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pdf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HJ 564 2010 1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 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测控制、施工验收、运行 维护等 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咨询 、设计施工、 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889 生活
2、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规 范 GB 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10 kV 及 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
3、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 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28 立式圆筒 形 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9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3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HGJ 22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 工程 施工 及 验收规范 HJ 564 2010 2 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93 工业
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ECS 138 给水排水工程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 程 CJJ 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JGJ 6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HG 20508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 20509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 20511 信号报警、 安全连锁 系统设计规定 HG/T 20573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令 第 13 号 )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
5、护总局令 第 28 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103 2006 中确立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标准。 3.1 渗滤液 leachate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 物理、生物、化学 作用,同时在 降水和其他外部来水 的 渗流作用下产生 的含 有机或无机成 分 的液体。 3.2 调节池 holding tank of leachate 在渗滤液处理设施前设置的具有均化水质、调蓄水量或兼有渗滤液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3.3 微滤 microfiltration filter( MF) 以压力为驱动力,分离 0.01 m 至数 微米 的微粒的过程 。 【 GB/T 2010
6、3 2006,定义 5.2.2】 3.4 超滤 ultrafiltration filter( UF) 以压力为驱动力,分离分子量范围为几百至几百万的溶质和微粒的过程 。 【 GB/T 20103 2006,定义 5.2.1】 3.5 纳滤 nanofiltration( NF) 以压力为驱动力,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 200 1 000 的有机物的膜分离过程。 【 GB/T 20103 2006,定义 4.2.3】 3.6 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 RO) 在高于渗透压差的压力作用下,溶剂(如水)通过半透膜进入膜的低压侧,而溶液中 的其他组 分 (如 盐)被阻
7、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过程。 【 GB/T 20103 2006,定义 4.2.2】 3.7 膜组件 membrane module 由膜元件、壳体、内联接件、端板和密封圈等组成的实用器件 。 【 GB/T 20103 2006,定义 2.2.3】 3.8 膜生物反应器 biomass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以膜为载体,把生物反应(作用)和分离相结合,能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设备或系统。 【 GB/T 20103 2006,定义 6.3.3】 HJ 564 2010 3 4 总体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
8、滤液处理厂(站) 以下简称“ 渗滤液处理厂(站) ” 的设计 和 建设,除应遵 守本技术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4.1.2 应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填埋容量、填埋年限、填埋作业方式、占地面积、自然地 理情况和气象等条件确定渗滤液处理厂(站)的处理规模和处理工艺 。 4.1.3 在填埋区与渗滤液处理设施间必须设置渗滤液调节池。 4.1.4 处理技术方案的选择应 保证出水 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文件的要求, 并应 达 到 GB 16889 和有关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 4.1.5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 应有备用,并 具有防腐性能。 4.1.6
9、 渗滤液处理厂(站) 应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 连续监测 设 备。 4.2 项目构成 4.2.1 渗滤液处理 厂(站) 主要包括主体处理构筑物与设备、配套工程。 4.2.2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主体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 污泥及浓缩液 处理系统等;处理后废水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化排污口 统一排放 。 4.2.3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 厂内 建 (构 ) 筑物 、供配电、 采暖通风 、给排水、消防、 道路、绿化、 通讯、 运行管理设施、 检测与控制等。 4.3 总体布置 4.3.1 渗滤液处理 厂(站) 总体布置应在满足国家
