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673-2018 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pdf
《DB63 T 1673-2018 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1673-2018 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01 P 66 备案号:60231-2018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T 16732018 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sphaltmixtureswithphasechangeincoldregions 2018-06-25发布 2018-09-2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 T1673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材料 . 2 5 沥青混合料设计 . 7 6 相变沥青混合料施工 . 8
2、7 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潜热值(熔融焓值)测定.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相变区间测定. 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相变点测定. 15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相变形式测定. 17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潜热值(熔融焓)衰减率测定. 19 附录F(规范性附录) 调温率的测定. 21 DB63/ T1673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北京秦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建宏、徐虎林、徐安花、左创才、朱长进、王翠
3、玲、陶雅阁、王海、王新燕。 DB63/ T16732018 1 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以及相变沥青混合料 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境内各等级新建、改建公路工程,及大小规模维修等养护工程的沥青路面表面 层和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表面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86 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
4、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9466.12004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1部分:通则 GB/T 19466.32004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JGJ 51200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相变 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由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3.2 相变材料 随温度变化而改
5、变相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 3.3 潜热值(熔融焓值) 相变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为J/g或kJ/kg。 3.4 相变区间 材料在受到温度影响时,从相变起始温度转变到相变终结温度之间的区间。 3.5 DB63/ T16732018 2 相变点 相变材料在相转变时的临界温度点。 3.6 固固相变 固态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由分子位移产生的态变而相未变的相转变过程。 3.7 调温率 环境温度变化时,相变材料温度调节值的比率。 3.8 相变沥青混合料 添加一定量的相变材料而制成的沥青混合料。 4 材料 4.1 相变材料 4.1.1 相变材料应绿色环保,对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无污
6、染,且对人身健康无害。 4.1.2 相变材料为白色或灰白色圆柱状或圆球形颗粒体,其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要求。 表1 相变材料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 项 目 要 求 允许偏差 外观质量 无裂纹、起皱皮 圆柱体或圆球形直径2mm4mm 0.2mm 尺寸规格 长度2 mm4mm 0.2 mm 4.1.3 相变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相变材料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kg/m) 870 GB/T 5486 潜热值(熔融焓值)(J/g) 50.0 附录A 相变区间() Tim36 附录B 相变点() 17.02.0 附录C 相变形式 固固
7、相变(加热至80,24h后仍为固态) 附录D 20次热循环潜热值(熔融焓值)衰减率(%) 5.0 附录E 4.1.4 相变沥青混合料的调温率应大于30%,调温率按照附录F的规定进行检测。 4.1.5 产品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内包装采用单层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封口时先排出空气,内袋分别用 维尼龙绳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绳人工扎口,或用与其相当的其他方式封口;外包装采用塑料编织袋,外袋 用维尼龙绳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线缝口,缝线整齐,针距均匀,无漏缝和跳线现象。根据拌和厂站实际情 况,可更改包装方式。 4.1.6 相变材料不易燃、无毒,可按一般运输方式办理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 淋、受潮。产
8、品存放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场所,避免日光长期照射,并远离热源。 DB63/ T16732018 3 4.2 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要求,SBR改性沥 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的要求。若选用其他天然沥青、橡胶沥青等高黏度胶结料,应满足JTG F40的 要求。 表3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沥青标号 指 标 单位 等级 110号 90号 70号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 0.1mm 100 120 80 100 60 80 T 0604 A -1.51.0 针入度指数PI B -1.81.0 T 0604 A 43 45 46
9、 B 42 43 44 软化点(R&B), 不小于 C 41 42 43 T 0606 动力黏度(60),不小于 Pas A 120 160 180 T 0620 A 40 20 20 延度(10),不小于 cm B 30 15 15 A、B 100 延度(15),不小于 cm C 60 50 40 T 0605 A 2.2 B 3.0 蜡含量(蒸馏法), 不大于 % C 4.5 T 0615 开口闪点,不小于 230 245 260 T 0611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 99.5 T 0607 密度(15) g/cm 3 实测记录 T 0603 TFOT(或RTFOT)后 质量变化,
10、不大于 % 0.8 T 0610或 T 0609 A 55 57 61 B 52 54 58 残留针入度比(25), 不小于 % C 48 50 54 T 0604 A 10 8 6 残留延度(10),不小于 cm B 8 6 4 T 0605 残留延度(15),不小于 cm C 30 20 15 T 0605 DB63/ T16732018 4 表4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 术 指 标 指 标 单位 I-B I-C I-D 试验方法 针入度(100g,5s,25) 0.1mm 80 100 60 80 40 60 T 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8 -0.4 0 T 0604
11、 延度(5,5cm/min),不小于 cm 40 30 20 T 0605 软化点TR&B,不小于 50 55 60 T 0606 运动黏度(135),不大于 Pas 3 T 0625 开口闪点,不小于 230 230 230 T 0611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 99 99 99 T 0607 顶部、底部软化点差 2.5 2.5 2.5 T 0661 储存稳 定性离 析 顶部、底部软化点平均 值与原样沥青软化点差 8.0 8.0 8.0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 60 65 75 T 0662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不大于 % 1.0 1.0 1.0 T 0
