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958-2017 稻曲病测报调查规范.pdf
《DB34 T 2958-2017 稻曲病测报调查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2958-2017 稻曲病测报调查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9582017 稻曲病测报调查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the rice false smut( 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9 - 15 发布 2017 - 10 - 15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958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植保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桐城市植保植检站、凤台县植保植检站、池州市农技推广 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曹明坤、夏风、邱坤、姚卫平、陈春秋、韦刚、孙友武、邓斌、柏新盛、王豪、王 蓓蓓、陈金华、彭卫兵、马克双、赵其苍。 DB34/T 29582017 1 稻曲病测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曲病测报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病情调查、预测依据、资料收集 和汇总。 本标准适用于稻曲病的测报调查与预测预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系统调查 为了解本地区稻曲病发生消长动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定点、定时调查。 2.2 大田普查 为了解本地区稻曲病整体
3、发生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 2.3 稻曲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严重度指水稻穗部发病的程度,用分级法表示,以穗为单位,共分 6 级。 0 级:无病; 1 级:1 粒病粒; 2 级:25粒病粒; 3 级:610粒病粒; 4 级:1115 粒病粒; 5 级:16 粒以上病粒。 2.4 病穗率和病情指数 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是衡量稻曲病发生程度的重要指标。 病穗率、病情指数按公式(1)、(2)计算: a) 病穗率计算公式: I()= 100 Z P . (1) DB34/T 29582017 2 式中: I 病穗率(); P 发病穗数; Z 调查总穗数。 b)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R= 100
4、 5 )( P DP ii . (2) 式中: R 病情指数; Pi 各级发病数; Di 各级代表值; P 调查总穗数; 5 最高级代表值。 3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稻曲病发生程度以当地病情稳定期病穗率为主要指标、参考发病面积比率确定。 发生程度划分为 5 级,即轻发生(1 级)、偏轻发生(2 级)、中等发生(3 级)、偏重发生(4 级)、大发生(5 级),各级指标见表1。 表1 稻曲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别 1 2 3 4 5 发生程度 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偏重发生 大发生 病穗率(,X) X3 3X6 6X10 10X20 X20 发病面积比率(,Y) Y80 Y20 Y20 Y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2958-2017 稻曲病测报调查规范 2958 2017 稻曲病 测报 调查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