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7及答案解析.doc
《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7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7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听力理解(总题数:0,分数:0.00)二、第一部分(总题数:3,分数:40.00)(分数:16.00)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A.创新B.改进C.跟风D.有后劲A.喜欢改进B.喜欢创新C.收获大,有财力D.让别人喜欢自己A.勤奋B.节俭C.有毅力D.忍受悲伤(分数:16.00)A.环境污染B.营养不良C.蜜蜂大量死亡D.手机辐射的影响A.全球气候暖化使蜜蜂消亡B.臭氧层变薄导致太阳辐射增加C.世界上的农作物都依靠蜜蜂传粉D.手机发出的辐射会干扰蜜蜂的导航系统A.基因改造B.人类健康C.粮食生产D.
2、动物繁殖A.蜜蜂不能离开蜂窝B.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 4 年C.手机发出的辐射会干扰蜜蜂回巢D.蜜蜂的群体消亡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分数:8.00)A.这里周围没有森林B.这里曾经是垃圾场C.这是一个废弃的公园D.土地曾被工业生产严重污染A.清洗泥土和生物降解B.运走已被污染的土壤C.运来干净的土壤回填D.研制先进的挖掘工具三、第二部分(总题数:6,分数:60.00)(分数:9.00)_(分数:9.00)_(分数:9.00)_(分数:9.00)_(分数:12.00)_(分数:12.00)_四、阅读理解(总题数:9,分数:100.00)以公司冠名的摄影比赛吸引了一大批参赛作者,我们特意邀请了一位德高
3、望重、在国内屡获大奖的老摄影家当评委会主席,把我们初选出来的一些作品请他过目。 他的目光停留在附在作品上的一张信笺上,良久才抬起头来问我们:“这是他通过初选的理由?” 说实在的,那幅作品并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构图一般,用光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是那封信却写得非常感人。作者是一位残疾人,从小腿就瘸了,他在信里历数了自己为了摄影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把摄影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决心,让我们几个评委都非常感动:太难能可贵了! 老摄影家轻轻地把那幅作品抽出来:“如果你们是因为这封信才将他人选的话,我持反对意见。如果你们坚持的话,可能会误导他走上一条完全不适合他的道路。如果他一直靠博取别人的同情来取得成
4、功的话,那他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至少对于我来说,”老摄影家语气出奇地严厉,“选择摄影是我最后悔的选择。付出同样的努力,我完全可以在别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虽然可敬,但却未必可贵。”(分数:10.00)(1).那幅作品通过初选的原因是:(分数:2.50)A.作品构图好B.作者善于用光C.作者眼光独特D.作者的信感人(2).摄影作者在他的信中主要写的是:(分数:2.50)A.摄影的艰辛B.作品的光线C.作品的背景D.摄影的心得(3).老摄影家对作品的态度是:(分数:2.50)A.十分同情B.反对人选C.非常喜欢D.坚持入选(4).根据本文,我们可以知道:(分数:2.50)A.残疾人不适合
5、搞摄影B.老摄影家同意那幅作品入选C.老摄影家很后悔选择了摄影D.残疾人坚持摄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大二学生刘普林两年来替母扫街,他的事迹经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2月 7 日,华夏学院召开专题会议,院党委授予刘普林“爱老孝亲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决定以他为榜样,号召全院大学生深入开展向刘普林学习的活动。 据悉,报道见报当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就迅速派人到刘普林家中了解情况,同时也向周边同学详细询问刘普林的感人事迹。该校学工处李海民处长说,刘普林对父母孝顺,对社会感恩,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这与学校重视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的风尚是非常吻合的,
