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27答案.doc
《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27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27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27答案模拟 120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法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不同层次,其中处于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层次的是哲学的方法,在我国也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第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法的强制作用的对象仅限于违法犯罪行为。本人行为是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他人行为是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一般人的行为是法的教育作用的对象。第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守法的法是广义的法,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B项错误之处在于,守法的内容不仅包括履行义务,也包括行使权利。第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凡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具确定性,又规定依其他法者为准用性
2、规范。依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法行为的为委任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都是不确定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是确定性规范。第5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市民政局是行政机关,其实施法律的过程就是法的执行过程。第6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二者在社会目标上是相同的,即都是维护阶级统治。第7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事实和法律责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两类。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须具备三个要件:第一,主体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须有真实的意思表示,第三,不违反公共利益和有关法律、法规。甲杀害其父以获得遗产的行为是一种不合法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事件包括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第
3、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的考核要点是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的产生规律。选项A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的资产阶级都是通过暴力革命取得国家政权的,如英国就不是,且英国的资本主义法律因此而具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选项B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商法的出现才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产生的标志之一。选项C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法律从性质上看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这个时期的法还是过渡性的,它以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为前提。第9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除宪法和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刑法、婚姻法、行政诉讼法是基
4、本法律,故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制定,而教育法是非基本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之内。第1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也是表现部门法的载体,故A项、B 项正确。法律部门是由法律规范构成而并非由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这是实质法律部门观点的体现,考试指南坚持了这一观点,请考生注意。第1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法律的产生方式问题。制定和认可是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其中,制定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法律规范。认可则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范予以承认,赋予其法律效力。经过比较不难看出,选项A实际上描述的是“制定”,而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认可”的具体
5、方式。第1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A项的关系是非法关系,因此不能形成法律关系,因为法律关系必须是合法的法律关系。其中B、C两选项中形成的是行政法律关系,D选项形成的是合同关系。第1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判断。选项A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过去。我国的行政法学者通常把行政法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大类,现在,通常认为一般行政法还包括行政主体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因此,行政诉讼法与行政程序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同。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是因为:一项完整的法律规则应当由条件,模式
6、、后果三个部分构成,缺一不可。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行为规则的部分,它是法律规则的核心要素,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绝对不能缺少。选项C的说法也不对,正确说法应当是:法的规范作用是一切法律所共同具有的,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法律都具有规范作用;而法的社会作用则依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而形成差别。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第1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守法的主体,守法主体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根据宪法的规定,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中华人民共
7、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第15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依法治国的含义。A项是从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角度谈“依法治国”人宪的必要性;C项和D项分别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所要注意的事项。而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因此B项是错误的。第1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国家结构形式。若干主权独立的国家以条约为基础而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是邦联。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17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宪法实施。宪法的适用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宪法的活动。因此,C项是正确的
8、;A项、B项、D项是错误的。第1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国务院的职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因此,C项是正确的,A项、B项、D项是错误的。第19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选举的程序。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3人。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我国的经济制度。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
9、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第2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选举的程序。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旅居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在国内的,可以参加原籍地或者出国前居住地的选举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第2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为铲除封建制度的束缚,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契约论。因此,C项是正确的;A项、B项、D项是错误的。第2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根据我国法律的
10、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5年,从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第2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法国宪法。法国国民议会于1791年制定了法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以人权宜盲为序言,同时宣布废除各种封建制度。但这部宪法确立的却是君主立宪制,不少条文甚至公然违背了人权宣言提出的一些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比如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把劳动人民当做“消极公民”而剥夺了其选举权利。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5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我国的经济制
