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168-2018 荸荠生产技术规范.pdf
《DB33 T 2168-2018 荸荠生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2168-2018 荸荠生产技术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2168 2018 荸荠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water chestnut (Eleocharis dulcis) 2018 - 12 - 17发布 2019 - 01 - 17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DB33/T 2168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 院、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缙云县农业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得平、赖小芳、朱徐燕、徐小燕、邓建平、胡美华、周锦连、徐映萍、王征 鸿 。 DB33/T 21682018 1 荸荠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荸荠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 等。 本标准适用于荸荠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
3、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荸荠 学名 Eleocharis dulcis, 又名马蹄、地栗等,地下球茎供食用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3.2 种荠 供繁殖用的荸荠球茎。 3.3 雄苗 不能产生匍匐茎的荸荠幼苗。 4 产地 选择 DB33/T 21682018
4、2 4.1 产地 环境 产地环 境应符合 NY/T 5010的规定。栽培水田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 的壤土和青紫泥水 田。 水源丰富、排灌便利,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的要求 。 4.2 田块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远离污染 、 轮作 3 年以上 的 田 块 。 土壤 有机质含量 20 g/kg以上 、 pH 5.5 pH 7.5、 耕作层 18 cm 20 cm。 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 、 抗逆性强的品种。如 余杭 大红袍 等。 5.2 育苗 5.2.1 秧田准备 播前 15 d灌水泡田翻耕,耕深 20 cm。 播前 3 d 5 d结合第
5、 2 次翻耕施基肥,每 667 m2施 过磷酸钙 25 kg、 复合肥( 18-8-16) 15 kg。翻耕后作畦,畦宽 150 cm,高 10 cm、沟宽 30 cm。作畦后灌水,播种前 1 d排 干水。基肥施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 5.2.2 种荠准备 宜选外形圆整、表皮光滑无损 伤 、 无病虫、 芽头粗壮、皮深褐色、单个球茎质量 20 g以上、品种特 征典型的球茎为种荠。 5.2.3 浸洗 催芽前,洗净的种荠将正头芽尖剪去 0.2 cm 0.3 cm,清水浸泡 48 h,剔除漂浮荸荠,取出沥干。 5.2.4 育苗 方式 5.2.4.1 球茎苗培育 5.2.4.1.1 播 种
6、宜在 6 月中旬至 7 月初。种荠按 ( 3 cm 5 cm) ( 3 cm 5 cm) 间距排入秧田,顶芽朝上按入泥 1 cm。 按大田种植面积进行秧田播种, 每亩( 667 m2)大田 用种量为 20 kg 25 kg种球。 5.2.4.1.2 播后 管理 5.2.4.1.2.1 光照 管理 播种后,白天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当苗高 10 cm时 去除 小拱棚。 5.2.4.1.2.2 肥 水管理 一般施 2次肥。第 1次在苗高 10 cm时, 每亩( 667 m2) 施尿素 3 kg 5 kg,第 2 次在大田 定 植前 7 d, 每 亩( 667 m2) 施 复合肥( 18-8-16)
7、5 kg或尿素 5 kg。 播 种后 ,出芽前 畦沟灌浅水,畦面保持湿润。当 顶芽出土转绿且 植株 有新根长出时灌水,保持水层 1 cm 3 cm。 DB33/T 21682018 3 5.2.4.2 分株苗培育 5.2.4.2.1 播 种 宜在 4月中旬。种荠按 1cm间距排种,顶芽朝上, 覆盖湿润 的轻壤土或有机肥,厚度以遮盖顶芽为宜 。 按大田种植面积进行秧田播种, 每亩( 667 m2)大田 用种量为 15 个 25 个种球。 5.2.4.2.2 苗床管理 催芽期苗床保持湿润 。搭 小拱棚 , 保持密闭 ,当 日平均气温达到 15 以上时中午通风 1 h 2 h,随 着气温升高逐渐延长
8、通风时间。移植前 5 d揭膜炼苗。 5.2.4.2.3 秧田移栽 5 月上旬,幼苗高 20 cm 30 cm时 连同 种 球一起挖出,舍弃无 种 球、簇生而纤细的 幼 苗,移入秧田。 根系入土深度 5 cm 8 cm, 密度 110 cm120 cm。秧苗成活后,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施 1 次 预防病害。 5.2.4.2.4 肥水管理 秧苗成活后, 每亩( 667 m2) 施尿素 5 kg。栽植 30 d后, 每亩( 667 m2) 施 复合肥( 18-8-16) 15 kg。 定植 到 大田前 7 d, 每亩( 667 m2) 施尿素 5 kg、硫酸钾 5 kg, 或