6、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么懂事的好学生,内心备感欣慰。 此外,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还决定,通过给刘普林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金等多种方式,帮助他缓解生活压力,让他能集中精力完成好学业。该院院长吴永桥表示,他个人将对刘普林实行“一帮一”资助,每年资助他 2000 元生活补贴。(分数:10.00)(1).刘普林为什么获得了“爱老孝亲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分数:2.50)A.家中贫困B.不怕吃苦C.替母亲扫大街D.参加勤工俭学(2).关于刘普林,以下哪项不正确?(分数:2.50)A.帮助同学B.孝顺父母C.感恩社会D.对社会有责任感(3).华夏学院学工处李海民处长对刘普林的事迹持什么态度
7、?(分数:2.50)A.同情B.怀疑C.忧虑D.欣慰(4).华夏学院院长吴永桥个人对刘普林提供了什么资助?(分数:2.50)A.提供助学金B.组织师生捐款C.提供生活补贴D.提供勤工助学岗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题目是:你认为能干的人如何说话?下列五个答案是多数人选择的: 第一,听了之后,会让人禁不住想照他说的话去做。 第二,说话很温和,但谈着谈着最后仍会把对方引导到自己的方向。 第三,会依听者的情况而适时调整说话的内容。 第四,听完对方一席话,心里觉得很舒畅。 第五,能深入浅出地表达复杂的事情。 第一项主要是靠说话者的魄力与热情。当然,逻辑性的说理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拨动对方的心
8、弦。有诚意和热情,才能让对方兴奋起来,不能自已。 第二项的重点在于冷静地进行对话。就像把一条绳索慢慢地拉过来,以很冷静的心一边观察对方的反应,一边进行对话。这时候,逻辑思考是很重要的。 第三项是需要具备信息和知识,那要有一定程度的教养。因此平常就必须不断地充实信息和知识,必须拥有随机应变的才能。在说话的技术方面,必须拥有丰富的词汇。 第四项主要是与说话的方式有关。说话不能冗长或拐弯抹角,用语要简洁,观点要清楚,并且要让对方感觉你说的话对他有正面帮助。 第五项要求的是具备归纳的能力。这不光指“把话缩短”,真正的归纳能力,要能对获知的信息和知识加上自己的解释,并提出新的观点。 以上这五项能力当中,
9、你若能掌握好其中一项,就能得到不错的评价,但若能五项都熟练掌握,达到操纵自如的境界,你就是个杰出的说服者。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说话的方式本身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因素。当然,说话太大声、太小声或喋喋不休这类明显令人反感的说话方式绝不该有。如果你能遵守说话的基本原则,其他就没有什么问题,不管你口才好或不好,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比这更重要的是,说话要忠于自己的个性,忠于自己的特色。(分数:12.50)(1).“听了之后,会让人禁不住想照他说的话去做”的这种说话人:(分数:2.50)A.很冷静B.善于归纳C.口才出众D.能拨动人的心弦(2).“会依听者的情况而适时调整说话的内容”需要:(分数:2.50)A
10、.具备教养B.观点明确C.说话有逻辑D.有新的观点(3).要让听话人感到舒畅,说话者要:(分数:2.50)A.大声说话B.反复解释C.诚实、热情D.语言简洁、观点明确(4).“能深入浅出地表达复杂的事情”是指:(分数:2.50)A.长话短说B.说话有深度C.能够说服别人D.归纳并提出新观点(5).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说话最重要的是:(分数:2.50)A.说话的长短B.说话的方式C.遵守说话的基本原则D.忠于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中国人最讲求饮食,当你大快朵颐时,你是否留心过嘴里的东西来自何方?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葱、胡蒜、胡萝卜这些“胡姓”食物的身世又是如何?“胡”字其实代表着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民