11、度。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违宪审查制度。各国的宪政体制不同,违宪审查制度也有所不同。美国是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典型国家。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公民和国籍。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8题:参考答案:B答
12、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村民委员会。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人权与宪法权利。在中国,最早提出人权保护主张的宪法性文件是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因此,C项是正确的,A项,B项,D项是错误的第3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国务院的职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因此,C项是正确的;A项, B项、D项是错误的。第3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它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
13、结合。第3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奴隶制五刑。所谓奴隶制五刑,是指中国奴隶制时代长期存在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法定刑。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罚体系。其中,剕刑,在典籍中又称为刖刑或者膑刑,实际上,三者有差别。一般而言,砍足为剕,剕刑又分为斩左趾和斩右趾两种,斩右趾重于斩左趾,砍手为刖,与砍手足相类似的还有去掉膝盖骨的膑刑综上分析,D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和B项。考生在复习时应当严格区分稠刑、刖刑和膑刑的确切含义。醢刑就是将犯人剁成肉酱,是商朝特有的残酷刑罚,醢刑不属于奴隶制五刑,因此,排除C项。第3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法经的主要内容
14、,法经是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由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组成。其中,杂法是关于惩治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的规定。包括惩治贪污贿赂、赌博欺诈、偷渡关津等行为。可见,A项是正确答案。排除B项,C项和D项。第3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汉朝法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汉朝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时期。汉朝封建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主要包括:在刑法原则上,实行亲亲相隐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恤刑原则和上请原则,在刑罚执行上,实行秋冬行刑;在司法审判上,实行春秋决狱。因此,B项、C项和D项属于汉朝法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我国封建法律最早
15、规定服制定罪的是西晋颁布的泰始律,可见,服制定罪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而不是汉朝法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为了考生复习的便利,现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归纳如下;在刑法原则上,八议,官当人律和准五服以治罪;在罪名上,规定重罪十条,在刑法执行上,实行死刑复奏制度。第3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更犯和累犯加重原则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即前后三次犯应处徒刑的罪,不是以其中一个重罪处刑,而是处以徒刑之上一种刑罚即流刑2000里,三次犯应处流刑的罪,则处以绞刑。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
16、,排除A项、B项和D项。第3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晋律的篇目和主要内容特点。西晋泰始年间,晋律(泰始律)颁布。晋律首次规定了“准五服以治罪”制度,可见,A项表述属于晋律的内容。晋律改革了刑制,这为旧五刑向新五刑过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C项表述属于晋律的内容。晋律在曹魏律18篇的基础上,增加到20篇,可见,篇目较前代增加。因此,D项属于晋律的内容。晋律还没有规定官当人律的内容,北魏律和陈律首次规定了官当人律。因此,B项符合题意,为应选项。第3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五刑制度的改革。南北朝北魏时期,开始改革以往的五刑制度,汉文帝废除肉刑后,死刑与徒刑
17、中间缺少中间刑,北魏根据“赦死从流”,将流刑定为法定刑,填补了死刑与徒刑之间的空白,同时增加了鞭刑和杖刑,形成了死、流、徒、杖、鞭五种刑罚。该五刑制度为北齐、北周相继沿用。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A项、 C项和D项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第3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廷杖制。明朝皇帝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强迫臣民就范,经常使用非法之刑,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廷杖制。廷杖即由皇帝下令,司礼监(宦官的一种)监刑,锦衣卫施行,在朝堂上杖责大臣的制度。廷杖制的实行,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对法制实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综上分析,C项是正确答案需要注意:虽然在明朝以前也存在廷杖,例如隋文帝杨坚曾对大臣
18、施以廷杖,但是明朝以前,该制度尚不盛行,只有到了明朝才盛行起来。因此,排除A项和B项。清朝已经不盛行施用廷杖,因此,排除D项。第3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元朝立国前的立法。元朝于立国前制定了一部反映蒙古习惯和社会禁忌以及风俗的汇编大札撒。该部法律汇编不属于元朝正式的立法活动。可见,A项是正确答案。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和元典章都是元朝立国后颁布的法律。因此,排除B项、C项和D项。第40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明朝掌管内外章奏的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通畅上下之情,专门设立了负责收管内外章奏的机关通政使司。凡是在外的提本、奏本,都要在早朝汇集奏上,对于引奏臣民言事的,需午朝汇
19、集奏上,有机密时不时入奏。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虽然朱元璋设置通政使司的本意不错,但是在皇权专制极端发展和宦官专权祸国以及恐怖统治的情况下,敢于封驳的官员寥寥无几,通政使司的上述职权也很难实现。可见,A项是正确答案。六科给事中是明朝稽查六部百官的机构,而不是传达内外章奏的机构:明朝的六科给事中不隶属于都察院,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的监察机构。因此,排除B项。詹事是太子东宫职掌的官员,因此,排除C项。都察院属于明朝中央监察机关,而不是传达下情的机关,因此,排除D项。第4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变法修律。清末变法修律包括立宪、修律、司法改革和确立领事裁判权四个方面的内容
20、。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分别制定了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商事法律及程序法律,从而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因此,A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对民事和商事法律的修订过程中,邀请了日本法学家松岗义正、志田钾太郎、冈田朝太郎、小河滋次郎等人参与制定工作。可见,B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修律,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可见,C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制定的法院编制法承认了律师地位的合法性,律师法草案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而不是清政府制定的。可见,D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第42题
21、: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我国近代诉讼代理制度的确立。我国近代诉讼代理制度最早确立于清末。清末进行司法改革,也包括对诉讼制度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具体制度。其中,引进了诉讼代理制度,从而奠定了我国诉讼代理制度的基础。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排除B项,C项和D项,第4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民法。中华民国民法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在我国民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部民法典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原则,这是该部民法典和清末民事立法在立法原则上的根本区别(清末实行民商分立)。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A项表述正确,应予排除。由于采取
22、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因此,除属于商法范畴的公司、海商、票据、保险、商业登记等实施单行民事立法外,通常属于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等内容均列人民法债编,将这部分内容列入民法典其根据在于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等内容与民法总则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见,C项表述正确,应予排除。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国家本位”的民事立法原则(注意;不是“社会本位”和“权利本位”)。因此,D项表述正确,应予排除。第44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制宪活动和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于1911年12月通过。它第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硕士 联考 综合 模拟 27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