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pdf
《DB37 T 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pdf(2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010.01 P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2018 - 02 - 01发布 2018 - 03 - 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1342018 目 次 前言 . 2 引言 . 3 1 范围 . 4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基本要求 . 4 4.1 成立组织机构 . 4 4.2 职责 . 4 4.3 实施全员培训 . 5 4.4 编写体系文件 . 5 4.5 运行考核 . 5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 5 5.1 风险点确定 . 6 5.2 危险源辨识 . 7 5.3 风险评价 . 8 5.4 风险控制措施 . 9 5.5 风险分级管控 . 10 6 文件管理 . 11 7 分级管控的效果 . 11 8 持续改进 . 1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 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18 附录 C(资料性
3、附录)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100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划分 . 242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重大风险统计 . 244 1 DB37/T 313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执法 监察总队、山东黄 河建工有限公司、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鑫炬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
4、起草人:肖华锋、栾启亭、张英明、刘振亮、刘锦、王小明、王鹏、万立华、于科、王 洪林、谭明君、张鹏、袁奉涛、毕志恒、石岭、石剑、明宪永、胡安春、陈炳利、王高强、董永亮、魏 建林、吴森海、卢惠东、魏玉波、杨荣荣、伊祖翔、 王东方、王鲁、王洋、邓玉明、李振海、荆长峰、 郭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2 DB37/T 31342018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及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通则 、 DB37/T 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的要求, 充分借鉴和吸 收国际 、 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 、 现代安全管
5、理理念和行业安全生产风 险 (以下简称风险 ) 管理经验, 融 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 , 结合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 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 达到降低风险 、 杜绝或减少各 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3 DB37/T 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 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 、 基本要求 、 工作程序和内容、文 件管理、分级管控的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 于指导山东 省内建筑施工企业风 险分级管控 体系建
6、设, 其他类别施工企业可参照执 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JGJ 59 建 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DBJ14-032-2004 建 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37/T 2882-2016 安 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3015-2017 建 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 质 200987 号) 3 术语和定义 DB
7、37/T 2882-2016、 DB37/T 3015-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4 基本要求 4.1 成立组织机构 4.1.1 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 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经理、 分管生产经理 、 分管经营经理 、 技术负责人 、 安全总监 , 以及技术 、 安全、 质 量、 设备 、 材料 、 人力、财务等机构负责 人。日常办事机构宜设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4.1.2 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项目技术、安全、施工、材料、 机械、班组等部门负责人。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确保风险 分级
8、管控覆盖工程项目所有区域、场所、岗位、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全面系 统、规范有效。 4.2 职责 4.2.1 企业 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 4 DB37/T 31342018 分级管控工作小组进行监督指导; 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企业应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负责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对企业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等,及时制定更新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控。 4.2.2 项目部 项目风险管控 工 作 小组
9、负 责 项 目 风险分级 管 控体 系的 建 立与 运 行 , 负责 对 施工 作业班组风险 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项目部 应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项目部 应 掌握本项目部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负责开展 项目部安 全 生 产风险评估 工 作 ,对项目危 险 源进行识别、分 析 、评价等;项目 施工 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应及时上报企业,及时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负责对 二 级风险进行管控。 4.2.3 施工作业班组 负责施工作 业班组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的运行,对施 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应掌握施工作业班
10、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负责开 展施工作业班 组 安全 生 产 风 险评 估 工 作 ,作业 施 工活动中 发 现 的新危险源及时上报项 目部; 对本班 组 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 负责对 三 级风险进行管控。 4.2.4 施工作业人员 应掌握 本 岗位涉及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等; 本岗位 施工活动中发现的新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 负责对 四 级风险进行管控。 4.3 实施全员培训 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初期 , 企业应组织全员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培训 , 培训内容包括建 设方案 、 流程 、 方法 、 要求等
11、。 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 分层次、 分阶段组织 员工进行培训 , 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 并保留培训记录。 4.4 编写体系文件 应按照D B37/T 3015-2017第4.3 条的规定执行 。 4.5 运行考核 企业应建立并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 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 DB37/T 31342018 5.1 风险点确定 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a) DB37/T 3015-