11、族。它们改变了我们餐桌上的内容、改变了我们的口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餐桌上,除了“胡”系列果蔬,我们还有“番”系列的,比如番茄、番薯(红薯)、番椒(海椒、辣椒)、番石榴、番木瓜;还有“洋”系列的,洋葱、洋姜、洋芋(土豆)、洋白菜(卷心菜)等。农史学家认为:“胡”系列大多为两汉两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番”系列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洋”系列则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我们的饭菜很多都是不远万里引入中国的,各有来头。 别以为西北太远,当你细数餐桌上的佳肴时,你会发现西北就在眼前,我们一桌桌的饭菜早就被“胡化”了,留下了西北的烙印,不信您看: 小麦就是西北来的,此外大量遗
12、传学实验和考古发现已证明,栽培小麦起源于冬春雨雪丰沛的西亚地区。而研磨小麦而成的“胡饼”,也是西北首开先河,它改变了“麦饭”不好肖化的难题。而大豆及其后来的豆腐等副产品,也是源自北方。再如胡萝卜,原产西亚,阿富汗为最早演化中心,传入我国较晚,但推广很快,明人李时珍说它“元时始自胡地来”。黄瓜,原产印度,李时珍说:“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莴苣原产西亚,其种据说是隋政府用重金从外国使者处求得,故民间传为“千金菜”。还有菠菜、紫甘蓝等。 中餐离不开丰富的调味料。葱、姜、蒜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调料,荤素都离不开它们。姜,史称“南夷之姜”,是南方少数民族驯化的。葱呢,齐桓公伐山戎带回的胜利品中,除了戎
13、菽外,还有冬葱。冬葱即大葱,不同于中原原有的小葱。张骞通西域引进的作物还有胡葱、胡蒜和胡荽。胡葱“茎叶粗短,根若金灯”,是另一种大葱。胡蒜即我们现在常用的大蒜。胡荽即香菜。另外还有胡椒和茴香,也是自西向东来的。(分数:12.50)(1).“胡”代表的是古代哪个地方的民族?(分数:2.50)A.南方和北方B.北方和西方C.西方和南方D.东方和南方(2).“洋”系列果蔬大多是在哪个朝代引进的?(分数:2.50)A.唐宋时期B.两汉两晋时期C.清代乃至近代D.南宋至元明时期(3).“胡饼”是从哪里引入的?(分数:2.50)A.西北B.西南C.东南D.北方(4).“千金菜”是指:(分数:2.50)A.
14、菠菜B.黄瓜C.莴苣D.紫甘蓝(5).以下哪种食物是从北方来的?(分数:2.50)A.胡椒B.豆腐C.小麦D.胡萝卜“国家地理频道”播出了一头在马戏团里表演了 30 多年的大象的故事。这头大象退休之后被送到“养老中心”。温驯的它到了以后却躁动不安,甚至把隔栏都撞坏了,弄得管理员不知如何是好。 管理员观察了一会儿,觉得这头大象和隔栏的另一头大象似乎是相互认识的,赶紧调出它们的档案。有趣的是,这两头大象的确 30 年前在同一地点一起表演过。所以,当管理员把它们之间的隔栏拿开,这两头大象就表现得非常相亲相爱,以一副“老朋友久违重逢”的样子叙起旧来。 大象的记忆力是超出我们想象的,这跟大象大大的脑容量
15、有关。那么,人类的记忆力又是如何呢? 生理学家表示:“人一旦记住的事情,要遗忘几乎是不可能的;看似遗忘的事情,其实只是被锁在记忆的深处罢了。” 事实证明,人很容易受到“负面记忆情绪”的暗示,而你的潜意识往往能主导事情的结果。所以,如果你一直记得不愉快的过去,其实和一直处于那个时候的状况,是没什么两样的。 更糟的是,“负面记忆”很容易就变成自我暗示的题材,从而成为阻挡你前进的力量。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帮助我前进的往往是快乐、成功的记忆;而阻碍我、让我退缩不前的,往往是不愉快、负面的记忆。既然对我们而言,现在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同样是记忆,何不选择记得那些好的部分呢?因为,快乐的记忆如同人生的啦啦
16、队,而悲伤的回忆则令人忧惧。(分数:12.50)(1).这头大象为什么会躁动不安?(分数:2.50)A.身体不舒服B.不熟悉环境C.不喜欢新的管理员D.认识隔栏的另一头大象(2).这两头大象的关系是:(分数:2.50)A.母子B.兄妹C.夫妻D.“老朋友”(3).大象的记忆力超出人类想象,这和什么有关?(分数:2.50)A.身体庞大B.脑容量大C.群居生活D.寿命较长(4).对人类而言,主导事情结果的往往是:(分数:2.50)A.回忆B.经验C.记忆力D.潜意识(5).对我们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分数:2.50)A.负面记忆B.快乐的记忆C.成功的记忆D.现在和未来所有人都希望能遇到很多机会
