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810-2018 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pdf
《DB35 T 1810-2018 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1810-2018 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60 A 12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8102018 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lists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government agencies 2018 - 12 - 27 发布 2019 - 04 - 01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8102018 I 目 次 前言 . . II 引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原则与要求 . . 3 5 权责清单 的编制与公布 . . 4
2、 6 权责清单 的动态调整 . . 5 7 权责清单 的组织实施 . . 5 8 权责清单 的信息化管理 . . 6 9 权责清单 的监督管理 . . 6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权责事项清单编制指南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权责事项实施规范编制指南 . 18 参考文献 . . 24 DB35/T 1810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南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南平市行政 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共南
3、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南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南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建 达律师事务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忠欣、李建平、詹美琼、郑汉洲、王彬彬、喻洁、戴雪香、刘志华、曾文龙、 庄志彬、肖非、刘国和、陈堃、饶丁炜、罗昭泽、林甄妮、叶明云、叶文兴。 DB35/T 18102018 II 引 言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和约束履职行为,让权力在阳光 下运行”。完善地方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规范权责清单编制、公布和运行,推进权责清单应用 管理,推动政府依照权责清单全面正确履职尽
4、责,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是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 的笼子”和“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的重要制度设计,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 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保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1521号)、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关于深入推进和完善地方 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发201823号)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 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闽政办201876号)等规定,实现全 省权责清单的规范统一、简明易懂、实用管用,在第一阶段公布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权责清单和第二阶段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
5、单“两单合一”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进一步制订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省地方标准,实现五个方面的管理目标:一是打造政府履职尽责 的一张“总清单”,规范统一权责清单的编制要素、内容要求、动态调整、实施规范等,强化权责清单 的实用性;二是明确权责事项组织实施的两个“运行规范”,即推进依申请权责事项和监管类权责事项 在政务服务平台公布实施、阳光运行;三是推进权责清单与部门“三定”规定相衔接,权责事项涵盖部 门“三定”规定中应承担的相关职责,实现部门职责精细化管理;四是实现省、市、县、乡权责事项清 单“四级四同”,即同一权责事项名称、类别、依据、编码等要素保持一致;五是厘清同级政府部门之 间和上下级政府部门
6、之间的权责边界,减少部门推诿扯皮,促进规范履行职权。 DB35/T 18102018 1 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与要求、编制与公布、动态调整、组织实 施、信息化管理和监督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省政府工作部门及部门管理机构、市和县(区)政府工作部门、各类特殊行政区 域管理机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编制、调整、实施与监督等, 也适用于其他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主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7、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5/T 16302016 政府工作部门行政许可规范 DB35/T 17922018 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单 list 记载有关项目要素的明细表。 3.2 权责清单 list of po wer and responsibility 以清单的形式列明政府部门行使的行政权力事项及其承担的责任事项, 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监督。 3.3 行政权力 administra tive power 法律法规赋予政府部门行使的,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行政职权。
8、3.4 责任事项 responsibi lity item 政府部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 3.5 设定依据 basis of design 权责事项设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及政府部门“三定”规定。 DB35/T 18102018 2 3.6 事项类别 the item category 权责清单中行政职权事项的分类,主要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 行政给付、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奖励、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其他权责事项 等。 3.6.1 行政许可 administra tive lic
9、ense 行政机关 1) 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3.6.2 行政处罚 administ rative punishment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的制裁措施。 3.6.3 行政强制 administ rative compulsion 对违反法律规范或者不履行生效的行政决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予以 限制或者处分,直接执行或者迫使行政管理相对人履行由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行 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3.6.3.1 行政强制措施 administra tive compulsor
10、y measure 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 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 为。 3.6.3.2 行政强制执行 administrati ve compulsory enforcement 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强制 履行义务的行为。 3.6.4 行政征收 administ rative collection 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强制 地、无偿地征集一定
11、数额金钱或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 注: 行政征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法定性的特征。 3.6.5 行政征用 administ rative expropriation 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据法律、 法规的规定, 强制性的取得行政管理相对人财产所有权、 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3.6.6 行政给付 administra tive supply 行政主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物质利益或者赋予其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 的具体行政行为。 1) 为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本标准部分表述中的“行政机关” “行政主体”即指“政府部门” 。 DB35/T 1
