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619-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pdf
《DB37 T 3619-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619-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19 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Export Shiitake Mushroom 2019 - 07 - 23发布 2019 - 08 - 2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619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 1 4 菌种 . 2 5 培养料制备 . 2 6 菌棒制作 . 2 7 出菇期管理 . 3 8 生产投入品管理 . 3
2、9 水源管理 . 4 10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4 11 收获 . 5 12 劳动保护 . 5 13 批次管理 . 6 14 技术档案 .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香菇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 14 DB37/T 3619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济南市植物保护站、聊城市植物保护工作站、阳谷县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晓庆、李秀深、吕华、童金
3、春、钟凯、滕芳超、李振博、何海、唐伟、成文 华、王广莲、周丽萍。 DB37/T 3619 2019 1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香菇基地选择与管理、菌种、培养料制备、菌棒制作、出菇期管理、生产投入品 管理、水源管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收获、劳动保护、批次管理和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香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4、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 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3.1 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的要求。宜选择易于排水、通风朝阳、交通方便的区域。基地应远 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1)。 3.2 基地管理 3.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 3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生产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 录 A.2)、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 A.3)。 3.2.2 档案 每个香
5、菇生 产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3.2.3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 30 m2以上为宜。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 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3.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3.2.5 仓库 DB37/T 3619 2019 2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原料、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农药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 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 m2以上为宜。所有包 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6、 3.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3.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3.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4 菌种 客商有品种要求的,应根据客商要求选择品种。客商无要求的,可选择适宜当地经省级以上农作物 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品种,应按照 NY/T 528标准制备菌种,填写菌棒制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4)。 5 培养料制备 5.1 配料 培养料应符合 NY 5099标准要求,木屑粉碎颗粒粗粒 8 mm 11 mm,细粒 3 mm 6 mm。粗细比 7:3。 5.2 培养料配方 根据外商要求,选择培养基配方。 客商无要求的,
7、可选择以下配方: 配方 1:阔叶硬杂木木屑 80 %,麦麸 18 %,白糖 1 %,石膏粉 1 %; 配方 2:阔叶硬杂木木屑 68 %,棉籽壳 15 %,麦麸 15 %,白糖 1 %,石膏粉 1 %; 配方 3:阔叶硬杂木木屑 83 %,麦麸 16 %,石膏粉 1 %; 配方 4:阔叶硬杂木木屑 79 %,麦麸 15 %,玉米粉 5 %,石膏粉 1 %。 6 菌棒制作 6.1 拌料 木屑堆积时间不低于 2个月,大型拌料机械搅拌,先干拌 15 min,加水搅拌 20 min,原料和辅料混 合均匀,干湿均匀,含水量 58 % 60 %、 pH值 6.0 6.5。 6.2 装袋 搅拌好的培养料通过
8、装袋机械械装入 0.005 cm 17 cm 33 cm或 55 cm规格聚丙烯袋中,培养料填 充紧实,长度距离袋口 8 cm 10 cm,袋口清理干净,套上套环,用棉花塞紧,培养料应在 6 h内装袋完 毕。 6.3 灭菌 DB37/T 3619 2019 3 高压灭菌,在 0.11 MPa 0.15 MPa的压力下灭菌 3 h 4 h;常压灭菌, 100 保持 12 h 16 h。 6.4 冷却 宜采用预冷和强制制冷二级冷却,菌袋冷却至 25 以下。 6.5 接种 按无菌操作规程,可采用固体或液体菌种自动接种机器接种和封口。 6.6 发菌 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环境温 度 23 25 、湿度 6
9、5 % 70 %。根据菌丝生长和菌棒变化,做好翻 堆、刺孔增氧、通风降温、发菌检查。温度宜控制在 25 以下,不能超过 30 ;接种后 10 d 15 d 第一次翻堆,隔 10 d 15 d翻堆一次;翻堆同时细针刺孔增氧,刺孔部位不应触及未发菌培养基。 40 d 50 d菌丝即可长满。 6.7 脱袋转色 菌丝长满袋后 10 d 15 d,菌袋内壁菌丝体明显雪白、瘤状物占袋面 2/3、菌棒富有弹性时表明菌 丝体成熟,用刀划破并脱掉菌棒袋,将菌棒放在培养架上,间隔 8 cm 10 cm,保持温度 20 22 , 空气相对湿度 85 % 90 %,适当通风、降温、保湿,间歇光照;菌被棕褐色、均匀、有
10、弹性时完成转色。 7 出菇期管理 7.1 催蕾 控制日夜温差 8 10 以上,连续 3 d 4 d,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 30 min,增加光线刺 激,光照 100 lx以上。人为创造冷热差和干湿差,结合通风和光暗差刺激促进菇蕾发生。 7.2 子实体发生后管理 出菇期温度保持 15 20 ;相对湿度保持 80 % 90 %,光照保持 300 lx 500 lx。 7.3 养菌和补水 每潮菇采收后,适当偏干养菌 7 d 10 d, 1潮 2潮菇菌棒 喷水保持水分, 2潮 3潮菇后,菌棒采 取浸泡补水或注水,补足原菌袋重量的 70 %以上为宜。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8
11、 生产投入品管理 8.1 农药采购与储藏 8.1.1 农药采购 应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采购的农 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 A.6)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7)。 8.1.2 农药储藏 DB37/T 3619 2019 4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8.2 原料 原料 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 9 水源管理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基地生产水质检验结果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619-2019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香菇操作指南 3619 2019 良好 农业 规范 出口 香菇 操作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