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T 1046-2019 《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pdf
《CH T 1046-2019 《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 T 1046-2019 《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40 A75 备案号: xxxxx 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 XXXX 20XX 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Basic specifications for antarct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报批稿)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发 布 CH 目 次 前 言 . I 引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大地控制网 . 3 5.1 大地基准 . 3 5.2 大地控制网 . 3 5.3 高程控制网 . 3 5
2、.3.1 高程基准 . 3 5.3.2 高程控制网 . 3 5.3.3 似大地水准面 . 4 5.4 重力基准与重力控制网 . 4 5.5 深度基准 . 4 6 外业测图 . 4 6.1 一般规定 . 4 6.2 图根控制测量 . 4 6.3 地形图测绘 . 4 6.4 其他要求 . 4 7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 . 4 7.1 基础影像数据获取 . 4 7.2 影像预处理 . 5 7.3 像片控制点测量 . 5 7.4 空中三角测量 . 5 7.5 DEM 生产 . 5 7.6 DOM 生产 . 6 7.7 DLG 生产 . 6 8 水下地形测量 . 7 8.1 一般规定 . 7 8.1.1
3、测图比例尺 . 7 8.2 水深测量 . 7 8.2.1 水深测量设备 . 7 8.2.2 测深线布设 . 7 8.2.3 水位改正 . 7 8.2.4 定位手段 . 7 8.2.5 全覆盖测量 . 7 8.2.6 冰下水深测量 . 7 9 冰下地形测量 . 7 9.1 一般规定 . 7 9.2 冰下地形图测绘 . 7 9.3 冰下地形图成图 . 7 10 地图编制 . 8 10.1 一般规定 . 8 10.2 地形图编制(投影说原则) . 8 10.3 小于 1:1 00 万地理图编制 . 8 10.4 专题图编制 . 8 10.5 地名使用 . 8 11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 . 8 附录 A
4、 . 9 A.1 南极测 量 控制点标志图 . 9 A.2 南 极测量浅埋式 控制点标志图 . 10 A.3 南极 测量浅埋式控制点 标志填埋位置示意图 . 11 A.4 南极 测量伸缩杆式控制点 标志图 . 12 参考文献 . 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武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会、李占荣、王泽民、王勇、王连仲、刘铁健、张洪文、于庆 国、王铁军、庞小平、曹玉凤、曲雪光 、李海军 II 引 言 为和平开发利用南极资源, 指导 和规范我
5、国在 南 极地区测绘活动,更好地 了解南极, 满 足南极科学考察 、研究 和建设的需要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和相关的 现行国家、 行业 标准 ,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 ,根据 南极地区测绘 基本要求 ,制定本标准 。 1 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极测绘 中 大地控制网 、 外业测图 、 航空 摄影测量 与遥感 、水下地形测量、 冰下地形测量、地图编制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 的基本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南极地区的测绘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6、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2021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GB/T 793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12763.10 海洋调查规范 第 10 部分: 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GB/T 12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8316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3.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7、GNSS 采用全球无线电定位技术确定时间和目标的空间位置的系统 。 CH/T 2008-2005,术语和定义 3.1 3.2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ITRF 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 ( IERS)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面 ( IRM) 国家参考极( IRP) 为空间基准、以 IERS 天文常数为基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坐标系。 GB/T 14911,术语和定义 2.69 3.3 实时动态测量 real time kinematic; RTK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
8、术,它能 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 CH/T 2009-2010,术语和定义 3.1 3.4 监测网 monitoring network 监测地壳运动的各种测量网。 2 3.5 区域首级控制网 regional head control network 在小区域测图时,为图根导线做引点用的,它 在小区域中属于精度最高的,但控制点稀 疏,在测图时需要加密。 3.6 工程首级控制网 The primary control network engineering 工程测量专用控制网,有时需在大范围控制网内部建立较高精度的局部控制网。工程测 量中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在某些方面
9、有其特殊要求。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若干 个不同的布网方案提供选择。随着计算工具的发展,可以应用最优化方法的理论确定最佳的 设计方案。 3.7 冰下地形 Ice topography 以图形、数据形式表示冰下地物、地貌的测量工作。其成 果通常为冰下地形图、 断面 图或以表格、 磁性贮存器为载体的数据。冰下地形图以高程和冰下等高线表示冰下地貌变 化。冰下地形测量需在冰上进行动态定位和测深,作业比陆上地形测量困难。 3.8 水深图 Water depth map 主要包含水深地形图、彩色立体图、影象图等,根据工程需要来做。利用单波束数据成 图,一般是水深地形图,图上主要包含坐标网格、水深值
