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122-2019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pdf
《DB21 T 3122-2019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3122-2019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pdf(7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140.30 P 48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 DB21/T 31222019 JXXXXXX2019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connected split air condition system 2019-03-30 发布 2019-04-30 实施 辽宁省住房城乡建 设 厅 联合发布 辽宁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前 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推进辽宁省多联式 空调工程的发展,结合我省气候条件、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 践经验
2、,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辽宁省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 技术规程 DB21/T 3122-2019。 本规程包括 7 章 1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1.总则、 2.术语、 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中的设计、 4.设备与材料、 5.施工与安装、 6.调试运转、检验及验收、 7.运行管理,及附录、条文说明等。 本规程中的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引用国标中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大连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 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大连理工大学(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 2 号,邮编 11602
3、4,邮箱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大 连 理 工 大 学 大连博德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海文旅设计研究(大连)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温格科技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维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克来沃美的暖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大连市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宝刚 刘 鸣 端木琳 郝岩峰 孙智敏 李翔立 舒海文 刘军华 吴长龙 李铁军 辛德胜 张志刚 车国平 曲 波 王 洋 王腾虎 刁文博 李光磊 何治能 王德智 本
4、规程主要审查人: 冯国会 侯洪章 王庆辉 高 猛 王 毅 宋树峰 目 次 前 言 . 1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设计 . 4 3.1 一般规定 . 4 3.2 室内外设计参数 . 5 3.3 负荷计算 . 5 3.4 系统设计 . 5 3.5 绝 热 . 9 3.6 消声与隔振 . 10 3.7 控制和计量 . 11 4 设备与材料 . 12 4.1 一般规定 . 12 4.2 材料要求 . 12 5 施工与安装 . 14 5.1 一般规定 . 14 5.2 室内机安装 . 14 5.3 室外机安装 . 15 5.4 制冷剂管道的 安装 . 17 5.5 制冷剂的充注与回收
5、. 25 5.6 水系统的安装 . 25 5.7 绝热 . 27 5.8 电气系统安装 . 28 6 调试运转、检验及验收 . 28 6.1 一般规定 . 28 6.2 调试运转 . 29 6.3 检验 . 31 6.4 验收 . 32 7 运行管理 . 34 7.1 一般规定 . 34 7.2 技术要求 . 34 附录 A 工程质量检查表 . 35 本规程用词说明 . 44 引用标准名录 . 45 1 1 总则 1.0.1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推进辽 宁省多联式空调工程的发展,结合我省气候条件、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制 定本规程 。
6、 1.0.2 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 ,根据辽宁地区的气候特 点和具体情况, 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大连理工大学主要编制,由 中海文 旅设计研究(大连)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温格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营销股份有 限公司等协助制定本规程。 1.0.3 本规程适用于在辽宁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以变制冷剂流量 多联分体式空调机组为主要冷热源的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 1.0.4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 国家及辽宁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2.0.1
7、多联机空调系统 multi-connected 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一台(组)空气(水)源制冷或热泵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适应各 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 2.0.2 显热多联机 sensible heat multi-connected 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以空气作为冷源 (热源 )的,通过提高蒸发温度来控制且仅控制调节空调区域温度 的 多联 式热泵机组,又称高温多联式热泵机组。 2.0.3水源热泵多联机 water-source heatpump multi-split air c
8、onditioning 以水作为冷源 (热源 )的多联式热泵机组。主机与室内机之间的结构及配置与空气源热泵 多联机空调系统相同。 2.0.4 等效长度 equivalence length 制冷剂 配管的管道长度与弯头、分歧等配件的当量长度之和。 2.0.5 配置率 ordonnance rate 一套多联机系统所有室内机组的名义制冷量之和与所有室外机组名义制冷量的比值。 2.0.6 连接管 connecting pipe 由 制冷剂 配管、阀门、弯头、分歧管 、连接管 等组成,以连接室内、外机组,使之构成 制冷剂循环的封闭回路,包括液体连接管和气体连接管。 2.0.7 分歧管 bifurca
9、ted pipe 一种类似三通,用来实现管道中的制冷剂分流或合流的连接管件。 2.0.8 集支管 collected branch pipe 一种在集管上设有多个支管接口 , 用来实现管道中制冷剂分流或合流的连接管件 。 2.0.9 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C) cooling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用于综合描述部分负荷制冷效率的性能指标,其值用 W/W 表示。 2.0.10 制冷季节能效比 SEER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制冷季节中,机组进行制冷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 值用
10、W h/(W h)表示。 2.0.11 制热季节能效比 HSPF heat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在制热季节中,机组进行制热运行时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 3 值用 W h/(W h)表示 。 2.0.12 全年性能系数 APF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 在制冷季节及制热季节中,机组进行制冷(热)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向室内送入 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值用 W h/(W h)表示。 4 3 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根据建筑的规模、类型、负荷特点、参数要求 与 能源条件及辽宁