12、609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 55 60 65 T 0604 延度(5),不小于 cm 25 20 15 T 0605 表5 SBR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 术 指 标 指 标 单位 II-A II-B II-C 试验方法 针入度 (100g,5s,25) 0.1mm 100 80 100 60 80 T 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1.0 -0.8 -0.6 T 0604 延度(5,5cm/min),不小 于 cm 60 50 40 T 0605 软化点TR&B,不小于 45 48 50 T 0606 运动黏度(135),不大于 Pas 3 3 3 T 0625 T 0619 开
13、口闪点,不小于 230 230 230 T 0611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 99 99 99 T 0607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不大于 % 1.0 1.0 1.0 T 0609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 50 55 60 T 0604 延度(5),不小于 cm 30 20 10 T 0605 4.3 集料 4.3.1 粗集料 生产相变沥青混合料时,不宜采用多孔性或内部吸水性强的集料。粗集料质量应满足表6的要求。 DB63/ T16732018 5 表6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指 标 单位 表面层 其他层次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
14、值,不大于 % 26 28 30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28 30 35 T 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t/m 3 2.60 2.50 2.45 T 0304 吸水率,不大于 % 2.0 3.0 3.0 T 0304 坚固性,不大于 % 12 12 T 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9.5mm,大于 % % % 15 12 18 18 15 20 20 T 0312 水洗法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1 1 1 T 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 3 5 5 T 0320 雨量气候区 年降雨量(mm
15、) 潮湿区 1000 42 湿润区 500 1000 40 半干区 250 500 38 粗集料的磨 光值PSV, 不小于 干旱区 250 36 T 0321 雨量气候区 年降雨量(mm) 潮湿区 1000 5 4 4 湿润区 500 1000 4 4 4 半干区 250 500 4 3 3 粗集料与沥 青的黏附性, 不小于 干旱区 250 级 3 3 3 T 0616 T 0663 4.3.2 细集料 相变沥青混合料所用细集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细集料可以采用机制砂,洁净的天然砂、石屑等; b) 细集料质量应满足表 7 的要求。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 0.075mm 含量的百分数
16、表 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mm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mm2.36mm或 0mm0.15mm)表示; 表7 细集料质量要求 项 目 单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t/m 3 2.50 2.45 T 0328 坚固性(大于0.3mm部分),不小于 % 12 T 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 % 3 5 T 0333 砂当量,不小于 % 60 50 T 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25 T 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T 0345 c)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宜将细集料分
17、0mm3mm和3mm5mm两档组合使用; DB63/ T16732018 6 d)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宜采用机制砂。当使用天然砂时,天然砂的用量不应 超过矿料总量的10%,天然砂级配应满足表8的要求; 表8 天然砂级配要求 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方孔筛 (mm) 粗 砂 中 砂 细 砂 9.5 100 100 100 4.75 90100 90100 90100 2.36 6595 7590 85100 1.18 3565 5090 75100 0.6 1530 3060 6084 0.3 520 830 1545 0.15 010 010 010 0.075 05 0
18、5 05 e) 石屑应清洁、干净,不得含有泥土杂质,级配应满足表9的要求; 表9 机制砂或石屑级配范围要求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规格 公称粒径 (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5 05 100 90100 6090 4075 2055 740 220 010 S16 03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f) 机制砂必须采用专用的制砂机生产,并以优质碱性石料为原料,其级配应符合S16规格要求; g) 不宜采用多孔性或内部吸水性强的细集料。 4.4 填料 4.4.1 填料应采用洁净的碱性
19、石料磨细的矿粉,可同时掺加1% 2%的消石灰粉替代部分填料。 4.4.2 矿粉应干燥、洁净、无结块,其质量应符合表10的要求。 表10 矿粉的质量要求 指 标 单位 高速公路 其他等级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不小于 t/m 3 2.50 2.45 T 0352 含水量,不大于 % 1 1 T 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小于0.6mm 小于0.15mm 小于0.075mm % 100 90 100 75 100 100 90 100 70 100 T 0351 外 观 无团粒结块 目测 亲水系数 1 T 0353 塑性指数 % 4 T 0354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 0355 DB63/
20、T16732018 7 5 沥青混合料设计 5.1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 各类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要求分别见表11、表12、表13。 表11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级配类型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20 100 90100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中粒式 AC-16 100 9010076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AC-13 100 9010
21、0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细粒式 AC-10 100 901004575 3058 2044 1332 923 616 48 砂砾式 AC-5 100 901005575 3555 2040 1228 718 510 表12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级配类型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MA-20 100 901007292 6282 4055 1830 1322 1220 1016 914 813
22、 812 中粒式 SMA-16 100 901006585 4565 2032 1524 1422 1218 1015 914 812 SMA-13 100 901005075 2034 1526 1424 1220 1016 915 812 细粒式 SMA-10 100 901002860 2032 1426 1222 1018 916 813 表13 开级配排水式磨耗层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级配类型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OGFC-16 100 90100 7090 4
23、57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8 26 中粒式 OGFC-13 100 90100 608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8 26 细粒式 OGFC-10 100 90100 5070 1022 618 415 312 38 26 5.2 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 5.2.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按照JTG F40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 5.2.2 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按照JTG F40规定执行。 5.2.3 在青海不同地区,相变材料应按占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百分比掺加,如表14所示。 DB63/ T16732018 8 表14 相变材料掺量 分区名称 年平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1673-2018 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1673 2018 相变 沥青 混合 应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