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 T 1036-2016 儿童福利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技术规范.pdf
《DB15 T 1036-2016 儿童福利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 T 1036-2016 儿童福利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20 A 00 备案号: 50068-2016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15/T 1036 2016 儿童福利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技术规 范 Guide edu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 childrens welfare institute 2016 - 07 - 10 发布 2016 - 10 - 1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1036 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基本要求 . 1 3.1 人员 . 1 3.1.1 引导员 .
2、 1 3.1.2 辅助人员 . 2 3.2 设备 . 2 3.2.1 种类 . 2 3.2.2 要求 . 2 3.2.3 特点 . 2 3.3 环境 . 2 3.3.1 空间 . 2 3.3.2 时间 . 2 3.4 安全 . 2 3.5 记录 . 3 4 技术要求 . 3 4.1 适应症 . 3 4.2 禁忌症 . 3 4.2.1 绝对禁忌症 . 3 4.2.2 相对禁忌症 . 3 4.3 引导式教育流程 . 3 4.3.1 基本流程 . 3 4.3.2 技术要求 . 3 4.4 引导式教育特殊要求 . 6 DB15/T 1036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依据 GB/T1.1-2
3、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提出。 本标准由 内蒙古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 标准起草人: 武文俊、刘清军 、高文远、乌兰高娃、刘晓芳 。 本标准于 2016年 7月 10日首次发布。 DB15/T 1036 2016 1 儿童福利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儿童福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儿童福利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的日常操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 本文件。 2.1 引导式教育 Guide education 一种康
4、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体系。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功能障碍的儿童得到包括运动、 语言、智能、社交、情感及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来克服身体的运动障碍及由此引发的其他 问题。 2.2 引导员 Guide teacher 从事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 , 分为第一引导员和第二引导员。 2.3 第一引导员 The first guide teacher 在引导式习作程序起主导作用的引导员。 2.4 第二引导员 The second guide teacher 在引导式习作程序中,辅助第一引导员完成习作程序的引导员。 2.5 节律性意向 Rhythmicity intention 利用语言的内容和
5、节律性,协助参训儿童计划、发动及协调动作,以实践参训儿童头脑中的意向, 最后达到以内在化的语言去自觉主导生活 中各种活动的目的。 3 基本要求 3.1 人员 3.1.1 引导员 3.1.1.1 应完成引导式教育机构培训理论学习,经过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者。 DB15/T 1036 2016 2 3.1.1.2 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教学知识、音乐常识等。 3.1.1.3 能够按照受教儿童的能力制定长、短期目标。 3.1.1.4 能够熟悉每名儿童的基本情况,掌握整个儿童小组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3.1.1.5 能熟练应用不同的诱发技巧(运用环境、程序性练习、节律性意向等)并加以发挥。 3.
6、1.2 辅助人员 经过引导式教育相关培训,掌握基础理论。能够辅助引导老师完成习作程序。 3.2 设备 3.2.1 种类 儿童引导式教育康复治疗常用的设备包括: 木条床、 梯背架、带固定把手方凳、姿势矫 正椅等。 3.2.2 要求 3.2.2.1 木条床应用于卧位、站立位练习过程中,促进患儿学习手部的抓握、身体保持站立、姿势的 转换。 3.2.2.2 梯背架应用于患儿手部练习抓握、保持上肢伸展、站立、行走及如厕训练。 3.2.2.3 方凳用于练习中让患儿学习坐位时保持身体的平衡,特别是应用于一些中、重度脑瘫儿童, 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3.2.2.4 姿势矫正椅应用于重度四肢痉挛型脑瘫儿童,
7、能够纠正异常坐姿,起支持、保护、固定的作 用。 3.2.3 特点 引导式 康复 教育器械训练特点是鼓励主动抓握,让患儿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提高患儿的主动意识, 增强患儿的自我安全意识,从而更好的进行有目的的练习肌能活 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3.3 环境 3.3.1 空间 应选择宽敞、明亮的教室进行活动,应留有适当的距离给参训儿童,便于其出入,为其创造练习步 行能力的机会,促进参训儿童学习步行、洗手、如厕等自理能力的动机。 3.3.2 时间 应留有足够多的时间,促进患儿在进食、如厕、洗手、行走等方面的练习机会,不同能力的组别应 有不同的目标和期望值。 3.4 安 全 3.4.1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
8、,应尽量使患儿在引导员控制的视线范围以内,患儿行走时应注意在其侧方 和后方的保护,防止患儿跌倒,注意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必要时应用辅具加以保护。 3.4.2 引导式教育的训练器械摆放时应注意合理摆放, 保持无锐角摆放,必要时应黏贴保护胶带等, 防止发生磕碰。 3.4.3 引导员在进行牵伸训练时,应注意手法和强度,防止发生关节和韧带的拉伤。 3.4.4 参训的患儿外出活动时,应加强保护,出入时注意点清人数,必要时要制定安全 应急 预案。 3.4.5 引导员在从事训练工作时,也应加强自我保护,防止腰部及关节韧带的损伤。 DB15/T 1036 2016 3 3.5 记录 每次引导式教育课后应及时填
9、写小组活动计划表,应由 第一引导员完成,记录内容包括:本次课程 的时间、地点、参训儿童小组成员、活动主题、小组工作目标、使用的器械、材料、座位安排情况、评 估方法、评估结果、主要内容、总结、活动中儿童的表现、目标完成情况、有需要改进的问题等。 4 技术要求 4.1 适应症 引导式教育康复治疗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 0 12岁所有类型的脑瘫患儿、特别是中重度脑瘫患儿, 及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智力缺陷、情绪与行为障碍、自闭症、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患儿。 4.2 禁忌症 4.2.1 绝对禁忌症 引导式教育康复治疗绝对禁忌症包括:各种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严重传染病发病 期、高 热 期、癫痫发作、骨
10、折等 。 4.2.2 相对禁忌症 引导式教育康复治疗相对禁忌症包括 : 严重的心脏病史、精神疾病发作期、及各种 潜在 不稳定因素 易发生意外 的情况 。 4.3 引导式教育流程 4.3.1 基本流程 评估 分组 确定训练目标 设计课程 每日常规 布置学习环境 反复习作练习 4.3.2 技术要求 4.3.2.1 评估 4.3.2.1.1 初期评估 初期评估流程包括: a) 初期评估内容应包括一般生长发育情况,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头部控制能力,姿势控制能力, 粗大运动能力,精细化动作能力,手部活动能力,使用辅具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 b) 初期评估一般
11、应由具体 负责训练的康复治疗师进行评估,在一周内完成 ; c) 应根据患儿评定情况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方案,明确康复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 4.3.2.1.2 中期评估 中期评估流程包括: a) 中期评估为开始康复训练后一个半月进行 ; b) 中期评定内容为患儿哪些方面功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对没有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反面进行分 析,改进治疗目标。 DB15/T 1036 2016 4 4.3.2.1.3 末期评估 末期评估流程包括: a) 末期评 估为开始康复训练三个月后进行 ; b) 末期评估主要对参训儿童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患儿哪些方面功能和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取 得的治疗成效、分析 存在 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5 1036-2016 儿童福利机构引导式教育康复服务技术规范 1036 2016 儿童 福利 机构 引导 教育 康复 服务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