11、省气候区等,宜从技 术、经济、节能、安全等方面,提供冷、热源综合比较方案,确认合理后可采用多联机空调 系统。 3.1.2 下列地区或场所,不宜 单独 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 1 当采用空气源多联机空调系统 冬季 供热时, 制热季节能效比 HSPF 低于 2.0; 2 振动较大、油污蒸汽较多等场所; 3 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等场所。 3.1.3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各设备性能指标应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及辽宁 省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应根据辽宁省各地所处气候区,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IPLV( C)不应低于表 3.1.3 的数值。 表 3.1.3 多联
12、机制冷综合性能系数限定值 名义制冷量 CC(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IPLV( C) 严寒 C 区 寒冷 A 区 CC28000 3.85 3.90 2800084000 3.70 3.75 3.1.4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 /制热全年能效限定值 APF 不应低于 2.7,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7)的规定。 3.1.5 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应设置分户计量装置,公共建筑宜分楼层或分区域(用 户)设置计量装置。 3.1.6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 作为主要依据 ,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
13、、 主要设备表、空调系统图、平面图及详图等内容; 5 2 设计深度应符合国家及辽宁省现行有关规定的要求。 3.1.7 设计施工图完成后,应同土建、机电安装及装饰等专业进行协调。较大或复杂工程, 有必要时应配合装饰进行深化设计,并宜采用 BIM 技术。 3.1.8 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等类似场所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应采取相应的抗电磁干扰措 施。 3.2 室内外设计参数 3.2.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的有关要求。 3.2.2 舒适性 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 GB50736)的有关
14、要求 。 3.2.3 室内空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对室内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控制等的有关规定。 3.2.4 空调室内设计新风量应满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与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的规定。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多联机空调系统,新 风量还应满足房间除湿与湿度控制的需要。 3.3 负荷计算 3.3.1 空调负荷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中的有关规定。 3.3.2 间歇使用的空调房间 ,负荷计算时应考虑建筑物蓄热特性所形成的负荷;不同时使用 的房间,负荷计算时应考虑邻室空调不运行时所形成的围护结构传热负荷
15、; 采用温湿度独立 控制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应分别计算室内显热负荷、潜热负荷与新风负荷。 3.4 系统设计 3.4.1 应根据建筑的负荷特点、辽宁省各地区的气候区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选 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类型。 1 有地热资源或有温度稳定、热储量充足的其他低温热源或废热可利用时,宜优先采用 水源多联机空调系统。 6 2 同一系统不同房间或同一 房间不同位置同时存在空调冷负荷与热负荷时,应采用具有 同时制热制冷功能的热回收型多联机空调系统。 3 对室内相对湿度要求较高的场所,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方 式,并选用显热多联机和独立除湿新风系统。 4 住宅及类似场所有地暖需
16、求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空调、地板辐射供暖双 功能多联机空调系统。 5 选用 空气源多联机空调系统 时,其应具有先进可靠的融霜控制方式,融霜时间总和不应 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 20%。 6 选用多联机系统时,应考虑极端天气出现的系统衰减,选用需运行范围宽于当地全年平 均气温宽 带范围。 7 场所无机房时,机组选择应考虑建筑承重及机组占地占地空间。 3.4.2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系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 功能、 朝向、使用时间、 负荷特性相同或相近,水平距离较短的房间,宜 划分 为同一系统 ; 2 室外机组允许连接的室内机数量不应超过产品技术要求 ,系统的配比率不应超过 130
17、%,不应低于 50%; 3 当有单台室内机值班运行要求并须接入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应考虑该系统主机的最 小运行容量要求,并应满足所选产品的技术规定。 3.4.3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 内 机 的选择: 1 空调负荷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50736)的有关规定, 根据室内冷热负荷,初步确定满足要求的室内机形式和额定制冷 (热)量 ; 2 应根据室内设计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室外机所能提供的实际制冷(热)能力进行 选择。 3.4.4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内机的布置、室内气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和空气质量等要求,结合房间特
18、点、 内部装修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确定室内空气分布方式,并应防止送 /回风(排风)短路 ; 2 当室内机形式 采用风管式时,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宜采用侧送下回或 上送上回 ,送 风气流宜贴附 ,回风风管宜采用机组后回风方式降低噪声 ;当有吊顶可以用时,可采用 双层 百叶 上送;房间确定送风方式和送风口时,应注意冬夏季温度梯度的影响 , 当采用 卡嵌明装 室内机 时,安装高度不应超过产品的技术要求; 7 3 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不宜少于 5 次 /h; 4 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送风风量、送风射程、 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 ; 5 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或人员长时
19、间停留的 区域 ;当采用侧送风时,回风口宜设在 送风口的同 侧下方 ; 6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的要求 ; 7 每台室内机必须留有检修口和足够的维修空间。 3.4.5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容量的确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同一系统室内机额定制冷(热)量总和,选择相应的室外机及额定制冷(热)量; 2 当多联机系统的设计工况与 多联机 组的名义工况不同时,多联机系统的实际制冷(热) 量需根据设计条件的温度、配置率、管长、室内外机组的安装高差以及融霜等因素进行修正, 由此确定需选用的室外机组的名义制冷量和名义制热量 。 多联机系
20、统室外机组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应按式( 3.2.8)进行修正。 Q = QR ( 3.2.8) 式中: Q-室外机组的实际制冷(热)量,单位为千瓦 , kW; QR室外机组的名义制冷(热)量,单位为千瓦 , kW; 室内、外设计温度和室内、外机组配置率修正系数, 应 采用产品制造商 相关技术资料 的推荐值 ; 室内、外机组之间的连接管等效长度和安装高差综合修正系数, 应 采用产品制造 商 相关技术资料 的推荐值 ; 制热时的融霜修正系数, 制冷时均为 =1,制热时水源热泵多联系统的 =1,其他 系统应 采用产品制造商 相关技术资料 的推荐值 ,不应低于 0.82。 3 利用室外机的修正结果,对室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3122-2019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3122 2019 联机 空调 系统工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