10、、等深线、图名、图例以及成图参 数说明。多波束数据成图相对复杂,多波束数据量大,而图载信息有限,需要对多波束的原 始数据进行处理后,把能反映地形特征的信息表达在成果 图上。 3.9 潮位测量 tidal observation 在某一地点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潮汐涨落所进行的观测。 3.10 潮位观测站 tidal station 观测潮汐变化规律,记录水位升降的场所。 3.11 理论最低潮位面 theoretical lowest tide surface 理论上可能出现的潮高最小值。以 13 个分潮的调和常数,按特定的公式计算得到 。 3.12 IMU/DGP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 IMU/DGP
11、S supported photogrammetry 利用惯性导航技术和卫星定位 技术,同时获取摄影瞬间摄影中心的位置参数及影像的姿 态参数,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或测图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GB/T 14950-2009,摄影测量分类 2.26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 DEM: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LG:数字线划图( Digital Line Graphic) DOM: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Orthphoto Map) GPS: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GS:国际 GPS 服务
12、( The 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RPC: 有理函数模型( 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TIN:不规则三角网(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WGS-84: 1984 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5 大地控制网 5.1 大地基准 南极大地基准应采用基于地心坐标系统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ITRF)。 5.2 大地控制网 5.2.1 一般规定 南极大地控制网按照精度和用途 分为一、二、三等大地控制网。具体技术指标 按照 GB 22021 相关规定
13、 执行。 因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规定要求时,其技术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大地控制网 、 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的控制点宜并置布设。 5.2.2 一等大地控制网布测 每个南极科考站站区均应建设一个 GNSS 连续运行基准站作为一等大地控制网点。南极 地区一等大地控制网由各站区 GNSS 连续运行基准站、周边国际 IGS 站组成。 5.2.3 二等大地控制网 二等大地控制网是区域首级控制网,为三等及以下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提供起始数据。 二等大地控制网应根据需要进行定 期复测或更新。 5.2.4 三等大地控制网 三等大地控制网是工程首级控制网,应满足南极基本比例尺测图的需求。 三等大地控制网应根据
14、需要进行定期复测或更新。 5.2.5 大地控制网点标志 南极测量控制点标志的形式与规格要求 见附录 A。 5.3 高程控制网 5.3.1 高程基准 南极科考站区附近采用验潮站确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其他区域测绘成果高程 采用椭球高或经最新的全球重力场模型转换而获得的正常高。 5.3.2 高程控制网 南极科考站区验潮站水准点至一等大地点之间水准线路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 具体技术指标 按照 GB/T 12897 相关规定执行; 其他等级控制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 , 具体技术指 标按照 GB/T 12898 相关规 定执行 。 4 5.3.3 似大地水准面 采用 EGM2008 地
15、球重力场模型确定似大地水准面。 5.4 重力基准与重力控制网 以南极站区建立的绝对重力点 及重力控制网 作为 极地区域 重力基准。 5.5 深度基准 在南极沿岸海域采用理论最低潮 位 面作为深度基准。 6 外业测图 6.1 一般规定 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 应 与国家现有比例尺规定相一致。 大比例尺 地形图分幅 宜 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分幅 , 图 幅 编号采用图幅西 南角坐标的千米数 保留一或两位小数表示 。 带状地形图或小测区地形图可采用顺序编号。 对于现行地形图图式无法表示的地物地貌,可编写补充图式符号及说明。 如需入库时,对于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的不足部分可自行补充,并对新补充的图式符号 和要素
16、分类代码加以说明。 6.2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可采用 GPS 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 等方法。 图根高程控制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导线测量等方法,困难地区可采用 GPS 拟合高 程测量。 相关要求按照 GB/T 7931 和 CH/T 2009 执行。 6.3 地形图测绘 全站仪测图应满 足内业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的基本要求。 GPS-RTK 测图的高程转换可采用拟合高程测量的方法按照 CH/T 2009 执行。 元数据制作按照 CH/T 1007 的规定执行。 6.4 其他要求 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符合测图 要求 ,位置恰当;各项较差、闭合差应 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 原始记录和计算成
17、果应正确。 地形图整饰、方格网应符合相关规范及图式要求;测站点的密度和精度应符合规定;地 物、地貌各要素测绘应正确,取舍恰当,图式符号运用正确;接边精度应符合要求;图历表 填写应完整清楚。 7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 7.1 基础影像数 据获取 7.1.1 航空摄影 7.1.1.1 航空摄影可采用直升飞机、无人机、固定翼飞机等作为飞行平台。 7.1.1.2 相机 可选用数码航摄仪或高精度数码非量测相机。 7.1.2 光学卫星影像 光学卫星影像分辨率的选择除了考虑不同比例尺成图对影像分辨率的要求,还要考虑现 有可获取的光学卫星影像产品的规格。 7.1.3 其他遥感影像或数据 主要包括机载激光雷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CH 1046-2019 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1046 2019 南极 测绘 基本 技术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