9、每亩( 667 m2)施 复合肥( 18-8-16) 10 kg 15 kg。田间持续保持水层 2 cm 4 cm。 5.3 大田栽植 5.3.1 田块准备 移栽 前 15 d灌水翻耕泡田, 耕深 20 cm。 每亩( 667 m2) 施腐熟 厩 肥 1 500 kg 2 000 kg、 复合肥 ( 18-8-16) 30 kg、过磷酸钙 30 kg 40 kg,或 每亩( 667 m2) 施符合 NY 525规定的 商品有机肥 500 kg 600 kg、 复 合肥 ( 18-8-16) 30 kg、过磷酸钙 30 kg 40 kg。翻耕整田前施入。 5.3.2 起苗 球茎苗 移栽时,将秧苗
10、连种球一同挖 出; 分株苗移栽时,一株大苗带 2 个 3 个小分蘖苗分为一丛, 剔除 弱 苗和 “雄苗 ”。如幼苗高度超过 45 cm,宜割梢。 5.3.3 定植 5.3.3.1 时间 宜在 7 月中下旬 。 苗高 30 cm 45 cm时定植。 5.3.3.2 密度 球茎苗: 株距 80 cm, 行距 80 cm 100 cm,大田栽植时间越迟, 密度越高 。分株苗:株距 40 cm,行 距 50 cm 60 cm。 5.3.3.3 方法 大田定植前 3 d,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施,预防秆枯病;用 20%氯虫苯甲酰胺 悬浮剂 2 000 倍液预防白禾螟。 定植前用 50
11、多菌灵 1 000 倍液浸根 16 h 24 h。 将秧苗插入土中,定植深度为 8 cm 10 cm,每穴定植 幼苗 1丛。 DB33/T 21682018 4 5.4 田间管理 5.4.1 水 层管理 定植时田间灌水深 度至 2 cm; 秧苗成活 后逐渐加深至 4 cm 7 cm; 分株分蘖期水深 2 cm 3 cm。开花 结荠期水 深 2 cm 4 cm; 球茎膨大期水深 4 cm 7 cm; 球茎成熟期水深 0 cm 2 cm; 采收前 15 d 20 d排 干田 间 水 分 。如春季采收,则冬季田间仍保持湿润。 分株分蘖期如田中浮萍过多或有机肥过多时,可排 水晒田 2 d 4 d,以晒
12、至田面湿润小开裂为宜,结面后立即复水。 5.4.2 除草 移栽成活后 到封行前, 结合施肥 宜人工除草 2 次 3 次 。 中耕除草时要求 杂 草入泥,不露出水面, 同时不损伤荸荠叶 状茎和匍匐茎,及时拔除病株、弱株、死株并补苗。 5.4.3 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 追肥 3 次。第 1 次 施催苗肥, 移栽后 20 d每亩( 667 m2) 施尿素 5 kg 7.5 kg;第 2 次施 分蘖肥, 每亩( 667 m2) 施 复合肥 ( 18-8-16) 10 kg 15 kg、硫酸钾 5 kg 7.5 kg, 或 每亩( 667 m2)施 复合肥( 18-8-16) 10 kg 15 kg,硫酸
13、钾 3.5 kg; 第 3 次施结荠肥,秋分前后 每亩( 667 m2) 施 复合肥 ( 18-8-16) 40 kg 50 kg、硫酸钾 7.5 kg 10 kg。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遵循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的 原则 , 主要 采用农业防治、 生物和 物理防治 等方法 , 结合 使用化学 防治 ,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6.2 防治 对象 主要病害有秆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禾螟等;有害生物有福寿螺等。 6.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和无病 球茎 。 实行水旱轮作。 加强 清洁田园, 合理密植、 合理灌溉,科学施肥。 6.4 生物和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
14、、粘虫板 、 昆虫 性 信息素 等诱杀害虫。 福寿螺 防治可采用在秧苗定植前每亩 (667 m2)施 茶籽饼 3 kg5 kg,或人工去除,或放鸭啄食等方法。 6.5 化学 农药 防治 化学 农药使用 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和 NY/T 1276的规定。 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 及生物源农药,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及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 参 见附录 A。 7 采收 7.1 采收时间 DB33/T 21682018 5 12 月 翌年 3 月。 适宜 采收 期为 地上部分枯黄倒伏 、 地下球茎成熟 至 皮色呈深红褐色。 7.2 采收方法 有
15、两种采收方法 。 一 是 工具采收,即在比较 湿润 的田块,用叉或钉耙等工具 刨 开泥土, 然后 用手捏 出球茎。 二 是手工采收,即在田间积水泥田,手插入泥土捏出球茎。 采收 的带泥球茎,摊置荫凉处 晾 至 七成干, 然 后贮藏。 8 贮藏 8.1 贮藏前准备 选择地势 较高、 通风良好、 运输方便的 仓库 ,并确保场地无鼠害、不漏水、不渗水 。 去除病、伤球 茎。 8.2 贮藏温度 适宜温度为 1 10 。当温度低于 0 时,需盖薄膜或稻草等覆盖物保暖防冻;当温度升高时, 及 时 通风降湿。 8.3 贮藏方法 8.3.1 田间贮藏 种植 田 间 冬季保持湿润或薄水层, 随时采收,但采收期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2168-2018 荸荠生产技术规范 2168 2018 荸荠 生产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