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政治真题(文科)答案.doc
《2000年政治真题(文科)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年政治真题(文科)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0年政治真题(文科)答案真题 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意识的能动性。题干中引用的是列宁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在实践中正确地把握住客观对象,形成思想、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据此分析,选项C正确。选项A属于唯心主义观点;B项是由意识反映的主客体关系内容而形成的功能之一;D项则是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均不符合题意。第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在意识能动性上的错误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指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
2、式。物体移动是一种机械运动,物质结构变化是一种物理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把运动都看成是精神的运动。所谓人的主观意识、意念可以“移物”、“直接改变物质结构”,从认识根源上来说,都是主张精神决定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选项A正确。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论,因此C、D两项错误;同时“意念”属于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主观的东西,因而B项也是错误的。第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可见选项D正确。选项A、B项都是否认人类社
3、会有其固有的客观必然性,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C项认为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是一种片面的观点。第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作为商品,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只是就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商品使用价值的地位、作用而言的。第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生产成本)发挥作用,而且预付资本中没有被消耗的不变资本也参加到
4、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来。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据此分析,选项C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第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只是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7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
5、立。1935年12月的中共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及会后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方针;B项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C项作出了攻势防御的战略方针。第8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心任务。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阶段中心任务是争取三年内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为此,需要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因此选项B正确。其他三项均不对。第9题:
6、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中活动的主体有企业、个人和政府,其中,企业是市场活动的微观主体。只有界定了企业的活动规则,市场经济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虽然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但都不属于其基础,不符合题意。第10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历史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
7、观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因此,我们说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B正确。选项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D项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第1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目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的本质,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已经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实行依法治国,有效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途径和保障问题。据此分析,选项A正确。B、C、D三项均是依法治国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与题意不符。第1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
8、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虽然都是多党合作制的内容,但都不是其政治基础。选项A是以宪法为根本原则,B项是其合作的基本方针。第1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超越遏制战略是美国布什政府针对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而提出的新的全球战略。1989年5月12日,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题为苏联的变化的演讲,第一次阐述了这一战略,即:在不放弃遏制苏联的同时,抓住苏联、东欧改革时机
9、,采取多种手段,尤其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促使这些国家演变,并进一步融人西方政治、经济体系。据此分析,选项D正确。选项A是对“超越”一词的错误理解,B、C两项也均不是超越遏制战略的内容。第14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途径,但都不全面;D项本身的表述有错。第15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西欧的外交政策。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提出“与西方合作,与东方和解”的方针,先后同苏联、波兰签订条约,承认彼此边境现状,从而改善了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1972
10、年两个德国签订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彼此承认是主权国家,并分别加入了联合国。“新东方政策”的“东方”是指苏联、东欧国家,其主要内容是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因此选项A正确。“新东方政策”的“东方”是指苏联和东欧国家,选项B、C、D均与这一内容不符。第1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1999年度国际重大时事。1999年10月,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一方面高喊禁止核试验,一方面又拒绝批准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充分暴露了美国维护其霸主地位的图谋。因此选项B正确。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第17题:参考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方以智是我国明清之交的一位自然科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题干中的观点认为“形”、“光”、“声”等多样性的物质形态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气”是根本,属于一元论思想,因而选项A是错误的。他认为“气”能“凝”、“发”、“激”,表明了物质性的气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运动的形式有凝、发、激等多种形式,这属于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据此分析,选项B、C、D、E正确。第18题:参考答案:C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多种因素、多
12、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凡是能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便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在阶级社会,先进阶级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先进生产力的倡导者和创造者,因此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可见选项C、D正确。A项既没有表明“多数人”的素质,也没有表明它所选择的是什么“道路”。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势力是强大的,它们选择的道路却是反历史潮流的。B项也不对。E项撇开生产力的发展谈历史进步,是抽象的、不科学的。第19题:参考答案:BC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货币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指在延期
13、支付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因此选项B、C、E正确。 选项A、D属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与题意不符。第20题: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借贷资本的特点。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借贷资本是作为一种商品的资本;第二,借贷资本是和职能资本相对立的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第三,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因此选项A、B、D正确。C项的表述不准确,E项是职能资本的特征,均不符合题意。第21题:参考答案:D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论述。1928年,毛泽东
14、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的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其中包括一个根本原因,两个客观原因和两个主观原因。选项DE正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选项A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选项B、C是其客观原因,均不符合题意。第22题:参考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共同富裕的必要性。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邓小平还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又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根本
15、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因此选项A、B、D、E正确。市场机制的作用,会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市场经济自我发展,会形成人们贫富两极分化。可见C项错误。第23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建国5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个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
16、度。实践表明实行这项制度,获得了积极的效果。因此选项A、B、C、D正确。 因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以承认民族差别为前提的,可见E项错误。_.第24题:参考答案:AB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政治协商,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代表人土,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充分讨论,集中各方面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它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因此选项A、B、E正确。第25题:参考答案:AD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雅尔塔体制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0 政治 文科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