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705-2019 重型自动扶梯和重型自动人行道技术要求.pdf
《DB11 T 705-2019 重型自动扶梯和重型自动人行道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705-2019 重型自动扶梯和重型自动人行道技术要求.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25.040.40 P 93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 11/T 705 2019 代替 DB11/T 705 2010 重型自动扶梯 和 重型 自动人行道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heavy duty escalators & heavy duty moving walks 2019 - 03 - 27 发布 2019 - 07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705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使用环境 . 1 5 主要技术参数 . 2
2、6 整机技术性能 . 2 7 支撑结构(桁架) . 2 8 主要机械部件 . 3 9 电气控制 . 6 10 安全装置 . 7 11 外装饰板 . 8 12 节能要求 . 8 13 其它要求 . 8 14 主要部件设计使用寿命 . 9 15 试验和检测 . 10 参考文献 . 11 DB11/T 70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1/T 705 2010重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技术要求。本标准与 DB11/T 705 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在术语和定义中, 修改了 重型自动扶梯和重型自动
3、人行道的定义 ,删除室外型自动扶梯、自动 人行道的定义(见 3.1, 3.2, 2010 版的 3.3) ; 增加了对使用环境的要求(见 4.1、 4.2); 修改 了 主要技术参数 要求 , 增加 了 提升高度大于 13m 的 重型自动扶梯的倾斜角 、 扶手高度 、 检 修 速度、 重型自动人行道使用区段长度 的规定,删除了载客分支上、下弯曲导轨曲率半径要求 (见 5 主要技术参数 , 2010 版的 5.1); 修改 了 主要部件设计寿命 要求( 见 14.2, 2010 版的 5.2) ; 增加 了 整机技术性能 要求( 见 第 6 章 ) ; 增加 了 桁架的挠度、表面处理、结构、弯曲
4、导轨曲率半径的技术要求 (见 7.1.1、 7.1.2、 7.1.2.3、 7.1.2.4); 增加 了 机房、驱动站和转向站要求 (见 7.3) ; 修改了 电动机外壳保护等级 要求(见 8.1.1.5,2010 版的 5.4.1.1.5) ; 修改 了 减速机 技术要求(见 8.1.2, 2010 版的 5.4.1.2); 增加 了 附加制动器 的技术要求(见 8.1.4); 修改了驱动链技术要求(见 8.1.5, 2010 版的 5.4.1.4); 修改 了 主驱动轴 技术要求(见 8.1.6, 2010 版的 5.4.1.5); 修改了梯级链张紧装置技术要求(见 8.1.7, 2010
5、 版的 5.4.1.6); 修改了扶手带驱动装置技术要求(见 8.1.8, 2010 版的 5.4.1.7); 修改了梯级、梯级链与梯级滚轮 技术要求(见 8.2, 2010 版 5.4.3、 5.4.4); 增加 了 梯级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的要求 (见 8.2.1.2) ; 增加了梯级链链条销轴比压要求(见 8.2.2.2); ; 修改 了 导轨与支架 技术要求(见 8.3, 2010 版 5.4.5); 修改 了 扶手带与扶手带导轨系统 技术要求(见 8.4, 2010 版 5.4.6) ; 修改 了 扶手装置 技术要求,增加护壁板和围裙板要求(见 8.5, 2010 版 5.4.7) ;
6、 删除了梯级挡板要求(见 2010 版 5.4.8); 修改 了 检修盖板 和楼层板 技术要求(见 8.6, 2010 版 5.4.9) ; 修改了自动润滑系统技术要求(见 8.7, 2010 版 5.4.10); 修改了故障显示装置与运动状态显示装置技术要求(见 8.8, 2010 版 5.4.11); 删除了强制降温装置应纳入故障检测系统的监控要求(见 2010 版 5.5.1.5); 修改了 控制方式与基本功能 技术要求(见 9.3, 2010 版 5.3.3); 增加了 电梯物联网 监测信息和接口 要求 (见 9.4) ; 修改 了 安全装置要求 , 增加 了 超速检测装置、非操作逆转
7、检测装置 技术要求(见 10.9、 10.10) , 删除了扶手带速度监 控装置、梯级运行安全装置、梯级缺失报警装置、机房、驱动站、转向站盖板安全 装置要求(见 2010 版 5.6.3、 2010 版 5.6.4、 2010 版 5.6.8、 2010 版 5.6.10) ; DB11/T 705 2019 III 删除 了 不锈钢材料 要求(见 2010 版 5.7) ; 修改了 了 外装饰板 要求(见 第 11 章 , 2010 版 5.8) ; 修改了节能要求(见 第 12 章 , 2010 版 5.10); 修改 了室外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配置要求(见 13.1、 13.2, 20
8、10 版 5.9.2); 修改了试验和 检测 要求(见 第 15 章 , 2010 版第 6 章); 删除 了 警示 牌和警示标志 要求(见 2010 版第 7 章)。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场管理监督局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场管理监督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 限公司、 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电梯 (中国 )、华升富 士达电梯有限公司、迅 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本标准起草人: 刘艳荣、魏广宏、 邱志梅、王小轮、张绪鹏、安辉、 王胜利 、范景华、 胡东升、 王 亮、
