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594-2013 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验规范.pdf
《DB51 T 1594-2013 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验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594-2013 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验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5942013 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验规范 2013 - 07 - 18 发布 2013 - 09 - 0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5942013 I 目 次 前 言 . . II 引 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要求 . . 2 5 检测检验方法 . . 9 6 检验记录 及检验报告 . . 11 7 检验周期 . . 11 8 检验规则 . . 12 DB51/T 1594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
2、川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技术中心,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俊高、姬有仓、鲜林、李云雪。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51/T 15942013 III 引 言 本标准主要根据 MT/T 1116-2011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GB 50057-2010建筑 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581-2010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 、JJG 678-2007催化 燃烧式甲烷测定器 、DB51/ T 141520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 煤矿安全规
3、程 (20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 37 号令)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管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煤装 2011 33 号)及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 行) (安监总煤装 2011 15 号)编写。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有规定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DB51/T 15942013 1 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要求和检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4、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 1029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3.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supervision s ystem of coal mine safety 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积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 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粉尘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 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设备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
5、限声光报警并断电闭锁、风电闭锁控制等, 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3.2 传感器 transducer 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甲烷传感器、粉 尘浓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压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 器、氧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风筒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和馈电状 态传感器等。 3.3 风电闭锁装置 interlocked c ircuit breaker 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能自动切断被
6、控设备电源,并实现闭 锁的装置。 3.4 甲烷风电闭锁装置 methane int erlocked circuit breaker DB51/T 15942013 2 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或空气中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 断被控设备电源,并实现闭锁的的装置。 3.5 馈电异常 abnorma l feed 被控设备的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命令或复电命令不一致。 3.6 模拟图显示 mimic diagram display 在巷道实测图上,将实时监测到的模拟量和开关量状态,用相应的图样在相应的位置模拟显示,同 时将实时监测到模拟量数值在相应位置显示。 4
7、要求 4.1 证件 煤矿安装的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是符合 AQ 6201 和 AQ 1029 的要求,并是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MA” 标志的产品,有产品合格证、出厂合格证。 4.2 主机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必须双机或者多机备份,当主机出现故障或者断电,备用机能在 5min 内 自动启动并正常工作,保证安全监控系统 24h 连续运行。 4.3 供电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机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且必须配备 2h 以上不间断电源。安全监控设备的供 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 4.4 防雷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传输接口、入井线缆等设备应具有可靠的接地和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 得超过 2。 4.5
8、 设备关联 煤矿选择安装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规定的型号选择监控系统的传感 器、断电控制器等关联设备,严禁不同系统间的设备互换使用。 4.6 设备连接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矿用光缆连接, 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 缆等共用。 4.7 系统软件 4.7.1 系统软件必须具备远程联网功能。 4.7.2 系统软件必须使用与实际相符合的矿图,将实时监测到的模拟量数值和开关量状态用相应的图 样在相应的位置模拟显示,矿图应实时更新。 DB51/T 15942013 3 4.8 联网与信息传输 4.8.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实现与上一级平台联网。 4.8.
9、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能自动上传模拟量馈电异常、断电、报警、统计值和开关量馈电异常、 断电、报警、动作状态以及系统工作异常、初始化等基本信息到上一级平台。模拟量统计值每 5min 至 少上传 1 次,模拟量及开关量馈电异常、断电、报警、动作状态变化等应实时上传。 4.9 安装 4.9.1 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 中,安设时应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 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宜设置在采区变电所,严禁设 置在断电范围内。 井下分站及电源箱严禁设置在下列区域: a) 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内; b)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
10、; c) 掘进工作面内; d)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 e)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 4.9.2 煤矿井下安装的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等 等各种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巷道侧壁不 得小于 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 10m 内无分支风 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测量风量的地点。 4.9.3 甲烷传感器设置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必须符合表 1 的规定。 4.9.4 甲烷传感器的误差 a) 报
11、警误差 甲烷传感器的报警误差不应超过0.1%CH 4。 表1 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 甲烷传感器设置地点 甲烷传感 器编号 报警浓度 %CH4 断电浓度 %CH4 复电浓度 %CH4 断电范围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T 0 1.0 1.5 1.0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备 采煤工作面 T 1 1.0 1.5 1.0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备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 T 2 1.0 1.0 1.0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备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回采工 作面进风巷 T 3 0.5 0.5 0.5 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
12、设备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 工作面进风巷 T 4 0.5 0.5 0.5 被串采煤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 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专用排瓦斯巷 T 5 2.5 2.5 2.5 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 作面混合回风流处 T 6 1.0 1.0 1.0 工作面内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 全型电气设备 DB51/T 15942013 4 采煤机 1.0 1.5 1.0 采煤机及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电源 掘进工作面 T 1 1.0 1.5 1.0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 T 2 1.0 1.0 1.0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13、备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 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 T 3 0.5 0.5 0.5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 双巷掘进工作面混合回 风流处 T 3 1.5 1.5 1.0 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全部非本质 安全电源 掘进巷道中部 1.0 4 1.0 1.0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 掘进机 1.0 1.5 1.04 掘进机及运输机电源 采区回风巷 1.0 1.0 1.0 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 0.7 4 使用架线电机车的主要运 输巷道内装煤点处 0.5 0.5 0.54 装煤点处上风流 100 米内及其下风流 的架空线电源和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 气设备 兼做回风井的装有机电设
14、备的的井筒 0.5 0.7 4 0.7 井筒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井下煤仓上方 1.5 1.5 4 1.54 贮煤仓运煤的各类运输设备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室内 0.5 4 井下瓦斯抽放泵站内 0.5 切断抽放泵站电源。 表 1 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续) 甲烷传感器设置地点 甲烷传感 器编号 报警浓度 %CH4 断电浓度 %CH4 复电浓度 %CH4 断电范围 瓦斯抽放泵输入管路中 25 4 避难硐室外 1.0 切断硐室外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避难硐室内 1.0 切断硐室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b) 显示误差 甲烷传感器的显示误差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2
15、甲烷传感器的显示误差 测量范围%CH 4 显示误差 0.001.00 0.10%CH 4 DB51/T 15942013 5 1.003.00 真值的10% 3.004.00 0.30%CH 4 4.9.5 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4.9.5.1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a) U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 1 设置。在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 T0,工作面设 置甲烷传感器 T1 ,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T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进风巷设置甲烷传 感器 T3;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T4,如图 1 所示。 b) W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 2
16、 设置。分别在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 T0,工作 面设置甲烷传感器 T1 ,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T2,如图 2 所示。 图1 U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图2 W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c) 非壁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参照上述规定执行,即在上隅角、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各设 置 1 个甲烷传感器。 d) 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4.9.5.2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015m T1T2 T3 1015m T4 10m T0 上 隅 角 10m DB51/T 15942013 6 a)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 3 设
17、置:在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 T1,在工作面 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 T2;采用串联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在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 设置掘进工作面进风流甲烷传感器 T3。 b) 双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 4 设置:在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T1 和 T2;在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 T3。 5m 10 15m 3 5m T 1 T 2 T 3 图3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c) 掘进工作面长度大于 1000m 时,必须在掘进巷道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 d) 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图4 双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4.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1594-2013 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验规范 1594 2013 煤矿 安全 监控 系统安全 检验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