12、8102018 3 3.6.7 行政监督检查 administrati ve monitoring and examining 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督促检 查。 3.6.8 行政确认 administ rative confirmation 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 给予确定、 认定、 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3.6.9 行政裁决 administ rative adjudication 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法规授权,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发生的、与行
13、政管 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3.6.10 行政奖励 administ rative encouragement 行政机关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物质、精神奖励的行政行为。 3.6.11 其他行政权力 other admini strative power 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确认、 行政裁决、行政奖励之外的行政权力事项。 3.6.12 公共服务 public service 根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办理相关事项时,需要政府及所属部门(事业
14、 单位)提供或者有责任提供的服务。 注: 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扶贫、公共法律服务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 3.6.13 其他权责事项 other powe r and responsibility 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确认、 行政裁决、行政奖励、其他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之外的,有明确法律、法规、规章、具有法律效力的规 范性文件及政府部门“三定”规定等依据的,应当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主要包括 政府部门应承担的专项资金管理、发展规划编制、政策法规起草、指导协调,以及对其他同级机关或下 级机关报送事项的
15、内部审批(审核)等。 4 基本原则与要求 4.1 基本原则 4.1.1 依法依规 编制权责清单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及政府部门“三定”规定等依 据,全面梳理和细化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职权,明确行政职权的行使主体、事项名称、设定依据、运行 流程、岗位责任等。 DB35/T 18102018 4 4.1.2 权责一致 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对应的原则,进一步梳理、明晰、界定与行政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逐 项明确责任主体、问责依据、追责情形等。对依法下放的权责事项,在做到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的同时, 政府部门应将编制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同步下放,并同步明
16、确事中事后监 管责任。 4.1.3 便民高效 着力强化权责清单的便民性。简化清单内容和形式,梳理出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关系最为密切 的行政职权事项,公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相应编制简明易懂的运行流程、服 务指南,让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看得懂、用得上,不断提升改革获得感。 4.1.4 公开透明 着力强化权责清单的公开性。推行权责清单网上运行,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申报过程、 办理过程、办理结果、投诉反馈等各个环节的线上线下融合运行,做到权责清单信息公开化、流程标准 化、运行数字化、办理网络化和监督实时化,最大程度地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4.1.5 务求实效
17、着力强化权责清单的实用性。政府部门应将权责清单贯穿到政府日常管理、权力运行、行政执法、 政务公开的各个环节,推动政府部门按照清单履职;拓展权责清单的应用形式和应用范围,发挥权责清 单在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制度效用。 4.2 基本要求 4.2.1 同一权责事项在省、市、县、乡四级的名称、类别、依据、编码等内容要素应保持一致,实现 “四级四同”。 4.2.2 统一权责事项编码格式,对每一项权责事项赋予唯一的标识代码,基本编码的结构由行使层级 代码、事项类别代码、权责事项代码和子项代码等代码组成。 5 权责清单的编制与公布 5.1 权责清单的编制要素
18、 5.1.1 权责清单包括权责事项清单和权责事项实施规范。 5.1.2 权责事项清单是权责事项基本清单,清单要素包括事项编码、权责事项、子项名称、设定依据、 事项类别、承担具体权责事项的内设机构或责任单位、行使层级等;权责事项清单编制指南参见附录 A; 下级部门承担初审的,权责事项类别应与上级部门保持一致。 5.1.3 权责事项实施规范应在权责事项清单基础上,对权责事项进行细化完善;权责事项实施规范的 要素包括权责事项清单要素、运行流程、服务指南(或业务指南) 、岗位责任、追责情形、问责依据及 执行监督;权责事项实施规范编制指南参见附录 B。 5.1.4 权责事项实施规范包括编制依申请权责事项
19、(7.1.1)服务指南、审查细则和监管类权责事项 (7.2.1)业务指南,是依申请权责事项、监管类权责事项进行管理和运行的基础。 5.2 权责清单的编制分工 DB35/T 18102018 5 5.2.1 各级政府部门是本部门权责清单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本部门权责事项清单及其实施规 范的编制、公布和政务服务平台上权责清单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更新等工作,对本部门权责清单的 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5.2.2 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是权责事项清单编制的牵头指导部门,负责对政府部门报送的权责事项清单 的规范性以及与“三定”规定的衔接情况进行专项审核。 5.2.3 各级审改部门、行政服
20、务中心管理机构是权责事项实施规范编制的牵头组织部门。 5.2.4 各级政府部门法制审核机构负责本部门权责清单的合法性审查,重点审查权责事项清单设定依 据的准确性、权责事项实施规范问责依据的合法性,提出相关合法性审查意见。 5.2.5 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编制并公布本系统省、市、县三级权责事项通用清单。 5.2.6 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权责清单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实施、调整、公开和监督管理。 5.2.7 乡镇(街道)权责清单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编制和管理。 5.3 权责清单的印发公布 5.3.1 经政府部门编制、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审核和政府部门法制审核机构合法性审查后,由各级政府
21、部门印发公布权责事项清单(格式参见附录 A的表 A.1) 。 5.3.2 除涉密事项外,机构编制部门应指导推动本级政府部门权责事项清单在本级政府政务服务平台 上集中公布;审改部门、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应指导推动本级政府部门在本级政府政务服务平台上集 中公布权责事项实施规范;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其门户网站集中公布本部门权责事项清单及其实施规范。 6 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 6.1 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动态调整结果由政府部门及时向本级机构编制部门、 审改部门报备。 6.2 对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调整的权责事项,由政府部门按照规定直接调整相关权责事项和组织实 施,权责事项调整情况向本级机构
22、编制部门、审改部门报备。 6.3 对权责事项涉及名称、子项、设定依据、承担具体权责事项的内设机构或责任单位等变更调整的, 由政府部门直接调整,并向本级机构编制部门和审改部门报备。 6.4 对涉及权责事项类别、合并或分设、实施主体、“三定”规定变动等需要调整的,由政府部门提 出调整意见,向本级审改部门提出申请,阐明调整依据或理由,审改部门审核后应及时反馈,并视情况 征求机构编制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意见,根据需要报本级政府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 6.5 对上级政府决定取消、下放的权责事项,由下级政府部门提出衔接落实意见,报本级审改部门审 核、并征求司法行政部门意见,提请本级政府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并对
23、权责清单作相应调整。 6.6 政府部门拟取消、下放的权责事项,需先征求相对应的下级政府部门意见,根据需要可组织专家 评估论证,报本级审改部门审核、并征求司法行政部门意见,提请本级政府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未经 本级政府同意,不得自行取消、下放权责事项。 6.7 在权责清单运行过程中发现错误或者不适当的,按 6.3 和6.4 的要求进行调整。 6.8 政府部门应在接到调整事由依据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权责事项动态调整工作,动态调整过 程应有记录、可追溯。 7 权责清单的组织实施 7.1 依申请权责事项及其实施规范 DB35/T 18102018 6 7.1.1 依申请权责事项主要包括行政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1810-2018 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 1810 2018 政府部门 权责 清单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