9、 张毅、 陈长、 李倬、 康亚进 、 本标准 的 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 705 2010。 DB11/T 705 2019 1 重 型自动扶 梯和 重型 自动人 行道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型自动扶梯 和 重型自动人行道的 使用环境、主要技术参数、整机技术性能 ;对 支撑 结构 (桁架) 、主要机械部件、电气控制、安全装置、外装饰板 、节能功能、 室外条件 下部件配置、检 修通道 、 主要部件设计使用寿命 、试验和检测 提出 了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重型自动扶梯 和 重型自动人行道的设计、制造、安装、试验和检 测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10、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808 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抗扰度 GB 16899 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37217 2018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GB 51298 地铁 设计防火标准 TSG T7005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3 术语与定义 3.1 重型自动扶梯 heavy duty escalators 能够满足 全年每天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 20小时,且在任
11、何 3小时的间隔内,其载荷达到 100%制动载 荷的持续时间不少于 1小时;其余 2小时内平均载荷达到 60%的制动载荷 的自动扶梯 。 3.2 重型自动人行道 heavy duty moving walks 能够满足 全年每天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 20小时,且在任何 3小时的间隔内,其载荷达到 100%制动载 荷的持续时间不少于 1小时;其余 2小时内平均载荷达到 60%的制动载荷 的自动人行道 。 4 使用环境 4.1 室内条件 设备处于室内环境,受外界影响较少。 环境 温度: -10 40 湿度: 20% 90% 4.2 室外条件 DB11/T 705 2019 2 设备处于自然环境,周边
12、无建筑物封闭防 护,有雨、雪、风沙的侵蚀。 环境 温度: -25 45 5 主要技术参数 重型自动扶梯倾斜角:不应大于 30。提升高度大于 13m的重型自动扶梯倾斜角度 不宜大于 27.3。 梯级名义宽度:宜为 1000mm。 扶手高度:上下水平段处扶手高度 1000mm。 名义速度:宜为 0.65 m/s ,且速度在 0.5m/s 0.65m/s可调。 检修 速度:不应大于名义速度的 20%。 节能速度:不应大于名义速度的 20%。 水平梯级长度:不应小于 1600mm。 运行方式:采用变频启动、变频运行方式。变频器故障时,采用工频启动、工频运 行方式。 重型自动人行道使用区域长度:不宜大于
13、 80m。 6 整机技术性能 6.1 在符合供电条件下,实际运行速度和名义速度之间的允许最大偏差为 5%。 6.2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不应小于为 1250 小时。(重型自动扶梯和重型自动人行道设备每天运行 20 小时,全年连续运行) 7 支撑结构 7.1 桁架 7.1.1 挠度 按照 5000N/m2的负载载荷计算或实测,桁架的最大挠度不应大于支撑距离的 1/1500。 7.1.2 表面处理 7.1.2.1 重型自动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的桁架应采用整体热浸镀锌,包括焊在桁架上的机器底座及 导轨支承件,锌层平均厚度不应小于 80 m。 7.1.2.2 重型自动 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的
14、桁架 若采用 方管材料制造,管材内腔 应有 有效的表面防护 涂层, 平均 厚度不应小于 80 m。 7.1.3 结构 7.1.3.1 桁架底部应采用厚度不小于 5mm 的钢板全封闭,密封完好。 7.1.3.2 桁架的上下水平段底部应设有排水孔。 7.1.3.3 室外条件设置的重型自动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的下部应设油水分离器。 7.1.3.4 桁架的全部焊缝应采用连续焊接工艺,其焊接表面应平整。 7.1.4 弯曲导轨曲率半径 7.1.4.1 载客分支上弯曲导轨曲率半径 要求如下: 提升高度小于 10m 时,曲率半径不应小于 2600mm; DB11/T 705 2019 3 提升高度大于等于 1
15、0m 时,曲率半径不应小于 3600mm。 7.1.4.2 载客 分支下弯曲导轨曲率半径不应小于 2000mm。 7.2 中间支撑 7.2.1 重型自动扶梯提升高度大于 6 米时,宜设置中间支撑。 7.2.2 重型自动人行道相邻两个支撑水平跨度间距超过 15m 时宜设置中间支撑。 7.3 机房、驱动站和转向站 7.3.1 重型自动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驱动站和转向站检修空间应在不移动或提升任何设备的情况下 满足维修要求,站立面积不应小于 0.4 ,其较小一边的长度不应小于 0.6m。 7.3.2 机房内电控 箱和变频器等部件不应采用上下叠层设置方式。 8 主要机械部件 8.1 驱动系统 8.1.
