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1986-2019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检测技术规范.pdf
《DL T 1986-2019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检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1986-2019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检测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L / T 1986 2019 ICS F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1986 2019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 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as detecting in SF 6 gas mixtures insulated equipment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1986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检测项目、检测周期和检测方法 . 2 5 取样 . 2 6 检测
2、 . 2 7 安全注意事项 . 8 8 检测报告 . 8 DL / T 1986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化学标准技术委员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 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院、河南日立信股
3、份有限公司、山东中惠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祁炯、马凤翔、刘子恩、颜湘莲、姚强、朱洪斌、于乃海、明菊兰、蔡 萱、李建国、王勇、季严松、赵跃、程伟、袁平。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 100761) 。 DL / T 996 2019 1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中六氟化硫( SF 6 )混合气体的检测项目、检测周期以及检测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设备中 SF 6 /CF 4 、 SF 6 /N 2 混合气体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
4、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905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GB 11023 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 DL/T 50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 DL/T 639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导则 DL/T 916 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测定法 DL/T 918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法 DL/T 919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 DL/T 921 六氟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
5、DL/T 1032 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 SF 6 )气体取样方法 DL/T 1205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分解产物试验方法 DL/T 1823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可水解氟化物、酸度的现场检测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SF 6 混合气体 SF 6 gas mixture SF 6 气体与另一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绝缘气体。 3.2 SF 6 混合气体绝缘设备 SF 6 gas mixture insulated equipment 使用 SF 6 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 3.3 混气比 gas mixture rate SF 6 混合气体中 SF 6
6、 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 3.4 噪声等效温差( NETD) noic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的一种客观评价方法。 红外热成像仪观察一个低空间频率的 圆形或方形靶标时,当其视频信号的信噪比( S/N)为 1 时,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等效温差。 4 检测项目、检测周期和检测方法 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检测项目、检测周期和检测方法见表 1。 表 1 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的检测项目、检测周期和检测方法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检测方法 DL / T 996 2019 2 1 混气比 1次 /年和必要时 传感器法、气相色谱法 2 湿度
7、 参照 GB/T 8905 冷凝露点法、电阻电容法( DL/T 506) 3 分解产物 ( SO2、 SOF2、 SO2F2、 CO、 CO2、 CF4、 C2F6、 C3F8) 电化学传感器法、气相色谱法、气体检测管法 ( DL/T 1205) 4 泄漏 定性检漏(红外成像法) ;定量检漏( GB 11023) 5 酸度 * 必要时 酸碱滴定法( DL/T 916) 6 可水解氟化物 * 比色法、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DL/T 918) 7 矿物油 * 红外光谱分析法( DL/T 919) 8 生物毒性试验 生物试验方法( DL/T 921) 9 空气( SF6/CF4 混合气体) 气相色谱
8、法 10 氧气( SF6/N2 混合气体) 气相色谱法 *注:混合气体酸度、可水解氟化物、矿物油含量检测也可依据标准 DL/T 1823 中规定进行 5 取样 5.1 现场分析取样 按照检测仪器的要求连接管路,采用导入式取样,冲洗管路 3 min5 min 后取样检测。 5.2 实验室分析取样 按照 DL/T 1032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6 检测 6.1 混气比检测 6.1.1 传感器法 6.1.1.1 方法概要 利用 SF 6 和另一种气体的导热系数或红外吸收特性的差异, 采用热导或红外传感器检测 混合气体的混气比;同时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气体中的 O 2 含量。检测流程见图 1。 说明:
9、 1、 2 流量调节阀 3、 4 流量传感器 5 热导或红外传感器 6 氧气传感器 7、 8 氧气传感器保护阀 9 旁路调节阀 10 尾气收集装置 图 1 检测流程示意图 6.1.1.2 仪器要求 传感器法混气比检测仪,应具备下列条件: a) 检测组分: SF 6 、 O 2 ; b) 传感器类型: SF 6 检测宜采用热导或红外传感器, O 2 检测宜采用电化学传感器; DL / T 996 2019 3 c) 检测量程: SF 6 含量(体积分数) 0100%, O 2 含量(体积分数) 01%; d) 检测误差: SF 6 1%(体积分数), O 2 0.1%(体积分数); e) 响应时
10、间: 1 min; f) 控温精度: 0.1; g) 应具有 SF 6 /CF 4 、 SF 6 /N 2 等可选档位,须进行校准后方能使用,校准周期应不大于 1 年。 6.1.1.3 环境条件 a) 温度: -10 40; b) 湿度: 85%RH。 6.1.1.4 检测步骤 按如下检测步骤操作: a) 开启仪器电源,待仪器预热完成后按说明书进行相应设置; b) 确认仪器进气口阀处于关闭状态,连接气源取气口与仪器取样口,将尾气收集装置 与仪器排气口相连; c) 测量时,保持氧气传感器保护阀处于关闭状态,缓慢开启气路流量调节阀,打开旁 路阀,冲洗管路 3 min5 min,再将气体流量调节至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1986-2019 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检测技术规范 1986 2019 六氟化硫 混合气体 绝缘 设备 气体 检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