17、。有机会好,有更多机会更好,似乎成为我们的共识。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一个人面前,机会越多,反而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 第一次试验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指导做的。他首先让一组 10 个人在 6 种巧克力面前选择自己喜欢的巧克力,然后他又让另一组 10 个人在 36 种巧克力面前选择自己喜欢的。当教授问两个小组满意度的时候,感到特别意外:后一组居然都不满意自己的选择,认为自己应该多选选,为没有找到理想的巧克力而后悔。 第二次试验是由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教授在美国一家特大超市做的。这位教授让自己的工作人员设置了两个特别美味的食品销售点。同样
18、,在第一个点有 6 种口味,第二个点有 36 种口味。试验的结果表明,第二个销售点吸引的人达到 260 多人,但是在做统计的时候让教授失望的是仅有 18 人买了第二个销售点的食品,而且在工作人员的询问下表明自己并不满意。而仅有 6 种口味的摊位虽然吸引了不到 80 人,但却有90%的人购买了这个销售点的食品。 这一事实表明,有太多的选择机会和太多的目标,很容易让我们对自己的选择持怀疑态度。同样,诸如求职,在你面前机会很多,等待你的选择;诸如意见,在你面前有上千条宝贵建议,等待你的采纳。因为在你的面前有很多的机会,你可能踌躇了。其实很简单,在生活中,千万别认为机会越多越好,机会多往往会适得其反。
1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多了,意见也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多了,所以当你的面前有一条路时,或许你会很坚定地走下去,最终到达了目的地。但当你有很多机会时,或许你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因为你很多时间里是犹豫的,而机会经常在犹豫中失掉。(分数:10.00)(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试验表明:(分数:2.50)A.人人希望机会多B.人人希望选择多C.选择多,满意度低D.选择少,满意度低(2).哥伦比亚大学的试验结果是:(分数:2.50)A.第一个销售点吸引的人少,购买的人也少B.第一个销售点吸引的人多,购买的人也多C.第二个销售点吸引的人多,购买的人也多D.第二个销售点吸引的人多,购买的人反而少(3).有太多
20、的选择和机会,人们容易:(分数:2.50)A.选择B.犹豫C.后悔D.满足(4).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知道:(分数:2.50)A.如何销售巧克力B.在大超市如何设置销售点C.机会越多,负面后果越严重D.很多人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很不满意疾病是怎样造成的呢?告诉你,疾病是自己造成的。 公元 15 世纪时,明朝永乐太医刘纯奉旨以囚试医。他率领三百多个医官历经 66 年,通过几千名死囚犯的人体试验,指出人类存在着 20 个生活误区,是这些误区制造了人类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如果你的健康是 100%,那么遗传因素占 15%,社会因素占 10%,医疗条件占 8%,环境因素占 7%,而你的个人生活方式却
21、占去 60%。也就是说,你不能抱怨父母不好,不能抱怨生不逢时,不能抱怨环境污染,因为你的健康是由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许多疾病是病人自己造成的。 所谓生活误区,就是习以为常的饮食、情绪、劳逸的错误。但是,走入生活误区不会立即生病。这是因为人体自身有一定的代偿功能,这种代偿功能掩盖了人体的慢性中毒症状。这个过程也就是亚健康状态。但是当这种慢性中毒逐渐积累,使得人体的代偿功能达到了极限,那么慢性疾病就会造成人体的不适,而这些不适就会催促人去医院找医生。到了医院一检查,不是癌症,就是动脉硬化。然而至今依然有些人不以为然:他们说自己多少年来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生活,怎么不得病?其实,许多慢性疾病正在等着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水平考试 MHK 答案 解析 DOC