16、1 电动机 8.1.1.1 电动机应自带风扇冷却,在 55的机舱环境温度下应能连续工作。 8.1.1.2 额定转差率 不应大于 4。 8.1.1.3 额定功率因数不应小于 0.85。 8.1.1.4 绝缘等级不应低于 F。 8.1.1.5 外壳保护等级不应小于 IP55。 8.1.1.6 电动机在长时间低频运行时,应有措施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8.1.2 减速机 8.1.2.1 减速机宜采用斜齿轮传动方式的减速机。 8.1.2.2 减速机与电动机之间应采用联轴器方式连接。 8.1.2.3 减速机应具有防移动、防倾覆结构设计,且具有防移动、防倾覆保护检测装置。 8.1.3 工作制动器 应采用符合
17、GB 16899 2011 中第 5.4.2.1 条规定的机 电式制动器。 8.1.4 附加制动器 8.1.4.1 重型自动扶梯和倾斜式重型自动 人行道 应设置附加制动器。 8.1.4.2 若采用双驱动系统时,应设置双附加制动器 。 8.1.4.3 附加制动器动作时,不必保证对工作制动器所要求的制停距离 。 8.1.5 驱动链 8.1.5.1 在主机与主驱动轴之间应采用链条传动或齿轮传动。 8.1.5.2 采用链条传动时,链条至少应为双排,驱动链安全系数应大于 8。 8.1.6 主驱动轴 8.1.6.1 主驱动链轮应采用整体式链轮轮体。 DB11/T 705 2019 4 8.1.6.2 主驱
18、动轴上各种链轮的固定应可靠。链轮与轴之间不应采用焊接方式,宜采用过盈装配方式、 键连接方式或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 8.1.6.3 轴承宜采用免维护轴承或配备方便的加油系统。 8.1.6.4 重型自动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的轴承座应具有防尘功能。 8.1.7 梯级链张紧装置 8.1.7.1 梯级链张紧装置应采用链轮式结构。 8.1.7.2 链轮应采用整体式链轮轮体, 链轮与轴之间不应采用焊接方式,宜采用过盈配合或键连接方 式。 8.1.7.3 压缩弹簧的调节 螺 母 应 容易接近,并易于调节。 8.1.7.4 梯级链张紧装置应有指示装置。指示装置应设置在容易观察的部位。 8.1.8 扶手带驱动装置
19、 8.1.8.1 链轮应采用整体式链轮轮体,链轮与轴之间不应采用焊接方式,宜采用过盈装配方式或键连 接方式。 8.1.8.2 扶手带驱动链条安全系数应大于 8。 8.1.8.3 扶手带驱动轮轴承宜采用免维护轴承或配置方便的加油系统。 8.1.8.4 室外条件设置的重型自动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的驱动装置应能适应全天候工作,在雨雪天、 风沙等条件下也能保持扶手带正常运行。 8.1.8.5 扶手带驱动在上 端部 扶手带 回转处 , 应采用摩擦轮驱动方式。 8.1.8.6 扶手带下端部应采用回转轮方式。 8.2 梯级、梯级链与梯级滚轮 8.2.1 梯级 8.2.1.1 梯级应由铝合金整体压铸制成。 8
20、.2.1.2 梯级的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应分别满足 国家标准 GB16899 2011 的第 5.3.3.2 条和第 5.3.3.3 条的要求。其动载试验应以 5Hz 20Hz 之间的任一频率的无干扰的谐振力波,施加 500N 3000N 之间脉动载荷进行至少 1000 万次循环。 8.2.1.3 梯级边缘线的对边及踏板面的两侧应有黄色警示边框。 8.2.2 梯级链 条 8.2.2.1 梯级链条的安全系数应大于 8。 8.2.2.2 按每个可见梯级承受 120kg 载荷 和 张紧装置的张力计算 , 梯级链销轴比压不大于 20N/mm2,且 销轴直径不小于 19mm。 8.2.2.3 梯级链条应采
21、用滚轮外置的链条,并在上下曲线段应设置梯级链卸载装置。 8.2.2.4 室外条件设置的重型自动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的梯级链全程应有防水、防尘。 8.2.3 梯级滚轮(梯级副轮、梯级主轮) 8.2.3.1 梯级滚轮的轮缘应采用耐油、耐水、强度高的材料制成。 8.2.3.2 轴承应采用免维护密封滚珠轴承,轴承和润滑油脂寿命应不低于梯级滚轮寿命。 8.2.3.3 室外条件设置的重型自动扶梯、重型自动人行道的梯级滚轮轴承应防水、防尘。 8.3 导轨与支架 DB11/T 705 2019 5 8.3.1 导轨材料的截面厚度,工作承载导轨不应小于 5mm,返回导轨不应小于 3mm。 8.3.2 应采用冷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705-2019 重型自动扶梯和重型自动人行道技术要求 705 2019 重型 自动扶梯 自动 人行道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