深度宜符合表 3
22、 的规 定。 表 3 挡墙式护岸、挡墙式防洪堤勘察坑探、钻探工作布置表 单位为米 场地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探点间距 初步设计阶段勘探点间距 勘探点深度 纵剖面 横剖面 纵剖面 横剖面 复杂场地 100 200 10 30 30 100 10 30 勘探点深度至建基面以下挡墙高度的 2 倍, 且不小于 3m。设计需要时勘探深度应满足设 计要求 简单场地 150 300 10 30 50 150 10 30 6.2.6 小型涵闸等穿堤建筑物勘探结合堤防勘探布置 : a) 可行性研究阶段每座建筑物布置 1 个勘探点。重要或设计需要的典型建筑物可沿建筑物中心 线布置 1 条纵剖面,建筑物中心 1 个勘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5354-2021 中小型线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5354 2021 中小型 线状 水利 工程地质 勘察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