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pdf
《DB36 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140.10 B 3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4972018 代替 DB36/T 497-2006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Wuyuan green tea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tea planting 2018 - 09 - 07发布 2019 - 02 - 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497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通则 . 1 4 建园规划 . 2 5 茶树种植 . 3 6 土肥管理 . 4 7 树冠管理 .
2、4 8 病虫草害治理 . 5 9 采摘 . 5 10 档案记录 . 6 DB36/T 497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 497-2006有机食品 婺源绿茶 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6/T 497-2006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前言”;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和适用范围,重新将章节分为“通则、建园规划、茶树种植、土壤管理、 树冠管理、病虫草害治理、采摘、档案记录”等10个章节; 增加了“通则”,修改了“转换期”、“平行生产”并入通则3.2和3.3中,增加了在生产单 元、
3、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生物、辐照等应遵循的内容; 增加了“建园规划”,删除“基地规范与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建园的环境条件、环境质量、 茶园历史、茶园开垦、施底肥、道路设置、排灌系统、茶园生态建设、缓冲带等进行了相 关规定; 增加了“茶树种植”,将06版中4.1“苗木要求”的部分内容调整到5.1“种子及苗木繁殖材 料”; 将06版的5.1“定植时间”调整到5.2“种植时间”,并修改了相关要求; 将06版的5.2“定植密度”调整到5.3“种植规格”,并修改了相关要求; 将06版第7章“土肥管理和施肥”调整到第6章“土肥管理”,增加了“定期监测”和“土 壤保养”要求;删除了7.2“施肥”的相关内容;
4、调整06版第6章“茶树种植”和“茶树修剪”到第7章,精简了定型修剪、轻修剪 、重修剪、 台刈的相关内容,补充了深修剪的要求; 将06版第8章“病、虫、草害防治”更名为“病虫草害治理”; 修改了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农药防治的有关方法,增加了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源农药的 具体要求; 将06版第9章“茶树修剪与采摘”修改为“采摘”,重新梳理涉及采摘的要求; 删除了06版第12章“试验方法”; 增加了“档案记录”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上饶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婺源县茶业协会、婺源县茶业局、婺源县市场和质量监 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普香、李
5、文金、余新祖、程根明、程国新、朱永健、蔡海兰、汪学群、裘金 印、李琛、李延升、陈丽珍、王鹰、江建国、王文凤。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 36/T 497-2006。 DB36/T 4972018 1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的通则、建园规划、茶树种植、土壤管理、树冠管理、病虫草害 治理、采摘、档案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婺源县行政区域内婺源绿茶有机茶的种植和采摘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6、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4 有机产品 第4部分:管理体系 GB/T 20014.12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31748 茶鲜叶处理要求 NY/T 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3 通则 3.1 生产单元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茶园的边界应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应明确,并已按照GB/T 19630.4的要求 建立并实施了有机生产管理体系。 3.2 转换期 由常规茶园成为有机茶生产茶园需
7、要经过转换,完成转换期并持续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有机 认证证书的茶叶产品才可作为有机茶销售。生产者在转换期间的生产过程应符合GB/T 19630.1的规 定。 3.3 平行生产 在同一生产单元内不应存在平行生产。除非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生产者应制定有机转换计划,计划中应承诺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开始对同一单元中相关非有机 生产区域实施转换,该时间最多不能超过5年; 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从有机和非有机生产区域收获的产品能够得到严格分离。 DB36/T 4972018 2 3.4 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生物 不应在有机茶生产体系中引入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生物及其微生物,包括种子和种苗,肥料、土 壤改良
8、物质、植物保护产品、植物生物调节剂等农业投入物。 3.5 辐照 不应在有机茶生产过程中使用辐照技术。 4 建园规划 4.1 环境条件 有机茶生产基地应符合GB/T 19630.1的规定。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医院、工业污 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4.2 环境质量 茶园产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中一级标准规定; 茶园灌溉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中旱作标准规定; 茶园土壤应符合GB 15618中二级标准规定。 4.3 茶园历史 4.3.1 新建茶园应不是毁林开垦。 4.3.2 开垦茶园应符合当地与国家关于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
9、规。 4.3.3 法律法规中对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没有明确条款规定的情况下,新垦茶园的开辟与当地 现行做法相比应采取良好的资源保护措施。 4.4 茶园开垦 4.4.1 坡度15以下的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坡度1525的坡地,按等高不等宽 原则修筑梯地,梯面宽应在1.5m以上,梯面外高内低。 4.4.2 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山顶和山底应保留一定的绿化带种植林木和隔离林。 4.4.3 对于面积较大(7ha以上)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一些林地,原有较 高大的树木尽量保留。 4.5 施底肥 新建茶园,在确定1.5m以上茶行行距后,在茶行中间开深60
10、cm、宽60cm的种植沟;种植沟内施不含 转基因成分并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厩肥或青草等有机肥、饼肥、磷矿粉等底肥,施后覆土,间隔3个月后 种植。 4.6 道路设置 根据建园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干道、支道、步道和机械内循环 道等,做到路路相通。 4.7 排灌系统 DB36/T 4972018 3 平地茶园以排水沟为主。坡地及梯地茶园以蓄水沟为主。 4.8 茶园生态建设 4.8.1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在人行道、主 渠道、陡坡和沟谷边水土易冲涮的地方种植绿化树。 4.8.2 树种要选用常绿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为主。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497 2018 婺源 绿茶 有机 种植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