10、现行防火、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基础上,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工艺流程、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使各项设施 整体协调统一。 4.3.2 工程附属 的 生产 与 生活服务等辅助设施,应与填埋场主体工程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 4.3.3 总平面布置 应 充分考虑渗滤液收集与外排,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 平衡土方的要求 ,并符 合 GB 50187 的 要求 。 4.3.4 渗滤液处理厂(站)宜 单独设置 在垃圾填埋场管理区的 下风 向 , 并满足施工、设备安装、各类 管线连接简 捷 、维修管理方便等要求。 4.3.5 渗滤液处理 厂(站) 应以生产区为核心,其 他
11、 各功能区应按渗滤液处理流程合理安排,主要恶 臭产生源(调节池、曝气设施、厌氧反应设施、污泥脱水设施等)宜集中布置 。 4.3.6 渗滤液处理厂(站)内应有必要的通道,有明显的车辆行驶方向标志,并符合消防通道要求。 4.3.7 渗滤液处理厂(站)区围墙及挡土墙的设置应按照场地的实 际情况确定,并应符合 GB 50187 的 规定。 4.4 配套工程 4.4.1 渗滤液处理厂(站)建筑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37、 GB 50352、 TJ 36、 JGJ 67 的规定。 4.4.2 渗滤液处理厂(站)结构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07、 GB 50009、 GB 50010、 GB 50
12、011、 GB 50069、 GB 50191、 CECS 138 的规定。 4.4.3 渗滤液处理厂(站)供电方式应与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相协调。 4.4.4 渗滤液处理厂(站)电气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用电设备配电及控 制 、 电缆配置及敷设 、 设备及 构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系统 、 厂(站)辅助工程道路照明等。用电设备一般为低压 AC380/220V,负荷等 级 宜 为二级。 4.4.5 渗滤液处理厂(站)电气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34、 GB 50037、 GB 50052、 GB 50053、 GB 50054、 GB 50057 的规定。 HJ 564 2010 4 4.4.6 渗滤
13、液处理厂(站)采暖通风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19、 GB 50189、 GB 14554、 GBZ 1、 GB/T 50033 的规定。 4.4.7 渗滤液处理厂(站)给排水及消防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13、 GB 50014、 GB 50015、 GB 50016、 GB 50067、 GB 50140 的规定。 4.4.8 渗滤液处理厂(站)道路工程设计应符合 GBJ 22、 JTG D40、 JTG D50 的规定。 4.5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渗滤液处理厂(站)的劳动卫生应符合 GBZ 1 的规定。 5 水量和水质 5.1 水量 5.1.1 计算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产
14、生 量时应充分考虑当地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水损失、 其他外部 来水 渗入、垃圾的特性、 雨 污 分流 措施 、 表面覆 盖 和 渗 滤 液 导 排 设施 状况 等因素。 5.1.2 生活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规模宜按垃圾填埋场平均日渗滤液产生量计算,并应与调节池容积 计算相匹配。 5.1.3 渗滤液产 生 量 的 计算宜采用经验公式法(浸出系数法) , 计算公式如下: 1 1 2 2 3 3()1 0 0 0I C A C A C AQ 式中: Q 渗滤液产生量, m3/d; I 多年平均 日降雨量 , mm/d。 A1 作业单元汇水面积, m2; C1 作业单元渗出系数,一般宜取 0.5
15、0.8; A2 中间覆盖单元汇水面积, m2; C2 中间覆盖单元渗出系数,宜取 ( 0.4 0.6) C1; A3 终场覆 盖单元汇水面积, m2; C3 终场覆盖单元渗出系数,一般取 0.1 0.2。 注: I 的 计算 ,数据充足时,宜按 20 年的数据计取;数据不足 20 年时,按现有全部年数据计取 。 5.2 水质 5.2.1 根据 生活 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年限 及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 , 生活 垃圾填埋场渗滤 液可分为初期渗滤液、中后期渗滤液和封场后渗滤液。 5.2.2 生活垃圾 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的确定, 宜 以实测数据为基准,并考虑未来水质变化趋势。在无法 取得实 测
16、数据时,宜参考表 1 及同类地区同类型填埋场实测数据合理选取。 表 1 国内 生活 垃 圾填埋场 (调节池) 渗滤液典型水质 类别 项目 初期 渗滤液 中后期 渗滤液 封场 后渗滤液 五日生化需氧量 /( mg/L) 4 000 20 000 2 000 4 000 300 2000 化学需氧量 /( mg/L) 10 000 30 000 5 000 10 000 1 000 5 000 氨氮 /( mg/L) 200 2 000 500 3 000 1 000 3 000 悬浮固体 /( mg/L) 500 2 000 200 1 500 200 1 000 pH 值 5 8 6 8 6
17、9 HJ 564 2010 5 6 工艺设计 6.1 工艺选择原则 6.1.1 选择处理工艺之前,应了解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填埋作业方式、当地经济条件等影响水质的因 素 。 6.1.2 选择渗滤液处理工艺时,应以稳定连续达标排放为前提,综合考虑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年限和渗 滤液的水质、水量以及处理工艺的经济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经技术 、 经济比选后确定。 6.2 调节池 6.2.1 调节池容积应与填埋工艺、停留时间、渗滤液产生量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等相匹配,并符 合 CJJ 17 的有关规 定。 6.2.2 调节池 应有相应的防渗措施。 6.2.3 调节池属于厂区恶臭污染源之一,应加盖密封,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564 2010 生活 垃圾 填埋场 渗滤 处理 工程 技术规范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