12、2017“5.1.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b) 建筑工程至少应包含 JGJ 59 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还可包含 DBJ14-032-2004 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1) JGJ 59 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包括临时设施、脚手架(包括扣件式钢管脚手 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式 脚手架等)、吊篮、模板支撑、高处作业防护设施、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 塔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施工机具(包括平刨、圆盘锯、手持电动工具、钢筋机械、 电焊机、搅拌机、气瓶、翻斗车、潜水泵、
13、振捣工具、桩工机械等)等; 2) DBJ14-032-2004 所涉及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可以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 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 建筑节能等十个分部工程。 5.1.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a) DB37/T 3015-2017“5.1.1.2 操作及作业活动”内容适用于本标准。应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 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 梯、建筑节能等十个分部工程所涉及的作业活动,还应包括 JGJ59 所涉及的操作及安拆工程等; b) DBJ 14-032-2004 分部
14、分项工程涉及的典型作业活动有: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 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以及其他作业活动等; c) JGJ59 所涉及的操作包括塔式起重机使用和施工升降机使用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使用等; JGJ59 所涉及的安拆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工程、脚手架工程、塔式起重机安拆工程和施工升降机 安拆工程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安拆工程等。 5.1.2 风险点排查 5.1.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 DB37/T 3015-2017第5.1.2.1 条的要求进行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排查应对施工 作业全过程场地内部、外部因素和作业导致的风险进行风险点排查。对施工现场
15、的办公区、生活区、作 业区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山体、水文、气象等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作业空 间、作业行为、气象分析、管理情况等进行排 查。 作业活动清单应包括 附 录 A中表A.1 所涉及的典型 作业活动清单,其他作业活动清单 可参照表A.1 进行编制。设备设施清单应至少包括 附录A中表 A.2所涉及的 设备设施清单,其他 设备设施清单可参照表 A.2进行编制。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照附录 A编制项目作业活动清 单、项目设备设施清单。 5.1.2.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DB37/T 3015-2017 “5.1.2.2 风 险点排查的方法”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风险点排
16、查应通过查阅档 案资料 、 现场调研 、 座谈询问等方法, 由 技 术 、 安全 、 质量 、 设备 、 材料等专业 人员组织开展。 6 DB37/T 31342018 5.2 危险源辨识 5.2.1 辨识方法 5.2.1.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应先将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活动划分成多个施工工序,找出每个 施工工序中的危险源,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 控
17、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施工;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 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 水平。 5.2.1.2 安全检查表法(SC L)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施工 现场及周边构筑物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 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 、 行业、 地方建筑施工有关安全法规、 规定、 规程 、 规范和标准, 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 及操作规程; 国内外建筑行业、
18、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建筑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 经验, 特别是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实践经验; 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 , 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 , 应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 入检查表。 5.2.2 辨识范围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应包含DB37/T 3015-2017 第5.2.2 条规定的 范围 。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 作业活动和设备 设施。 5.2.3 辨识实施 5.2.3.1 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 DB37/T 3015-2017第 5.2.3 条的规定进行危险源辨识。 5.2.3.2 辨识时应依据 GB/T 13861 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
19、因素、管理因素等危 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 在这四种因素里面,人的因素是核心,首先要分析 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违章操作、违章、不遵守有关规定等);其次是物的因素(物的不 安全状态),再分析环境因素(主要是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等),最后再分析 管理因素。 5.2.3.3 JGJ 59 所涉及作业活动及 DBJ 14-032-2004 分部分项工程涉及的典型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别 参见附录 B,建筑工程所涉及其他作业活动危险源可参照附录 B 进行辨别。项目部应按照项目作业活 动清单,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危险源识别。 5.2.3.4 JGJ 59
20、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清单危险源辨别参 见附录 C,DBJ 14-032-2004 分部分项工程所涉 及的设备设施清单危险源参照附录 C 进行辨别。项目部应按照项目设备设施清单,结合工程实际进 行危险源识别。 7 DB37/T 31342018 5.2.3.5 建筑施工中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有坍塌 、高处坠落 、 触电 、物体打击 、机 械伤害 、火灾 、 起重伤害 、爆炸 、车辆伤害 、 中毒和窒息 、灼烫 以及 其他伤害。 附录 A 风险点所涉及 的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参见附录 B、附录 C。其他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参照 附录 B、附录 C 进行辨识。 5.3
21、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方法 DB37/T 3015-2017 “5.3.1 风险评价方法”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法(LEC ),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评价时,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 中的频繁程度 )和C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的取值应建立在企业现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并 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 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 事故树分析法、风险矩阵分析法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法等其他风险评价方法。 5.3.2 风险评价准则 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 DB37/T 3015-2017 第 5.3.2 条规定的准则,结合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134-2018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3134 2018 建筑 施工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体系 实施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